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话实说红舞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话实说红舞台
  • 顾保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750066153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中国-现代史-史料-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话实说红舞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拉开大幕1

1957年,毛泽东用手比划有人双泪长流,继而话从“鬼”说起。传统戏树大根深,难以“砍伐”。《清宫秘史》、《武训传》成为不散的乌云。1

传统剧目树大招风,江青一面移植优秀京剧“大树”到自己名下,一面封杀传统剧目。文艺界一场“鬼戏”之争,云起上海。12

全国现代京剧观摩演出大会上,江青为“登台亮相”预演,一语惊四座。现代京剧赢得毛泽东一票。20

江青又有重大发现,挖掘出老家的剧团。一时兴起,命令笔杆子张春桥“挂帅”改编《奇袭白虎团》。25

第二章 文艺春天31

周恩来专程来看《茶花女》。第一幕时,他还聚精会神地观看舞台上的表演,可是到了第二幕,他突然从座位上消失了。31

周总理兴高采烈、喜不自禁的样子,让赵青好感动。赵青回忆说:我们年轻人每取得一点点成绩,周总理就像看见自己亲生孩子取得成绩一样高兴。38

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缅甸回国,在飞机上,周恩来和陈毅作了一个决定:成立“东方歌舞团”。43

周恩来经常到杭州的梅家坞茶村,在青青的茶园里获得灵感,建议修改《采茶舞曲》的歌词。50

新侨会议对《达吉和她的父亲》电影的争论,引起周恩来的注意。他再次提起1959年的一次被忽视的讲话。55

第三章 辉煌“绝唱”73

上海一部大歌舞启发了周恩来的灵感。他心中酝酿着一个更大的创作设想:在十五周年的国庆,要上演一部大型的史诗性的歌舞,完整地艺术地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73

周恩来策划并批准一个有三千多人参加的大型歌舞,其用意除了要证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文艺成就外,还想通过这个题材给一些优秀的艺术家、文艺家加上一层保护色。79

1964年国庆,首都文艺界隆重上演大型音乐舞86

蹈史诗《东方红》。领袖们将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带给全体演职员,接见会场的气氛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潮。86

针对江青对《东方红》的否定态度,周恩来坚持把《东方红》拍成电影。《东方红》成为“文化大革命”前舞台上最后的辉煌和“绝唱”。90

第四章 登台亮相93

江青密谋“第二篇有分量的批判文章”,姚文元由此走上斗争“前沿”。吴晗执笔塑造海瑞舞台形象,一场灾祸从天而降&93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十易其稿。每改一稿,都由张春桥夹在《智取威虎山》的录音带里,用飞机送往北京。97

江青等人靠林彪支持,阴谋升级。毛泽东谈话后,中央书记处停止彭真的工作。吴晗所受迫害升级,一家四口命丧三条。103

江青的《纪要》誓与彭真的《提纲》抗衡。林彪的介入和毛泽东的默许,“文化大革命”不可避免地爆发了。107

历史的车轮,终于转到5月1 6日这一天。江青走进中央政治局会场,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她已由文艺舞台过渡到了政治舞台上。114

没有任何美感的“忠”字舞很快就失去了魅力,人们开始讨厌这种滑稽的闹剧形式。这时,“样板戏”闯进了人们寂寞空虚的视线里。118

第五章 梦幻银幕121

江青拍摄“样板戏”失利,她在毛泽东面前悲伤,毛泽东亲自点将前去帮助拍摄。毫无思想准备的狄福才一身军装走向17号楼。121

江青得到伟大领袖的支持,“样板戏”电影拍摄工作终于排上议事日程。江青的“歪屁股”政策,坐歪了舞台的平衡。126

“香花”剧组、“毒草”摄制组,一到分镜头,就像患上肠梗阻,不蠕动不消化,矛盾全堵在那里,越积越多。二百个镜头,风波迭起&134

江青从筹备拍摄“样板戏,,电影到拍摄完成,在这三年时间里,她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走进摄影棚。“旗手”大驾光临,人们不欢而散,开机的第一天也因此而褪尽辉煌。139

第六章 首部电影144

《智取威虎山》有幸成为银幕上第一个“宠儿”。江青提出“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标准。江青在多变的季节里,突然改变主意,指示“样板戏”的艺术片改成“样板戏”的教学片。144

江青亲自督战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电影的拍摄,《智取威虎山》也成了江青拍片的“试验田”。“首长”加“内行”,把“英雄人物”折腾得翻来覆去。153

“特档片库”为江青提供了“跨国”艺术感受,也为她营造了一个独立王国。离开西方大片的视野,回头再看自己的“样板戏”,她痛心疾首,倍感失望。166

江青拍摄“样板戏”电影启蒙于崔嵬的《野猪林》。《智取威虎山》登台,曲波面对江青邀请却看不透真实面目,上演了“样板戏”之外的人间活戏。173

“文化大革命”了四年,才叫老百姓看上一部彩色电影,而且还由“革命旗手”亲自指挥,全国轰动,电影院爆满,笑话也层出不穷。179

第七章 “红灯”高照184

军队“军管”军队?周恩来出面圆场,八一电影制片厂接下了《红灯记》。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江青的任性让周恩来耗费心血。184

