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股东表决权 以公司控制权争夺为中心展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股东表决权 以公司控制权争夺为中心展开
  • 梁上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5600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股东表决权 以公司控制权争夺为中心展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部分 表决权的理念3

第一章 股东表决权:公司所有与公司控制的连接点3

1.1 表决权的归属与性质3

1.1.1 表决权行使的基本规则3

1.1.2 表决权归属5

1.1.3 一股一权与股份平等原则11

1.1.4 表决权性质12

1.1.5 股东表决权的价值16

1.2 股东表决权:公司所有与公司控制的连接点18

1.2.1 Berle与Means的经典命题:公司所有与公司经营分离原则18

1.2.2 经典命题的深远影响20

1.2.3 经典命题的疑问:股东对管理层失去控制了吗?23

1.2.4 表决权:公司所有与公司控制的连接点28

1.2.5 表决权与公司控制权的争夺34

1.3 股东表决权的发展趋势36

1.3.1 表决权的工具主义倾向36

1.3.2 表决权工具主义倾向的纠偏40

1.3.3 表决权救济的发展趋势41

1.4 本章小结44

第二部分 表决机制:控制权争夺的制度空间44

第二章 表决机制与公司控制权争夺44

2.1.1 公司决议的法律性质49

2.1 股东表决权行使与公司决议的形成机理49

2.1.2 一股一权原则52

2.1.3 资本多数决定原则55

2.1.4 公司决议的效力57

2.2 公司决议的构成要件59

2.2.1 公司决议的构成要件:以普通决议为例59

2.2.2 表决权的计算62

2.2.3 对公司决议构成要件的评论:对控制权争夺的影响63

2.3 公司决议的种类与控制权争夺的难易程度63

2.3.1 普通决议63

2.3.2 特别决议66

2.3.3 重度特别决议:是否成为历史68

2.3.4 需全体股东同意的决议69

2.3.5 美国的超级多数决70

2.4 表决权的行使方法与控制权争夺71

2.4.1 公司决议的程序性格:对控制权争夺的影响71

2.4.2 表决权的行使方法72

2.4.3 通讯表决:是否可行73

2.4.4 电子表决76

2.5 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78

2.5.1 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理由78

2.5.2 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主要情形79

2.5.3 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程序81

2.5.4 公司的拒绝权82

2.5.5 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效果83

2.6 累积投票:在争夺双方的应用中展开84

2.6.1 累积投票制的立法例84

2.6.2 累积投票制的运行机理:从中小股东立场出发86

2.6.3 累积投票制中的申请程序89

2.6.4 减损累积投票制功能的措施:从控制股东立场出发90

2.6.5 累积投票制在我国的尝试93

2.7 本章小结95

第三章 一股一权原则的例外与公司控制力的调整95

3.1 一股一权原则的例外:控制力的重新安排96

3.1.1 “一股一权”例外:对控制权争夺的影响96

3.1.2 例外的立法例:章程例外还是法律例外97

3.1.3 一股一权例外的情形99

3.2 超级表决权100

3.2.1 超级表决权的立法例100

3.2.2 超级表决权制度的复活101

3.2.3 超级表决权股的构造102

3.2.4 表决权超级股与普通股利益的协调104

3.2.5 有关超级表决权股的公司决议的效力107

3.3 无表决权的股份110

3.3.1 无表决权股份的立法例110

3.3.2 无表决权股份的正当化根据110

3.3.3 发行限制112

3.3.4 权利限制的范围113

3.3.5 表决权的复活115

3.4 表决权的限制之一:自己股份117

3.4.1 公司取回自己股份的立法例117

3.4.2 公司取回自己股份的禁止118

3.4.3 公司取回自己股份的例外121

3.4.4 公司自己股份的权利范围128

3.4.5 表决权的复活132

3.4.6 完善我国的自己股份无表决权制度132

3.5 表决权的限制之二:相互持股133

3.5.1 相互持股分类与立法模式133

3.5.2 相互持股的产生及其存在的问题134

3.5.3 母子公司间的相互持股137

3.5.4 非母子公司间的相互持股141

