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40646.jpg)
- 戴钢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104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思想政治教育-统计方法-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内涵2
一、方法、方法论的涵义及性质3
二、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对象6
三、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性质9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的体系结构11
一、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体系结构的基本内容11
二、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体系结构的分类框架14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6
一、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16
二、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9
一、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特点24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特点和作用24
二、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功能28
第五节 统计规律、统计规律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统计规律性31
一、规律与统计规律31
二、规律性与统计规律性35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统计规律性38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古今透视45
第一节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思想梳理46
一、省方、观民、设教:三者统一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的思想萌芽46
二、取实予名:以大众所感受到的实在作为了解客观事物根据47
三、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重视对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调查48
四、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提出同质可比原则49
第二节 西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思想梳理50
一、《政治算术》:资产阶级第一本用统计方法说理鼓劲的书51
二、资产阶级社会改良的工具:道德统计、犯罪统计52
三、“平均人”理论:大数定律的出现53
四、统计规律的类型:状态规律、频度规律、发展规律、相关规律54
第三节 西方社会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基本态势、结构内容55
一、道德教育主体层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现实问题56
二、道德教育分支层次:学校道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62
三、道德教育与其他社会领域交叉层次: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交叉65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形成、发展与创新73
一、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鼓动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开始形成74
二、列宁在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继承与发展79
三、毛泽东及党和政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创新85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测量实施方法90
第一节 思想现象观测的可能性及其特点91
一、思想现象观测的可能性91
二、思想现象观测的特点94
第二节 理论框架、概念、变量的涵义98
一、理论框架98
二、概念101
三、变量103
第三节 建立操作定义104
一、操作定义方法的特征104
二、操作定义方法的应用105
三、操作定义方法的种类111
第四节 思想现象的测量112
一、测量的定义、性质、特点、要求113
二、测量尺度115
三、测量的效度与信度119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量表制作方法130
第一节 量表的概念与类型130
一、量表的概念131
二、量表的类型133
第二节 量表的制作134
一、总加量表134
二、累积量表146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问卷设计方法152
第一节 问卷的概念、特点和适用性153
一、问卷的概念153
二、问卷的特点154
第二节 问卷的一般结构155
一、封面信155
二、指导语157
三、问题和答案157
第三节 问卷设计159
一、问卷设计在调查中的意义160
二、问卷设计的基本过程161
三、问题和答案设计165
四、问卷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69
第四节 问卷资料的量化172
一、问卷编码173
二、数据过录177
三、数据输入178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样本抽样方法181
第一节 抽样的界定、特点、优点182
一、抽样及其特点182
二、抽样的优点183
三、抽样的分类184
第二节 抽样术语与抽样程序188
一、抽样的术语说明188
二、抽样设计192
三、确定样本容量的公式与经验图表196
第三节 抽样方法200
一、随机抽样200
二、非随机抽样206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软件操作方法208
第一节 SPSS for Windows概述209
一、SPSS for windows的特点210
二、SPSS for Windows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启动和退出211
第二节 SPSS for Windows系统运行管理方式212
一、完全窗口菜单运行管理方式212
第三节 系统窗口及其功能213
一、数据编辑窗口Untitled213
三、混合运行管理方式213
二、程序运行管理方式213
二、图表输出窗口Output1214
三、语句窗口Syntax215
第四节 系统对话框及其使用方法217
一、常见对话框的类型217
二、对话框中的控制与选择类型218
第五节 建立数据文件220
一、制定数据文件结构221
二、录入数据224
