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电脑组装与维修宝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编电脑组装与维修宝典
  • 诚君编著 著
  • 出版社: 四川电子音像出版中心
  • ISBN:790034385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专业图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电脑组装与维修宝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电子管计算机1

第1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1

1.1 微型计算机简介1

1.1.1 计算机简述1

1.1.2 计算机发展史1

1.1.3 计算机应用领域2

2.晶体管计算机2

3.集成电路计算机2

4.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2

5.现代智能计算机2

6.通信网络与信息高速公路3

1.科学计算3

2.数据处理3

3.实时控制3

4.计算机辅助设计3

5.智能模拟3

1.运算器和控制器4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硬件结构4

1.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4

1.2.2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4

1.2.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5

2.存储器5

3.输入/输出设备5

1.Intel Pentium6

第2章 中央处理器6

2.1 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6

2.1.1 Intel系列处理器6

4.Pentium Ⅱ7

2.Pentium Pro7

3.Pentium MMX7

5.Intel Celeron系列处理器8

7 Intel Pentium Ⅲ铜矿9

6.Intel Pentium Ⅲ9

8.Intel Pentium 410

2.AMD K611

2.1.2 AMD系列处理器11

1.AMD K511

4.AMD K6-312

3.AMD K6-212

5.AMD Athlon (K7)13

7.AMD Thunderbird14

6.AMD Duron14

1.VIA Cyrix Ⅲ15

8.Athlon Ultra15

9.AMD K815

2.1.3 威盛系列处理器15

2.1.5 Cyrix处理器16

2.VIA Cyrix Samuel16

2.1.4 Transmeta处理器16

3.Socket 37017

2.2 CPU的接口标准17

2.2.1 Socket接口标准17

1.Socket 717

2.Super 717

2.3.1 X86系列18

4.Socket A18

2.2.2 Slot接口标准18

1.Slot 118

2.Slot A18

2.3 X86系列及CPU的性能指标18

6.超标量19

2.3.2 CPU的性能指标19

1.主频、外频、倍频19

2.MEMORY BUS SPEED19

3.工作电压19

4.协处理器19

5.流水线技术19

2.4 CPU的制造过程20

7.L1高速缓存20

8.乱序执行和分枝预测20

9.全速L2高速缓存20

10.制造工艺20

11.CPU的位和字长20

2.5.3 Slot 1架构的Pentium 2处理器编号21

2.5 CPU的编号揭密21

2.5.1 有关Pentium CPU S参数的概念21

2.5.2 赛扬处理器的编号21

2.5.6 Athlon编号揭密22

2.5.4 赛扬2处理器编号22

2.5.5 Intei Pentium Ⅲ22

3.2 主板的组成24

第3章 主板24

3.1 主板的作用24

3.2.2 控制芯片组25

3.2.1 CPU插座25

3.2.5 AGP接口插槽26

3.2.3 内存插槽26

3.2.4 总线扩展槽26

1.ISA扩展槽26

2.PCI扩展槽26

3.2.9 CMOS芯片27

3.2.6 AMR插槽27

3.2.7 BIOS芯片27

3.2.8 电池27

2.鼠标插座28

3.2.10 电源插座28

3.2.11 IDE接口插座28

3.2.12 软盘驱动器接口插座28

3.2.13 键盘、鼠标插座28

