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草坪有害生物及其防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荣堂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8986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07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5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草坪有害生物及其防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草坪有害生物的基本概念1
第二节 草坪有害生物的主要类群与物种多样性1
一、主要类群1
二、物种多样性2
第三节 草坪有害生物及其防治的目的、任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研究方法3
一、目的3
二、任务3
三、草坪有害生物及其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
四、研究方法5
第二章 草坪有害生物防治原理与方法6
第一节 草坪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6
一、草坪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7
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策略原则8
三、草坪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生态观、经济观和社会观9
第二节 植物检疫9
一、植物检疫的概念10
二、植物检疫的重要性10
三、植物检疫的任务11
四、构成植物检疫对象的条件12
五、我国植物检疫的法规13
六、植物检疫的范围14
第三节 草坪抗性品种的利用17
一、选育草坪抗病虫品种的方法17
二、草坪抗性品种利用的方法18
第四节 农业防治21
第五节 物理及机械防治25
一、人工防除26
二、诱集或诱杀26
三、阻隔26
四、高、低温处理27
五、其他新技术的应用27
第六节 生物防治27
一、害虫的生物防治27
二、病害的生物防治29
三、杂草的生物防治31
第七节 化学防治32
一、农药的定义32
二、常用农药的类型32
三、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34
四、农药的合理使用36
附:草坪常用化学农药39
第八节 草坪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案实施71
一、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防治指标72
二、草坪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73
三、设计草坪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案的依据73
四、组建草坪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74
第二篇 草坪杂草及其防治77
第三章 杂草概论77
第一节 草坪杂草特性77
第二节 草坪杂草的环境和社会意义78
一、影响人畜安全及生存环境78
二、影响草坪草生长79
三、病虫鼠的寄宿地80
第三节 草坪杂草学科的现实意义80
一、杂草的作用80
二、国内草坪杂草学科现状81
第四章 草坪杂草种类、识别和分布83
第一节 草坪杂草种类83
一、恶性杂草84
二、重要杂草85
三、一般杂草85
第二节 国内各地草坪杂草分布85
一、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85
二、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直辖市)86
三、内蒙古、山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6省(自治区)86
四、河南、江苏、陕西、安徽、湖北、上海、浙江7省(直辖市)86
五、四川、云南、贵州、重庆4省(直辖市)87
六、湖南、江西、福建三省88
七、广东、广西、海南三省(自治区)88
第三节 杂草分类和识别88
一、杂草分类89
二、杂草识别93
第五章 杂草生物学和生态学100
第一节 杂草生命体的生物学和生态学100
一、杂草休眠100
二、杂草出土102
三、杂草的生命体数量和寿命105
第二节 杂草生长的生物学和生态学107
一、幼苗定植107
二、杂草营养创造生长阶段107
三、杂草开花109
四、杂草生长与环境的关系109
五、杂草生长发育在环境中的体现特性111
第三节 杂草竞争113
一、杂草竞争模式113
二、竞争体现元素116
三、物理竞争116
四、杂草化感作用117
第四节 杂草移动118
一、杂草移动动态依据118
二、杂草移动的机制119
三、杂草在环境中的动态122
第五节 杂草个体生物学124
一、禾本科杂草124
二、莎草科杂草125
三、阔叶杂草125
第六章 草坪杂草调查方法129
第一节 调查前准备129
一、人员组成129
二、调查方案129
三、调查工具130
第二节 草坪杂草调查方法130
一、杂草危害调查130
二、草坪属性调查133
第七章 杂草治理原理和防治方法134
第一节 草坪杂草治理原则和除草剂使用技术指标134
一、基本原则134
二、化学除草剂使用技术指标135
第二节 杂草治理原理136
一、干扰的途径和手段137
二、胁迫138
第三节 草坪杂草防治方法138
一、利用干扰治理杂草138
二、利用胁迫治理杂草139
第八章 杂草化学防治原理及应用技术142
第一节 草坪杂草化学治理药学机理142
一、除草剂吸收和运转142
二、除草剂杀草机理144
