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构建数字化样机-Pro/ENGINEER Wildfire钣金设计与三维布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构建数字化样机-Pro/ENGINEER Wildfire钣金设计与三维布线](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3091114.jpg)
- 黄国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4993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钣金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 3.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构建数字化样机-Pro/ENGINEER Wildfire钣金设计与三维布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Pro/E工作环境的设置1
1.1 理想的Pro/E界面1
1.2 操作示例2
1.2.1 打开布线装配及操控视图的方法3
1.2.2 Pro/E操作界面的定制5
1.2.3 设置外观编辑器8
1.2.4 控制模型树的显示10
1.2.5 设置config.pro配置文件13
1.2.6 标准配置文件的加载16
第2章 连接器的创建19
2.1 连接器的创建原则和创建流程19
2.1.1 连接器的创建原则19
2.2 操作示例24
2.1.2 连接器的创建流程24
2.2.1 OT端子的创建25
2.2.2 多芯插座的创建30
2.2.3 变压器的创建35
2.2.4 扁平线缆插座的创建39
第3章 装配结构的创建43
3.1 3种装配结构的优缺点分析43
3.1.1 将结构装配作为布线装配43
3.1.2 将结构装配作为布线装配的子装配44
3.1.3 将结构装配的面拷贝过来,作为布线装配的特征45
3.2 操作示例46
3.2.1 结构装配作为布线装配的子装配46
3.2.2 拷贝结构装配的面组和曲面作为布线装配的特征48
4.1 几种视图管理方法的功能分析55
第4章 大装配的视图管理55
4.1.1 使用层对视图进行管理56
4.1.2 简化表示的功能60
4.1.3 通过显示样式管理视图62
4.1.4 其他视图管理方式63
4.2 操作示例65
4.2.1 使用层对视图进行管理65
4.2.2 用简化表示进行视图管理70
4.2.3 用样式进行视图管理75
第5章 零件的装配技巧77
5.1 命令简介77
5.2 操作示例77
5.2.1 零件的重复装配77
5.2.2 零件的阵列81
5.2.3 零件的复制84
5.2.4 直接复制零件85
第6章 钣金概述87
6.1 钣金工艺概述87
6.2 Pro/E钣金模块的特点88
6.3 钣金部分的写作特色和章节安排92
第7章 主薄壁的创建95
7.1 创建主薄壁命令95
7.1.1 通过拉伸、旋转和混合等命令创建主薄壁95
7.1.2 通过偏距曲面或其他钣金的表面生成钣金99
7.1.3 实体转换成钣金99
7.2 操作示例103
7.2.1 创建拉伸壁103
7.2.2 创建混合壁105
7.2.3 创建偏距壁109
7.2.4 使用驱动面(Driving Srf)将实体转换成钣金112
7.2.5 实体抽壳转换成钣金(一)112
7.2.6 实体抽壳转换成钣金(二)115
第8章 辅助薄壁的创建(一)119
8.1 平整壁和法兰壁120
8.1.1 平整壁120
8.1.2 法兰壁124
8.2 操作示例125
8.2.1 创建平整壁126
8.2.2 创建法兰壁131
9.1.1 延伸壁139
9.1 延伸壁、扭转壁与合并壁139
第9章 辅助薄壁的创建(二)139
9.1.2 扭转壁140
9.1.3 分离壁的合并141
9.2 操作示例142
9.2.1 延伸壁的创建142
9.2.2 创建扭转壁145
9.2.3 钣金壁的合并(一)147
9.2.4 钣金壁的合并(二)151
第10章 钣金的折弯155
10.1 角度折弯157
10.1.1 规则角度折弯157
10.1.2 带转接的角度折弯161
10.1.3 平面角度折弯161
10.2 滚动折弯162
10.2.1 规则滚动折弯163
10.2.2 带转接的滚动折弯164
10.2.3 平面滚动折弯165
10.3 操作示例165
10.3.1 创建规则角度折弯166
10.3.2 创建平面角度折弯169
10.3.3 创建规则滚动折弯172
10.3.4 创建带两个转接区域的滚动折弯174
10.3.5 创建平面滚动折弯176
第11章 钣金打孔179
11.1 钣金打孔的方法179
11.1.1 实体拉伸创建钣金孔179
11.1.2 钣金类切割创建孔180
11.1.3 钣金的切口(Notch)和冲孔(Punch)181
11.2 操作示例182
11.2.1 使用实体拉伸创建孔182
11.2.2 使用钣金类切割创建孔184
