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之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之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01653.jpg)
- 鲍健强,曹增节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1919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之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在哲学高峰上的科学思维1
1.1 站在理性思维的高峰上1
现代思维的高峰:科学思维1
目录序(夏基松)1
创造科学与欣赏科学4
1.2 铁的坚固与云的自由8
冰凉的思考与热情的关怀8
思想的严谨与疯狂12
宇宙性灵:不能失去的现代精神16
1.3 宇宙的理性光芒16
大师在雾中失落理智18
1.4 知道上帝的秘密20
思想耕作中最锐利的工具20
不要让科学之火烧毁自己23
1.5 人类理性良知的最后承担者25
生活在理性与理想之中25
守住作为文明精粹的科学28
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30
2.1 古希腊自然哲学:人类理性之光30
第二章 哲学乃科学之母30
何为世界的基始?自然的本原?32
2.2 神秘的数,点燃了认识自然的信念火种35
自然是一本用数学语言写就的“书”35
一座使人肃然起敬的科学宫殿37
2.3 令现代科学家惊叹不已的原子论39
借助于天才的思辨构建出来的“原子”39
从思辨原子论到科学原子论41
“逻各斯”是理性与逻辑思维的雏形43
2.4 逻辑思维的萌发是科学勃发的前奏43
平凡中孕育非凡45
我敬爱柏拉图,但我更爱真理47
2.5 希腊哲学和科学奇迹的背后49
科学发展历史曲线上的一个波峰49
一个环境,一种理念,一群天才52
第三章 哲学与科学的分道扬镳55
3.1 揭开近代科学革命的序幕55
摆脱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束缚55
科学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58
事实面前我无话可说60
3.2 高扬实验科学的大旗60
《新工具论》倡导新的哲学62
3.3 上帝说,让牛顿降生吧!64
流芳百世的经典物理学大师64
绝对时空观是近代物理学大厦的基石66
3.4 近代科学走向全面辉煌69
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相继走向成熟69
从科学革命到技术革命、工业革命71
人是一架机器,自然也是一架机器74
3.5 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自然观74
力学分析传统: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75
3.6 两位科学巨匠对20世纪科学发展的展望77
数学问题是数学进步的动力77
近代物理学大厦果真完美无缺了吗?79
第四章 现代科学家需要理论思维82
4.1 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前夜82
山雨欲来风满楼82
作茧自缚还是破茧而出84
4.2 爱因斯坦发现的不是孤岛,而是新大陆86
从时空绝对论到时空相对论86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88
4.3 原子还是物质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91
电子是嵌在面包上的葡萄干吗?91
创造一连串新的科学名词93
4.4 从牛顿力学到量子力学96
哥本哈根学派群星荟萃96
科学箴言:互斥即互补98
我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100
4.5 两位科学大师的科学与哲学论战103
“上帝不是在掷骰子”103
没有结果的结果105
第五章 伸向科学的哲学之手108
5.1 曼阿密的猫头鹰黄昏不再起飞108
古典思辨哲学的终结108
经验证实与观察/理论的区分111
5.2 科学什么也不能证实113
休谟是个坏孩子:归纳引起的问题113
从发现的逻辑到辩护的逻辑117
5.3 一把新型的奥康姆牌剃刀123
科学家是暴君共同体123
科学进步的必由之路:革命126
为科学制定宪法:科学研究纲领133
5.4 按照原则行事133
跛子与瞎子:科学哲学与科学史136
5.5 反对一切方法137
科学中的无政府主义137
科学泛化与非理性142
5.6 职业科学家与职业哲学家144
谁有权力:对科学问题的表决权144
科学中的哲学基因146
不为探究真理而是解决问题149
第六章 科学中不同意义的哲学关注149
6.1 科学理性的建模试验149
科学创新的基点151
6.2 科学言语与理由154
解释的词意与理解154
科学仍然是有理由的157
6.3 不放弃最后的尝试160
一种罕见的立场:综合哲学160
科学哲学的影子:技术哲学164
实在:七个月亮爬上来169
6.4 后现代境遇中的科学主义169
在离散中聚合:后现代科学观172
第七章 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182
7.1 蝴蝶效应揭示了非线性世界182
计算机天气模拟为何分道扬镳182
摆钟里面隐藏着石破天惊的奇迹185
完美无缺的线性世界是科学家的理想187
7.2 拉普拉斯的决定论面临挑战189
经典科学缔造的神话189
概率统计是对物理体系不完备的描述吗?191
两个背道而驰的自然演化方向194
7.3 对称性破缺导致多彩的世界196
和谐的代名词:对称性196
对称性破缺是事物创新和发展的源泉199
7.4 认识自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201
混沌决不是简单的无序201
复杂性背后的古怪而精致的结构204
第八章 现代科学的新综合208
8.1 把拆零的世界重装一体208
肢解自然:科学家乐此不疲208
从合久必分到分久必合210
认识自然现象之网的纽结213
8.2 当代思维方式的一次变革213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16
8.3 信息是负熵的一种表达218
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218
任何系统组织程度的标志220
8.4 可能性空间引发控制理念223
动物与机器的类比223
反馈是“舵手”掌舵的生命线226
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229
8.5 耗散结构理论的哲学意义229
系统的分叉、涨落和自组织232
第九章 多维视角中的现代科学——人与自然236
9.1 为宏伟的科学大厦剪彩和喝彩236
惊人的发现:上帝并没有穿衣服236
科学解出了二次方程的两个根238
9.2 科学的异化和异化的科学241
科学从崇拜走向审判241
罗马俱乐部敲响历史的警钟244
“玩火者自焚”的警示246
《21世纪议程》是新世纪宣言249
9.3 人类共同的话题:可持续发展249
弘扬“天人合一”的古老理念251
9.4 我们一起把世界涂成绿色253
绿色运动方兴未艾253
21世纪的主题:绿色科技254
第十章 科学没有终结 哲学之树常青257
10.1 无穷尽的谜底,无休止地解谜257
自然总归还有更深一层谜把你兜住257
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渺观261
20世纪末最时髦的科学名词264
10.2 CLONE“多莉”打开了“潘多拉”盒子?264
“克隆”技术是福是祸?268
10.3 “深蓝棋王”让世界震惊270
为人类智慧的尊严而战270
从“深思”到“深蓝”272
10.4 大脑“两院制”的发现意义非凡275
我的右半脑比我的左半脑更激动275
人类永恒的主题是创造278
10.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80
破茧而出,超越藩篱280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82
后记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