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图说明镜 汉文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宗者拉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4079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40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627页
- 主题词:藏族(学科: 民族文化 地点: 中国) 藏族 民族文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图说明镜 汉文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颂词1
一、外器世间4
《俱舍论》宇宙形成说4
二、内情众生9
《时轮经》宇宙形成说10
藏族先民的宇宙形成说11
上生说12
折叠说12
天体种种形状12
连环说13
延展说13
交错说14
二、藏族的族源16
一、藏区的形成16
藏区情器世间之形成16
三、藏族的自称17
四、十个统治和十二个小邦王国18
(一)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19
一、吐蕃历代赞普时期19
吐蕃历代赞普事略19
(三)中期二王20
(二)牟赤赞普至塞赤赞普20
(五)水德八王21
(四)地贤六王21
(七)拉妥妥日年赞至仲年德乌22
(六)下赞五王22
(八)达日年思23
(十)松赞干布24
(九)囊日松赞24
(十一)共松共赞和芒松芒赞26
(十二)赞普杜松芒波杰和“七壮士”27
(十四)赤松德赞28
(十三)赤德祖丹28
(十五)牟尼赞普30
(十七)赤祖德赞31
(十六)赤德松赞31
(十八)赤达玛乌冬赞32
(三)吐蕃地区爆发“邦金洛”33
(二)吐蕃王朝分裂,形成封建割据局面33
二、吐蕃王朝分裂时期33
(一)领主兀松与领主云丹33
(五)拉喇嘛·绛曲沃迎请阿底峡尊者34
(四)佛教后弘期34
(二)萨迦派掌管西藏地方政权,使西藏出现了暂时的统一35
(一)公元13世纪初期西藏社会的形势35
三、萨迦派掌管西藏政权时期35
(四)萨迦派政权的衰亡37
(三)萨迦派时期的藏族经济和文化37
(二)帕竹时期的经济、文化及建筑业38
(一)建立帕木竹巴第司38
四、帕竹第司掌管西藏时期38
(三)大司徒·绛曲坚赞的业绩39
(一)仁蚌巴40
五、仁蚌巴和藏巴时期40
(四)格鲁派的兴起和帕竹政权的衰落40
(三)建立藏巴第司41
(二)仁蚌巴和格鲁派之间发生不和41
祥麟法轮43
一、释迦佛祖转妙法轮44
佛教宗派概述44
二、佛教诸宗派的形成和发展49
(一)以人无我为基点谈小乘宗论体系52
(二)以法无我为基点谈大乘宗论体系55
生死流传图概述65
《菩萨本生如意藤》品目67
总述73
一、持金刚佛转密宗法轮73
密宗四部续之能依和所依综述73
分述77
事续81
行续82
瑜伽续83
无上瑜伽续86
(一)能依曼陀罗89
二、四部续能依和所依概述89
(二)所依众神92
二、分述97
一、概述97
佛土庄严综述97
三、藏区何时兴起以图景形式向世俗人展示佛土之风98
一、曼陀罗的产生及分类100
所依无量宫综述100
二、准许艺人制造的三种曼荼陀罗在藏区的绘制、塑造情况101
一、祖师辛饶本生传103
雍仲苯教综述103
二、见、修、行的特点104
三、雍仲苯教的皈依105
四、雍仲苯教简史106
五、雍仲苯教的护法神107
六、雍仲苯教的文献108
七、苯行七圣宝110
一、莲花生大师传121
宁玛派综述121
二、密乘传承史125
三、密教内三部的传承126
四、心性部、法界部和教诫部之传承133
五、近传和净相教诫的传承134
六、基道果和见修行的特点138
一、阿底峡之生平144
噶当派综述144
