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院临床检验技术操作规范与实(化)验室管理全书 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院临床检验技术操作规范与实(化)验室管理全书 3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155222.jpg)
- 胡智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银声音像出版社
- ISBN:788362414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388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院临床检验技术操作规范与实(化)验室管理全书 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医院临床实验(化验)室管理概论3
第一章 临床实验(化验)室面临的挑战3
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的发展历程3
第二节 环境变化对临床实验室产生的影响4
第三节 检验医学的变化6
第二章 临床实验(化验)室的定义、作用和功能8
第三章 临床实验(化验)室管理的特性12
第一节 实验室管理必须具备的条件13
第二节 实验室管理者14
第三节 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方式15
第四章 实验化验室组织管理的概念16
第一节 组织的定义与特性16
第二节 临床实验室的分类及独立实验室19
第三节 组织的结构20
第四节 组织设计与组织图23
第五章 临床实验(化验)室的管理过程28
第一节 计划28
第二节 组织29
第三节 领导30
第四节 控制30
第六章 临床实验(化验)室的政府管理33
第七章 临床实验(化验)室的信息管理37
第一节 基本概念37
第二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39
第三节 建立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目的及基本要求40
第四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基本功能42
第五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应用47
第六节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48
第一章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一般原则53
第二篇 医院临床实验(化验)室质量管理53
第二章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层次59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59
第二节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历史60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层次62
第三章 临床实验(化验)室质量管理控制要素66
第一节 设施与环境66
第二节 检验方法、仪器及外部供应品67
第三节 操作手册68
第四节 方法性能规格的建立和确认68
第五节 仪器和检测系统的维护和功能检查69
第六节 校准和校准验证70
第七节 室内质量控制(IQC)71
第八节 室间质量评价(EQA)72
第九节 纠正措施73
第十一节 质量保证诸要素74
第十节 质控记录74
第四章 临床实验(化验)室质量管理体系79
第一节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79
第二节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84
第五章 分析前和分析后阶段的质量保证90
第一节 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90
第二节 分析后阶段的质量保证103
第六章 校准与校准验证123
第一节 标准品和校准品123
第二节 分析误差127
第三节 检测系统性能证实或评价实验设计129
第四节 重复性实验对精密度的估计131
第五节 分析灵敏度(检测限)133
第六节 定量检验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评价实验138
第七节 分析干扰试验140
第八节 准确度性能评价144
第九节 检验项目的参考值和参考区间149
第十节 判断检测系统性能的可接受性153
第七章 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156
第一节 室内质量控制156
第二节 室间质量评价162
第八章 临床实验(化验)室的认可168
第一节 实验室认可与质量体系认证168
第二节 实验室认可历史169
第三节 我国实验室的认可171
第四节 实验室认可与质量管理173
第三篇 医院临床实验(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79
第一章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概述179
第一节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分类及其范围179
第二节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方法184
第三节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与政策、法律和法规193
第四节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历史195
第二章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201
第一节 预警理论与系统203
第二节 应急理论与系统213
第三章 应急政策的制定222
第一节 应急政策222
第二节 应急计划232
第四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方法270
第一节 分布的基本概念270
第二节 调查思维方法277
第三节 调查分析方法279
第五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294
第一节 卫生应急策略的影响因素294
第二节 应急机制296
第三节 控制措施305
第一节 新发现的传染病314
第六章 新型传染病及病原判断314
第二节 发现新传染病的策略317
第三节 发现新型传染病的方法与步骤321
第七章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群体预防330
第一节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策略330
第二节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三级预防333
第三节 传染性疾病的群体预防336
第四节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341
