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情权的法律保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知情权的法律保障
  • 林爱珺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7093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公民权-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知情权的法律保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缘起1

第一节 研究现状1

一、知情权理论的引进阶段(1979年—1996年)6

二、知情权研究的探索阶段(1997年—2002年)7

三、知情权研究的勃兴阶段(2003年至今)10

四、当前研究的不足19

第三节 本书框架及研究视角21

一、思路与结构21

二、写作难点21

三、创新点22

四、研究方法22

五、尚待深入探讨的问题22

第一章 知情权概念及权利属性的辨析25

第一节 知情权定义的多样化25

一、从信息的内容和范围定义知情权26

二、从信息获取方法定义知情权28

三、从信息性质定义知情权29

四、其他定义30

第二节 知情权权利属性的论争31

一、是否属于宪法性权利之争32

二、积极权与消极权之争33

三、知情权的其他属性之争34

第三节 从权利的性质界定知情权35

一、作为公法领域的知情权35

二、知情权是兼具自由权与社会权属性的宪法性权利42

本章小结45

第二章 国外知情权的历史发展及其制度的主要特点46

第一节 知情权思想的产生与发展46

一、“小政府”时代的众缺乏了解政府信息的要求46

二、思想自由市场理论确立了知情权在表达自由中的权利地位48

三、宪政思想奠定了知情权成为一项新人权的基础50

第二节 知情权作为法定权利的诞生53

一、作为法律意义上的权利的提出53

二、知情权的法律特征57

第三节 国外知情权制度的主要构成及其特点61

一、知情权的制度设计与构成61

二、立法模式多样化63

三、地方和非政府组织推动知情权制度建设67

四、民主化程度越高,知情权的范围越大74

五、各国普遍建立电子政府76

本章小结78

第三章 知情权与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80

第一节 国外信息公开制度考察81

一、信息公开的立法目的81

二、信息公开的原则83

三、公共信息中应当公开的内容与不公开的例外86

四、信息公开的程序89

第二节 中国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94

一、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情况94

二、各地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104

第三节 加快信息公开制度建设106

一、尽快在基本法层面上制定信息公开法106

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108

三、加快“电子政府”建设113

第四节 在信息公开中建构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115

一、政府、公众信息利益的冲突与平衡116

二、政府与媒体互相促进、互相监督118

三、媒体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主渠道地位123

本章小结126

第四章 知情权与保密权的冲突与平衡128

第一节 国外保密制度考察128

一、国外保密制度的历史演变129

二、定密的范围131

三、定密的标准133

四、定密官制度135

五、保密与公开争议的处理137

第二节 中国现行保密制度忽视了公众的知情权138

一、公民只有保密义务,没有信息权利138

二、保密范围过于宽泛140

三、定密的自由裁量权过大145

第三节 完善定密制度147

一、将修改保密法与制定信息公开法结合起来148

二、进一步缩小定密范围并使定密标准具体化149

三、定密人员专业化149

四、建立信息分割制度150

五、建立说明理由制度150

六、建立保密异议制度151

本章小结151

第五章 构建公益诉讼的知情权救济模式153

第一节 国外知情权救济制度的考察及借鉴153

一、知情权救济的模式154

二、知情权救济制度的特点159

三、可供中国借鉴的救济制度161

第二节 中国知情权救济的现状163

一、无言的权利救济163

二、知情权救济于法无据167

第三节 构建中国知情权救济制度169

一、构建公益诉讼救济制度的必要性169

二、确立知情权救济的基本原则171

三、非直接利害关系人可以成为知情权救济的适格诉讼主体173

四、限制知情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都具有可诉性176

五、法院可以采用非当事人主张的理由支持知情权请求人180

六、以司法鉴定结论作为涉密争议的认定依据182

本章小结187

结束语189

附录191

附录一 国务院及其部委(总局)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1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19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197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税务总局政府信息公开系列文件的通知200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办法209

附录二 各部委颁布的政务公开制度211

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21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在全国劳动保障系统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214

劳动保障系统政务公开工作标准(试行)21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21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政务公开办法221

附录三 地方信息公开制度226

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226

大同市政务信息公开条例231

2004年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236

2008年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24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办法250

附录四 保密法及其相关规定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263

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268

卫生部保守国家秘密的规定272

参考文献280

后记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