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习主体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习主体分析
  • 曾文光,曹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1638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中小学-学生-教育工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习主体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成就学业的基石——学习主体的心理发展1

第一节 学习主体的心理发展概述2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2

二、心理发展的特征3

三、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6

第二节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9

一、遗传因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9

二、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10

三、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12

第三节 学生的心理发展13

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13

二、心理发展主要阶段的特征14

三、学习主体的认知发展16

第四节 学习心理发展理论的意义19

一、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是其从事学习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学习准备的必要条件,是教学准备性原则的理论依据19

二、心理发展是创造最近发展区的前提条件21

三、心理和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22

第五节 身心状态与学习活动的关系25

一、疲劳25

二、疲劳与学习效率26

第二章 获取知识的工具——认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30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30

一、感觉概述30

二、知觉概述34

三、学习主体感觉、知觉的特点与教学37

第二节 记忆43

一、记忆的概述43

二、学习主体的记忆特点与教学48

第三节 思维54

一、思维的概述54

二、学习主体的思维特点与教学60

第三章 完善自我的起点——学习过程分析65

第一节 学习的性质65

一、学习的概念65

二、人类学习的特点68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69

第二节 学习的过程71

一、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71

二、学习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75

三、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79

第三节 学习的分类84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84

二、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85

三、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85

四、我国的学习分类86

五、从知识观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86

第四节 学习理论流派88

一、刺激——反应学习理论88

二、认知学习理论89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90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91

第四章 主客互动的产物——认知结构形成及其作用94

第一节 认知结构的概述95

一、认知结构的实质及其特征95

二、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关系98

第二节 认知结构基本理论100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100

二、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101

三、奥苏伯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104

第三节 认知结构的优化107

一、认知结构对学习活动的影响107

二、优化认知结构的途径和手段109

第五章 学习状态的调节器——情感与学习的关系117

第一节 情感概述117

一、态度与情感117

二、情感及其特性120

第二节 情感的分类126

一、按情感状态分类127

二、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128

第三节 情感与学习活动的关系130

一、情感的品质与学习131

二、情绪与学习效率132

三、情绪、情感与智力活动132

四、情感与学习效果132

五、焦虑与学习动机133

六、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就134

第四节 情绪和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136

一、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136

二、情感的效能和良好情感的培养138

第六章 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意志对学习活动的作用144

第一节 意志的概述144

一、意志及其特征144

二、意志与认识、情绪和个性的关系146

三、学习意志148

第二节 意志过程和结构156

一、意志过程156

二、意志的心理结构157

第三节 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160

一、良好的意志品质160

二、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一般方法161

第四节 意志的品质与学习166

一、意志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66

二、意志品质对学习活动的影响168

第七章 畅游学海的动力——学习动机分析171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171

一、学习动机171

二、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174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175

第二节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影响177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177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178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179

第三节 有关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180

一、强化理论180

二、成就目标理论181

三、成就动机理论182

四、归因理论183

五、习得性无力感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185

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87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88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92

第八章 扬长避短 成才立业——个性差异与学习198

第一节 个性概述198

一、个性及其特征198

二、个性的结构201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与学习活动的关系203

一、个性倾向性的结构203

二、个性倾向性对学习活动的影响207

第三节 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习活动的关系218

一、个性心理特征结构218

二、个性心理特征对学习活动的影响214

第九章 提高学习效率的“金点子”——学习策略分析245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246

一、学习策略及其特征246

二、学习策略的构成及其层次248

三、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元认知、学习方法的关系249

第二节 通用学习策略体系251

一、选择性注意策略251

二、元认知学习策略252

三、阅读理解学习策略253

四、记忆学习策略255

五、精加工学习策略258

六、组织学习策略259

第三节 学习策略对学习活动的影响261

一、学习主体掌握学习策略的过程分析261

二、影响学习策略获得因素分析262

三、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途径263

第十章 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271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271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及其特点271

二、问题解决的阶段性理论272

三、认知结构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和影响276

第二节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分析278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客观因素278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280

第三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285

一、帮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原理285

二、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和程序287

三、通过“问题解决”教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289

第十一章 个性在学习活动中集中展示——学习风格分析297

第一节 学习风格概述297

一、学习风格及其特征297

二、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299

三、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认知风格的关系300

四、研究学习风格的教学意义300

第二节 学习风格的个别差异302

一、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差异302

二、学习风格的情感、意动要素差异306

三、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差异309

四、学习风格和生活风格310

第三节 学习风格类型与教学策略311

一、教学策略应与学生的认知风格相匹配311

二、教学策略应与学生的个性特征相匹配318

第十二章 学习活动的终极追求——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323

第一节 创造力概述323

一、创造与创造力323

二、关于创造力的研究329

第二节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分析331

一、遗传和生理因素331

二、环境与教育因素332

三、学生自身特点对创造力发展的影响335

第三节 创造力的培养337

一、培养创造力的教学活动337

二、帮助学生掌握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347

三、努力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良好的教学和社会环境348

第十三章 张开思维的羽翼——学习主体非逻辑认识能力分析351

第一节 形象思维与学习活动352

一、形象思维概述352

二、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想象357

三、形象思维的训练361

第二节 直觉思维与学习活动364

一、直觉思维概述364

二、直觉的特殊表现形式——灵感371

三、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376

主要参考文献3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