二、阿底峡大师来藏弘扬噶当圣法146
三、见、修、行的特点148
(二)噶当派对于密宗见修行三部之教诫149
(一)噶当派对于显宗见修行三部之教诫149
(三)秘诀150
(二)关于“见、行”结合的教诫150
四、向仲敦巴传授的深奥教诫150
(一)关于“行”部的主要教诫150
五、热振等诸禅寺的源流151
二、噶举派的形成154
一、何谓噶举154
噶举派综述154
(一)四大派157
三、噶举派的分类157
(二)八小派160
(一)正宗源流164
四、塔布噶举派的特点164
(三)二宿尔等噶玛噶举派164
(三)观思果的特点165
(二)传承者的非凡165
(四)讲修特点166
(一)教法传承史168
一、传承简史168
三金刚近修法综述168
(二)分支情况170
(三)引导正法171
(二)名义171
二、教义概述171
(一)自性171
(一)远传173
二、传承简史173
香巴噶举派综述173
一、香巴噶举派的产生173
(四)传承的殊胜174
(三)极近传174
(二)近传174
(二)修行的具体方法178
(一)总述道次第178
三、道次第概要178
(一)开创教派181
一、教派的兴起181
萨迦派综述181
(二)创立萨迦派教规182
(三)教派的继承和发展184
(四)昆氏后代继承和发展萨迦传承187
(五)以雪域九庄严为主要代表的其他高僧继承和弘扬萨迦传承情况189
二、教派的特征197
三、萨迦派寺院198
一、希结派传承的形成200
希结派综述200
二、觉宇派传承的形成204
一、教法源流207
觉囊派综述207
三、见、行、修的特点208
二、教法的弘传208
四、觉囊派寺院212
一、宗喀巴小传213
格鲁派综述213
二、继承者高僧大德的弘扬情况216
三、教义概述220
(一)关于正见221
(二)关于正修224
(三)关于净行225
(四)关于密乘226
大梵天异名“四面者”的由来228
资粮田概述231
比丘资具概述233
止观前行九住心概要235
一、声明学在印度的传播236
声明学源流236
二、声明学在藏区的传播239
(一)文字248
藏文文法综述248
一、《三十颂》248
(二)八格249
(三)不属八格的虚词251
(一)字母的音性分析253
二、《音势论》253
(二)五个前加字的音性分析与语法功能254
(三)十个后加字的音性分析与语法功能256
一、因明学在印度的传播259
因明学源流259
二、藏传因明学的传播264
(一)译师俄·洛旦喜饶广兴因明之风265
(二)恰巴·却吉桑格开创藏传因明的论辩模式267
(三)闻说因明之辩经院在卫藏地区的发展268
(四)因明辩经院在多康地区的发展269
因明学概述270
一、因明著述的基本因由271
二、因明学基本概念概述274
三、简述量因在中观论著中的运用279
四、因明学名著概观280
工巧明源流281
二、工艺美术的理论和实践285
藏族工艺美术概述285
一、工巧学的含义与门类285
彩粉画287
三、绘画和雕塑287
唐卡和壁画287
堆绣和刺绣287
酥油花287
四、普通工艺288
藏文书法源流289
二、佛塔在印度的起源290
佛塔综述290
一、总论290
三、佛塔在藏区的兴起291
四、声闻和独觉等的佛塔293
禄马图294
招福图294
十相自在图294
蒙人驭虎图与牵象行脚僧图295
装饰花纹296
藏族医药学源流297
藏医基础理论简述302
一、修辞学的含义及其发展316
修辞学316
(一)诗体317
二、《诗镜》概要317
(二)辞格318
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319
(三)矫正319
三、藏印若干著名诗人简介319
善者王319
马鸣319
旦志319
象雄·曲旺扎巴320
雄敦·多吉坚赞320
博东·乔列南杰320
竹康珠·旦增却吉尼玛321
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321
博克巴·迷旁格勒南杰321
卫巴·迷旁达哇321
