图书介绍

安阳小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阳小屯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ISBN:750625926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文物/考古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安阳小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壹 文化层叠压关系与分期年代7

一、文化层堆积状况7

(一)断崖之上的文化层堆积状况7

(二)断崖之下的文化层堆积状况8

二、文化分期与年代推断10

贰 殷代遗址13

一、殷代房基13

(一)第一期房基19

1.F1419

2.F1719

3.F2021

4.F1521

5.F823

(二)第二期房基24

1.F724

2.F2627

3.F4128

4.F4630

5.F4731

6.F4832

7.F5032

8.F4035

9.F4236

10.F2737

11.F2838

12.F2939

13.F641

(三)第三期房基41

1.F1243

2.F1143

3.F244

4.F2345

5.F2246

6.F5148

7.F5249

8.F3249

9.F3550

(四)第四期房基51

1.F2151

2.F1052

3.F1353

4.F554

5.F454

(五)房基布局概述56

二、灰坑和窖穴58

(一)第一期灰坑和窖穴59

1.H5859

2.H5959

3.H7761

4.H7861

(二)第二期灰坑和窖穴61

1.H6061

2.H7061

3.H13662

4.H6663

5.H10263

(三)第三期灰坑和窖穴64

1.H3964

2.H7964

3.H1865

4.H3066

5.H4966

6.H4766

7.H2766

8.H5766

9.H6368

10.H8068

11.H11168

12.H14968

13.H16069

(四)第四期灰坑和窖穴69

1.H370

2.H5171

3.H4071

4.H472

5.H872

6.H8173

7.H2274

8.H9474

9.H17574

10.H15075

11.H11675

12.H14275

13.H15776

14.H13776

叁 文化遗物77

一、陶器77

(一)陶器的质料与颜色77

1.陶质的化学成分与烧成颜色78

2.各类陶器的硬度与吸水率80

(二)陶器的制法81

(三)陶器的纹饰82

(四)日用陶器87

1.第一期日用陶器88

2.第二期日用陶器90

3.第三期日用陶器103

4.第四期日用陶器111

二、各类小件器物133

肆 殷代墓葬和祭祀坑150

一、殷代长方竖穴墓及陶棺葬150

(一)墓葬形制150

1.墓坑方向150

2.墓的结构及其他150

(二)墓主葬式154

1.仰身直肢葬154

2.俯身直肢葬154

3.侧身屈肢葬154

4.俯身屈肢葬154

(三)随葬器物155

1.玉器155

2.石器159

3.陶器160

4.其他160

(四)分期及相关问题162

(五)陶棺葬162

二、殷代祭祀坑163

(一)坑形与内涵163

(二)随葬品166

(三)年代与性质169

伍 结语171

一、遗址的演变171

二、房基的修建及其相关问题172

三、充实了殷墟陶器资料173

四、墓地发现的意义174

附录176

附录一 植物硅酸分析报告176

附录二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有关商代后期的年代节录177

附表179

附表一 殷代房基登记表179

附表二 殷代灰沟与石子路登记表184

附表三 殷代灰坑、窖穴登记表185

附表四 第一期遗址陶器登记表197

附表五 第二期遗址陶器登记表198

附表六 第三期遗址陶器登记表199

附表七 第四期遗址陶器登记表200

附表八 小件器物登记表202

附表九 殷代长方竖穴墓登记表(附陶棺葬)203

附表一○ 殷代祭祀坑登记表206

后记208

图一 殷墟遗址、墓葬分布示意图3

图二 探方分布总平面图5

图三 T14南壁剖面图8

图四 T2北壁剖面图9

图五 陶器分期图11

图六 1976年发掘的遗迹分布图14

图七 1983~1984年发掘的遗迹分布图16

图八 1985年春发掘的遗迹分布图17

图九 1985年秋发掘的遗迹分布图18

图一○ 第一期房基F14平面、剖面图20

图一一 第一期房基F17平面图21

图一二 第一期房基F20平面图22

图一三 第一期房基F15平面、剖面图23

图一四 第一期房基F8平面图24

图一五 第二期房基F7平面、剖面图26

图一六 第二期房基F26平面、剖面图27

第一七 第二期房基F41平面图29

图一八 第二期房基F47、F46平面图31

图一九 第二期房基F48平面图33

图二○ 第二期房基F40、F50平面图34

图二一 第二期房基F42平面图37