1.键盘插座28

3.2.15 机箱面板指示灯及控制按钮插针29

3.2.14 外部设备接口29

1.串行口插座29

2.并行口插座29

3.USB接口插座29

5.Socket 40230

3.3 主板的分类30

3.3.1 按照CPU接口分类30

1.Socket 730

2.Slot 130

3.Socket 37030

4.Socket 42330

1.常见控制芯片组31

3.3.2 按逻辑控制芯片组分类31

3.其他主板结构40

3.3.3 按主板结构分类40

1.AT主板40

2.ATX主板40

2.BIOS 升级新技术41

3.4 主板中的新技术41

3.4.1 制造规范标准技术41

3.4.2 方便技术41

1.免跳线技术41

2.主板电压可调技术及外频分频调整技术42

3.主板能源功能的改进42

3.4.3 超频技术42

1.低电压多倍频技术的发展42

2.监控管理技术43

3.软件超频技术43

4.异步内存调整技术43

3.4.4 安保技术43

1.保护及防毒能力43

3.CNR插槽的出现44

3.主板问题诊断技术44

3.4.5 新型外设技术44

1.AGP 4X的支持44

2.UDMA 100技术的发展44

3.设计结构45

4.IEEE139445

5.ACR插槽45

3.5 主板的选购45

3.5.1 主板的制造工艺45

1.主板做工45

2.主板元件45

3.5.3 整合主板的选购46

4.相关认证46

5.主板产品包装和相关配件46

3.5.2 选择主板的品牌46

3.EPROM可擦写只读存储器47

第4章 内存47

4.1 内存的分类47

4.1.1 按内存的工作原理分类47

1.RAM47

2.ROM只读存储器47

4.2.1 存取周期48

4.1.2 按内存的外观分类48

1.双列直插内存芯片48

2.内存条48

4.2 内存的性能指标48

4.3.2 EDO RAM49

4.2.2 数据宽度和带宽49

4.2.3 容量49

4.2.4 内存的电压49

4.2.5 SPD49

4.2.6 CL49

4.3 内存条的种类49

4.3.1 PM DRAM/FPM DRAM49

4.3.5 RDRAM50

4.3.3 SDRAM50

1.PC66 SDRAM50

2.PC100 SDRAM50

3.PC133 SDRAM50

4.3.4 VCM50

4.3.6 DDR SDRAM51

4.5.1 KingMax52

4.4 新一代内存产品及技术52

4.4.1 CDRAM52

4.4.2 SLDRAM52

4.4.3 Direct RDRAM52

4.4.4 FCRAM52

4.4.5 MRAM52

4.5 品牌内存介绍52

4.5.2 WinWard53

4.6.3 打磨大法54

4.6 内存的选购54

4.6.1 以次充好54

4.6.2 以旧充新54

2.显示芯片55

第5章 显卡与显示器55

5.1 显卡55

5.1.1 显卡的基本结构55

1.显卡的总线结构55

3.显示内存(显存)56

6.显示卡的接口57

4.RAMDAC57

5.显卡的BIOS57

5.1.3 显存容量与分辨率、色深之间的关系58

5.1.2 显卡的工作原理58

2.刷新率59

5.1.4 显卡的分类59

1.纯二维(2D)产品59

2.纯三维(3D)产品59

3.二维+三维产品59

5.2 显示器59

5.2.1 显示器的技术参数59

1.点距59

8.显像管的CRT涂层60

3.视频带宽60

4.分辨率60

5.场频与行频60

6.隔行与通行60

7.荧光屏的类型60

12.调节方式62

9.显像管的尺寸62

10.聚焦(Focus)性能62

11.白平衡度(WhiteBalance)62

1.LCD液晶显示器的分类63

5.2.2 显示器的国际规范63

1.绿色规范63

2.电磁场兼容和安全性规范63

5.2.3 液晶显示器63

2.LCD的优点64

1.注意环境卫生65

3.LCD的缺点65

5.2.4 显示器的使用与维护65

10.工作状态不宜频繁改变66

2.注意接线的可靠接触66

3.注意与显示卡的匹配66

4.注意显示器亮度及对比度的调整66

5.软件使用中的注意问题66

6.善用屏幕保护程序66

7.不宜频繁开关彩显电源66

8.彩显位置不宜频繁移动66

9.注意防磁66

2.爱国者777FD纯平显示器67

11.不宜在高温、潮湿环境中使用67

12.不要自行打开显示器后盖67

13.保护好显示屏的表面67

14.保存好有关的资料、物品67

5.2.5 新款显示器介绍67

1.CTX PR 711F纯平显示器67

4.MAG 810FD68

3.Artmedia A-910T显示器68

7.Mitsubishi Diamond Pro 900u69

