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 1996-200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教育部社政司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5282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593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1621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科学研究-中国-1996~2000;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科学研究-中国-1996~200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 1996-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编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地位、作用和政策3
第一部分 党和政府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方针和政策3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3
二、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4
三、人文社会科学要重视研究重大现实问题,重视理论创新4
四、高等学校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军5
五、重视培养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5
第二部分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文件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2001年6月修订)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2001年9月修订)15
第三部分 教育部(教育委员会)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文件20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3月11日)20
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要点》的通知(教社科[1996]10号)25
关于印发《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教社科厅[1996]6号)30
关于印发《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管理细则》的通知(教社科司[1996]37号)35
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的通知(教社科司[1998]8号)37
关于实施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的通知(教社科司[1997]1号)39
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教社科司[1999]10号)45
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教社政司[2001]23号)48
附录一:关于制定高校“七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家教育委员会[86]教高一字001号)57
附录二:国家教育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试行,1986年)59
附录三: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1992年)62
附录四:关于进行“国家教委199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的通知(教社科[1994]7号)68
附录五: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社政司[2000]2号)71
第四部分 有关领导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讲话及文章79
第四部分 有关领导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讲话及文章79
大力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1995年12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 李岚清)79
大力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1995年12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 李岚清)79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带入21世纪——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1998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 周远清)81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带入21世纪——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1998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 周远清)81
加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上水平——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年6月6日,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89
坚持发扬优良作风,繁荣发展社会科学(2001年10月,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97
坚持发扬优良作风,繁荣发展社会科学(2001年10月,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97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开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新局面——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8年4月10日,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奚广庆)99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开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新局面——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8年4月10日,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奚广庆)99
切实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12月,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顾海良)1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总结116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社政司司长 顾海良)116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和教育部第二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评审工作的说明(1998年8月24日,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阚延河)126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和教育部第二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评审工作的说明(1998年8月24日,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阚延河)126
关键是制度创新——在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2002年4月,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阚延河)133
第五部分 报刊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地位、作用、政策的文章135
加强人文科学研究迎接21世纪(任继愈)13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阚延河张保生陈矛)138
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位(李德顺)145
变革: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振兴之路——奚广庆司长访谈录148
新世纪要更加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151
关于社会科学的几个问题(武汉大学教授陶德麟)157
第2编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167
第一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回顾(1978年以来)167
第二部分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发展概况195
高校“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思路、发展进程和特点195
“九五”期间报刊有关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报道综述203
有关直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选编211
一、北京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11
二、中国人民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18
三、北京师范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22
四、复旦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25
五、武汉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32
六、中山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37
七、吉林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40
八、四川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49
九、厦门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53
十、华东师范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58
十一、南京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63
十二、南开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67
十三、山东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73
十四、兰州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76
十五、浙江大学“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285
有关省市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选编290
一、福建省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290
二、贵州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298
三、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02
四、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08
五、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13
六、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15
七、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19
八、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23
九、浙江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32
十、重庆市市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36
有关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选编342
一、黑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42
二、内蒙古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47
三、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53
四、宁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63
五、山西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69
六、上海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79
七、西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86
八、西藏民族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92
九、西南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397
十、新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408
十一、浙江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415
十二、福建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工作总结报告421
第三部分 科研人力概况431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力情况431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简况433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入选者个人简介435
第四部分 科研项目概况46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立项情况464
一、概况464
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立项学科分布情况465
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立项学校分布情况466
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九五”立项一览表472