图二二 第二期房基F28、F27平面图38

图二三 第二期房基F29平面图40

图二四 第二期房基F6平面、剖面图42

图二五 第三期房基F12平面图43

图二六 第三期房基F11平面、剖面图44

图二七 第三期房基F2平面、剖面图45

图二八 第三期房基F23平面、剖面图46

图二九 第三、四期房基F21和F22平面及剖面图47

图三○ 第三期房基F51、F52平面图48

图三一 第三期房基F32平面图50

图三二 第三期房基F35平面、剖面图51

图三三 第四期房基F10、F13平面和剖面图53

图三四 第四期房基F3、F4、F5平面图55

图三五 第一期灰坑H58平面、剖面图59

图三六 第一期灰坑平面、剖面图60

图三七 第二期灰坑平面、剖面图62

图三八 第二期灰坑平面、剖面图63

图三九 第三期灰坑平面、剖面图65

图四○ 第三期灰坑平面、剖面图67

图四一 第三期灰坑平面、剖面图69

图四二 第四期灰坑平面、剖面图70

图四三 第四期灰坑平面、剖面图71

图四四 第四期灰坑平面、剖面图72

图四五 第四期窖穴H8平面、剖面图73

图四六 第二期晚段陶器纹饰拓片83

图四七 第三期陶器纹饰拓片84

图四八 第四期陶器纹饰拓片86

图四九 第四期陶器纹饰拓片86

图五○ 陶文与符号拓片87

图五一 第一期陶器88

图五二 第二期早段陶器92

图五三 第二期晚段陶器95

图五四 第二期晚段陶器100

图五五 第二期晚段陶器102

图五六 第三期陶器105

图五七 第三期陶器109

图五八 第四期早段陶器116

图五九 第四期早段陶器118

图六○ 第四期早段陶器121

图六一 第四期晚段陶器125

图六二 第四期晚段陶器129

图六三 第四期晚段陶器133

图六四 小件陶器135

图六五 小件陶器及铜器136

图六六 石器及骨器138

图六七 骨铲、骨锥等140

图六八 骨笄、骨匕等143

图六九 蚌铲、蚌镰等146

图七○ 蚌泡、蚌环等146

图七一 蚌壳、鳖版及螺蛳147

图七二 卜骨148

图七三 鱼牙和卜甲148

图七四 刻辞骨和甲片拓片149

图七五 殷墓M13、M28、M61、M48、M11平面图151

图七六 殷墓M43墓底平面图152

图七七 M34特型墓平面及北壁剖面图153

图七八 殷墓M32、M67平面图154

图七九 殷墓出土玉戈155

图八○ 殷墓出土玉器156

图八一 殷墓出土玉、石器158

图八二 殷墓M7出土石器位置图159

图八三 殷墓M7出土长条形砂石160

图八四 殷墓M7出土长条形砂石161

图八五 殷墓出土器物161

图八六 殷代陶棺葬平面图及陶盆162

图八七 殷代祭祀坑M64、M42、M45、M39、M49、M50平面图165

图八八 殷代祭祀坑M53、M56、M62平面图166

图八九 殷代祭祀坑M52、M54平面图167

图九○ 殷代祭祀坑出土随葬品168

彩版一 小屯遗址鸟瞰209

彩版二 1985年秋发掘工地概况210

彩版三 房基F41全貌211

彩版四 房基F42与F41打破关系现象212

彩版五 房基F29、F28与F27213

彩版六 房基F29全貌214

彩版七 殷墓出土玉戈215

彩版八 殷墓出土玉、石器216

图版一 1985年春遗址发掘概况217

图版二 F27、F28基址概况218

图版三 F7基址全貌与夯土断面219

图版四 第一期陶器(H50、H67、T12③)220

图版五 第二期早段陶器(H70、H52、H146等)221

图版六 第二期晚段陶器(H100、H102)222

图版七 第二期晚段陶器(H102)223

图版八 第二期晚段陶器(H102)224

图版九 第二期晚段陶器(H66、H20、H12)225

图版一○ 第二期晚段陶器(H136、T27④)226

图版一一 第二期晚段陶器(H136)227

图版一二 第二期晚段陶器(H136)228

图版一三 第二期晚段陶器(H136)229

图版一四 第二期晚段陶器(H22)230

图版一五 第二期晚段陶器(H22、H136)231

图版一六 第三期陶器(H111、H119)232

图版一七 第三期陶器(H18、H179)233

图版一八 第三期陶器(H30、H97等)234

图版一九 第四期早段陶器(H14、H10)235

图版二○ 第四期早段陶器(H14)236

图版二一 第四期早段陶器(H14、H94、H71等)237

图版二二 第四期晚段陶器(H137)238

图版二三 第四期晚段陶器(H157)239

图版二四 小件陶器、石器及铜器240

图版二五 石器与骨器241

图版二六 骨器242

图版二七 骨器243

图版二八 蚌器、贝及卜骨244

图版二九 殷墓及鱼骨架245

图版三○ 殷墓景象246

图版三一 殷墓出土玉器247

图版三二 殷墓出土玉笄与海贝248

图版三三 殷墓出土陶器249

图版三四 殷代祭祀坑俯视250

图版三五 殷代祭祀坑俯视251

图版三六 殷代祭祀坑俯视252

图版三七 殷代祭祀坑俯视253

图版三八 殷代祭祀坑俯视254

图版三九 殷代祭祀坑俯视255

图版四○ 殷代祭祀坑出土玉柄形饰等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