林彪事件刚发生,江青为“样板戏”半夜跑到军委办公室。军委领导连夜到八一厂,反复强调“样板戏”来之不易,大家要搞好团结,通力合作,还要迎接新任务。194

《红灯记》临时抱佛脚,重换“李奶奶”。李玉和的搓步不能令江青满意,一句话从天津“揪”回了武生大师。毛泽东对《红灯记》的一番评价,让江青煞费苦心地想出了个“高招”。197

第八章 “闹剧”连台211

因为毛泽东观看了《白毛女》,江青插手芭蕾舞剧,命令改为“两个白毛女上山”。剧组不得不准备新旧两个舞剧,以应付江青和招待外宾。211

毛泽东一句评价,江青情移《红色娘子军》。把关小组机械照搬“来自舞台,高于舞台”这个“舞218

台标准”,令摄制组的美工们伤透脑筋。218

江青一边显示自己“革命旗手”的威风,一边却又做出“革命学生”的谦虚姿态。老艺术家道出肺腑之言,却险丢政治生命。毛泽东一番教诲,江青才肯接受。230

张春桥对《海港》有着“巨大贡献”,他含而不露的想像力在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敌我矛盾的阶级斗争主题终于如愿地搬上了舞台。234

江青的忌讳很多,对看不顺眼的人,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极度厌恶。一部戏几乎断送吴德的政治生命。人民大会堂的爆竹声击碎了建国后的庄严。242

新影厂“红色”摄影师的命运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金敬迈——“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红色作家, 他的命运又怎样呢?一个战士的哭声吸引了江青的视线。248

第九章 悲剧人物261

于会泳在自杀前用那枝曾谱写过不少动人乐章的笔,给家人写下了遗书。荣于“文化大革命”、也毁于“文化大革命”的他,给自己戏剧般的荣辱人生留下一抹悲剧色彩。261

于会泳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走进他最忌讳的政治圈里。他通过京剧院的领导知道,他目前搞的剧是毛泽东的夫人江青亲自抓的,也是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张春桥亲自过问的,属于重中之重的戏。他更加下功夫搞创作。265

于会泳人生历史上一块难以定论的“污迹”,成为造反派批斗的靶子,几乎使他走上绝路。267

刘庆棠在充满权力和名誉争夺的大舞台上改变了初衷。他的双足由艺术舞台跳到了政治舞台。他向往权势的野心日渐显露,刑满释放后还继续演绎着“故事”。276

刘庆棠的出色表现赢得江青的好感。从此,他与江青建立了直线联系,经常主动给江青写信,汇报团里的情况。280

秉承“主子”旨意,刘庆棠随后在芭蕾舞剧团、文化部艺术局所属各团负责人会上大造舆论,为“四人帮”制造新的动乱进行舆论准备。284

浩亮原姓钱,名浩梁,出身梨园世家,从小就学艺。十岁考入上海戏剧学校,1959年就成为中国戏剧学校的首届毕业生。287

一出《红灯记》,让钱浩梁这个京剧武生快速在政治舞台上大红大紫起来,与此同时也埋下了终身的苦果。290

“李玉和”恢复公民权后,曾经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他知道需要时间让人们重新接受他。惟一感到慰藉的是心爱的艺术再次回到身边。298

时光回转,三十年后,当年的“原班人马”重演之时,老艺术家仍如三十年前那样受人尊敬,而《红灯记》仍和三十年前首演时那样受到关注。305

第十章 戏剧人生310

“杨子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非常熟知的英雄角色。直到今天,《智取威虎山》的旋律仍然叫人310

心旷神怡,浮想联翩。310

脱去古装演了京剧现代戏之后,童祥苓的宁静日子也随之脱去了。“政治”这个词几乎占据了他的后半生。313

台上英雄台下鬼,童祥苓与姐姐一起挨批斗成了家常便饭。进京拍摄电影,使得他再次获得登台的机会。317

“杨子荣怎么像个公子哥儿?他是英雄人物,要气宇轩昂!把脸化妆得那么白,像革命英雄形象吗?杨子荣的动作还有才子佳人的味道,要改进。”321

时过境迁,当年的“杨子荣”开了个“童祥苓面饭馆”,目的是解决被耽搁的两个儿子的生计。325

“文化大革命”中,那张娃娃脸和稚气的唱腔,传递了温馨的人情味。人们珍惜地将刘长瑜的名字和《红灯记》的记忆一同保存下来。326

粉碎“四人帮”后,“小铁梅”真正长大了,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天空、更加宽广的舞台。333