更登群培322
格登·洛桑华旦322
晋美旦曲嘉措322
道帏·格西喜饶嘉措322
毛尔盖·桑木旦323
才旦夏茸323
二、杂豆324
声律学324
一、志达324
仁君喜瓦325
三、声律学学者简介325
穴蚁大师325
(一)词藻的分类326
词藻学326
一、词藻学的含义及其发展326
二、词藻的分类及其形成326
(二)词藻的形成327
帝释天异名“千目者”的由来328
三、有关词藻的吠陀故事散记328
恒河异名“有缘车”的由来328
热觉达哇329
雅隆·扎巴坚赞329
自在天异名“蓝颈”的由来329
遍入天异名“白莲眼”的由来329
帝释天异名“多丹之敌”的由来329
月亮异名“持兔”的由来329
遍入天异名“侏儒”的由来329
四、词藻学家小传329
班智达齐麦桑格329
欧曲·喇嘛曲桑330
仁蚌巴·阿旺久札330
夏鲁·曲绛桑波330
一、戏剧的产生与发展331
藏戏综述331
二、阿姐拉姆剧本的产生332
《诺桑王子》335
《唐东杰布》335
三、藏族著名戏剧剧本简介335
《朗萨文邦》336
《文成公主》336
《苏吉尼玛》337
《智美更登》337
《白玛文巴》338
《顿月和顿珠》338
《卓瓦桑姆》339
《藏乐合奏》340
《十字金刚杵形舞》340
《猎人贡保多吉》341
《莲花含笑舞》341
《与猎人相会》342
折嘎343
(一)印藏学者大兴天文历算发展的概况345
二、分述345
藏族历算综述345
一、总述345
(二)时轮派的土轮、水轮、火轮、风轮349
(三)时轮派的天球350
(六)汉历的天球等351
(五)罗睺图351
(四)九宫八卦图351
(七)汉地春牛算和算具352
圣主七十五部354
财神八部354
世间神和鬼怪类354
世间神354
世间九尊山神354
十二地母神354
五守舍神354
独脚鬼355
罗刹355
水族355
鬼怪类355
夜叉355
鬼怪355
曜355
魔355
阎罗355
天龙八部356
鬼356
寻香356
魑魅356
魔障356
一、《格萨尔王传》概况357
《格萨尔王传》综述357
(三)《赛马称王》359
(二)《英雄诞生》359
二、《格萨尔王传》主要内容简介359
(一)《天岭九藏》359
(七)《门岭之战》360
(六)《姜岭之战》360
(四)《北地降魔》360
(五)《霍岭之战》360
(十一)《岭国八美女》361
(十)《岭国七勇士》361
(八)《十八大宗上九部》361
(九)《十八大宗下九部》361
(十三)《安定三界》362
(十二)《地狱救妻》362
一、《嘛呢全集》363
文学名著简介363
二、《莲苑歌舞》364
三、《循努达美的故事》365
四、《郑宛达哇的故事》366
六、《和尚和乌鸦的故事》367
五、《牦牛、绵羊、山羊和猪的故事》367
七、《猴鸟的故事》368
九、《云乘王子的故事》369
八、《六青年的故事》369
十、《罗摩衍那的故事》371
《二十一回僵尸变金的佛法故事》373
一、从他乡传进来的故事373
民间故事373
《说不完的故事》374
《乞丐进独脚鬼宫殿记》376
二、在本土流传的故事376
《岩鼠的故事》377
《涂金液的石头》378
《阿古顿巴的故事》378
《尼切桑布的故事》379
《各分一半》379
三、民间童话故事380
《无尾地鼠、青蛙和螳螂在桥头拦骑士的故事》381
《兔子、狐狸、猴子与马的故事》381
龙本牧高382
那甲才罗382
民间奇人382
桑洛姆童383
阿柔兰巴384
《叶达给让》385
《昂拉桑杰》385
悲歌和情歌385
一、悲歌385
《拉牙和李毛措》386
《东主加洛和益西卓玛》386
《刚察加洛》386
二、情歌386
《贡赛卡多》387
《东主的悲歌》387
《拉萨冲》387
谚语388
挂鹿尾卖驴肉389
猫头鹰仇视乌鸦389
“聪明”儿子熏死父亲390
辛巴去的次数多了,脑袋将会落在丹玛手中390
井底之蛙390
披着豹皮的驴390
父亲的心在儿子上,儿子的心在石头上391
大昭寺392
布达拉宫392
藏区的名胜古迹392
一、西藏部分392
