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院系建设与管理实务全书 第4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学校院系建设与管理实务全书 第4卷
  • 胡庆喜主编 著
  • 出版社: 银声音像出版社
  • ISBN:788362420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60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院系建设与管理实务全书 第4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本质、现状3

一、高校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3

第一篇 高校院系自主建设与管理概述3

第一章 我国现行高校管理体制3

二、高校组织特性4

二、我国高校权力结构模式同西方大学的区别5

一、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沿革5

第二节 我国大学管理体制同国外大学管理体制的异同5

三、师生对于院系更强的认同感6

二、院系学是校发展的依托6

第二章 高校以院系为中心的新型管理体制6

第一节 以院系为中心的管理体制的意义6

一、符合管理科学原则6

二、实施目标管理7

一、简政放权、重心下行7

四、有利实现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优化7

第二节 以院系为中心管理体制的建构7

四、建立系列配套制度8

三、实行经济大包制8

一、管理系统的设置原则13

第一节 院系管理系统的设置13

第二篇 高校院系组织机构建设管理13

第一章 高校院系组织机构设置13

二、管理系统的设置要求14

二、管理重心在系(所)的机构设置15

一、管理重心在学院的机构设置15

第二节 院系不同类型的机构设置15

二、学院领导的管理职责16

一、学院领导的工作职责16

第二章 高校院系组织领导管理16

第一节 学院领导的职责16

三、学院领导的具体职责17

三、教学视导的形式18

二、教学视导的内容18

第二节 院系的教学视导18

一、教学视导的类型18

四、教学视导中应注意的问题19

一、协调工作的特点与作用21

第一节 院系的协调工作21

第三章 高校院系协调与督查21

二、协调工作的范围与内容23

三、协调工作的方法与程序25

四、协调工作的艺术28

一、督查工作的性质与作用31

第二节 院系的督查工作31

二、督查工作的范围34

三、督查工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方法36

四、督查工作的网络建设41

一、党委书记工作责任制的含义、地位和作用44

第一节 院系党组织管理44

第四章 高校院系党委与工会组织建设44

二、党委书记的职责和权限45

三、党委书记的工作内容及原则46

一、工会主席工作责任制的含义、地位和作用50

第二节 院系工会组织管理50

三、工会主席的工作内容及原则、方法52

二、工会主席的职责及权限52

一、教师心理素质要求59

第一节 院系教师基本素质要求59

第三篇 高校院系教师队伍建设管理59

第一章 院系教师素质要求59

二、教师道德素质要求81

一、口语能力103

第二节 院系教师专业素质要求103

二、书写能力106

三、班级日常管理能力108

四、知识结构能力110

五、教学能力113

六、科研创新能力114

一、教师资格制度的内涵116

第一节 教师资格制度的内涵及实施意义116

第二章 院系教师制度及实施116

二、《教师法》与教师资格制度117

三、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意义119

一、教师资格的分类120

第二节 教师资格的分类与适用范围120

第三节 获得教师资格应具备的条件121

二、教师资格的适用范围121

二、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122

一、各种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要求122

第四节 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123

五、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求123

三、担任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身体条件123

四、普通话水平要求123

一、教师资格与教师职业的关系124

第五节 教师资格与职业的关系124

一、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124

二、教师资格证书124

二、教师资格与其他相关职业的关系125

一、我国的人事制度改革回顾126

第一节 教师聘任任用126

第三章 院系教师的聘任与培训126

二、我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127

三、教师聘任制的特点128

四、教师聘任原则129

五、教师聘任方式选择策略131

七、教师聘任中应注意的问题132

六、教师的聘任程序132

一、教师培训管理135

第二节 教师培训135

二、教师培训项目141

三、教师培训方法144

二、高级职务教师聘后管理149

一、高级职务教师队伍的质量管理149

第四章 院系高职人才队伍建设149

第一节 院系高职人才评聘与管理149

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申报表150