入世难,超世更难,刘长瑜皈依佛门成了“静瑜”居士。337

被誉为“中国第一花旦”的刘长瑜,今天依然遵循当年“李铁梅”一句唱词:“做人要做这样的人。”339

芭蕾舞蹈演员和扮演的角色叫同样的名字,不仅是巧合,也包含着命运的安排。台上的清华和台下的清华,却是不同的两种命运。341

炳淑为毛主席清唱娃娃调。毛泽东的一句话,竟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在最高领导人和一连串“伯乐”的鼎力相助下,她一上路便飞跑起来,给了344

她后来扮演“江水英”的机会。344

为赶拍《杜鹃山》,身高一米六八的杨春霞瘦得只有46.5公斤。周总理关切地说:“排演任务紧,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嘛!”351

一张杨春霞与红线女同为周总理敬酒的照片,戏剧般地在二十年后被发现,杨春霞禁不住感慨万千360

因为给周总理开追悼会,杨春霞险遭追查;“四人帮”倒台,她又成了被审查对象;人生路上的大起大落,使她感悟颇深。364

今天的杨春霞已经五十八岁,依然是身材苗条,皮肤白皙,驻颜之术就是心宽眼宽。366

“方海珍”这个《海港》里的角色,一开始却与《杜鹃山》有缘。三天创造一个崭新的舞台角色,令众人刮目相看。李丽芳大雁南飞,落在了上海的《海港》当台柱子。370

扮演《奇袭白虎团》里的英雄人物是山东人的骄傲。被包裹在一片赞美声中的宋玉庆,尽管在公众场合还是那么谦虚,内心已被那诱人的荣誉熏得晕乎起来,渐渐走上了铺满鲜花的歧路。374

饱经沧桑的李德伦成为“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一音乐指挥。这位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老艺术家,已逐渐对“旗手”在“文艺革命”中实行的文化专制和政治阴谋越来越反感。383

刘诗昆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艺术领域、同一个钢琴键盘上弹奏着一首悲惨命运曲。因为是叶帅的女婿,牺牲了他年轻艺术家整整五年的时光,一394

个新组合的家庭也因此而解体。394

钢琴家殷承宗,先是交响音乐《沙家浜》,后是钢琴协奏曲《黄河》,随后马不停蹄上了钢琴伴唱《红灯记》。396

第十一章 戏外之戏411

“乐队要精,京剧要有京剧的特色。唱,为主;伴奏,为辅,不能喧宾夺主。”周恩来有时为论证一个数字,为保护一个干部,甚至为一个标点,消耗了他许多的时间和精力。411

“集体创作”这一独特文化现象是江青的一大发明。周恩来不解:这不是笑话吗?“样板戏”的电影署上名字才能有负责精神!总理一句话解决了北影厂争论已久的厂标。418

为了几公分长的进口电影胶片的告状信,竟被江青端到了人民大会堂,不顾周总理年高体弱,折腾到凌晨四点才散会。江青一时兴起,指示空军出动一架飞机飞到河南上空,视察那里能否建立胶片生产基地。422

参加《沙家浜》编剧的老作家汪曾祺就“样板戏”谈往,揭示了“样板”的来由。江青发明了“三结合”,于会泳发明了“三突出”和“主题先行”,为此洋相百出。434

江青以为“样板戏电影拍摄总结会议”可以大展“样板戏”的光彩。哪知,“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观众渴望看故事片的呼声成为“样板戏”的劲敌。441

国务院文化组的实权旁落在“创作领导小组”手里,他们以“初澜”、“江天”署名发表文章七十一篇,成为文化界“核心的核心”。周恩来建议解放老电影,江青酸甜苦辣涌上心头。448

第十二章 政治唱戏453

华国锋指示拍摄毛主席的家乡戏。湖南省委不惜停掉工业用电,保证摄制组的用电。江青审片,疑心病发作。负责拍摄的头儿先是顶撞,后作检查。453

一场政治风波在中华大地再掀风尘,一根藤上居然结了三颗“苦瓜”:《三上桃峰》、《园丁之歌》和《中国》。江青决定针锋相对拍摄《红旗渠》,于会泳心领神会坚决执行。459

批判的高度一点点地升,最后指向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省委书记拒不交代“后台”,被打发去党校学习。毛泽东的掌声为湖南省委书记壮了胆。周恩来抱病飞长沙,毛泽东请他看《园丁之歌》。463

一场“玻璃蜗牛”风波,掀起了大浪。“四人帮”先反党后乱军。1974年3月5日,历史称为“放火烧荒”,是乱军的起点。军代表结束了“样板戏”的生涯。470

“风庆轮”事件起因“样板戏”。此事没有磨损邓小平的激情,眼见新故事片《海霞》要遭灭顶之灾,他拍板决定了《海霞》的命运。随着邓小平的第二次沉沦,《海霞》更换到华国锋名下。474

写在后面的话4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