三、编辑数据文件224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对象比较方法225
第一节 统计分析概述225
一、统计分析的作用226
二、统计分析的步骤229
三、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原则231
四、实践检验与统计检验234
五、统计研究中的常见谬误235
第二节 思想信息资料的统计整理239
一、定类资料的整理239
二、定序资料的整理241
三、定距资料的整理241
第三节 集中趋势测量法244
一、定类测量:众值(Mobe即M0)244
二、定序测量:中位值(Median即Md)245
三、定距测量:均值(?)246
第四节 离散趋势测量法247
一、定类测量:异众比率(V0)248
二、定序测量:四分位差(Q)248
三、定距测量:标准差(σ)250
一、用SPSS求各种分布251
第五节 运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251
二、用SPSS求集中趋势254
三、用SPSS求离散趋势254
四、用SPSS绘制图形255
五、用SPSS计算多项选择题256
六、用SPSS计算量表辨别力评分258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相关分析方法261
第一节 列宁对集约化程度与农业企业规模之间所作的相关分析262
一、揭示矛盾262
二、考察概念264
三、做出解释265
第二节 统计相关概述267
一、相关的概念267
二、交互分类表270
三、消减误差比例274
第三节 两个定类变量的相关分析法276
一、Lambda相关分析法276
二、Lambda相关分析法消减误差比例的意义277
三、Lambda相关分析法的应用278
第四节 两个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280
一、几个基本概念280
二、G系数相关分析法282
三、dyx系数相关分析法284
第五节 两个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288
一、简单直线回归分析288
二、积矩相关系数291
三、回归分析与积矩相关分析的区别292
第六节 两个不同尺度变量间的相关分析293
一、定类变量与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法293
二、定类变量与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法295
三、定序变量与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296
第七节 用SPSS计算各种相关系数297
一、用SPSS制作交互分类表297
二、用SPSS计算各种相关系数298
三、用SPSS进行信度检验299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现象详析方法302
第一节 详析分析概述302
一、详析分析的定义303
二、详析分析的类型306
三、详析模式的主要作用309
第二节 普遍关系的检验310
一、原表与各分表的数量关系基本一致311
二、原表与各分表的数量关系消失或减小319
一、各分表之间的数量关系基本一致322
第三节 条件关系分析322
二、各分表之间的数量关系有的关系强、有的关系弱325
第四节 联合作用的检查328
一、独立作用328
二、相对作用332
第五节 用SPSS计算详析模式333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因子抽象方法335
第一节 因子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作用336
一、浓缩与精练原始数据336
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337
三、概括事物的基本因素337
第二节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其基本概念338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338
二、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338
三、因子模型中各个量的统计意义339
四、因子载荷aij、公共因素方差hi、方差贡献sj的识别342
五、因子分析的计算步骤345
第三节 因子分析数据结果的解释346
一、因子分析的特点346
二、关联与因子347
三、对方差贡献和共同度的分析350
第四节 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计算351
一、设置Descriptive(描述性统计量)351
二、设置Factor Analysis:Extraction(因子分析:抽取因子)352
三、设置Factor Analysis:Rotation(因子分析:因子轴旋转)354
四、设置Factor Analysis Scores(因子分析:因子得分)356
五、设置FactorAnalysis:Options(因子分析:选项操作)357
二、共同性判断358
一、KMO和Bartlett’s检验(KMOand Bartlett’s Test)358
第五节 因子分析计算结果说明358
三、陡坡图观察359
四、全部解释的方差数360
五、未旋转因子分析载荷矩阵361
六、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因子分析载荷矩阵363
七、主成分转化矩阵364
八、旋转后的主成分因子图364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结构证明方法365
第一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特点366
一、结构方程模型与因子分析等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366
二、结构方程模型求解条件宽367
三、结构方程模型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测量误差367
一、结构方程的通径图368
第二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步骤368
二、结构方程的数学模型370
三、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四种变量370
四、结构方程模型中的7个系数373
五、结构方程模型的计算步骤374
第三节 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的构思及其证明375
一、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的含义376
二、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的思想渊源379
三、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的理论基础404
四、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的证明407
第四节 用LISREL8.3版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计算418
一、LISREL Windows的特点418
二、LISREL Windows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启动和退出419
三、用LISRELWindows计算结构方程420
主要参考书目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