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习与成才 献给新世纪的大学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习与成才 献给新世纪的大学生](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162198.jpg)
- 张德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6465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大学生-学习方法-研究;大学生-人才成长-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习与成才 献给新世纪的大学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世纪对人才的呼唤1
目录前言1
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呼唤3
(一)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3
(二)祖国建设的呼唤5
(三)知识经济的兴起14
(四)国际社会的发展格局28
二、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31
(一)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31
(二)人力资源的开发32
第二章 新世纪的人才观37
一、知识与知识结构38
(一)知识及其分类38
(二)知识结构及其优化39
(一)智力概说42
二、智力与智力因素42
(二)智力因素44
三、能力与能力结构48
(一)能力概说48
(二)能力结构49
四、素质与综合素质51
(一)素质概说51
(二)综合素质52
五、树立新的人才培养思路57
(一)人才培养的五个统一57
(二)人才应具有的四类意识62
第三章 新世纪的学习观65
一、学习概说66
(一)学习的概念及特点66
(二)广义学习与狭义学习70
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73
(一)近年来的高教改革成果73
(二)教学改革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74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84
(一)勤奋学习观84
(二)科学学习观86
(三)自主学习观88
(四)创新学习观90
(五)情感学习观92
(六)终身学习观94
(七)挖潜学习观96
(八)全面学习观98
(九)系统学习观99
(十)教学相长观102
第四章 大学生的成才之路105
一、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状况调查106
(一)毕业生状况调查之一106
(二)毕业生状况调查之二108
(三)毕业生状况调查之三111
二、入学后的适应与转变112
(一)适应新的环境113
(二)实现学习上的转变120
三、学习的动机与动力122
(一)人的一般需要与大学生的需要122
(二)明确学习动机125
(三)树立学习理想126
(四)确立学习目标128
四、学习的品德130
(一)树立良好的学习品质131
(二)拥有高尚的学习道德136
(三)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139
(四)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141
五、珍惜今天,做到五个对得起143
(一)对得起父母的抚育144
(二)对得起祖国的培养144
(三)对得起能上大学的好机会144
(四)对得起知识爆炸的时代145
(五)对得起自己的好年华146
第五章 大学中的教与学149
一、大学生的课堂150
(一)第一课堂150
(二)第二课堂165
二、教学条件与设施169
(一)图书馆169
(二)现代教育技术171
(三)体育、文艺活动场所176
三、大学生的学习方法179
(一)学习方法的层次性179
(二)自主学习法181
四、科学用脑与科学记忆192
(一)科学用脑192
(二)科学记忆197
第六章 创新人才的培养211
一、创新教育提出的背景212
(一)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212
(二)创新教育的国情背景215
(三)创新教育的教情背景219
二、开发创新思维223
(一)创新思维的特征224
(二)突破思维定势227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230
(四)发挥联想思维234
(五)注重发散思维237
三、养成创新的性格242
(一)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243
(二)怀疑态度与独立精神246
(三)自信与勇气248
(四)意志与毅力250
(五)冒险精神254
(六)合作精神255
四、创新教育与创新学习257
(一)创新教育257
(二)创新学习265
第七章 求职与就业267
(一)我国就业问题的严重性268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268
(二)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矛盾270
(三)人才过剩还是紧缺273
二、大学生的就业观273
(一)适应社会需要,才有用武之地274
(二)正确识别自己,发挥个人优势275
(三)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276
(四)就业选择考虑多,哪些因素最重要278
(五)兴创业之举,做自立之才281
三、大学生的就业途径与技巧284
(一)获取就业信息284
(二)写好求职信286
(三)求职的种种途径290
(四)签好协议294
(五)笔试与面试295
主要参考文献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