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威县教育志 1105-199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威县教育志 1105-1997](https://www.shukui.net/cover/9/33179424.jpg)
- 吕愚然主编;威县教育局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1244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河北师范学院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威县教育志 1105-199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照片1
地图1
凡例1
序言1
总述1
目录1
大事记8
一、威县儒学的设置33
二、儒学的教官33
三、入学考试及学额33
第一节 儒学33
第一章 儒学 书院 学塾33
四、肄业和考课34
五、学规34
第二节 书院35
一、威县书院的设置35
二、书院的肄业与课考35
三、书院的经费36
四、书院的领导36
第三节 学塾37
一、社学37
二、义学38
三、私塾39
2、科举制明、清时期威县中式名单40
附:1、八里庄石氏私塾40
第二章 学前教育46
第一节 发展概述46
第二节 农村幼儿园(班、组)47
第三节 县直幼儿园48
第四节 单位幼儿园49
第五节 个体幼儿园50
第六节 学前班50
附:威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学前班管理的几点意见》51
第三章 小学教育53
第一节 发展概述53
附:1、民国时期威县高级小学校基本情况一览表56
2、抗日战争时期(1938~1945年)威县抗日高小发展情况一览表57
3、建国前15所完小概况一览表58
4、1949~1997年威县小学概况一览表59
5、1997年各学区小学概况一览表62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设置64
一、学制64
二、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65
附:1、民国十三年(1924年)威县初级小学改进办法附发的初级小学课程表67
2、小学教学计划68
3、1963年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69
4、1984年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70
5、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安排表7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小学校历的规定72
第三节 教学活动与教学质量73
第四节 考试与招生76
第五节 德育与劳动教育77
附:1、小学生守则80
2、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80
第六节 普及教育与民族教育81
一、普及教育81
二、民族教育84
附:黄家街回民小学简介85
第七节 体育、卫生与安全工作87
一、体育工作87
二、卫生工作88
三、安全工作90
附:威县南街小学简介91
教学经验92
第四章 中学教育100
第一节 发展概述100
附:1、县办中学1997年达到规模及其历史演变情况一览表102
2、1997年全县乡、镇办及村联办中学基本情况一览表103
3、1949~1997年威县普通中学发展状况一览表105
第二节 学制、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108
一、学制108
二、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109
附:1、中学校历110
2、中学教学计划111
3、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初中课程安排表116
4、调整后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117
第三节 教学工作118
一、教学活动与教学改革118
二、考试与招生120
附:1、1959~1997年考取大、中专学生人数一览表123
2、教学经验125
第四节 德育与劳动教育135
一、德育135
二、劳动教育142
附:1、初中各年级劳动技术课教学内容144
3、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45
2、中学生守则145
第五节 体育卫生工作147
一、体育工作147
附:1、参加省、地比赛成绩150
2、1971年~1989年中学生田径最高记录150
二、卫生工作152
第六节 部分中学简介154
一、威县第一中学154
附:威县第一中学历届领导情况登记表156
二、威县第二中学158
附:威县第二中学历届领导情况登记表160
一、威县师范讲习所161
二、威县简易师范161
第一节 师范教育161
第五章 专业教育161
三、威县师范学校(县办)162
附:1、冀南四专署简易师范163
2、河北省威县师范学校164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165
一、威县卫生学校165
二、威县第一职业中学166
三、威县劳动技工学校166
四、财会专业班167
五、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学校167
第一节 农民教育168
第六章 成人教育168
附:中共邢台地委批转威县县委《关于社办“五·七”农民学校情况的报告》171
第二节 干部职工业校174
第三节 教师进修学校176
第四节 威县电大工作站178
第五节 马庄营“五·七农业大学”179
附:邢台专区干部速成识字学校威县潘村分校179
第七章 教师队伍180
第一节 发展概述180
附:1972~1997逐年民办教师转为国办教师数额一览表182
第二节 教师的任用与管理183
附:1、威县文教局《关于教职员工岗位责任制和有关纪律问题的试行规定》185
一、教师的职责186
第三节 教师的职责与考核186
2、“教职员工岗位责任制和有关纪律问题的试行规定”实施细则186
二、教师的考核188
附: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190
2、威县文教局、威县教育工会《关于在中小学教职工中开展职业道德评议活动的安排意见》191
第四节 教师的待遇与地位192
一、教师待遇192
二、教师社会地位194
附:1961~1997年民办教师国家补助款额一览表197
附:1、教育系统出席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届名单198
2、教育系统历届县政协委员名单198
3、教育系统获省及省以上荣誉称号人员一览表199
4、教育系统获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登记表205
5、教育系统获中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姓名录209
6、1982年颁发从教30年以上纪念证书的中、小学教师(国办)基本218
情况一览表218
第五节 教师的培训与进修230
一、教师的政治、业务培训230
二、教师的文化与专业知识进修231
附:威县方言语音辨正232
第八章 教育行政及党群组织242
第一节 教育行政242
一、县级教育行政242
二、基层教育行政245
附:1、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教育机构设置及领导人更迭情况简表247
2、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997年威县教育行政机构沿革及领导人更迭情况简表248
3、1951年~1997年各片(区)总校长、视导员一览表251
4、威县职业教育中心领导人任职表252
5、威县第一职业技术中学领导人任职表253
6、1977年~1997年威县进修学校、农村县办中学、县直幼儿园主要领导人一览表254
7、1977年~1997年各学区主要领导人一览表257
8、1977年~1997年各乡、镇办中学主要领导人一览表266
9、1980年至1997年各学区历任成人教育校长(负责人)姓名录274
10、1954年~1997年教研室负责人更迭表275
第二节 党群组织276
一、中共教育系统党组织276
二、学校共青团组织277
三、中国少年先锋队278
四、教育工会279
一、经费来源280
第九章 教育经费 勤工俭学 校舍设备280
第一节 教育经费280
附:各乡镇征收1986年教育附加费建议数字282
二、经费的管理与使用283
第二节 勤工俭学284
第三节 校舍及教学设备286
一、校舍286
二、教学设备288
第十章 教育人物290
第一节 人物传略290
第二节 教育世家300
(二)文化302
(一)人口302
一、威县人口文化状况302
总附录:302
附:1、清朝末年及民国时期出国留学生及大学生姓名录303
2、新中国成立后部分出国留学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姓名录305
3、在外地工作的威县籍副教授级以上人员姓名录308
二、宋、明、清三代御制教育法规309
(一)大观圣作之碑309
(二)明 学校格式碑310
(三)清 顺治卧碑文311
附: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颁布的学制系统图313
1、癸卯学制系统图313
2、壬子学制系统图314
3、壬戌学制系统图3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制系统图316
三、文庙及科举制度317
(一)文庙317
(二)科举制度318
四、辛店小学与“辛店教育经验”320
五、中共威县县委 威县人民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几项规定323
六、威县人大文卫科 威县教委关于七级镇中改革学校管理的调查报告324
七、政府工作简报326
八、威县教育促进会329
九、关于《教与学》331
十、捐资助教 功在千秋332
后记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