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169234.jpg)
- 朱克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5756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福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绪论1
§1.1 研究的依据与意义1
§1.1.1 问题研究的依据1
目录1
§1.1.2 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3
§1.1.3 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7
§1.2 有关概念的说明10
§1.2.1 关于“企业”的概念10
§1.2.2 关于“经营者”的概念11
§1.2.3 关于“薪酬”的概念14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目的16
§1.3.1 研究思路16
§1.3.3 研究目的17
§1.4 本书结构安排17
§1.3.2 研究方法17
第二章 经营者薪酬激励研究的理论及评价21
§2.1 管理学激励理论评述21
§2.1.1 管理学激励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21
§2.1.2 管理学激励理论的几种主要思想23
§2.1.3 管理学激励理论的总体评价31
§2.2 经济学激励理论评述33
§2.2.1 交易费用理论33
§2.2.2 代理理论37
§2.2.3 企业家理论40
§2.2.4 人力资本理论43
§2.3 理论尚待研究的问题46
第三章 经营者薪酬激励问题提出的逻辑前提49
§3.1 现代企业的特征分析49
§3.1.1 企业家职能的分解51
§3.1.2 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分化54
§3.1.3 信息非对称性的产生58
§3.1.4 所有者风险的转移62
§3.2 经营者人力资本分析73
§3.2.1 经营者人力资本的形成73
§3.2.2 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75
§3.3 经营者需要的特点分析79
第四章 我国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建设的基本现状82
§4.1 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发展过程82
§4.1.1 传统体制下经营者薪酬制度的弊端82
§4.1.2 经营者薪酬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83
§4.2 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变革的初步成效91
§4.3 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94
§4.3.1 水平不到位94
§4.3.2 结构不合理101
§4.3.3 制度不规范102
§4.3.4 心态不平衡103
§5.1.1 “莱索托经济学实验”的启示107
第五章 建立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企业体制环境107
§5.1 经营者薪酬激励与企业体制关系的一般分析107
§5.1.2 经营者薪酬激励与市场竞争机制109
§5.1.3 经营者薪酬激励与企业约束机制112
§5.1.4 经营者薪酬激励与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115
§5.2 国有企业体制对经营者薪酬激励的影响分析119
§5.2.1 委托-代理关系的一般模型分析119
§5.2.2 委托人特征分析122
§5.2.3 代理人特征分析127
§5.2.4 委托人与代理人关系的特征分析132
§5.3 创造有利于经营者薪酬激励的体制条件136
§5.3.1 激活激励主体:探索委托人的激励约束机制137
§5.3.2 降低监督成本:简化委托代理环节140
§5.3.3 筛选激励对象:建立经营者市场准入制度141
第六章 建立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企业分配关系144
§6.1 研究分配关系的意义144
§6.1.1 团队生产理论对分配关系的理解145
§6.1.2 管理激励理论对分配关系的理解146
§6.1.3 实践对经营者薪酬激励提出的问题148
§6.2 建立企业合理分配关系的理论基础150
§6.2.1 按劳分配理论发展的必然性151
§6.2.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性154
§6.2.3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要性157
§6.3 经营者人力资本与其他人力资本价值的区别159
§6.3.1 不同人力资本类型的比较159
§6.3.2 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价值特征160
§6.4 正确认识经营者收入与员工收入的差距163
§6.4.1 经验做法的弊端163
§6.4.2 确定差别的方式168
§6.4.3 调节差别的途径172
§7.1 收入差异度与基尼系数175
§7.1.1 差异度的反映175
第七章 建立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科学调控方法175
§7.1.2 基尼系数的意义176
§7.2 基尼系数对企业分配研究的适用性178
§7.3 基尼系数方法应用的实证研究181
§7.3.1 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的选择181
§7.3.2 调查数值的实证分析182
§7.3.3 实证研究的初步结论188
§7.4 运用基尼系数方法研究的问题说明191
§8.1 经营者道德人格问题存在的前提194
第八章 建立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个人道德基础194
§8.1.1 报酬合约的不完全性195
§8.1.2 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198
§8.2 经营者道德人格的构成与作用199
§8.2.1 道德人格的价值区分199
§8.2.2 经营者道德人格的起码要求201
§8.2.3 经营者道德人格对激励效果的影响203
§8.3.1 道德投资208
§8.3 健全经营者道德人格的基本途径208
§8.3.2 道德自律209
§8.3.3 道德惩罚210
第九章 建立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政府角色定位212
§9.1 激励行为与政府角色的双重性212
§9.1.1 激励行为的双重性212
§9.1.2 政府角色的双重性213
§9.1.3 角色运用的影响215
§9.2 激励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局限性216
§9.3 政府在激励中的角色行为取向218
§9.3.1 作为“出资者”的行为218
§9.3.2 作为社会“代表者”的行为222
第十章 建立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基本架构设计224
§9.1 制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224
§9.1.1 设计的主要内容224
§9.1.2 设计的思想方法226
§9.2 制度设计的结构安排229
§9.2.1 年薪收益激励230
§9.2.2 股权收益激励238
§9.2.3 职位消费激励250
§9.2.4 保障收益激励253
§9.3 制度设计的效果分析258
§9.3.1 不同激励方式的比较258
§9.3.2 不同激励方式的选择261
第十一章 结论、问题与建议263
§10.1 本书研究的几点结论263
§10.2 实际操作的一些问题266
§10.3 有关方面的政策建议271
§10.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74
英文主要参考文献275
中文主要参考文献278
后记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