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世纪的思考:以台湾问题为焦点的综合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跨世纪的思考:以台湾问题为焦点的综合研究
  • 辛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艺出版社
  • ISBN:780142443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69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5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跨世纪的思考:以台湾问题为焦点的综合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学术论文编3

台湾社会的三阶段变迁论3

论现代化进程中两岸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12

论四十年来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27

两岸关系法理的系统研究——对中国统一前景的几点思考39

台湾地方自治法制化面临的主要问题47

后现代化之光:中华文化对西方的启迪56

“中国圈”——一个理论与现实的雏型61

亚洲大陆“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互动——兼谈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71

世界文明的差异、冲突、融汇与发展86

略谈“洋务运动”及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建立一个连续地分析台湾历史观念97

国际战略环境的变化与台湾问题100

台湾当局的宪政体制、“修宪”背景以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123

海峡两岸政治谈判之我见135

关于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146

华人经济是稳定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因素154

多极化格局之下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159

二十世纪工业化、资本主义对人类文化深层影响175

《百年的沉思》绪论192

世纪末反思中国文化:东西方冲突与中国文化的“自强运动”208

着眼两岸人民的未来,共同缔造一个统一的中国——关于一个中国内涵论述的理论思考211

台湾“公投入宪”的来龙去脉以及我们的基本看法224

21世纪是探索不同模式现代化的时代229

对处理我国西北地区民族问题的几点思考232

“电信社会”与世界的“大流通”——信息时代的一体化及其文化反思235

台湾历史的真相242

从台湾大陆政策的演变看两岸关系的走向244

中美关系隐忧何在?——中美之间亟待调整和完善处理台湾问题的机制与规范251

回避一个中国原则、不放弃“台独”理念只会带来两岸关系更大的危机——两岸关系前途上的“多米诺骨牌”256

论21世纪中国的安全环境与台湾问题259

和平、发展、统一是两岸关系中三位一体的主题267

网络时代的文化思考269

台湾“总统”选举后统“独”力量分析272

剖析台湾朝野政治势力279

美国对台政策调整趋向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285

台湾岛内的“去中国化”倾向与海峡两岸僵局的恶化288

剖析中美撞机事件、美台军售事件的深层战略原因295

“全球化”之下的国际战略运势303

顺势应变,推进两岸对话,增进人民了解309

“全球化”之下的国际战略运势与两岸关系前景315

两岸和平的基础 国家统一的关键——论海峡两岸谈判必须面对的“中国观念”322

从宗教与哲学的角度剖析21世纪“非人文化的科学技术”328

反思20世纪的中国文学346

台湾第五届“立委”及第十四届县市长选举基本情况及影响349

关于用“中国观念”丰富“一国两制”内涵的几点思考354

2001年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综述359

专栏政论编369

台湾:跌宕起伏的一九九○年369

新的世界格局与海峡两岸关系372

正视现实 突破僵局 寻找出路——为两岸和谈统一建言375

评第一次“汪辜会谈”——现阶段让经济的归经济、政治的归政治378

“朝野两党大可不必患得患失”——评台湾朝野两党对“汪辜会谈”的心态380

台湾“立法院”缘何成为“角斗场”382

台湾当局的“南进政策”寓意何在?383

积累共识 再创新机384

回避两岸现实终将是一纸空文——评台湾《港澳关系条例草案》386

贿选与台湾的“民主政治”387

“过境外交”还是“窘境外交”388

“台湾人的悲哀”就是中国人的悲哀389

旁观台湾的政治生态390

内陆、海洋、现代化——甲午战争百年祭392

对两岸事务性商谈的几点省思394

两岸关系面临诸多变数396

“走钢丝”只能是危险的平衡398

又一次“缘木求鱼”——评台湾当局“参与联合国”399

政治消费化与选民的消费倾向400

从“洪福案”看台湾的政商勾结402

从“炮击事件”看台湾军方的“社会失落感”403

岛内三党互动攸关两岸关系发展404

岁末年初话时局——漫谈1994年的海峡两岸关系406

僵局之下看转机408

评李登辉“建立新中原”的文化观410

江主席发表“八项主张”讲话后台湾各界的回应412

强化台湾“本土意识”的一次“祭祀仪式”——评“二二八纪念碑”落成典礼413

要增加“大同”减少“大异”——评李登辉“四八讲话”414

语调虽缓 立场未变——评李登辉有关两岸关系的谈话416

“境外航运中心”缘何提起417

弘扬中华文化 维护民族利益419

不负责任的冒险之举——评李登辉以私人名义访美421

李登辉访美何以引起轩然大波424

“解铃还须系铃人”——评当前两岸关系出现僵局426

两岸关系僵局之下的理性思考427

数十年少有的混乱——评近来台湾社会政治、经济走向430

地域文化岂容无限夸大——评所谓“台湾文化的主体性”432

掌握时机 恢复两岸关系进程434

台湾光复告诉我们的历史真谛436

“阶段性两个中国政策”的翻版——评李登辉“经营大台湾、建立新中原”理念438

台湾各政治势力选前竞争激烈441

庭堂犹在已非昔时景致——评台湾“立法院正副院长”选举442

美国人究竟想在台湾海峡干什么?——评美国航空母舰编队在东亚炫耀武力444

释解台湾民众的“心结” 确立向统一过渡阶段的观念445

台湾民众的反思447

两岸关系从缓和到紧张的深层原因449

逆潮流而动 背民心而为——评台湾当局邀请达赖喇嘛访台451

内伤抚平创新机——从香港回归看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453

两岸谈判不可避免——从香港回归看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455

简析台湾第四次“修宪”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的影响457

民进党真正走向全面执政还要有一个复杂的过程460

是要海峡变通途,还是要“以邻为壑”?——评近一时期台湾方面对恢复两岸商谈的做法462

1997年台湾岛内局势回顾和1998年展望465

政治谈判是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必由之路469

意诚春自久 何须岁寒心——评辜振甫先生率团来大陆参观访问471

共同反对“台独”才能避免两岸关系走向危险的边缘473

反对“台独”是稳定两岸关系和推进统一的关键476

两岸关系的总态势没有改变478

警惕李登辉“两国论”阴魂未散480

入世后两岸的政治与经济互动与展望482

“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大会”主席团共同声明485

从“一边一国”论看陈水扁的“台独”本质488

台独意味着战争 分裂没有和平495

轻舟定过万重山——“十六大”前辛旗谈两岸关系发展499

散文札记编505

主编《转型期的台湾政治》所作的序言505

主编《九十年代台湾政治》所作的序言507

主编《台湾“宪政改革”剖析》所作的序言511

赴台访问散记513

主编《台湾政治与两岸关系(1993)》所作的序言518

东南一隅聆雅音——记台北“汉唐乐府”和余承尧老人521

台湾民众的衣食住行526

都市人的乡愁——九份、基隆之旅随想534

祭宗长傅宗懋先生文538

蜕皮之龙——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539

序《权湘诗钞》541

为许山山《西部写真集》所写的序言542

为董玉洪《回眸台湾十五年》所写的序言544

圣人心日月 仁者寿山河——黄石华先生八秩晋二寿庆祝词546

“朝霞工程”的开创与网络时代的文化思考549

《华夏之歌——中华爱国思乡诗选》序551

为李希光、肖欣欣主编的《媒体与形象——中国主流报纸上的日本》一书所作的序言553

长城——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557

为孔淑静《唯实》一书所写的序言560

附录:辛旗部分作品一览表5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