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中国 中国未来发展大走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转型中国 中国未来发展大走向
  • 迟福林,傅治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361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转型中国 中国未来发展大走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第二次改革与第二次转型1

第一篇 经济转型大博弈3

第一章 发展方式转变:十字路口的抉择3

一、改革与转型要终结三大传统发展模式3

1.终结出口导向模式3

2.终结投资主导模式8

3.终结以GDP为中心的增长主义模式13

二、第二次改革与转型之SWOT分析16

1.实现改革与转型的优势所在16

2.实现改革与转型的劣势所在18

3.新历史方位面临的新机遇19

4.新历史方位面临的新挑战22

三、改革与转型要打好“三大战役”24

1.一大战役:推进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24

2.二大战役: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25

3.三大战役: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6

四、经济转型中的市场化改革27

1.市场化改革方向坚定不移27

2.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28

3.垄断行业改革要打攻坚战29

4.确认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31

第二章 三驾马车,承载起一个消费大国33

一、中国走向消费大国的历史起点33

1.能成“世界工厂”,憾未成消费大国33

2.通往消费大国的历史拐点34

3.投资与消费的失衡不能再持续39

二、构建消费主导格局到了关键时刻40

1.消费主导新格局初露头角40

2.消费增长:未来中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41

3.消费主导新格局:第二改革与转型新标的42

三、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为消费主导打开通道43

1.收入分配决定消费格局43

2.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以提高社会消费能力45

3.按“藏富于民”原则优化国有资源配置47

第三章 城市化,为中国发展开辟广阔空间50

一、中国的城市化驶进“快车道”50

1.中国城市化“走进新时代”50

2.中国城市化的新突破52

3.城市化全面推进新态势53

二、城市化为消费大国搭建大舞台54

1.城市化:促进国内消费激增的重要推手54

2.城市化:扩大国内投资需求的重要拉力55

3.城市化: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55

4.城市化:创造充足就业岗位的重要载体57

5.城市化: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阵地58

三、城市化的转型58

1.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58

2.由工业化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60

3.由行政主导向经济主导转型61

第四章 低碳生态,崛起发展新模式65

一、低碳经济——资源环境重压下的全球选择65

1.气候问题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头号危机65

2.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66

3.承诺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国责任69

二、低碳时代的中国发展方式选择71

1.“高碳排、高污染、高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71

2.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72

3.中国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广阔空间73

三、低碳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75

1.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重要任务75

2.传统产业的低碳改造76

3.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77

四、创新低碳经济的政府管理体制77

1.发展低碳经济要规划先导78

2.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政绩考核体系78

3.建立低碳经济的财税支持体系79

4.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80

第二篇 利益格局大调整83

第一章 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立好利益格局调整的路标83

一、人的发展建立在公平与持续的基础上83

1.人的自身发展成为整个发展问题的核心83

2.公平与可持续:人的发展的本质要求86

3.新阶段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86

二、利益格局调整必须注重公平与可持续87

1.摆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88

2.用公平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89

3.在公平与可持续路标下的第二改革与转型90

三、公平与可持续要贯穿改革与转型全过程90

1.注重公平与可持续,要“跳出经济看经济”90

2.政策与体制改革配套,保障公平与可持续91

3.社会建设:公平与可持续要贯穿始终91

第二章 分配制度改革:“一、二、三”齐声喊92

一、收入分配领域扫描92

1.基尼系数的警示92

2.收入差距现状堪忧94

3.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95

二、收入差距原因再探97

1.社会转型中机会不平等造成了收入差距97

2.造成收入差距的历史因素99

3.改革过程中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带来的影响100

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101

1.用积极行政干预把公平植入初次分配102

2.在再分配领域实现突破103

3.努力开拓三次分配新领域105

第三章 维护劳工权益,落实以人为本108

一、劳工权益亟须维护109

1.劳动者劳动合同权益有谁来管109

2.劳动者休息休假等权益有谁剥夺109

3.劳动报酬有谁索讨110

4.社会保险权益有谁保障111

5.劳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112

二、诸多纠纷为哪般?112

1.维权制度设计还需完善113

2.维权机制运转不畅113

3.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待加强114

4.社会因素影响显著115

三、市场呼唤积极的对策115

1.认真贯彻和落实《劳动合同法》116

2.健全和完善与《劳动法》相配套的有关法律法规117

3.打造责任政府,保障劳工权益117

4.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体系118

5.积极发挥工会组织作用119

6.形成维护劳工权益的良好环境氛围120

第四章 填平二元堑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121

一、城乡一体的跨世纪意义121

1.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与奋斗目标121

2.城乡一体化:中国现代化必由之路122

3.城乡一体化:不是消灭农村,更非消灭农民122

4.城乡结构:由生存型到发展型阶段演进124

二、中国城乡一体化到了“大突破”时期126

1.中国到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时期126

2.城乡一体化是发展方式转型的迫切任务127

3.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现实难题必须正视129

三、打破城乡二元制度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130

1.打破行政主导的城乡二元资源配置方式131

2.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土地资产收益131

3.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133

4.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民流转制度障碍133

5.加快中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民大转移134

四、形成城市支持农村的各级政府的合力135

1.整合中央政府支农资源135

2.加大省级政府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力度136

3.探索市县政府在城乡一体化中的角色和作用136

4.实施农民工在城市的安居工程136

第三篇 民生工程大拓展141

第一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让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141

