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流域模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流域模型
  • 王光谦,刘家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609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流域模型-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字流域模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数字流域模型研究意义1

1.1 数字流域研究背景1

1.2 数字流域研究现状3

1.2.1 数字流域框架研究3

1.2.2 数字流域基础平台建设4

1.2.3 数字流域模型及相关技术研究6

1.2.4 数字流域应用系统建设10

1.3 数字流域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11

2.1 数字流域模型的基础——DEM数据13

第2章 数字流域模型原理13

2.2 流域分级理论与沟道分级方法14

2.3 沟道参数提取系统16

2.4 数字产汇流模型数据获取18

2.5 坡面产流模型20

2.5.1 模型基本单元及其结构20

2.5.2 模型时空尺度22

2.5.3 计算原理与过程22

2.6 坡面侵蚀产沙模型27

2.7 河道汇流模型31

2.7.1 马斯京根法31

2.7.2 分级汇流41

2.7.3 数据流程和数据表结构43

2.7.4 汇流程序结构46

2.8 数字流域产汇流整体模型47

第3章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存取与管理50

3.1 地形数据的来源50

3.2 地形数据的预处理51

3.3 地形数据的存储53

3.4 地形数据的读取54

3.5 大流域DEM数据管理系统56

4.1 基于遥感图像的模型参数提取59

第4章 数字流域模型的参数提取59

4.1.1 常用遥感图像的种类及解译方法60

4.1.2 遥感图像Tiff文件格式64

4.1.3 遥感图像地理坐标的配准67

4.1.4 遥感图像任意坐标点的信息提取70

4.1.5 遥感图像任意多边形区域的信息提取71

4.1.6 通过遥感图像提取数字流域模型参数78

4.2 降雨量数据存取81

第5章 数字流域模型的计算机制85

5.1 模型计算概述85

5.2 模型计算任务流程87

5.3 数据准备88

5.3.1 与地形相关的数据89

5.3.2 与遥感图像相关的数据91

5.3.3 降雨数据96

5.4 单元产汇流计算98

5.4.1 单元产流计算98

5.4.2 单元汇流计算101

5.5 流量叠加计算102

5.6 河道传输计算102

5.7.2 Master-Slave型并行计算103

5.7.1 单机串行计算103

5.7 计算方案制定与比较103

5.7.3 优化并行计算104

第6章 黄河全流域水量计算106

6.1 黄河流域基本情况概述106

6.2 流域的划分和分级108

6.3 模型参数的设定116

6.4 模型的输入117

6.5 模型计算结果和分析119

6.6 小结126

7.1 黄河小花间地区概况127

第7章 黄河小花间汛期洪水预报127

7.2 小花间流域划分128

7.3 流域参数的提取和模型参数的设定129

7.4 模型计算结果和分析130

7.4.1 伊洛河洪水模拟130

7.4.2 小花间径流模拟134

第8章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产沙计算137

8.1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概况137

8.2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产沙模拟138

8.2.1 多沙粗沙区单元划分138

8.2.2 产沙模拟139

第9章 岔巴沟淤地坝规划174

9.1 淤地坝概述174

9.2 淤地坝规划中的水沙关系分析176

9.3 应用模型模拟淤地坝的减沙效果181

第10章 数字流域模型研究总结与展望184

10.1 完成的主要工作184

10.2 工作中的困难、缺点和不足186

10.3 数字流域后续的研究工作和应用前景展望187

参考文献1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