5.Dell P99169

6.ADI MicroScan G91069

8.EMCBM400液晶显示器70

1.盘片驱动器71

第6章 软盘驱动器71

6.1 软盘驱动器71

6.1.1 软盘驱动器的种类71

6.1.2 软盘驱动器的结构71

6.1.4 软盘驱动器的工作过程72

2.磁头定位器72

3.数据读写电路72

4.状态检测系统72

6.1.3 软盘驱动器的性能指标72

1.道-道查询时间72

2.完全寻道时间72

3.平均访问时间72

4.数据传输率72

5.错误比率72

1.软盘驱动器的使用环境要求73

6.1.5 清洁软驱磁头的方法73

1.用清洁盘擦磁头73

2.用清洁液擦洗磁头73

3.用镜头纸擦磁头73

6.1.6 软盘驱动器的使用与维护73

6.2 软盘74

2.软驱使用注意事项74

7.1 硬盘的历史与发展76

第7章 硬盘驱动器76

7.2.2 硬盘的工作原理77

7.2 硬盘的构成及工作原理77

7.2.1 硬盘的构成77

7.3.6 道至道时间78

7.3 硬盘的技术78

7.3.1 主轴转速78

7.3.2 硬盘表面温度78

7.3.3 平均寻道时间78

7.3.4 平均潜伏时间78

7.3.5 平均访问时间78

7.3.12 S.M.A.R.T技术79

7.3.7 全程访问时间79

7.3.8 内部数据传输率79

7.3.9 外部数据传输率79

7.3.10 通称突发数据传输率79

7.3.11 硬盘的缓存79

1.ST-506/412接口80

7.3.13 MTBF80

7.3.14 单碟容量80

7.4 硬盘分类80

7.4.1 ATA接口80

7.ATA-481

2.ESDI接口81

3.IDE及EIDE接口81

4.ATA-181

5.ATA-281

6.ATA-381

1.SCSI接口的优点82

8.Serial ATA82

7.4.2 SCSI接口82

2.SCSI接口的发展历程83

7.6.1 IBM硬盘84

7.5 硬盘的工作模式84

7.5.1 NORMA L84

7.5.2 LAB84

7.5.3 LARGE84

7.6 主流硬盘扫描84

3.Deskstar 60GXP系列85

1.Deskstar 75GXP系列85

2.Deskstar 40GV系列85

7.6.3 富士通硬盘86

7.6.2 SEAGATE硬盘86

7.7.2 IEEE1394硬盘87

7.7 新型硬盘存储设备87

7.7.1 USB移动硬盘87

7.7.3 电子硬盘88

1.按连接方式分类89

第8章 光盘驱动器89

8.1 光驱的发展里程89

8.2 CD-ROM驱动器89

8.2.1 CD-ROM光驱的种类89

1.CD-ROM光驱的外观90

2.按光驱自身结构90

8.2.2 CD-ROM光驱的结构90

1.光驱的工作原理91

2.CD-ROM光驱的内部结构91

8.2.3 光驱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91

2.光驱的技术指标92

1.光驱的正确使用93

8.2.4 CD-ROM的选购93

8.2.5 光驱的正确使用与日常维护、调整93

2.光驱的日常保养和调整95

8.3.1 CD-R/RW驱动器的种类与工作原理96

8.3 CD-R/RW驱动器96

4.刻录模式97

8.3.2 光盘刻录机的技术指标97

1.速度97

2.缓存97

3.接口97

8.4.1 DVD的概念98

8.3.3 CD-R盘片介绍98

8.4 DVD驱动器98

1.SONY99

8.4.2 DVD技术指标99

1.DVD的介质99

2.DVD的规格99

3.DVD的速度99

4.DVD的光头99

8.5 品牌光驱介绍99

5.5MIDA100

2.NEC100

3.PHILIPS100

4.SAMSUNG100

7.爱国者PATRIOT LTR12101B刻录机101

6.阿帕奇101

2.功率放大芯片103

第9章 声卡、调制解调器与音箱103

9.1 声卡103

9.1.1 声卡的作用103

9.1.2 声卡的基本结构103

1.声音处理芯片103

4.输出/输入端口104

3.声卡的总线结构104

1.数字音频采样105

5.CD音频接口端105

6.跳线和SB-Link接口105

7.声卡音频线105

9.1.3 现代声卡流行技术105

7.MIDI规格106

2.调频106

3.波表合成106

4.数字信息处理器106

5.数模转换器/模数转换器106

6.双工106

9.3 D音效标准107

8.声道数目107

2.集成声卡108

9.1.4 声卡选购指南108

1.单声卡的选择108

9.2.1 Modem的基本工作方式110

9.2 调制解调器110