一、高校教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一览表571
高校教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研究项目情况571
二、高校教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览表648
三、高校教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特别委托研究项目一览表659
四、高校教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筹经费项目一览表660
第五部分 科研成果及奖励664
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评奖情况664
一、国家教委关于颁发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决定(教社科[1995]12号)664
二、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名单665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评奖情况685
一、简介685
二、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686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高校教师奖励获奖成果一、二等奖一览表708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等奖709
一、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名单(1990年)709
二、1999年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名单712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名单713
一、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简介713
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名单714
三、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获得者名单715
吴玉章奖金评奖情况715
一、吴玉章奖金简介715
二、第一届吴玉章奖金评奖结果716
三、第二届吴玉章奖金评奖结果717
四、第三届吴玉章奖金评奖结果718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评奖情况720
一、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简介720
二、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章程720
三、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0年)评奖公告722
一、第五届(1996年)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获奖名单723
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评奖情况723
二、第六届(1997年)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获奖名单724
三、第七届(1998年)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获奖名单725
四、第八届(1999年)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获奖名单726
五、第九届(2000年)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获奖名单727
优秀博士论文728
一、第一届(1999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人文社科类)一览表728
二、第二届(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人文社科类)一览表729
第六部分 科研机构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7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情况731
教育部百所重点研究基地简介739
一、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739
二、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740
三、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740
六、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741
四、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741
五、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741
七、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742
八、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742
九、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742
十、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743
十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743
十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744
十三、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744
十四、南开大学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研究中心744
十五、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745
十六、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745
十七、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745
十九、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746
十八、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746
二十、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747
二十一、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747
二十二、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747
二十三、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748
二十四、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748
二十五、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748
二十六、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749
二十七、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749
二十八、四川大学中国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750
二十九、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750
三十、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750
三十一、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751
三十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751
三十三、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751
三十五、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历史研究中心752
三十四、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752
三十六、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753
三十七、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753
三十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753
三十九、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754
四十、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754
四十一、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754
四十二、辽宁大学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755
四十三、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755
四十四、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755
四十五、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756
四十六、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756
四十八、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757
四十九、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757
四十七、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757
五十、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758
五十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758
五十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758
五十三、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759
五十四、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759
五十五、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759
五十六、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760
五十七、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760
五十八、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760
五十九、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761
六十、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761
六十一、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761
六十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762
六十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762
六十六、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763
六十四、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763
六十五、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763
六十七、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764
六十八、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764
六十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764
七十、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765
七十一、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765
七十二、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766
七十三、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766
七十四、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766
七十五、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767
七十六、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767
七十七、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767
七十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768
七十九、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768
八十二、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769
八十、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769
八十一、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769
八十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770
八十四、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770
八十五、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770
八十六、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771
八十七、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771
八十八、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771
八十九、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772
九十、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772
九十一、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773
九十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773
九十三、中山大学港珠澳三角洲研究中心773
九十六、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774
九十五、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774
九十四、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774
九十七、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775
九十八、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775