11.2.3 阵列实体拉伸孔和钣金类切割孔186
11.2.4 创建切口和冲孔189
第12章 钣金的切边与倒角195
12.1 钣金的切边与倒角功能分析195
12.1.1 钣金的切边195
12.1.2 钣金的倒角197
12.2 操作示例197
第13章 钣金的成形205
13.1 钣金成形功能分析205
13.1.1 钣金的模具成形206
13.1.2 钣金的冲压成形208
13.2.1 创建模具成形(一)209
13.2 操作示例209
13.2.2 创建模具成形(二)212
13.2.3 创建模具成形(三)215
13.2.4 创建冲压成形(一)216
13.2.5 创建冲压成形(二)217
第14章 在装配中创建钣金221
14.1 在装配中创建钣金的功能说明221
14.2 操作示例224
14.2.1 在装配中创建铜排T1224
14.2.2 在装配中修改铜排T2231
14.2.3 将T1另存为T3,在装配中修改铜排T3235
15.1.1 自动布线流程243
第15章 三维布线流程及典型布线示例243
15.1 三维布线流程及名词解释243
15.1.2 手工布线流程245
15.1.3 名词解释245
15.2 三维布线操作步骤简介247
15.2.1 Harness的创建247
15.2.2 Spool的创建249
15.2.3 Feature的创建251
15.2.4 Component的设置251
15.2.5 布线操作252
15.3 操作示例255
15.3.1 导线类型的线缆布线255
15.3.2 多芯线缆的布线261
15.3.3 扁平线缆的布线266
第16章 三维布线命令介绍273
16.1 接触器线缆的布置274
16.2 接口板信号线缆的布置281
16.3 变压器输入线缆的布置285
16.4 变压器输出线缆的布置289
16.5 Cable和Offset Axis布线命令292
16.5.1 Cable命令的特点292
16.5.2 Offset Axis命令的特点293
16.6 布置多根线缆并规划线缆路径294
16.7 缆环境和终点297
第17章 网络布线301
17.1 网络操作功能301
17.2 操作示例303
18.1 布线方法315
第18章 缺乏参考的布线315
18.2 操作示例316
18.2.1 在PCB上布置悬空扁平线缆316
18.2.2 在PCB上布置3根成形硬线322
第19章 修改线缆331
19.1 修改线缆功能331
19.1.1 修改线缆规格332
19.1.2 使用Feature命令删除线缆333
19.1.3 使用Modify命令修改线缆333
19.1.4 使用Location命令修改线缆335
19.1.5 修改Component属性336
19.2 操作示例336
19.2.1 创建Spool库336
19.2.2 使用Feature命令删除线缆338
19.2.3 线缆参数的修改340
19.2.4 接触器线缆的修改342
19.2.5 修改Component351
第20章 整理线束355
20.1 整理线束命令355
20.1.1 Grouping356
20.1.2 Rotate356
20.1.3 Packing356
20.2 操作示例357
20.2.1 整理线束H_PHEONIX2357
20.2.2 整理线束H_PHEONIX1360
21.1 装饰特征功能简介371
21.1.1 Tie Wrap371
第21章 布线装饰特征的创建371
21.1.2 Marker372
21.1.3 Tape373
21.2 操作示例374
21.2.1 Tie Wrap的创建与修改374
21.2.2 Marker的创建与修改378
21.2.3 Tape的创建和修改381
第22章 三维布线在并行设计中的应用385
22.1 功能概述385
22.1.1 获取线缆信息385
22.1.2 电气间隙的测量与检查388
22.1.3 线缆可通过性检验390
22.1.4 线缆折弯检验390
22.2 操作示例390
22.2.1 获取线缆信息391
22.2.2 电气间隙的测量与检查395
22.2.3 线缆可通过性检验399
22.2.4 线缆折弯半径检验401
第23章 线缆展平405
23.1 线缆展平的流程和特点405
23.1.1 线缆展平的流程406
23.1.2 线缆展平的特点411
23.2 操作示例412
23.2.1 手工展平导线413
23.2.2 自动展平导线415
23.2.3 展平扁平线缆416
23.2.4 展平线束419
24.1 多芯接插件的线缆展平技巧423
第24章 多芯接插件的线缆展平423
24.2 操作示例424
24.2.1 展平霍尔的线缆425
24.2.2 展平多芯插头的线缆428
24.2.3 展平变压器的线缆430
第25章 创建钉板图435
25.1 概述435
25.1.1 钉板图的创建过程435
25.1.2 创建线缆接线表436
25.1.3 Pro/E创建钉板图与AutoCAD创建钉板图的比较439
25.2 操作示例440
25.2.1 创建导线的钉板图440
25.2.2 创建线束的钉板图446
25.2.3 创建多芯线缆的钉板图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