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语文知识一书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学语文知识一书通
  • 李立等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 ISBN:780682150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54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语文课-中学-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语文知识一书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现代汉语1

一、语音1

1.要点1

2.常识1

1)声母1

2)韵母1

3)声调1

4)轻声1

5)儿化1

6)重读1

目录1

1)容易读错的常见字2

7)停顿2

3.容易读错的字2

2)容易读错的多音字9

3)容易读错的常见成语14

4)容易读错的姓名17

5)容易读错的地名18

附录20

1.汉语拼音方案20

2.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23

2)六书44

1)汉字44

1.要点44

2.常识44

二、文字44

3)形体演变45

3.容易写错的字45

4.容易混淆的同音字51

附录59

1.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59

2.简化字总表65

第一表65

第二表69

第三表72

3.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88

三、词语98

1.要点98

2.常识98

1)词98

2)词素98

3)单纯词98

4)合成词98

5)实词98

6)虚词98

3.使用注意99

7)兼词99

8)词组(短语)99

4.词类简表100

5.短语(词组)主要类型简表104

6.容易混淆的词语106

1)容易混淆的实词106

2)容易混淆的虚词143

3)容易混淆的成语151

7.容易讲错或用错的成语186

2)单句191

4)多重复句191

3)复句191

1)句子191

1.常识191

四、句子191

2.句子成分关系简表192

3.复句分类简表192

4.多重复句的分析196

5.容易混淆的多重复句区别表197

五、标点符号197

1.常识197

2.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198

2)顿号203

1)问号203

3.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及修改203

3)分号204

4)冒号205

5)引语中的点号206

6)括号206

7)省略号207

8)书名号207

六、修辞207

1.常识207

1)修辞207

2.常用辞格简表208

2)消极修辞208

3)积极修辞208

3.几种容易混淆修辞格的区别表213

七、语言的运用214

1.病句的辨析和修改214

1)检查语病的基本方法214

2)修改语病的基本方法214

2.基本要求220

1)简明220

2)连贯220

3)得体221

3.有文采的方法、途径222

1)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选择223

2)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选择223

3)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选择223

4.句式变换223

4)长句和短句的变换、选择224

5)整句和散句的互换、选择224

6)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选择225

5.扩展、压缩语句(段)225

1)扩展语句225

2)压缩语段225

6.仿写227

1.通假字228

1)基本知识概要228

古代汉语228

一、实词228

2)常见通假字举隅229

2.一词多义232

1)基本知识概要232

2)常用多义词举隅233

3.古今异义277

1)基本知识概要277

2)古今异义词举隅278

2)常识286

4.词类活用286

1)基本知识概要286

二、虚词288

1)常用虚词288

三、文言特殊句式294

1)基本知识概要294

2)常见文言特殊句式294

3)省略句295

4)倒装句295

5)固定结构296

附录 文言常用固定结构对译参考表296

1)先秦300

四、文学常识300

1.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300

2)秦汉303

3)魏晋南北朝305

4)唐代308

5)宋代312

6)元代316

7)明代317

8)清代320

2.中国近、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324

3.外国部分作家、作品340

4.常见名句名篇表350

阅读399

阅读概要399

一、阅读能力399

1.阅读能力要求399

1)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399

2)高中课程标准要求399

3)考试说明要求401

1)认读能力402

2)理解能力402

2.阅读能力培养402

3)检索能力403

4)阐释能力403

5)扩展能力403

6)分析能力403

7)概括能力403

8)鉴赏能力403

9)表述能力403

10)积累能力403

二、阅读方式403

2.默读404

3.精读404

1.朗读404

4.泛读405