一、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压力与挑战141

1.我国进入公共需求快速扩张新时期142

2.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何在143

3.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值得关注144

二、第二次转型期间最大的民生工程145

1.基本公共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加油站”145

2.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社会和谐的“安全网”150

3.基本公共服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健身器”152

4.基本公共服务是乡村治理的“调节阀”153

三、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均等化工程155

1.明确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任务155

2.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57

3.统筹解决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159

4.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资力度,提高其使用效率161

5.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163

6.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评估与监督体系164

第二章 社会保障工程,破解民生难题165

一、社会保障工程面临的挑战165

1.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较窄,地域性差别较大166

2.社会保障基金缺口大,收支不平衡167

3.社会保障标准不一致,难以实现全面统筹168

4.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未能全面覆盖,社会保障作用弱化169

5.社会救济尚处起步阶段,不尽如人意169

二、社会保障落后原因170

1.先天原因:底子薄,起点低170

2.滞后的政策调整客观上造成社会保障的压力171

3.传统社保体制的影响还存在172

4.社保基金管理差,增值有限173

5.社会保障运行的监督机制乏力174

三、完善社会保障的当务之急175

1.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175

2.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176

3.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178

4.健全社会救助体系179

第三章 安居工程,广厦千万凝民心181

一、住房保障任重道远181

1.数与质,住房需求面临的第一难181

2.谁圆中低收入者的安居之梦182

3.谁给流动人口——农民工遮风挡雨183

二、为住房保障问题把脉184

1.政府与市场分工不明确184

2.房地产市场发育不完善185

3.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186

4.消费者住房消费观念不成熟187

三、以人为本,让居者有其屋188

1.加快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建设步伐188

2.为中等收入家庭购房助力189

3.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保障体系190

4.完善房地产市场191

5.加强农村住房建设192

6.把农民工住房保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193

第四章 就业工程,让每个人端一个好“饭碗”196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196

1.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与国际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双重压力196

2.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给就业带来双向冲击197

3.劳动力素质下降与就业服务滞后已成就业瓶颈198

4.就业观念转变滞后是造成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199

二、加快推进就业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200

1.建立发展型的劳动就业体制200

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辟就业渠道201

3.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202

4.完善就业援助制度203

5.以“两法”为就业保驾护航203

三、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204

1.大学生就业,敢问路在何方205

2.就业何其难,别把“扩招”当作“替罪羊”206

3.大学生进职场,谁发入场券207

4.就业道路靠大学生自己走208

第五章 生态环保工程,为民众打造世纪乐园211

一、危机四伏的人类家园211

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212

2.水环境恶化日益突出212

3.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亟待解决213

4.生态破坏严重213

5.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214

6.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化问题214

二、生态环境破坏,都是粗放性生产惹的祸215

1.粗放的增长方式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总根源215

2.环保观念缺位,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216

3.监管机制不健全,权利义务不对等217

4.执行力考验着中国环保217

三、控制住生态环境破坏态势,再造青山绿水218

1.积极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219

2.鼓励和支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220

3.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220

4.加强生态建设,建立健全保护环境奖惩机制221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22

第四篇 政府职能大转型227

第一章 政府转型基础上的行政体制改革227

一、政府转型,又一次攻坚227

1.经济建设型政府走到了十字路口228

2.政府第二次转型:难越的沟坎229

3.政府第二次转型的特殊意义230

4.政府转型:一场深刻的革命233

二、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路线图235

1.建立规范的公共职责分工体制236

2.推进行政区划体制改革238

3.推进行政体制范围内三权分设的改革241

4.完善公共治理结构242

三、政府转型中的自身建设244

1.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意义重大245

2.政府自身建设的目标246

3.政府自身建设的路径248

第二章 改革与转型中的政府角色担当252

一、政府转型的目标指向252

1.政府转型:对中国发展方式的前瞻性思考252

2.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乃大势所趋253

3.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共识254

二、转型政府的新职能256

1.转型政府在市场中的新职能256

2.转型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新职能257

3.转型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新职能258

三、演好公共服务的三大角色259

1.政府要演好经济性公共服务主体的角色259

2.政府要演好社会性公共服务主体的角色260

3.政府要演好制度性公共服务主体的角色262

四、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设计多个“脸谱”262

1.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263

2.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公仆政府263

3.公共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264

4.公共服务型政府是诚信政府265

5.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266

6.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廉洁政府267

第三章 努力实现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府转型269

一、从“以GDP为中心”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269

1.摆脱“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惯性269

2.政府要为人的发展提供公平的市场机会271

3.建设创新大国,政府要投资于人272

二、由发展主义政府向公共服务政府的转型272

1.防止政府权力以发展为由不适当干预经济273

2.发展主义政府对第二次转型极为不利274

3.实现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府转型274

三、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276

1.落实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最终责任276

2.推进增量改革,实现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277

3.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市场供给的有效模式278

4.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的合作伙伴关系278

5.以公益性为目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278

6.探索建立公共服务监管体制280

第四章 政府转型,实现公权与私权的良性互动281

一、主人与公仆的换位281

1.领导就是服务:放下官架子,从内心里把人民当上帝282

2.公仆宗旨:多为主人——人民做好事、实事282

3.定位公仆:必须避免服务的错位283

4.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重塑公仆形象285

二、搭建公民参与的阳光平台285

1.归还公民的话语权286

2.NGO:官民互动的纽带287

3.让民众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289

4.主文化与亚文化的互动290

三、把政府行为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中293

1.公众参与构建监督平台293

2.问责制渐成气候294

3.尽快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296

4.完善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制度297

5.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体制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