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创造的螺旋 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知识创造的螺旋 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
  • (日)竹内弘高,(日)野中郁次郎著;李萌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780198352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知识经济-应用-企业管理-案例-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知识创造的螺旋 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中文版序译者序序第一章 创造知识与辩证法1

矛盾与知识2

知识与辩证5

IBM公司是辩证的公司18

佳能公司是辩证的公司21

小结24

第二章 创造知识的企业27

知识螺旋30

从比喻到模型34

从混沌到概念:管理“创造知识的企业”38

第三章 组织的创造知识理论45

知识与信息47

创造知识的两个维度48

知识转换: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间的相互作用51

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52

知识螺旋63

组织知识创造的促进条件66

组织创造过程的五个阶段78

小结80

第四章 创造知识作为一个综合的过程85

组织即“处理信息的机器”与组织即“创造知识的实体”87

知识创造和战略的作用89

知识创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90

“场”:创造知识的地方95

案例:丰田Prius的开发过程100

案例:NTT DoCoMo公司i-mode模式的开发过程103

小结115

第五章 从管理知识到促进知识119

引言119

知识创造的壁垒121

促进知识的视角130

小结143

产品概念创新147

第六章 价值差异化——产品概念创新与如何组织“Know-What”147

创新和知识的三个维度150

功能差异化153

价值差异化154

制约共存156

产品概念的涌现及演进160

索尼MAV-555型磁盘录像机的开发过程161

价值差异化的促进条件170

第七章 知识管理与全球竞争——数字照相机产业中奥林巴斯的全球化知识管理方式175

引言175

与全球竞争、区位和知识有关的理论176

数字照相机(DSC)产业183

奥林巴斯早期对Camedia系列DSC产品的开发工作187

奥林巴斯的艰难岁月197

2002年知识管理的挑战201

奥林巴斯2002年的全球化知识管理方法206

小结213

第八章 跨组织的知识创造——知识与网络217

引言217

跨组织的知识创造框架218

通过紧密、稳定网络进行的知识创造——丰田集团的案例220

知识再结合——美国硅谷对跨企业边界的知识的综合224

组织间知识创造的对比模型226

日本企业真的衰退了?228

小结232

第九章 战略形成过程与对话237

战略形成过程238

对话即社会交流240

战略形成过程与发言权241

对立双方的相互依存242

有意图的与突现的战略形成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243

战略形成过程、对话与知识创造245

案例:丰田Lexus247

案例反思:对话与Lexus业务的发展268

小结273

第十章 创品牌能力——索尼公司创造品牌知识的能力277

品牌研究的新方向277

“品牌知识”回顾279

品牌知识的创造过程281

创品牌能力:索尼事例285

创建品牌就是管理298

第十一章 综合模块知识与整体知识——信息技术时代经营构架的创新299

焦点299

模块构架303

信息技术与模块化306

通用品化:模块化陷阱309

对模块知识和整体知识的综合311

“乐天市场”与Askul314

源自经营概念的构架318

信息技术的三大悖论322

第十二章 辩证组织内部的知识创造327

ICS是辩证的组织331

促进辩证组织内部的知识创造340

通过“场”共享动态情境346

结论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