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心理学 第8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戴维·迈尔斯(David G. Myers)著;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3880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527页
- 主题词:社会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心理学 第8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1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1
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2
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3
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6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6
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6
解释的不同层面6
社会心理学与人类价值观7
价值观直接影响心理学的方式8
价值观间接影响心理学的方式8
我早就知道了:社会心理学不过是常识而已吗11
聚焦:我早就知道的事实13
研究方法: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14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14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15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19
从实验室推广到生活22
个人后记: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24
联系社会24
第一编 社会思维26
第2章 社会中的自我28
自我概念:我是谁29
我们世界的核心:我们的自我感觉30
社会自我的发展30
自我与文化32
自我认识35
·研究背后的故事:黑兹尔·马库斯论文化心理学36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40
自我效能41
控制点41
习得性无助与自我决定42
自尊44
自尊动机44
自尊的阴暗面45
自我服务偏见47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47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这可能吗48
聚焦:自我服务偏见——如何爱自己?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方面49
盲目乐观50
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51
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52
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53
自我展示55
虚伪的谦逊55
自我妨碍56
印象管理57
个人后记:傲慢的危险与积极思维的力量——一对相反的事实58
联系社会59
第3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60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61
归因因果关系:归因于个人还是情境61
基本归因错误63
我们为什么会犯归因错误67
基本归因错误的原理是什么70
研究归因错误的必要性71
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72
知觉和解释事件72
信念固着75
构建关于我们自己和身边世界的记忆76
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78
直觉判断78
过度自信倾向80
直觉:心理捷径83
错觉思维86
情绪和判断88
我们的信念倾向于自我实现吗89
老师的期望与学生的表现90
聚焦:股市的自我实现心理学90
从他人那里获得我们的期望91
结论93
聚焦:记者的思维方式: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见95
个人后记:反思直觉的力量和局限性96
联系社会96
第4章 行为和态度97
态度决定行为吗98
我们都是伪君子吗98
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99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102
角色扮演102
语言何时变成信念104
登门槛现象104
聚焦:语言变成信念105
邪恶的行为和态度106
种族间的行为和种族态度107
社会运动109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110
自我展示:印象管理110
自我辩解:认知不协调110
研究背后的故事:费斯廷格与减少不协调111
自我知觉114
理论比较118
个人后记: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120
联系社会121
第二编 社会影响122
第5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124
人类的自然天性和文化多样性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25
基因、进化与行为125
文化与行为126
社会角色130
如何解释性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133
独立性与联系性134
社会支配性136
攻击性137
性特征138
进化与性别:什么样的行为是天生的139
性别与择偶偏好139
性别与荷尔蒙142
对进化心理学的反思142
文化与性别:我们的行为是由文化影响的吗144
不同文化下的不同性别角色144
不同时代下的不同性别角色145
同伴相传的文化影响146
结论148
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148
研究背后的故事:艾丽斯·伊格利关于性别相似性与差异性的研究149
环境与人的力量149
个人后记:我们应该把自己看做社会的产物还是社会的建筑师150
联系社会151
第6章 从众152
什么是从众153
什么是经典的从众研究154
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154
阿施的群体压力研究155
聚焦:群体妄想156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158
什么因素引起了服从160
聚焦:让受害者人格化160
研究背后的故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研究162
对经典研究的反思163
什么因素可以预测从众167
群体规模167
一致性168
凝聚力169
地位169
公开的反应170
无事前承诺171
个体为什么会从众172
谁会从众173
个性174
文化175
我们如何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175
逆反175
坚持独特性176
个人后记:因为你是社区中的一员178
联系社会178
第7章 说服179
说服的途径有哪些181
中心途径181
外周途径182
说服的要素有哪些183
谁是发言者?传达者183
说了些什么?信息内容186
怎么说?沟通渠道192
对谁说?听众195
现实生活中的说服:邪教是如何进行精神灌输的198
态度依从行为200
有说服力的因素201
团体效应201
应该如何抵制被说服202
加强个人承诺203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免疫计划204
研究背后的故事:麦圭尔关于态度免疫的研究204
态度免疫的意义206
个人后记:开明但不要天真206
联系社会207