三、高校高职人才聘任实例150

二、系统管理方法167

一、目标管理方法167

第四篇 高校院系教学管理167

第一章 院系教学管理方法167

第一节 教学管理方法167

四、信息管理方法168

三、计划管理方法168

五、思想管理方法169

六、经济管理方法171

七、行政管理方法172

八、教育管理方法174

二、行政手段175

一、法规手段175

第二节 教学管理手段175

四、宣传手段176

三、经济手段176

六、技术手段177

五、咨询顾问手段177

一、精品课程的概念180

第一节 院系精品课程的概念与工作重点180

第二章 院系精品课程建设180

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重点181

二、评审方式182

一、申报方式182

第二节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182

一、高校精品课程质量考核评估概论183

第三节 院系精品课程建设质量评估183

三、运行管理183

四、知识产权管理183

五、经费支持183

二、高校精品课程质量考核评估的计划与设计196

一、课程教学模式237

第一节 课程安排237

第三章 院系课程安排与评价237

二、我国课程教学模式238

三、课程教学管理内容241

四、课程的组织和实施248

一、课程评价的定义251

第二节 课程评价251

二、课程评价的原则252

三、课程评价的范围254

第四章 院系教学检查257

第一节 教学检查概述257

一、教学检查的概念257

二、教学检查的意义258

三、教学检查的作用259

四、教学检查的类型260

五、教学检查的组织准备290

六、教学检查的实施295

七、教学检查的分析总结302

第二节 教学检查307

一、教学态度检查307

二、教学方法检查309

三、教学计划检查310

四、教学准备检查313

第一节 素质教育概述315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315

第五章 院系教学改革315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317

三、素质教育的特点320

第二节 教学改革322

一、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322

二、培养目标的改革324

三、课程结构改革325

四、教学组织改革327

五、考试制度改革的趋势327

六、主体性教育理论328

一、人员要求333

第一节 科研课题申请333

二、科研项目计划设计书333

三、各类课题申报的方式333

第一章 科研课题的获取和申请333

第五篇 高校院系科研管理333

一、开放方式及开放对象334

二、开放基金申请办法、开放基金和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334

第二节 重点实验室开放及开放基金申请334

第一节 科研项目招标投标概念及其作用336

一、科研项目招标投标的概念及其产生发展336

第二章 科研项目的招标投标336

二、科研项目招标投标的功能与作用339

三、科研项目招标与投标的形式、内容与特点343

第二节 科研项目招标的程序与方法346

一、招标通知346

二、填写申请标书(合同书)350

三、评议353

四、审批357

五、签订合同359

第三节 科研项目开标、评标与定标361

一、开标361

二、评标366

三、竞标377

四、中标380

第一节 科研成果转化模式384

一、科研成果转化概述384

第三章 院系科研成果转化384

二、科研成果转化具体模式394

第二节 科研成果转化政策支持396

一、概述396

二、科技政策的制定401

第三节 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评价与分析407

一、科研经济效益概述407

三、科技政策的作用407

二、科研经济效益的风险因素415

第一节 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申请419

一、知识产权申请前的准备419

第四章 院系科研知识产权保护419

二、知识产权申请的一般要求420

三、知识产权申请文件的填写和撰写423

四、知识产权申请的提交和受理437

五、知识产权申请费的缴纳与减缓441

六、知识产权的国际申请(PCT)444

第二节 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审批450

一、知识产权审查机构450

二、知识产权审批流程453

三、知识产权复审程序459

四、知识产权无效程序460

五、知识产权行政复议463

第三节 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权的维持、终止与第三人介入467

一、知识产权权的维持467

二、知识产权权的终止469

三、知识产权登记簿470

四、第三人介入的知识产权程序471

第一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477

第一章 院系学生思想教育477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477

第六篇 高校院系学生管理477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478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480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管理482

