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台湾IT产业发展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台湾IT产业发展报告
  • 胡静林主编;孙光奇,朱师君,龚晓峰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5771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暂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台湾IT产业发展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台湾信息产业综述2

第一节 产业发展特点2

一、信息硬件企业发展迅猛,成长性好2

二、产品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2

三、重视创新研发,持续发展能力强3

四、实行现代化企业制度,注重团队精神、实行人本管理3

五、网络发展迅速,全社会信息化水平高4

六、有较大依赖性,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大4

七、中国台湾优势减少,有转移倾向的企业多4

第二节 产业发展现状5

表1-1 1999~2000年中国台湾信息产业总览6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成功经验7

一、经济激励措施对路7

二、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注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8

三、发挥协调机构作用,建立策略同盟8

第五节 产业发展的“地利”9

第四节 产业发展趋势9

一、硅谷——人才的摇篮10

二、新竹——起飞的跳台11

三、东莞——西进的驿站12

四、上海——投资的乐园14

五、北京——调度的中枢15

第一节 产业现状19

一、产业发展沿革19

(一)萌芽期(1964年~1974年)19

第二章 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19

(二)技术引进期(1974年~1979年)20

(三)技术自立及扩散期(1979年~现在)20

图2-1 中国台湾IC产业发展阶段历程22

二、半导体产业结构23

图2-2 中国台湾IC产业技术发展策略23

图2-3 2000年中国台湾地区IC产业结构24

图2-4 中国台湾IC制造业两大支柱24

(一)产业总体表现25

三、产业现状25

表2-1 中国台湾IC业重要指标之一29

表2-2 中国台湾IC业重要指标之二30

图2-5 2000年中国台湾IC产品组合分布31

图2-6 2000年中国台湾IC产品应用分布32

(二)IC设计业32

表2-3 中国台湾IC设计业总体表现33

图2-7 中国台湾IC设计业产品分布状况34

表2-4 中国台湾IC设计业厂商排名34

图2-8 中国台湾IC设计业应用市场分布状况35

图2-9 中国台湾IC设计业客源分布与行销通路35

图2-10 中国台湾IC设计业委外状况36

图2-11 中国台湾IC设计服务公司发展概况36

(三)IC制造业38

表2-5 中国台湾IC制造业总体表现39

图2-12 中国台湾晶圆代工全球占有率39

图2-13 中国台湾IC制造业产品结构与应用分布40

图2-14 中国台湾IC制造业市场分布40

表2-6 中国台湾IC制造业厂商排名41

图2-15 中国台湾IC制造业与上下游厂商关系41

表2-7 中国台湾ICFab厂产能现状42

图2-16 亚太晶圆专业代工局势44

表2-8 中国台湾IC制造业员工人数45

图2-17 中国台湾IC制造业就业员工教育程度分布图46

表2-9 中国台湾IC制造业的光罩来源47

(四)IC封装业48

表2-10 中国台湾IC封装业总体表现49

表2-11 中国台湾IC封装业厂商排名49

图2-19 中国台湾IC封装业客户业务来源分布50

图2-18 中国台湾IC封装业封装形态分布50

图2-20 中国台湾设备厂商2001年1~8月出口金额累计52

图2-21 中国台湾设备厂商2001年1~8月出口金额52

表2-12 中国台湾IC测试业总体表现53

(五)IC测试业53

表2-13 中国台湾IC测试业厂商排名53

图2-22 中国台湾IC测试业产品结构分布54

图2-23 中国台湾IC测试业客户业务来源分布54

(六)硅晶圆材料供需现状55

图2-24 中国台湾IC测试业接单形态55

表2-14 硅晶圆来源一览表56

表2-15 硅晶圆进出口一览表57

四、全球地位与竞争力分析57

图2-25 2001年全球信息产业形式57

图2-26 2001年全球IC市场总览一(产品比重)58

图2-27 2001年全球IC市场总览二(地区比重)58

(一)产业群聚效应61

图2-28 2000年中国台湾IC产业全球地位61

(二)制造业竞争优势63

第二节 发展方向、策略及远景65

第三节 产业发展环境70

图3-1 中国台湾省主要信息产品全球占有率74

表3-1 主要信息硬件产品产销分析75

第三章 中国台湾硬件产业75

第一节 IA发展现状与趋势75

表3-2 中国台湾信息工业代表厂商投入IA产业的分布状况77

一、企业用信息家电78

图3-2 网络系统连接图79

图3-3 Thin Client市场规模80

图3-4 2000年上半年中国台湾地区Thin Client产量及产值80

图3-5 中国台湾Thin Client产品市场趋势预测81

二、家庭用信息家电82

图3-6 中国台湾企业用IA产品市场趋势预测82

图3-7 中国台湾家庭用IA产品市场趋势预测84

三、个人用信息家电84

图3-8 中国台湾个人用IA产品市场趋势预测86

四、IA产品发展模式87

(一)成立IA联盟87

(二)推动IA旗舰计划87

(三)以信息产业为根基89

(四)利用中国内地资源89

第二节 笔记本电脑产业90

一、产业发展现状90

图3-10 中国台湾笔记型计算机各季出货实绩及全球占有率91

图3-9 2000上半年中国台湾笔记本计算机出货实绩与展望91

二、出货地区分析92

图3-11 2000上半年中国台湾笔记型计算机第一次出货地分析93

三、业务形态发展分析93

图3-12 2000上半年中国台湾笔记型计算机业务形态分析94

(一)薄型、轻量化产品比重持续上升94

四、产品发展趋势分析94

图3-13 2000年中国台湾笔记型计算机产品趋势演进(产品形态类别)95