9.2.3 V.92通讯协议标准111

9.2.2 Modem的硬件结构111

1.主机接口电路111

2.电话线接口电路111

3.主控电路111

4.数据泵111

5.麦克风和喇叭接口111

1.外置Modem的安装112

9.2.4 调制解调器的类型112

1.外置Modem112

2.内置Modem112

9.2.5 调制解调器的安装112

4.音箱板材114

2.内置Modem的安装114

9.3 音箱114

9.3.1 音箱性能的衡定114

1.功率114

2.失真度114

3.信噪比114

2.购买时的方法115

5.音箱喇叭115

6.音箱的音效技术115

7.磁屏蔽技术115

9.3.2 购买音箱的技巧115

1.购买前的准备115

10.1.1 主键盘区118

第10章 键盘与鼠标118

10.1 键盘118

10.1.4 小键盘区119

10.1.2 功能键区119

10.1.3 光标控制键区119

10.1.6 键盘输入的要求120

10.1.5 基准键位和指法分区120

3.人体工学设计121

10.1.7 键盘技术的发展趋势121

1. USB介面设计121

2.多媒体功能121

2.网际网络鼠标或滚轮鼠标122

10.2 鼠标122

10.2.1 鼠标的类型122

1.机械式鼠标122

10.2.2 鼠标的接口123

3.半光学式鼠标123

4.光学式鼠标123

5.光学式鼠标123

6.无线鼠标123

7.轨迹球123

10.3.2 鼠标的选择124

10.3 键盘、鼠标输入设备124

10.3.1 键盘的选购124

1.AT机箱126

第11章 机箱与电源126

11.1 机箱126

11.1.1 机箱的种类126

2.立式机箱127

2.ATX机箱127

11.1.2 机箱的结构127

1.卧式机箱127

11.2 电源128

11.1.3 机箱上的按钮和指示灯128

1.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128

2.启动复位按钮128

3.硬盘工作指示灯128

1.电源的工作原理129

11.2.1 电源的类型129

1.AT电源129

2.ATX电源129

11.2.2 电源的工作原理及指标129

1.质量问题130

2.电源的指标130

11.3 机箱和电源选购指南130

4.考虑Pentium 4、Athlon处理器需求的电源131

2.产品的认证标识131

3.机箱和电源的类型131

1.打印机的工作原理132

第12章 打印机132

12.1 打印机的类型132

12.1.1 打印机的基础知识132

4.打印介质133

12.1.2 打印机的一些重要技术指标133

1.打印质量133

2.打印速度133

3.打印接口133

1.怎么样选购喷墨打印机134

5.打印机价格及打印成本134

12.2 打印机的选购134

12.2.1 喷墨打印机134

2.市场导购135

12.2.2 中小型激光打印机136

12.3 新世纪打印机展望137

1.怎么样选购激光打印机137

2.市场导购137

3.大众的明星:喷墨打印机138

1.昨日黄花:针式打印机138

2.办公室宠儿:激光打印机138

13.1.1 组装前的电脑配件准备139

第13章 微机的组装与CMOS设置139

13.1 微机的组装139

13.1.2 组装步骤简介140

13.1.3 安装机箱与电源141

13.1.4 安装主板142

1.Slot 1架构CPU143

13.1.5 安装CPU143

2.Socket 370架构CPU144

13.1.6 安装内存条145

13.1.7 安装显卡146

13.1.9 安装驱动器147

13.1.8 安装声卡147

13.1.10 机箱内部连线148

13.1.11 安装输出设备150

13.1.12 安装输出设备151

2.安装步骤152

13.1.13 检查安装并开机运行152

13.1.14 Pentium 4处理器的安装152

1.安装部件152

2.为什么BIOS采用EEPROM155

13.2 CMOS设置155

13.2.1 认识BIOS155

1.BIOS的基本知识155

4.BIOS与CMOS156

3.BIOS的自检156

1.Award BIOS158

5.在何种情况下需进行BIOS设置158

13.2.2 BIOS设置158

2.Phoenix BIOS166

2.如何安全刷新主板BIOS168

13.2.3 BIOS的刷新168

1.刷新的益处168

1.Boot Block完好170

13.2.4 如何修复损坏的BIOS170

2.BIOS彻底被损坏171

2.建立自己的密码破解文件172

13.2.5 清除CMOS口令172

1.更改硬件配置172

5.使用工具软件173

