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综合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姜琦刚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4868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3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52页
- 主题词:沙漠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综合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荒漠化的概念和分类分级6
第一节 荒漠化的概念6
第二节 荒漠化的分类分级9
一、荒漠化的分类分级9
二、沙质荒漠化土地分类体系11
第三章 中国北方荒漠化的自然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12
第一节 中国北方荒漠化的自然背景12
一、气候12
二、地貌12
三、水系流域13
四、第四纪地质14
五、水资源15
六、植被17
第二节 中国北方荒漠化的社会经济背景17
二、农业18
一、人口18
三、工业19
第四章 荒漠化调查与研究20
第一节 沙质荒漠化常规调查20
第二节 沙质荒漠化遥感调查21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22
一、遥感数据的选定24
第二节 遥感技术应用24
第一节 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24
第五章 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24
二、遥感资料的制备26
三、沙质荒漠化遥感图像解译标志的建立28
第三节 沙质荒漠化信息提取技术30
第四节 GIS技术应用31
第五节 野外调查验证31
第六节 重点调查和一般调查相结合33
第二节 沙质荒漠化土地分区34
第一节 分区原则与依据34
第六章 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分区34
第七章 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现状36
第一节 中国北方各省(自治区)的沙质荒漠化现状37
一、甘肃省沙质荒漠化现状37
二、内蒙古自治区沙质荒漠化现状38
三、宁夏回族自治区沙质荒漠化现状39
四、陕西省沙质荒漠化现状39
五、山西省沙质荒漠化现状40
六、河北省沙质荒漠化现状41
七、辽宁省沙质荒漠化现状41
八、吉林省沙质荒漠化现状43
九、黑龙江省沙质荒漠化现状43
第二节 贺兰山以西干旱沙质荒漠化区沙质荒漠化现状44
一、库姆塔格沙漠及周缘沙质荒漠化亚区45
二、北山地区沙质荒漠化亚区46
三、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绿洲外缘沙质荒漠化亚区47
四、巴丹吉林沙漠及周缘沙质荒漠化亚区50
五、阿拉善高原东北部沙质荒漠化亚区53
六、乌兰布和沙漠及周缘沙质荒漠化亚区54
七、腾格里沙漠及周缘沙质荒漠化亚区55
第三节 贺兰山—大兴安岭干旱、半干旱沙质荒漠化区沙质荒漠化现状56
一、河套平原沙质荒漠化亚区57
二、毛乌素沙地沙质荒漠化亚区59
三、库布齐沙漠及周缘沙质荒漠化亚区61
四、土默特平原及晋西北沙质荒漠化亚区63
五、内蒙古东部高原北部草原沙质荒漠化亚区64
六、内蒙古东部高原南部农牧交错带沙质荒漠化亚区65
七、浑善达克沙地沙质荒漠化亚区66
八、乌珠穆沁沙地沙质荒漠化亚区67
第四节 大兴安岭以东半干旱、半湿润沙质荒漠化区沙质荒漠化现状69
一、松嫩沙地沙质荒漠化亚区69
二、科尔沁沙地沙质荒漠化亚区71
一、额济纳旗地区沙质荒漠化特征73
第五节 重点调查区沙质荒漠化特征73
二、1:25万金昌市幅沙质荒漠化特征75
三、1:25万吴忠市幅沙质荒漠化特征76
四、1:25万鄂尔多斯市幅沙质荒漠化特征78
五、1:25万通辽市幅沙质荒漠化特征80
六、1:25万通榆县幅沙质荒漠化特征82
第八章 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84
第一节 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分类系统84
一、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分类的原则84
二、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类型的划分84
第二节 中国北方荒漠化动态变化的基本特征85
一、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明显扩大90
二、沙质荒漠化程度增强91
五、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发展速度明显大于东部92
一、甘肃省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92
第三节 中国北方各省(自治区)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92
四、现代沙质荒漠化过程造成地表粗化面积明显增加92
三、主要发生在沙漠或沙质荒漠化土地的外围92
二、内蒙古自治区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94
三、宁夏回族自治区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95
四、陕西省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96
五、山西省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97
六、河北省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98
七、辽宁省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99
八、吉林省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100
九、黑龙江省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101
第四节 贺兰山以西干旱沙质荒漠化区动态变化103
一、库姆塔格沙漠及周缘沙质荒漠化亚区103
二、北山地区沙质荒漠化亚区105
三、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绿洲外缘沙质荒漠化亚区106
四、巴丹吉林沙漠及周缘沙质荒漠化亚区108
五、阿拉善高原东北部沙质荒漠化亚区109
六、乌兰布和沙漠及周缘沙质荒漠化亚区110
七、腾格里沙漠及周缘沙质荒漠化亚区111
第五节 贺兰山—大兴安岭干旱、半干旱沙质荒漠化区动态变化112
一、河套平原沙质荒漠化亚区112
二、毛乌素沙地沙质荒漠化亚区114
三、库布齐沙漠及周缘沙质荒漠化亚区115
四、土默特平原及晋西北沙质荒漠化亚区116
五、内蒙古东部高原北部草原沙质荒漠化亚区118
六、内蒙古东部高原南部农牧交错带沙质荒漠化亚区119
七、浑善达克沙地沙质荒漠化亚区120
八、乌珠穆沁沙地沙质荒漠化亚区121
第六节 大兴安岭以东干旱、半湿润沙质荒漠化区动态变化122
一、科尔沁沙地沙质荒漠化亚区122
二、松嫩沙地沙质荒漠化亚区124
第九章 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演化的地质背景126
第一节 青藏高原隆升与中国北方气候干旱126
第三节 水系的变迁与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127
第二节 新构造运动与中国北方荒漠化127
第四节 沙质荒漠化的物质基础128
第五节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沙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129
第十章 沙质荒漠化防治建议131
第一节 绿洲周缘农业型沙质荒漠化地区132
一、合理利用水资源是防治沙质荒漠化的关键132
一、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133
第二节 草原牧业型沙质荒漠化地区133
三、重点加强金塔绿洲、民勤绿洲及额济纳旗绿洲东部的沙质荒漠化防治133
二、建立合理的防风固沙林及农田防护林体系133
二、加强草场的改良134
三、重点治理沙漠周缘及浑善达克沙地、乌珠穆沁沙地等快速发展地区134
第三节 农牧交错带农牧型沙质荒漠化地区134
一、加强退耕还林,促进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134
二、重点加强鄂尔多斯内流区、科尔沁沙地周缘等快速发展地区的治理134
参考文献135
后记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