三、除草剂在环境中的归宿150
四、除草剂毒性152
第二节 除草剂使用原理153
一、除草剂选择机理154
二、除草剂使用方法155
三、除草剂应用四定技术156
四、保障除草剂除草效果的注意事项158
五、除草剂药害及预防159
第三节 禾本科草坪中杂草治理技术160
一、禾本科草坪中主要恶性杂草160
二、草坪以移栽方式建植时如何除草161
三、草坪以播种种子的方式建植时如何除草161
第四节 非禾本科草坪中杂草治理技术162
一、非禾本科草坪中主要恶性杂草162
二、三叶草中杂草防除162
三、丹麦草中杂草防除技术163
四、马蹄金中杂草防除技术164
第三篇 草坪病害166
第九章 草坪病害的基本概念166
第一节 草坪草病害166
第二节 病害的类别167
一、侵染性病害167
二、非侵染性病害168
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168
一、病状类型169
二、病征类型169
第四节 植病系统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170
第十章 植物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物173
第一节 真菌173
一、真菌在生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173
二、真菌的形态174
三、真菌的生活史180
四、真菌的生理和生态181
五、真菌的分类及命名182
六、真菌的主要类群184
第二节 原核生物194
一、细菌194
二、类菌原体198
第三节 病毒199
一、植物病毒的形态200
二、植物病毒的化学组成201
三、植物病毒的生物学特性202
四、对外界条件影响的稳定性203
五、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203
六、病毒的分类和命名204
第四节 寄生性种子植物205
一、菟丝子(Cuscuta spp.)205
二、列当(Orobanche spp.)206
第五节 线虫208
一、植物线虫对农林业的影响208
二、植物线虫的一般形态209
三、植物线虫的生物学特性212
四、植物线虫的主要类群214
五、植物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216
第十一章 草坪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规律及流行218
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218
一、病原物的寄生性218
二、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219
三、病原物的致病性219
四、病原物的致病机制220
五、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变异221
第二节 植物的抗病性222
一、抗病性的表现222
二、抗病机制224
三、植物抗病性的变异225
第三节 病害的侵染过程225
一、接触期225
二、侵入期226
三、潜育期227
四、发病期228
第四节 病害的侵染循环229
一、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229
二、病原物的传播230
三、初侵染与再侵染232
第五节 草坪病害的流行232
一、草坪病害流行的概念232
二、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232
三、病害流行的类型和变化234
第十二章 真菌性病害及其防治237
第一节 茎叶病害237
一、锈病237
二、白粉病241
三、黑粉病244
四、德氏霉叶枯病247
五、离蠕孢叶枯病250
六、弯孢霉叶枯病253
七、喙孢霉叶枯病255
八、雪霉叶枯病257
九、红丝病258
十、雪霉病259
十一、禾本科杂草梨孢灰斑病261
十二、壳二孢叶枯病263
十三、壳针孢叶斑病264
十四、禾本科杂草霜霉病266
十五、褐条斑病268
十六、尾孢叶斑病269
十七、梯牧草眼斑病270
十八、铜斑病270
十九、黑孢霉叶斑病271
二十、币斑病272
二十一、炭疽病274
第二节 根部和茎基部病害及其防治276
一、全蚀病276
二、立枯丝核菌褐斑病278
三、镰孢枯萎病281
四、腐霉枯萎病284
五、夏季斑枯病288
六、禾本科杂草白绢病290
第三节 种子病害及其防治291
一、禾本科杂草赤霉病291
二、禾本科杂草瞎籽病293
三、禾本科杂草香柱病295
四、禾本科杂草黑穗病296
五、禾本科杂草麦角病298
六、腥黑穗病300
第十三章 草坪其他类群病害及其防治306
第一节 草坪病毒病害及其防治306
一、禾本科杂草大麦黄矮病毒病306
二、禾本科杂草雀麦花叶病毒307
第二节 草坪原核生物病害及其防治308
一、草坪细菌性病害308
二、类菌原体病害310
第三节 线虫病害及其防治312
一、症状315
二、病原315
三、发生规律315
四、防治316
五、翦股颖粒线虫病318
第四篇 草坪害虫321
第十四章 昆虫的形态结构321
第一节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321
第二节 昆虫的头部322
一、头壳的构造322
二、头部的附肢323
第三节 昆虫的胸部330
一、胸部的基本构造331
二、胸部的附肢332
第四节 昆虫的腹部336
一、腹部的基本结构337
二、腹部的附肢337
第五节 昆虫的体壁339
一、体壁的构造与特性339
二、体壁的衍生物341
三、体壁的色彩342
四、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343
第六节 昆虫的内部器官343
一、消化器官344
二、呼吸器官345
三、循环器官346
四、神经器官347
五、生殖器官349
六、排泄器官351
七、分泌器官352
第十五章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354
