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通信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16860.jpg)
- 文元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021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通信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概述1
1.1 通信和通信系统一般概念1
1.1.1 通信的目的和通信的定义1
1.1.2 通信系统的组成1
1.5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11
1.1.3 通信系统的分类2
1.2 通信发展简史4
1.3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6
1.3.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6
1.3.2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6
1.3.3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7
1.4.1 信息量9
1.4 信息及其度量9
1.4.2 平均信息量10
1.5.1 模拟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11
1.5.2 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11
本章小结13
习题14
第2章 随机过程15
2.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统计特性15
2.1.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15
2.1.2 随机过程的统计描述16
2 1.3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17
2.2 平稳随机过程18
2.2.1 平稳随机过程定义18
2.2.2 各态历经性20
2.2.3 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与功率谱21
2.3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24
2.3.1 确定信号通过线性系统24
2.3.2 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25
2.4 高斯随机过程27
2.4.1 高斯过程的定义27
2.4.2 高斯过程的重要性质28
2.4.3 高斯过程的一维分布29
2.4.4 高斯白噪声30
2.5 窄带高斯过程31
2.5.1 窄带高斯过程的定义与表达式31
2.5.2 窄带高斯过程的统计特性32
2.6.2 统计特性33
2.6.1 数学表达形式33
2.6 正弦信号加窄带高斯噪声33
本章小结35
习题35
第3章 信道与噪声38
3.1 信道的定义与数学模型38
3.1.1 信道的定义与分类38
3.1.2 信道的数学模型39
3.2 恒参信道及其传输特性41
3.2.1 恒参信道举例41
3.2.2 恒参信道特性44
3.3 随参信道及其传输特性47
3.3.1 随参信道举例47
3.3.2 随参信道特性48
3.4 信道内的加性噪声52
3.5 信道容量53
本章小结55
习题55
第4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57
4.1 概述57
4.2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功率谱58
4.2.1 数字基带信号58
4.2.2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59
4.3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线路码型)62
4.4 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串扰65
4.5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68
4.6 无码间串扰基带系统的抗噪性能71
4.7 眼图74
4.8 信道均衡技术75
4.9 部分响应系统78
4.10 位同步技术81
4 10.1 插入导频法82
4.10.2 直接提取法83
本章小结85
习题85
第5章 语声信号的数字化编码90
5.1 语声信号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分类90
5 1.1 语声信号编码的概念90
5.1.2 语声信号编码的分类91
5.2 脉冲编码调制92
5.2.1 概述92
5.2.2 抽样94
5.2.3 量化98
5 2.4 编码与译码105
5.2.5 PCM系统抗噪性能110
5.3 增量调制112
5.3.1 简单增量调制112
5.3.2 增量调制的过载特性与动态编码范围115
5.3.3 增量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117
5.3.4 PCM系统与△M系统的比较118
5.3.5 改进型增量调制119
5.4 自适应差分编码调制123
5.4.1 DPCM原理与实现123
5.4.2 自适应差分编码调制125
5.5.1 子带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127
5.5 子带编码127
5.5.2 子带的划分128
5.5.3 子带编码的比特分配及编码速率129
5.6 参量编码130
5.6.1 线性预测编码(LPC)的基本概念131
5.6.2 LPC-10声码器131
5.6.3 线性预测合成分析编码134
本章小结135
习题136
第6章 图像信号数字化139
6.1 图像信号及质量评价139
6.1.1 图像及其表示139
6.1.2 图像压缩编码系统质量评价141
6.2 图像数字化技术143
6.2.1 采样144
6.2.2 量化145
6.2.3 采样与量化参数的选择146
6.3 数字图像编码概述147
6.3.1 图像编码基本原理147
6.3.2 图像编码的常用方法149
6.3.3 图像编码新技术157
6.4 数字图像压缩编码的主要国际标准158
6.4.1 静止图像编码的国际标准160
6.4.2 活动图像编码的国际标准161
6.4.3 多媒体会议标准163
本章小结163
习题164
7.1.1 时分复用原理165
第7章 时分复用与数字复接165
7.1 时分复用165
7.1.2 PCM基群帧结构168
7.2 帧同步技术171
7.2.1 起止式同步法171
7.2.2 连贯式插入法172
7.2.3 间歇式插入法174
7.2.4 帧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176
7.2.5 帧同步的保护177
7.2.6 PCM 30/32路帧同步系统178
7.3 数字复接原理180
7.3.1 基本概念180
7.3.2 数字比特系列与复接等级180
7.3.3 数字复接的原理与分类181
7.4.1 准同步数字体制的主要缺点184
7.4.2 SDH基本概念184
7.4 SDH复用原理184
7.4.3 SDH的网络节点接口、速率与帧结构185
7.4.4 SDH复用原理187
本章小结189
习题189
第8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191
8.1 数字信号频带传输概述191
8.2 二进制数字调制191
8.2.1 二进制振幅键控192
8.2.2 二进制频移键控194
8.2.3 二进制相位键控201
8.3.1 2ASK系统的抗噪性能208
8.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208
8.3.2 2FSK系统的抗噪性能213
8.3.3 2PSK及2DPSK系统的误码率218
8.4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比较222
8.4.1 传输带宽222
8.4.2 误码率222
8.4.3 抗干扰能力223
8.4.4 设备成本223
8.5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224
8.5.1 M进制幅移键控(MASK)224
8.5.2 M进制频移键控(MFSK)226
8.5.3 M进制相移键控(MPSK和MDPSK)229
8.6 载波提取技术234
8.6.1 直接法235
8.6.2 导频法237
8.6.3 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240
本章小结242
习题243
第9章 现代数字调制解调技术248
9.1 正交振幅调制248
9.1.1 MQAM的调制原理248
9.1.2 MQAM的解调原理251
9.1.3 MQAM的误码率251
9.2 ?DQPSK调制252
9.2.1 ?DQPSK原理252
9.2.2 ?DQPSK的调制与解调252
9.2.3 ?DQPSK系统性能255
9.3.1 MSK的般原理256
9.3 最小频移键控(MSK)256
9.3.2 MSK信号的调制解调器259
9.4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260
9.4.1 GMSK的一般原理260
9.4.2 GMSK的调制与解调262
9.4.3 GMSK系统的性能264
9.5 扩频调制264
9.5.1 伪随机序列265
9.5.2 直接序列扩频调制267
9.5.3 跳频扩频调制271
9.5.4 跳时扩频调制272
9.6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272
9.6.2 OFDM信号调制与解调273
9.6.1 OFDM的一般原理273
9.6.3 OFDM技术的优缺点275
本章小结276
习题277
第10章 差错控制编码280
10.1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280
10.1.1 差错控制方式280
10.1.2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282
10.1.3 几种简单的检错码282
10.1.4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284
10.2 线性分组码285
10.2.1 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285
10.2.2 汉明码287
10.3.1 循环码的基本概念288
10.3 循环码288
10.3.2 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289
10.3.3 循环码的监督多项式和监督矩阵291
10.3.4 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291
10.4 卷积码294
10.4.1 卷积码的结构294
10.4.2 卷积码的描述295
10.4.3 卷积码的译码297
10.5 网格编码调制298
10.6 Turbo码300
本章小结302
习题303
参考文献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