第8章 群体影响208
什么是群体209
社会助长作用:我们是怎样受他人在场影响的209
纯粹他人在场209
拥护现象:众多他人在场211
为什么我们会因他人在场而被唤起212
社会懈怠:个人在群体中会减少努力吗214
人多好办事214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懈怠215
去个体化:人在群体中何时会失去自我感217
一起做一些我们单独一个人时不会做的事217
弱化自我意识220
群体极化: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吗221
“风险转移”的案例221
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吗222
聚焦:群体极化225
对极化的解释225
群体思维:群体会阻碍还是促进好的决策227
研究背后的故事:贾尼斯对群体思维的研究227
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228
对群体思维的批评230
聚焦:群体思维与挑战者号的灾难231
预防群体思维231
群体问题解决232
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233
少数派影响:个体是怎样影响群体的234
一致性234
自信235
从多数派中叛离235
领导是否属于少数派影响236
个人后记:难道群体不利于我们吗237
联系社会238
第三编 社会关系240
第9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242
偏见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243
界定偏见243
种族偏见244
性别偏见248
偏见有哪些社会根源251
社会不平等:不平等的地位与偏见251
社会化253
社会制度的支持254
偏见有哪些动机根源256
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256
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257
避免偏见的动机262
偏见有哪些认知根源262
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263
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265
归因: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吗268
偏见的后果是什么270
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270
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271
刻板印象威胁272
·研究背后的故事:克劳德·斯蒂尔谈刻板印象威胁274
刻板印象会使个体判断出现偏差吗274
个人后记:我们能够减少偏见吗276
联系社会277
第10章 攻击行为:伤害他人278
什么是攻击行为279
攻击行为的理论280
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280
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283
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285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288
厌恶事件288
唤醒290
攻击线索291
媒体影响:色情文学和性暴力291
媒体影响:电视295
媒体影响:电子游戏300
群体影响301
研究背后的故事:克雷格·安德森与暴力电子游戏302
如何减少攻击304
宣泄304
社会学习观点305
聚焦:一位临床研究者看渲泄理论305
个人后记:对暴力文化的改革306
联系社会307
第11章 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308
什么造就了友谊和吸引310
接近性310
聚焦:喜欢与自己相关的事物313
外表吸引力315
研究背后的故事:伯奇德关于吸引力的研究319
相似性与互补性323
研究背后的故事:詹姆斯·琼斯论文化多样性326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327
聚焦:缺点比优点更有影响力328
关系中的回报330
什么是爱情332
激情之爱332
伴侣之爱335
哪些因素促进了亲密关系337
依恋337
公平338
自我表露340
聚焦:互联网创造了亲密关系还是人际隔绝342
亲密关系是如何结束的344
离婚344
分离的过程345
个人后记:经营爱情346
联系社会347
第12章 利他:帮助他人348
我们为什么有帮助行为349
获得回报,避免惩罚350
进化心理学357
比较和评价帮助行为的理论358
真正的利他主义359
聚焦:共情导致的利他主义的益处与缺点362
我们何时会帮助362
旁观者数量363
研究背后的故事:达利对旁观者反应的思考364
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369
时间压力369
相似性370
谁会提供帮助371
人格特征371
宗教信仰372
如何增加帮助行为374
去除对帮助的抑制374
利他主义的社会化376
聚焦:犹太人救助者的行为和态度378
个人后记:让社会心理学走进生活379
联系社会380
第13章 冲突与和解381
什么会引起冲突382
社会困境382
竞争388
知觉到的不公平389
误解391
怎样获得和平395
接触396
合作398
聚焦:为什么我们那么在意谁获胜400
聚焦:里基、罗宾逊和棒球运动的一体化406
沟通407
和解411
个人后记: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利之间的冲突412
联系社会413
第四编 应用社会心理学414
第14章 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416
什么导致了临床诊断的偏差417
相关错觉417
事后聪明与过分自信418
自我证实的诊断419
临床预测与统计预测420
启示422
伴随行为问题的认知过程是什么423
抑郁423
聚焦:一个医生眼中的社会心理学423
研究背后的故事:泰勒对正性错觉的研究424
孤独427
焦虑428
疾病430
社会心理学治疗方法有哪些434
通过外显行为引发内在变化434
打破恶性循环435
通过对成功的内在归因维持变化436
通过社会影响来进行治疗437
社会关系如何促进健康与幸福感438
亲密关系与健康438
亲密关系与幸福感439
个人后记:提升幸福感441
联系社会442
第15章 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443
目击者的证词可靠吗444
目击者证词的说服力444
当眼见不为实时445
聚焦:目击者证词446
误导信息效应449
重述449
对目击者的反馈449
减少错误450
影响陪审团判断的其他因素453
被告的特征453
法官的指455
其他因素457
什么影响了个体陪审员457
陪审员的理解458
陪审团的选择460
“死刑认定”陪审员461
群体因素对陪审员的影响462
少数派的影响462
群体极化463
宽大463
12个人会比1个人要好吗464
6个人会和12个人一样好吗464
从实验室到生活:模拟陪审团和真实陪审团465
个人后记:让心理科学使我们更聪明地思考466
联系社会466
第16章 社会心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467
什么是全球危机及如何应对468
地球超负荷468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471
聚焦:为环保而创新机制474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眼中的物质主义和财富475
日渐盛行的物质义475
财富与幸福感476
为什么物质主义未能让我们满意479
社会心理学如何有助于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481
调整适应与社会比较481
后物质主义的态度与行为482
聚焦:对于有限世界的致命观念482
个人后记:个体如何在现代世界承担自己的责任484
联系社会485
结语485
专业术语表487
参考文献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