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484

第二节 学生德育管理484

一、学生德育管理的常规486

二、学生德育管理的方式489

三、学生德育管理的概念489

第一节 学校安全493

一、学校安全问题493

第二章 院系学生安全管理493

二、安全防范495

三、学生安全责任499

四、学校安全环境500

五、学生安全环境502

六、学生交通安全常识507

第二节 校园日常生活安全防范511

一、消防常识511

二、校园火灾的特点和类型519

三、校园火灾的预防523

四、校园火灾的扑救526

五、学生日常生活安全530

六、学生食物中毒的预防533

七、学生煤气中毒的防范539

八、校园盗窃防范540

九、校园诈骗防范543

十、校园滋扰防范546

十一、校园抢劫防范549

十二、校园性骚扰和性侵害防范550

第三节 校园安全检查552

一、校园安全检查作用552

二、校园安全检查目的552

三、校园安全检查形式553

四、校园安全检查内容553

五、学校安全工作考核554

六、学校安全工作评估557

第一节 学习心理指导570

一、大学生心理特点570

第三章 院系学生心理健康指导570

二、学习心理指导的内容571

三、学习心理指导的原则572

四、学习心理指导的途径和方式573

第二节 不良人格矫治578

一、戏剧型人格矫治578

二、自恋型人格矫治581

三、依赖型人格矫治583

四、逃避型人格矫治587

五、强迫型人格矫治590

六、偏执型人格矫治593

七、临界型人格矫治595

八、分裂型人格矫治598

第三节 不良心理疏导600

一、厌学心理综合性对策600

二、厌学心理预防性对策601

三、厌学心理矫治对策602

四、自卑心理疏导603

五、嫉妒心理疏导605

六、逆反心理疏导607

七、孤独心理疏导610

第一节 班级概述613

一、班级的产生和发展613

第四章 院系班级管理613

二、班级的构成要素614

三、班级的特点及功能614

四、班级的人际关系结构616

第二节 班级管理617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617

二、班级管理计划619

三、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方法620

四、班级群体与群体目标621

第三节 班级人际关系623

一、班级对学生人际关系和行为的形成与培养623

二、班级人际关系建立624

三、班级的人际关系及基本形式626

四、班级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分析626

第一节 就业指导人员630

一、就业指导人员思想道德素质要求630

第五章 院系学生就业指导630

二、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素质要求631

三、就业指导人员心理素质要求632

四、就业指导者队伍的培养原则633

五、就业指导者队伍的培养途径634

一、学生就业及就业指导635

二、学生就业指导的特点635

第二节 学生就业指导635

三、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637

四、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及方法638

五、学生就业指导功能的发展与变化640

六、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642

七、学生就业指导的规划与实施643

八、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648

九、学生性格与职业选择651

第三节 学生就业信息653

一、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管理的意义653

二、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654

三、学生就业信息科学运用656

四、学生就业信息报表的设计658

五、学生就业信息问卷调查659

六、学生就业信息采集技术662

一、学科的概念667

第一节 学科定义及其内涵667

二、学科的内涵667

第一章 院系学科建设概述667

第七篇 高校院系学科建设667

二、突出特色的原则668

一、需求为牵引的原则668

三、瞻前的原则668

第二节 学科建设的原则668

六、国家、学校和学科点三家抬的原则669

五、与队伍建设相结合的原则669

七、择优、竞争、滚动的原则669

四、重点建设的原则669

第二节 高水平基础实验室和公共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造670

第一节 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670

第三节 发展学科优势所必须的专用设备、仪器670

第二章 院系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670

第一节 学科教学评估672

一、教学评估672

第三章 院系学科质量评估672

二、教学评估的意义674

三、教学评估的功能676

第二节 学科科研评估678

一、科研项目必要性评估678

二、科研项目概况评估681

第一节 院系教学研究工作概述691

第一章 院系教学研究工作概述691

一、课表编排工作691

第八篇 高校院系教研室建设管理691

二、见习与实习工作694

三、考试工作699

四、教学总结工作711

第二节 教学研究能力与方法714

一、制定教学目标的能力与方法714

二、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方法721

三、教学管理者的工作能力与方法731

第三节 课堂教学模式研究747

一、教学模式概念747

二、国外课堂教学模式749

三、国内课堂教学模式759

四、课堂教学模式革新的趋势760

第一节 教研室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概述763

一、教育科学研究763

第二章 院系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管理763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769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评价与程序771

四、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775

五、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思路及原则786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选定800

一、研究课题的意义800

二、研究课题的特点802

三、研究课题的类型及来源805

四、研究课题选定的过程及方法807

五、教育的四大支柱与当前教育科研选题809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816

一、文献检索816

二、教育研究计划的设计827

三、教育科研的设计839

一、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863

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863

二、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876

三、教育科学的行动研究法917

四、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法944

一、科学性的原则963

第一节 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963

二、系统性的原则963

第三章 院系教研建设管理制度963

二、印信管理制度964

一、文书管理制度964

三、综合事务管理制度964

第二节 办公室管理制度分类964

三、全局性的原则964

五、综合统计制度965

六、信息管理制度965

四、会议管理制度965

九、档案管理制度966

八、保密制度966

十、督查制度966

七、值班制度966

二、分类考核制度967

一、岗位责任制度967

三、总结评比制度967

第三节 教研室工作责任制与考核制度967

第一节 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立项971

第一章 院系实验室建设标准971

一、编制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971

第九篇 高校院系实验室建设管理971

二、网络计划技术972

三、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973

第二节 基本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974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和内容974