3.5.5 完善我国公司法上的相互持股制度144

3.6 表决权的限制之三:表决权排除制度145

3.6.1 表决权排除制度的立法宗旨145

3.6.2 表决权排除制度的存废之争146

3.6.3 何为“特别的利害关系”151

3.6.4 表决权排除适用的主体范围153

3.6.5 利害关系存在的法律效果154

3.6.6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表决权排除制度154

3.7 表决权的限制之四:其他限制事项157

3.7.1 选任监事的限制157

3.7.2 表决权总量限制158

3.7.3 特别法上的限制159

3.8 本章小结160

第三部分 表决权行使的方式:控制权争夺的工具163

第四章 控制权争夺工具之一:表决权代理163

4.1 表决权代理与控制力的扩张163

4.1.1 表决权代理的立法模式163

4.1.2 表决权代理的分类165

4.1.3 表决权代理的功能:控制力的扩张166

4.2 代理人167

4.2.1 代理人的资格167

4.2.2 代理人的能力171

4.2.3 代理人的人数174

4.3 代理权的授予176

4.3.1 代理权授予的形式176

4.3.2 授权委托书的内容178

4.3.3 授权的期限179

4.4 代理权撤回:对控制力的影响181

4.4.1 代理权的撤回181

4.4.2 不可撤回的代理权183

4.5 代理人的责任187

4.5.1 代理人违约责任的构成187

4.5.2 代理人责任类型的扩展188

第五章 控制权争夺工具之二:代理权征集189

4.6 本章小结189

5.1 代理权征集的特征与功能:以控制权争夺为中心190

5.1.1 代理权征集的立法模式190

5.1.2 代理权征集的分类191

5.1.3 一般的表决权代理与表决权征集的关系192

5.1.4 代理权征集的功能194

5.2 征集规则的适用范围:征集行为的界定196

5.2.1 代理权征集行为的界定197

5.2.2 代理权征集行为的适用除外198

5.2.3 对特定征集行为的信息披露豁免199

5.3 与代理权征集有关的信息披露200

5.3.1 征集材料的备案201

5.3.2 相关资料的信息披露203

5.3.3 逐项表决要求206

5.3.4 信息披露的格式化趋势208

5.4 代理权征集中的民事责任209

5.4.1 代理权征集人的违约责任210

5.4.2 违反信息披露的责任213

5.4.3 损害赔偿的构成与委托人所持有的股份的关系220

5.5 影响代理权争夺的因素224

5.5.1 代理权争夺的立法模式224

5.5.2 在野争夺者在代理权争夺中的不利因素225

5.5.3 股东名册227

5.5.4 代理权争夺的费用227

5.5.5 管理层在代理权争夺中的受信义务229

5.5.6 代理权委托书可否收买?230

5.6 建立我国的代理权征集制度232

5.6.1 我国有关代理权征集的立法现状232

5.6.2 对我国代理权征集立法的建议233

5.7 本章小结233

第六章 控制权争夺工具之三:表决权信托233

6.1 表决权信托:公司控制权的转移235

6.1.1 表决权信托的性质与法律特征235

6.1.2 表决权信托与类似制度的区别239

6.1.3 表决权信托的功能:围绕控制权争夺展开241

6.2.1 表决权信托在美国的命运:从否定到争议再到肯定244

6.2 表决权信托的争议244

6.2.2 大陆法系对表决权信托的态度248

6.3 表决权信托的成立与成效251

6.3.1 采取书面形式251

6.3.2 期限253

6.3.3 登记与公示256

6.3.4 信托目的:是否必须259

6.4 表决权信托的构造261

6.4.1 表决权信托证书持有人261

6.4.2 受托人266

6.5 事实上的表决权信托270

6.5.1 三个著名案例270

6.5.2 评述272

6.6 建立我国的表决权信托制度274

6.7 本章小结275

第七章 控制权争夺工具之四:表决权拘束协议275

7.1 表决权拘束协议的运行机理:控制权结构的改变276

7.1.1 表决权拘束协议与目的276

7.1.2 表决权拘束协议的运行机理:以选举董事为例277

7.2 表决权拘束协议:从禁止到许可278

7.2.1 表决权拘束协议的难题:表决权是否可成为合同的客体278

7.2.2 立法与司法实践:在争议中展开279

7.2.3 表决权合同客体的法理剖析285

7.3.1 协议的形式要件:是否必须采用书面形式?286

7.3 表决权拘束协议的成立与生效286

7.3.2 表决权拘束协议的主要内容289

7.3.3 表决权拘束协议的效力291

7.4 表决权拘束协议的救济296

7.4.1 争端的非诉讼解决机制296

7.4.2 争端的诉讼解决机制298

7.5 救济方式对公司决议的影响304

7.5.1 股东行使表决权之前的救济方式的影响304

7.5.2 股东表决权行使之后的救济方式的影响310

7.6 本章小结314

结论316

参考文献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