3.DEBUG法173

4.万能密码173

2.常见主板BIOS升级程序网址174

6.放电174

13.2.6 BIOS下载一览表174

1.常见BIOS生产公司网址174

2.进入FDISK175

第14章 硬盘的初始化与软件的安装175

14.1 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175

14.1.1 分区工具FDISK175

1.启动系统进入纯DOS状态175

3.进行硬盘新分区或删除原有分区176

4.建立活动分区178

14.2.1 安装要求179

14.1.2 格式化硬盘179

14.2 常见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179

14.2.3 安装步骤180

14.2.2 安装前的准备180

1.安装显示卡的驱动程序181

14.2.4 添加驱动程序181

3.安装声卡及其他驱动程序184

2.更改显示分辨率和颜色深度184

14.2.7 Windows NT 4.0的启动过程186

14.2.5 多操作系统安装186

14.2.6 三种操作系统所支持的文件系统186

4.三种操作系统同时安装187

14.2.8 Linux的多重系统引导程序187

14.2.9 多操作系统的实战安装187

1.在Windows NT上安装Windows 98187

2.在Windows 98上安装Windows NT187

3.在Windows 98上安装Linux187

15.1.3 常见维护工具189

第15章 微机维护与维修189

15.1 微机维护基本知识189

15.1.1 微机维护的作用189

15.1.2 微机维护的分类189

1.微机硬件维护189

2.微机软件维护189

1.维护时的注意190

1.螺丝刀190

2.尖嘴钳190

3.清洗液190

4.小毛刷190

5.吹气球190

6.清洗盘190

7.手套190

15.1.4 微机维护事项190

2.微机维护日程191

2.软件故障194

15.2 微机维修基本知识194

15.2.1 微机故障的分类194

1.硬件故障194

15.2.4 故障检测时注意事项195

15.2.2 识别故障的原则195

1.原则一:对于情况要了解清楚195

2.原则二:先假后真、先外后内、先软后硬195

3.原则三:注意安全195

15.2.3 微机故障处理步骤195

1.明确问题所在本质195

2.收集资料195

3.提出解决方法195

2.清洁法196

15.2.5 微机故障检测方法196

1.直接观察法(看、听、闻、摸)196

3.最小系统法197

2.POST自测程序错误信息198

15.3 常见整机故障处理198

15.3.1 无法正常启动微机198

1.开机死机故障198

3.显示故障代码200

15.3.2 安装操作系统的故障204

15.3.4 系统冲突故障205

15.3.3 运行系统的死机故障205

1.96MB内存为何变成负十几MB206

15.3.5 恢复WIN98/2000双启动206

15.4 常见硬件设备故障处理206

15.4.1 内存故障206

2.Windows 98下“内存不足”的处理207

1.不能读取光盘数据208

15.4.2 硬盘故障208

1.两块不同品牌、不同容量、不同转速的硬盘不能混用208

2.硬盘无法读取分区表208

15.4.3 光驱故障208

1.运行游戏出现花屏209

2.光驱不能在Windows98中使用209

3.光驱在DOS中不能使用209

15.4.4 显卡故障209

1.PCI声卡在Windows98操作系统中使用不正常210

2.AGP 4x功能无法使用210

3.TNT2显卡芯片与ALi Aladdin V主板芯片的兼容问题210

15.4.5 声卡故障210

5.播放音乐时出现噪音211

2.声卡没有声音211

3.无法播放MIDI211

4.无法使用录音功能211

2.显示器出现波纹干扰212

6.声卡出现爆音212

15.4.6 显示器故障212

1.纯平显示器画面存在问题212

5.显示器出现局部偏色213

3.开机显示器闪烁213

4.显示器图像模糊213

15.6.1 为什么老主板无法使用大容量硬盘214

15.5 综合电脑故障处理214

1.故障现象一214

2.故障现象二214

3.故障现象三214

15.6 解决老主板使用大容量硬盘的问题214

1.EZ-BIOS215

15.6.2 典型解决方法215

2.DM216

15.7.2 恢复物理损坏的软盘文件217

15.7 怎样恢复编辑中受损的文件217

15.7.1 恢复硬盘中的编辑文件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