二、设计任务的委托975

第一节 科学的预测和决策977

一、预测977

第二章 院系实验室管理方法977

二、决策979

第二节 实验室各类文件的建设和建档985

一、实验室各类文件的建设985

二、实验室各类文件的建档987

一、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依据及分级标准990

二、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原则及内容990

第三节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990

三、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要求991

第四节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991

一、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及原则992

二、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特征与目标993

三、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内容994

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基本方法995

第一节 实验室认可综述998

一、实验室认可活动的国际发展趋势998

第三章 院系实验室认可与质量体系的建立998

二、实验室认可制度的形成及现状1000

三、我国的实验室认可工作现状1002

四、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1003

一、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的必要性1009

二、质量体系的构成1009

第二节 实验室质量体系1009

第三节 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1016

一、建立质量体系的步骤1016

二、质量体系建设1018

第四节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1026

一、质量体系文件1026

二、质量手册的编写1027

三、程序性文件的编写1029

四、质量计划1030

二、实验室工作考核评估的目的1043

一、实验室考核评估的含义与意义1043

第四章 院系实验室考核与评估1043

第一节 实验室工作考核与评估概述1043

三、实验室工作考核评估的作用1044

四、建立实验室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及注意的问题1045

五、实验室考核指标体系1047

六、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1048

一、实验室评估的含义1050

第二节 实验室评估1050

二、实验室评估的意义1051

三、实验室评估的作用1052

四、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1053

五、实验室评估的组织实施1055

六、影响实验室评估因素分析1058

一、电教房屋建设与设备购置1065

第一节 电教室设备建设1065

第十篇 高校院系电教室建设管理1065

第一章 院系电教室建设标准1065

二、电教资源库的构建1067

一、电教室管理系统的设置1103

第二节 电教室管理系统建设1103

二、电教室管理制度的建设1108

三、电教室法制化建设1111

第一节 提高综合素质1115

第二章 院系电教室管理队伍建设管理1115

第二节 加强队伍建设1118

二、电教室考核评估的目的与作用1121

一、电教室考核评估的含义与意义1121

第三章 院系电教室考核与评估1121

第一节 电教室考核评估概述1121

三、电教室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1123

四、电教室考核指标体系1125

五、电教室评估指标体系1126

一、电教室质量体系1128

第二节 电教室质量体系建立1128

二、电教室质量体系建立的实施1135

二、电教室评估的意义1144

一、电教室评估的含义1144

第三节 电教室评估1144

三、电教室评估的作用1146

四、电教室评估的内容1147

五、电教室评估的组织实施1149

六、影响电教室评估因素分析1152

一、教育投资及其特点1159

第一节 高校教育经费和投资所面临的基本问题1159

第十一篇 高校院系经费管理1159

第一章 院系经费筹集1159

二、我国教育投资的现状1161

三、教育投资多元化1162

一、学校基建工程资金来源1164

第二节 高校教育资金筹措1164

二、政府资金投入1172

三、社会捐集资金1182

四、教育基金1185

一、科研经费的性质1194

第一节 科研经费控制概述1194

第二章 院系科研经费管理1194

三、科研经费的渠道及管理1195

二、科研经费安排的原则1195

四、科研单位预算的编制方法1196

三、科研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1197

二、科研事业费的使用范围1197

第二节 科研事业费的控制1197

一、科研事业费拨款的原则1197

五、科研单位事业费的预算管理方法1199

四、科研事业费预算的编制原则及依据1199

六、科研事业费的分类管理1200

二、科研三项费用的使用原则1202

一、科研三项费用的含义1202

第三章 院系经费财务管理1202

第一节 三项费用1202

六、建立科研发展基金1203

五、科研三项费用的有偿使用1203

三、科研三项费用的开支范围1203

四、科研三项费用的拨款及财务决算要求1203

一、科研项目的经费拨款控制1205

第二节 院系经费拨款控制1205

三、科研单位经费的拨款方式1206

二、科研的专用拨款控制1206

四、科研经费拨款制度改革1207

五、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逐步推行招标制1210

一、院系统计工作的概念与作用1213

第一节 院系统计工作概述1213

第十二篇 高校院系综合事物管理1213

第一章 院系统计管理1213

二、院系统计工作的职责与任务1214

一、统计概念1215

第二节 院系统计的程序与方法1215

二、统计调查1216

三、统计整理1218

一、统计报表制度1219

第三节 院系统计报表与统计分析1219

二、统计表1220

三、统计分析1222

一、档案工作的内容1224

第一节 院系档案概述1224

第二章 院系档案管理1224

二、档案工作的性质1225

一、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1226

第二节 院系档案管理1226

三、档案工作的地位与作用1226

二、档案的收集与整理1227

三、档案的保管与销毁1228

四、档案的统计与编研1229

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1231

第三节 院系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1231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1232