九十九、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775
一○○、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776
一○一、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776
一○二、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776
一○三、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777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情况777
第七部分 学术交流835
中国高校对外学术交流概况835
中国高校对外学术交流统计表837
“九五”期间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术会议一览表837
管理学“九五”研究概况899
第一部分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九五”研究概况899
第3编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和重点研究领域发展状况899
马克思主义“九五”研究概况902
哲学“九五”研究概况905
逻辑学“九五”研究概况906
宗教学“九五”研究概况910
语言学“九五”研究概况913
中国文学“九五”研究概况922
外国文学“九五”研究概况937
艺术学“九五”研究概况940
历史学“九五”研究概况945
考古学“九五”研究概况949
经济学“九五”研究概况954
统计学“九五”研究概况962
政治学“九五”研究概况965
法学“九五”研究概况967
社会学“九五”研究概况998
民族学“九五”研究概况1002
新闻学与传播学“九五”研究概况1007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九五”研究概况1011
教育学“九五”研究概况1016
心理学“九五”研究概况1018
国际问题“九五”研究概况1020
港澳台问题“九五”研究概况1031
第二部分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103个重点研究领域“九五”1037
发展概况1037
会计与财务研究1037
会计发展研究1039
行政管理研究1044
社会保障研究1046
邓小平理论研究1049
当代社会主义研究1050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1052
价值与文化研究105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1063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1067
外国哲学研究1080
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1081
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1083
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1085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1093
逻辑与认知研究1102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1106
对外汉语研究1107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1109
汉语语言学研究1110
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研究1114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1116
汉语史研究1124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1126
文艺学研究1128
文艺美学研究113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135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139
中国古文献研究1142
东方文学研究1143
敦煌学研究1148
历史地理研究1150
中国社会史研究1151
中华民国史研究1154
清史研究1156
中国近代史研究1159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1161
中国古代史研究1163
世界文明史研究1165
中国考古学研究1167
边疆考古研究1169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1172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1173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117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1177
跨国公司研究1179
数量经济研究1181
中国金融研究1184
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1185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1187
发展经济学研究1189
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1191
政治经济学研究1192
中国国有经济研究1193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1196
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1203
理论法学研究1205
刑事法律科学研究1211
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1215
诉讼法研究1220
国际法学研究1223
环境资源法学研究1242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1251
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1253
人口与发展研究1256
中国少数民族研究1258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1260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1261
蒙古学研究1264
中国藏学研究1266
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1272
信息与传播研究1277
广播电视研究1282
信息资源研究1287
教育经济研究1290
农村教育研究1294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1297
高校德育研究1299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300
道德教育研究1302
比较教育研究1303
课程与教学研究1303
心理与行为研究1310
发展心理研究1311
应用统计科学研究1313
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1313
台湾研究1319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研究1320
中东研究1322
南亚研究1324
俄罗斯研究1325
东北亚研究1326
东南亚研究1328
美国研究1330
欧洲问题研究1332
华侨华人研究1333
徽学研究1336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1337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1341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1343
中国俗文化研究1345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1346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1354
第三部分 “211”重点建设学科1357
第4编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成果选介1367
第一部分 综述1367
第二部分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1369
一、等奖简介1369
一、《东方文学史》简介1369
二、《敦煌俗字研究》简介1370
三、《非洲通史》简介1371
四、《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简介1373
五、《国家豁免问题的比较研究——当代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共同课题》简介1374
六、《会计审计理论探索》简介1375
七、《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简介1376
八、《老工业基地的新生——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研究》简介1377
九、《漫长的历史源头·原始思维与原始文化新探》简介1379
十、《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简介1380
十一、《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简介1381
十二、《农业发展论》简介1383
十三、《人权理论与实践》简介1384
十四、《莎士比亚与现代西方戏剧》简介1386
十五、《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简介1387
十六、《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简介1389
十七、《税收与经济发展》简介1390
十八、《体制改革与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简介1392
十九、《王梵志诗校注》简介1393
二十、《西安历史地图集》简介1395
二十一、《西藏的人口与社会》简介1397
二十二、《现代教育论》简介1398
二十三、《亚里士多德全集》汉文译本1~10卷简介1399
二十四、《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简介1399
二十五、《亚洲立宪主义研究》简介1401
二十六、《中国道教史》(修订本)(1~4卷)简介1402
二十七、《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简介1404
二十八、《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简介1406
二十九、《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简介1407
三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简介1408
三十一、《德育新论》简介141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简介1411
第三部分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成果一等奖简介(高校教师部分)1411
二、《吐鲁番出土文书》简介1417
三、《中国石窟寺研究》简介1420
四、《中国民族史》简介1422
五、《亚里士多德全集》(汉译10卷本)简介1425
六、《英汉大词典》简介1429
七、《汉藏同源字谱稿》简介1432
第四部分 吴玉章奖一等奖成果简介(1997年高校教师部分)143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简介1434
二、《中国民族史》简介1436
三、《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简介1437
四、《王力文集》简介1438
第五部分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简介144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简介1440
一、“对否定我国近现代革命史错误思潮的评析”简介1440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研究”简介1443
三、“国债规模的控制与管理研究”简介1445
四、“汉字发展史纲要”研究简介1448
五、“过渡时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研究”简介1450
六、“中国道教史”研究简介1451
七、“中国社会总资金流量和结构监控研究”简介1454
教育部重大项目选介1457
一、“山东诸城中小企业改制研究”简介1457
二、“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配套改革研究”简介1458
三、“温州模式研究”简介1462
第5编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1467
综述1467
挂靠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会概览1467
教育部主管的社科类期刊按学科分类一览表1470
一、全国高校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研讨会纪要1476
全国性学术会议纪要(部分)1476
二、高校学者学习十五大精神座谈会纪要1477
三、全国高校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纪要1479
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攻坚研讨会纪要1480
五、长江三峡库区移民开发与经济开发研讨会纪要1481
六、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纪要1483
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的启动与实施1489
美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考察报告1506
中国教育代表团对欧洲英、德、法三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考察报告1512
第6编1523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改革与发展1523
第一部分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机构简介1523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15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1524
高校社科科研管理研究会1527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基金会1533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机构介绍1534
第二部分 科研管理的改革与发展1535
教育部加强高校科研管理、促进社科研究繁荣1535
发展的措施1535
高校社科科研管理研究会工作总结1544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工作大事记(1996—2000年)1553
第7编1569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统计工作和信息网络建设中国高校社科年报统计工作1569
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简介1570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介1570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0)来源期刊一览表1573
1996—2000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情况视图1587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简介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