桑耶寺393
小昭寺393
热振寺394
色拉寺394
罗布林卡394
甘丹寺394
哲蚌寺394
江孜大宝塔395
札什伦布寺395
萨迦寺395
敏珠林寺395
纳唐寺396
夏鲁寺396
楚布寺396
昌珠寺396
德格贝丹林智丁寺397
噶妥多吉丹寺397
满日寺397
雍仲寺397
二、四川部分397
壤塘藏巴寺398
八蚌土丹寺398
格尔德大寺398
拉卜楞寺399
三、甘肃部分399
阿坝昂修寺399
康定多吉智寺399
合作九层楼佛殿400
甘加白石崖寺400
敦煌莫高窟400
佑宁寺401
夏琼寺401
霍藏木门塔401
四、青海部分401
塔尔寺401
瞿昙寺402
赛宗寺402
丹斗寺402
卡地卡寺403
隆务寺403
道帏塔403
拉兄塔403
拉加寺404
和日石经墙404
支扎寺404
昂拉赛康404
文都寺405
广慧寺405
果洛贝玉寺405
结古寺405
归化寺406
五、云南部分406
洛多杰扎寺406
南宗尼姑寺406
喜玛拉雅山407
冈底斯山407
六、著名雪山407
年保玉则408
阿尼达加山408
泽当公保山408
药王山408
阿尼玛沁雪山408
日月山408
纳木错409
七、著名湖泊409
卡哇嘎博409
工布本日409
甲摩木多409
阿米扎色409
噶青雪山409
阿玛周错410
羊卓雍错410
青海湖410
玛旁雍错410
孟达天池410
隆务河411
大夏河411
八、著名江河411
长江411
黄河411
雅鲁藏布江411
怒江411
湟水411
澜沧江411
江孜战场宗山412
泸定桥412
九、著名遗址412
雍布拉岗412
桑周斗则宫412
彭措诺吾宫412
古格王室城堡412
曲龙银城412
卡若遗址412
雍和宫413
十、内地藏传佛教寺庙413
喇钦·贡巴饶色诞生地413
十世班禅诞生地413
贵德白塔413
文成公主庙413
承德布达拉宫等414
房屋与帐篷415
二、糌粑、酥油、曲拉417
一、肉417
饮食417
六、蔬菜418
五、包子418
三、馍和饼418
四、酥酪糕、糊粥418
十一、佐料类419
十、汤面类419
七、水果419
八、奶子、酸奶419
九、茶和酒419
二、服装的种类420
一、服装的起源和演变420
服装和装饰品420
袈裟421
藏袍421
藏帽421
上衣421
裤子421
藏鞋421
三、装饰品422
二、交通工具424
一、生活禁忌424
风俗习惯424
三、焚香祭神425
五、丧葬仪式426
四、出家仪式426
节日429
庆贺仪式432
拉什则433
护身结434
家庭日常用品435
兵器435
日常用品435
供奉器具435
矿藏436
植物436
藏区的植物及矿藏436
藏区的动物437
堪舆概要438
一、藏族姓氏442
姓氏与起名442
二、起名特点443
二、哈达的原料及种类446
一、哈达的起源446
哈达446
三、敬献哈达的规则447
麦穗酥糕448
射箭449
贝嘎449
民间游艺449
赛马449
举重450
抛石赛450
神汉451
一、占卜术453
占卜术与圆光占卜453
二、圆光占卜455
供施457
内情外器的成住坏空459
一、圣僧图465
吉祥图案465
三、七牟尼宝466
二、八瑞物466
五、和睦四瑞467
四、七近宝467
七、五妙欲468
六、六长寿468
九、八瑞相469
八、七政宝469
篇末祈愿词471
《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欣赏指南472
《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顾问及《彩绘大观图说明镜》作者简介524
参加绘制《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的工作人员名单527
结束语530
宗者拉杰和他的《彩绘大观》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