第一节 昆虫的生殖方式354
一、两性生殖354
二、孤雌生殖354
三、多胚生殖355
四、卵胎生355
第二节 昆虫的发育和变态355
一、昆虫发育阶段的划分和变态类型355
二、昆虫个体发育各阶段的特性357
三、昆虫变态的生理机制361
第三节 昆虫的季节发育361
一、世代和生活史361
二、年生活史361
三、昆虫的休眠与滞育362
第四节 昆虫的主要习性363
一、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363
二、昆虫的食性363
三、昆虫的趋性364
四、昆虫的群集、扩散和迁飞365
第五节 昆虫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66
一、气象因子对昆虫的影响366
二、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369
三、土壤因子对昆虫的影响371
第十六章 草坪昆虫主要目科的识别372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概念372
一、分类阶元372
二、物种的概念372
三、学名372
第二节 昆虫纲的分目373
第三节 主要目科介绍376
一、直翅目(Orthoptera)376
二、革翅目(Dermaptera)378
三、缨翅目(Thysanoptera)378
四、同翅目(Homoptera)380
五、半翅目(Hemiptera)385
六、脉翅目(Neuroptera)389
七、鞘翅目(Coleoptera)390
八、双翅目(Diptera)396
九、鳞翅目(Lepidoptera)400
十、膜翅目(Hymenoptera)405
第十七章 草坪害虫的调查方法及预测预报411
第一节 害虫的调查方法411
一、害虫田间调查的原则411
二、害虫种类的调查411
三、害虫数量的调查411
第二节 害虫的预测预报414
一、发生期预测415
二、发生量预测417
三、分布蔓延预测417
第十八章 草坪茎叶部害虫及其防治419
第一节 蝗虫类419
一、形态特征419
二、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422
三、防治方法422
第二节 夜蛾类423
一、形态特征423
二、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425
三、防治方法426
第三节 螟蛾类427
一、形态特征427
二、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428
三、防治方法429
第四节 叶甲类429
一、形态特征429
二、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431
三、防治方法431
第五节 秆蝇类432
一、形态特征432
二、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433
三、防治方法434
第六节 蚜虫类434
一、形态特征435
二、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438
三、防治方法440
第七节 叶蝉类440
一、形态特征440
二、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442
三、防治方法443
第八节 飞虱类443
一、形态特征443
二、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444
三、防治方法444
第九节 蝽类447
一、形态特征447
二、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449
三、防治方法450
第十节 盲蝽类450
一、形态特征450
二、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453
三、防治方法454
第十一节 蓟马类454
一、形态特征455
二、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457
三、防治方法459
第十九章 根部和根茎部害虫及其防治461
第一节 金龟甲类461
一、形态特征462
二、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469
三、防治方法472
第二节 金针虫类472
一、形态特征473
二、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475
三、防治方法476
第三节 蝼蛄类476
一、形态特征476
二、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478
三、防治方法479
第四节 地老虎类479
一、形态特征480
二、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482
三、防治方法483
第五节 拟步甲类484
一、形态特征484
二、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487
三、防治方法488
第六节 土蝽类488
一、形态特征488
二、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489
三、防治方法489
第二十章 草坪其他有害动物及其防治491
第一节 螨类491
一、形态特征492
二、生活史和习性493
三、防治方法496
第二节 软体动物497
一、形态特征497
二、生活史和习性498
三、防治方法500
第三节 食虫目有害动物501
一、常见有害动物501
二、危害性及控制对策503
第四节 有害啮齿动物503
一、草坪常见有害啮齿动物504
二、危害性505
三、控制对策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