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理论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理论及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3186795.jpg)
- 赵靖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4087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9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理论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前陆盆地构造特征1
第一节 盆地结构和构造特征1
一、盆地类型1
二、基底性质及结构2
三、构造单元划分3
四、构造变形特征5
第二节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史7
一、三叠纪周缘前陆盆地阶段8
二、侏罗纪断陷盆地阶段9
三、白垩纪—早第三纪坳陷盆地阶段10
四、晚第三纪—第四纪再生前陆盆地阶段11
第二章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油源对比16
第一节 天然气地球化学基本特征16
一、天然气组分特征16
二、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21
第二节 气源对比28
一、天然气组分特征对比28
二、天然气同位素特征对比30
三、轻烃特征34
第三节 油源对比38
一、原油性质和组成特征39
二、原油及族组成碳同位素特征41
三、生物标志物特征43
第三章 天然气成藏年代与成藏史48
第一节 成藏年代学的研究意义和方法48
一、成藏年代学的研究意义48
二、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48
第二节 天然气成藏年代分析49
一、圈闭形成时间法49
二、生烃史分析法54
三、饱和压力/露点压力法60
四、油藏地球化学方法62
五、有机包裹体方法69
六、同位素测年法78
七、油气水界面追溯法81
第三节 天然气成藏年代与成藏史85
一、天然气成藏年代综合分析85
二、天然气成藏史85
第四章 成藏动力系统与成藏模式89
第一节 成藏动力系统的概念与划分89
一、成藏动力系统的概念89
三、成藏动力系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91
二、成藏动力系统在含油气盆地勘探中的位置91
第二节 前陆盆地成藏动力系统划分97
一、库车北单斜带成藏动力系统98
二、库车中部前陆逆冲带成藏动力系统99
三、轮台凸起成藏动力系统99
第三节 成藏模式探讨与典型油气藏剖析100
一、成藏模式探讨100
二、典型油气藏剖析107
第一节 超压的分类及其成因判别121
一、超压的分类121
第五章 异常压力与天然气成藏121
二、超压形成的地质条件122
三、超压的成因类型及成因判别123
第二节 前陆盆地超压成因与超压大气田形成机理126
一、库车前陆盆地超压分布特征126
二、库车前陆盆地超压成因探讨128
三、库车前陆盆地超压大气田形成机理137
第三节 前陆盆地超压与天然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关系139
一、超压与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一般关系139
二、前陆盆地超压与天然气藏形成及分布的关系144
一、幕式成藏理论的提出153
第一节 幕式成藏理论的提出及其证据153
第六章 幕式成藏理论153
二、幕式成藏的证据155
第二节 幕式成藏的机理159
一、构造幕(构造泵)作用159
二、断层阀效应或地震泵作用161
三、超压积聚效应163
第三节 幕式成藏理论及其勘探意义164
一、幕式成藏理论164
二、幕式成藏理论的勘探意义165
一、有效烃源岩及其有机质类型控制了油气分布的基本特点167
第一节 大中型气田形成规律167
第七章 大中型气田形成规律及勘探方向167
二、优质区域盖层下是天然气最富集的部位169
三、隐伏断裂带附近是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部位172
四、完整的背斜构造是天然气成藏最有利的圈闭175
五、超压富气,常压富油177
六、多期成藏,晚期保存179
第二节 大中型气田勘探方向182
一、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大中型气田勘探方向182
二、库车前陆盆地大中型气田勘探方向182
参考文献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