一、会议的作用与分类1233

第一节 院系会议管理1233

第三章 院系其他事务管理1233

二、会务工作的指导原则1236

三、会务工作的程序与方法1239

一、资产管理概述1242

第二节 院系资产管理1242

二、资产管理方法1245

一、文印工作1248

第三节 院系日常办公事务管理1248

二、印信管理1251

三、收发与通信工作1254

二、院系评估的意义1261

一、院系评估的目的1261

第十三篇 高校院系管理评估1261

第一章 院系评价概述1261

第一节 院系评估的概念1261

三、院系评估基本职能1262

四、院系评估基本原则1263

一、绝对评估法、相对评估法与个体内差异评估法1264

第二节 院系评估的方法1264

三、行为目标评估法和临床督导评估法1265

二、定性分析评估法与定性综合判断法1265

五、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坐标综合图示法1266

四、指标评分法和等级换分法1266

一、评估的程序1267

第三节 院系评估的程序及评估心理与调控1267

二、评估者和被评估者的一般心理影响1268

三、评估者心理的调控1269

四、被评估者心理的调控1271

一、教育评估的一般过程1274

第一节 教育评估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概述1274

第二章 院系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与实施1274

二、教育评估的基本原则1280

三、教育评估方案的主要内容1282

四、教育评估方案的质量要求及制订1284

第二节 教育评估方案的编制1285

一、教育评估内容的设计1285

二、教育评估方案的编写1292

三、教育评估信息的收集1294

第三节 教育评估方案的具体实施1300

一、评估的准备1300

二、评估的实施1301

三、评估结果的处理1302

第三章 院系教学人员考核评估1304

第一节 考核评估制度与程序1304

一、教师考核制1304

二、教师考核程序1304

第二节 考核评估标准、内容与量化管理1309

一、教师考核标准制定1309

二、教师考核内容1311

三、教师考核的量化管理1314

第一节 教育科研成果考核评估概述1317

一、教育科研成果的概念与分类1317

第四章 院系教育科研成果考核评估1317

二、教育科研成果评估的内涵1318

三、教育科研成果评估的内容1319

第二节 教育科研成果的撰写1320

一、教育科研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1320

二、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1321

三、教育研究论文与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1325

第三节 教育科研成果评估的实施1328

一、教育科研成果评估的价值标准1328

二、教育科研成果评估体系与程序1332

三、教育科研成果评估的形式与方法1333

四、教育科研成果鉴定1334

第一节 院系教学质量管理制度1341

第一章 院系教学质量评估制度1341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1341

第十四篇 高校院系管理规章制度1341

教学质量标准制定制度1342

学校教育目标管理制度1342

学校管理目标拟定制度1343

目标管理过程监控制度1344

教学计划编制、实施和控制制度1344

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配合执行制度1345

教学项目开发管理制度1346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管理制度1347

教学过程管理制度1348

标识和可追溯管理制度1349

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制度1350

理论教学测验和职业技能考核管理制度1351

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1353

学生不合格科目的管理制度1356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管理制度1357

教学质量偏差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1359

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制度1360

教学改革试验管理制度1363

教学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制度1364

教学质量分析制度1364

第二节 院系工作质量评估制度1365

学校管理督导评估制度1365

教育质量督导评估制度1366

德育工作督导目标管理制度1366

德育工作督导过程管理制度1367

德育工作评估制度1368

学校领导班子个体素质评估制度1369

第一节 院系资产管理规章制度1371

实验室公房管理制度1371

第二章 院系教学物资管理制度1371

资产控制制度原则1372

固定资产管理规定1372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375

不动产管理规定1379

第二节 院系设备管理规章制度1382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382

仪器设备管理办法1386

大型精密设备管理办法1392

实验室低值耐用品管理制度1394

危险品和精贵物品管理制度1395

仪器设备的申购、审批制度1395

实验台架管理条例1395

仪器设备的购置制度1396

仪器设备的验收制度1396

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制度1397

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条例1398

实验室仪器设备借用制度1399

实验室仪器设备赔偿制度1399

仪器设备的调拨报废制度1400

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条例1401

自制实验设备管理制度1404

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考核办法1406

仪器设备、家具采购暂行规定1408

第三节 院系科教用品进出口管理规章制度1416

海关总署关于下发《关于〈科学研究与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1416

海关总署关于执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残疾人专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的通知1420

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1421

第一节 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1424

实验室行政管理规章制度1424

第三章 院系实验室管理制度1424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1463

实验室人事管理规章制度1481

实验室财务管理规章制度1495

第二节 实验室综合管理规章制度1522

实验室技术管理规章制度1522

实验室档案管理规章制度1527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1532

附录 相关政策法规1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5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560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1566

关于做好学校治安综合合理工作的几点意见1572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1575

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1580

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1586

教育部公安部发出《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1590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591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1596

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的通知16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