5.速读405

6.跳读405

7.比读405

8.想读406

9.悟读406

三、阅读类型406

1.积累性阅读406

3.鉴赏性阅读407

4.创造性阅读407

2.感悟性阅读407

四、阅读方法408

1.单篇文章阅读法408

1)思路探寻法408

2)联想深化法408

3)三步阅读法409

4)四要素阅读法409

5)五步阅读法410

6)自学六步法411

2.单元文章阅读法411

1)明确目标411

2)整体感知411

3)找出重点411

5)分析联系412

4)进行比较412

6)总结深化413

3.教材通读法413

1)通览413

2)比较413

3)筛选413

4)定标413

5)研读413

6)自测413

4.课外读物阅览法413

5.社会现象阅读法414

3)分析、评点414

2)回想、记录414

1)观察、倾听414

1)概要法414

5)感悟深化法414

4)复述点评法414

3)重点研读法414

2)中介法414

4)动态关注法415

3)多向感受法415

2)情感共鸣法415

6.自然阅读法415

4)自省、自悟415

1)联系思考法415

7.考场阅读法416

1)现代文阅读416

2)科技文阅读423

3)社科文阅读428

4)文学作品阅读436

5)文言文阅读441

1)高考考查方式446

2)解题方法446

8.古代诗、词、曲鉴赏446

9.其他文学体裁阅读450

1)文章体裁450

2)文学体裁457

写作466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466

2.高考说明规定467

一、写作能力467

1.基本能力467

1)体验自我能力467

2.激创能力468

6)语言敏感能力468

5)是非判断能力468

3)吸纳信息能力468

2)感悟生活能力468

4)综合思维能力468

4)清晰表达能力469

1.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469

二、培养方法469

5)评价修改能力469

1)学会体验自我469

3)处理信息能力469

2)建构框架能力469

1)选点突破能力469

3.表述能力469

2)学会感悟生活474

3)学会感悟自然476

4)学会在阅读中获取素材477

2.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479

1)横向思考法479

2)拓展提升法480

3)比较思考法481

4)一分为二法482

5)发展思考法483

6)联系思考法484

7)多角度思考法484

8)善于联想和想像486

三、培养丰富的情感489

1.培养重点489

1)着力于“爱心”的培养489

2)着力于“同情心”的培养489

3)着力于“敏感度”的培养490

2.培养方法490

1)密切关系490

2)转换角色490

4)点染议论、抒情句491

3)加大心理描写的力度491

2)渲染动情点491

1)利用环境烘托491

3.运用写作技巧成功地表述情感491

4)寻找载情之物491

3)寻找动情点491

5)巧用语言含情492

6)抓住物象自身的动人处492

四、抓住书面作文的七个环节495

1.准确审题495

2.巧妙拟题497

3.灵活立意499

4.快速选材499

5.布局谋篇500

6.快速成文501

7.评改完善502

五、让作文有新意503

1.在主题的发掘中出新503

2.在材料的选用中出新504

3.在表现手法上出新506

4.在幽默语言的运用中出新510

1.记人513

2)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品质513

1)揣摩人物特点,分析精神境界513

(一)记叙文513

六、各类文体写作技巧513

3)运用多种手法514

4)避免几种倾向515

2.叙事516

1)事件要有意义,主题要深刻鲜明516

2)事件要展开,要素要清晰516

3)事件要具体,要有画面感516

4)叙事的基本方法517

3)描写多个方面518

2)抓住两种形态518

3.写景518

1)感悟景物特征518

4)巧用几种方法519

4.状物519

1)概要519

2)方法519

5.场面描写520

1)概要520

2)方法520

6.扩写520

2)形式和内容要一致521

1)体会思想内容521

7.改写522

1)要改变文章的表现形式522

2)扩充内容522

8.续写523

1)吃透原文,把握意向523

2)不留断层,不另起炉灶524

3)风格和谐统一524

4)升华原文,凸现题旨524

9.缩写524

(二)议论文525

3)抓住一点525

1)观点要鲜明525

1.基本要求525

2)要有冲突525

1)以小见大525

10.微型小说创作525

2)多角度阐述526

3)要安排议论的顺序526

4)叙述语言要有概括性526

5)展开论证526

6)善于利用事实进行论证527

2.主要方法528

1)命题作文528

2)供材料作文530

3)分类作文533

(三)说明文546

1.概要546

2.注意的问题546

1)抓住事物的特征546

2)写出事物的内在联系或相互关系546

3)言之有序,条理清楚547

4)说明准确、具体547

1)书信548

3.应掌握的类型548

2)项目548

3)语言548

2.注意的方面548

1.概要548

(四)应用文548

1)格式548

2)启事549

3)通知549

4)电报549

5)新闻549

6)广播稿550

7)说明书550

8)申请书550

2.总结551

3.请示551

1.调查报告551

附录 常见应用文的格式551

4.计划552

5.简报552

6.合同(协议书、议定书)552

7.介绍信552

8.日记553

9.条据553

10.摘录553

11.摘要553

12.请柬553

13.讲演稿554

14.倡议书5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