第八章 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347
第一节 概述347
第二节 隔离预防350
第三节 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356
第四节 消毒及污染物品的清除359
第五节 其他情况下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361
第一节 基本统计知识369
第一章 临床实验(化验)室质量管理基础369
第四篇 医院临床实验(化验)室质量管理方法369
第二节 直线回归分析373
第三节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377
第四节 准确度与精密度379
第五节 测量不确定度380
第六节 允许总误差395
第二章 质控图和质控规则403
第一节 Levey-Jennings质控图及其应用403
第二节 常用的质控规则410
第三节 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413
第四节 质控规则的性能特征422
第五节 联合规则的基本理论430
第三章 质控方法的设计435
第一节 质控方法评价与设计工具435
第二节 质控品454
第三节 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456
第四章 患者数据的质控方法463
第一节 患者结果均值法464
第二节 差值检查法465
第三节 患者结果多参数核查法467
第四节 患者标本的双份测定法468
第五节 患者结果的比较法468
第五章 标准化工作和质量管理470
第一节 标准及标准化的概念470
第二节 国内外检验标准化的发展沿革471
第三节 检验标准体系474
第四节 标准的制定和宣传贯彻474
第五节 标准化的效益475
第六章 临床检测方法评价478
第一节 检测与校准方法的选择478
第二节 评价临床方法的文件480
第三节 精密度评价482
第四节 评价测定线性范围484
第五节 方法学比较486
第五篇 医院临床检验技术操作规范491
第一章 基础检验技术操作规范491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491
第二节 血液一般检验499
第三节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520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545
第五节 尿液检验568
第六节 脑脊液检验606
第七节 浆膜腔积液检验612
第八节 粪便检验616
第九节 生殖系统分泌物检验621
第十节 羊水检验638
第十一节 脱落细胞检验642
第十二节 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650
第十三节 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658
第二章 血液检验技术操作规范668
第一节 检验的基本方法668
第二节 红细胞检验728
第三节 白细胞检验785
第四节 血栓与止血检验819
第三章 分子生物检验技术操作规范902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总则902
第二节 核酸的分离与纯化939
第三节 DNA重组技术962
第四节 聚合酶链式反应997
第五节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与应用1007
第六节 蛋白质分析技术1027
第七节 生物芯片技术1043
第八节 细胞凋亡的检测技术1053
第一节 实验总则1062
第四章 寄生虫检验技术操作规范1062
第二节 寄生虫检查技术操作1068
第五章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操作规范1118
第一节 生物化学技术1118
第二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规范1157
第六章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操作规范1356
第一节 总则1356
第二节 临床感染症病原体的检验1358
第三节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1386
第四节 微生物商品化、自动化检验1409
第五节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1425
第七章 免疫检验操作技术规范1445
第一节 免疫血清的制备1445
第二节 免疫沉淀反应1448
第三节 免疫凝集反应1452
第四节 酶联免疫技术1454
第五节 其他免疫标记技术操作规范1459
第六节 细胞免疫检测技术1466
第七节 非特异免疫功能测定1475
第八节 器官移植的免疫学检测1479
第六篇 实验(化验)室仪器应用新技术1485
第一章 显微镜技术1485
第一节 概述1485
第二节 荧光显微镜1488
第三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1491
第二章 化学检验仪器应用新技术1504
第一节 概述1504
第二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1506
第三节 干化学分析仪1517
第四节 血气分析仪1522
第五节 电解质分析仪1527
第六节 电泳仪1531
第三章 免疫检验仪器应用新技术1545
第一节 概述1545
第二节 免疫电泳仪1547
第三节 酶免疫测定仪1556
第四节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仪1575
第五节 流式细胞仪1585
第六节 免疫荧光测定仪1601
第七节 免疫浊度测定仪器1613
第四章 微生物检验仪器应用新技术1624
第一节 概述1624
第二节 自动化血培养系统1626
第三节 微生物自动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1642
第四节 厌氧培养箱1660
第一节 概述1670
第二节 PCR基因扩增仪1674
第三节 荧光定量PCR仪1684
第四节 核酸合成仪器1690
第五节 生物分子图像分析系统1699
第一节 概述1709
第二节 血液分析仪的应用1712
第三节 自动血凝仪的应用1730
第四节 尿液分析仪的应用1743
第七篇 实验(化验)室设备管理1765
第一章 实验室的环境条件1765
第一节 常用玻璃器皿及量器的使用1765
第二节 试剂及试剂的配制1772
第三节 pH和缓冲液1777
第二章 检验标本的管理1785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原则1785
第二节 常见标本的检验1788
第一章 实验化验室财务管理概念1815
第八篇 实验(化验)室财务管理1815
第二章 实验化验室收入管理1818
第三章 实验化验室支出管理1821
第四章 成本—效益分析1824
第九篇 医院病理科的规范化管理1829
第一章 病理科工作范围1829
第一节 病理科在医院中的地位及作用1829
第二节 病理科工作的范围1829
第二章 病理科工作规范1831
第一节 送检标本注意事项及估价1831
第二节 病理检查报告的规范用语1833
第三节 病理科质量评估标准1834
第四节 标本取材的标准化1839
第五节 病理会诊中心的建立与病理诊断中心的设立1840
第三章 病理科与医疗纠纷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