(二)显示屏朝12.1吋及14.1吋方向集中,须留意13.3吋价格发展96

(三)大尺寸与超薄型产品带动中、高阶产品市场需求,阳春型机种持续试探价位底部97

图3-14 2000年中国台湾笔记型计算机产品趋势演进(显示形态别)97

(四)产品出货完整度略微提升,高等级配备陆续登场98

图3-15 2000年中国台湾笔记型计算机产品趋势演进(价位分布)99

表3-3 2000上半年中国台湾笔记型计算机产品出货配备概算及下半年预估99

第三节 光电产业100

一、光电产业现状100

(一)TN/STN厂商101

二、液晶显示器产业101

表3-4 中国台湾主要TN/STN厂商生产状况102

(二)TFT-LCD厂商103

表3-5 中国台湾TFT-LCD厂商生产概况104

表3-6 2000年全球TFT-LOD厂商市场排名106

(三)零件及材料供货商107

图3-16 中国台湾LCD产业结构图108

三、环境因素108

四、产业发展策略109

(一)成本策略110

表3-7 成本策略概要111

(二)技术策略112

表3-8 技术策略概要112

表3-9 资源策略概要113

(三)资源策略113

五、全球地位与主要竞争对手分析114

一、LAN产业供应链115

第四节 WLAN产业115

图3-17 WLAN产业供应链116

二、LAN设备产业的主要产品117

图3-18 WLAN设备与基本网络架构117

三、LAN设备产业规模118

图3-19 WLAN设备出货量119

图3-21 五力分析理论120

图3-20 WLAN设备市场规模120

四、WLAN设备产业竞争分析120

(一)同业竞争强度121

(二)供应者的议价力量122

图3-22 WLAN产业的微笑曲线122

(三)购买者的议价力量123

(四)潜在竞争者的威胁125

(五)替代品的威胁126

五、结论127

第四章 中国台湾软件产业129

第一节 发展历程129

一、软件产业发展历史129

二、软件产业发展现状132

表4-1 中国台湾软件外销分布132

表4-2 中国台湾集团投资软件公司参考表135

三、软件产业未来发展136

表4-3 中国台湾软件产业2005年发展目标137

第二节 产业推动力量138

一、中国台湾政府政策鼓励138

二、资讯策进会143

(一)上网用户数146

第一节 产业现状146

一、市场规模146

第五章 中国台湾网络服务产业146

表5-1 中国台湾地区通过ISP联机上网的用户数(2001年9月)147

图5-1 中国台湾地区电话拨号用户数及增长率148

图5-2 中国台湾地区宽带用户数及增长率148

(二)ISP营业收入149

表5-2 1998年与1999年中国台湾地区ISP企业利润结构149

图5-3 中国台湾地区ISP各服务项目利润金额150

二、厂商结构151

(一)ISP厂商家数151

图5-4 中国台湾地区ISP宽带服务利润金额151

表5-3 中国台湾ISP厂商概况152

图5-5 中国台湾地区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登记家数152

(二)市场集中度152

图5-6 中国台湾地区ISP商市场占有率153

图5-8 中国台湾地区Cable Modem提供商市场占有率154

图5-7 中国台湾地区ADSL提供商市场占有率154

(一)宽带市场的主流155

三、宽带网的发展155

图5-9 中国台湾地区宽带上网方式156

(二)Cable Modem vs ADSL156

图5-10 Cable Modem和ADSL的用户数157

图5-11 中国台湾在线游戏市场规模158

第二节 ISP产业的未来趋势158

一、服务内容158

(一)网络接入服务158

(二)增值服务158

二、市场规模159

(一)中国台湾政府电信事业政策方针161

三、加入WTO对中国台湾ISP产业的影响161

图5-13 ISP宽带服务收入占总连线服务收入比例将提高161

(二)ISP产业朝国际化发展162

四、未来中国台湾地区ISP产业的机会与挑战163

表5-4 中国台湾地区ISP产业的机会与挑战164

第六章 中国台湾科学园区166

图6-1 中国台湾科学园区分布图166

图5-12 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将下降166

第一节 新竹科学园区166

一、园区概况167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67

(二)良好的研究环境167

(三)完善的公共及服务设施168

(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169

表6-1 新竹科学园区历年就业员工增长——依产业类别区分170

二、园区内各行业发展情况171

图6-2 新竹科学园区就业员工教育程度分配情形(不含外劳)171

(一)集成电路产业172

(二)计算机及外围设备172

(三)通信产业173

(四)光电子产业173

(五)精密机械173

(六)研究开发174

三、新竹工业园区的未来目标174

第二节 台南科学园区175

二、进入园区的难易程度不同176

一、产业重点不同176

第三节 竹科与南科的比较176

三、从两结合到三结合177

四、从不平衡到逐步平衡178

第四节 面临的问题178

一、人才荒难以解决178

二、水电资源不足179

三、长期投资意愿低落,产业外移增加180

第七章 中国台湾IT产业的战略计划182

第一节 芯片系统科技计划182

一、计划目标182

图7-1 中国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远景182

图7-2 中国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发展方向183

三、硅导产业推动方案183

(一)设计平台服务产业创建计划183

二、规划理念183

(二)交易服务产业创建计划184

(三)创新产品设计载具计划185

(四)创新智财、平台及产品开发计划185

四、辅助政策187

(一)政策内容187

(二)优先资助项目187

五、预期成果188

一、提出3C整合计划189

第二节 3C整合科技与产业白皮书概要189

二、主要规划内容190

三、3C整合科技计划远景191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192

参考资料195

结束语1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