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255553.jpg)
- 凌江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8720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金融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1
第一节 货币概述2
一、货币的起源2
二、货币的定义3
三、货币形式及其演变5
四、现代货币的发展趋势8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8
一、货币的主要职能8
二、关于货币职能的一些探讨11
第三节 货币层次12
一、货币层次的划分12
二、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14
第四节 货币制度15
一、本位货币与货币的本位制度15
二、货币制度类型的理论划分16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路径17
四、我国的货币制度21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与区域性货币一体化22
一、国际货币体系23
二、区域性货币一体化25
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33
第一节 信用34
一、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34
二、信用的含义及构成要素34
三、信用的历史演变36
四、信用的作用40
第二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42
一、商业信用42
二、银行信用43
三、国家信用44
四、消费信用45
五、民间信用46
六、国际信用47
第三节 信用工具48
一、信用工具的特征48
二、信用工具的分类49
第四节 金融55
一、金融的概念55
二、金融体系56
三、直接融资56
四、间接融资56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60
第一节 利息61
一、利息的含义61
二、利息的作用61
三、利息的本质62
第二节 利率63
一、利率及其种类63
二、利率的经济功能66
三、利率的计量67
第三节 各种证券的收益率70
一、债券的收益率71
二、股票的收益率72
第四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73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73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74
第五节 利率的决定理论76
一、利率的决定因素76
二、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77
三、西方主要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78
第六节 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及利率市场化改革81
一、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81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83
第四章 金融市场88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89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特点89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90
三、金融市场的功能90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构成92
一、货币市场92
二、资本市场96
三、外汇和黄金市场101
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105
第三节 我国的金融市场107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107
二、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110
三、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对策112
第四节 国际金融市场113
一、国际金融市场概述113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115
第五章 金融机构124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125
一、金融机构体系的概念125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构成125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区别126
四、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必要性126
第二节 银行金融机构128
一、银行的发展演变128
二、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类型132
第三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135
一、证券机构135
二、保险公司135
三、信托投资公司136
四、信用合作社136
五、其他类型非银行金融机构136
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137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137
二、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演变138
三、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139
第六章 商业银行149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概念、特征及组织形式150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150
二、商业银行的特征151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152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54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154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155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156
一、负债业务156
二、资产业务159
三、中间业务162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164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概述164
二、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原则166
三、实施经营管理原则的一些具体措施170
第五节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171
一、存款货币的含义171
二、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171
三、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172
四、货币乘数的修正175
第七章 中央银行179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80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80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181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特点和职能182
一、中央银行的特点182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183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和组织结构184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184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组织结构186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188
一、负债业务188
二、资产业务191
三、中间业务193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196
第一节 货币供给概述197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及作用197
二、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198
三、中央银行体系下的货币供给:多倍存款创造199
四、货币供给决定的一般模型200
五、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演变203
第二节 货币供给理论204
一、货币供给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204
二、传统货币供给理论204
三、现代货币供给理论205
四、货币供给新论205
第三节 货币需求及其决定206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及动机206
二、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206
三、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208
四、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208
第四节 货币需求理论209
一、我国古代的货币需求思想209
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209
三、西方经济学的货币需求理论210
四、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216
五、我国应建立一种怎样的货币需求理论217
第五节 货币供求均衡218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及实现机制218
二、货币失衡221
三、货币均衡的实质及标志221
四、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222
五、不同经济体制下货币供求均衡问题的差异表现222
第六节 货币的对外均衡:国际收支平衡223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223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224
三、国际收支失衡分析229
四、国际收支的调节231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237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与类型238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238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239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241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和治理242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242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244
三、通货膨胀的治理246
四、我国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247
第三节 通货紧缩及其形式250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250
二、通货紧缩的表现形式251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原因、危害和治理251
一、通货紧缩的原因251
二、通货紧缩的危害253
三、通货紧缩的治理254
四、我国1997—2002年的通货紧缩255
第十章 货币政策261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工具262
一、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262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265
三、直接信用控制266
四、间接信用指导266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选择267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267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冲突271
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权衡与取舍272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及其机制272
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272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75
三、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简介276
第四节 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278
一、银行信贷论278
二、非对称信息效应论279
三、流动性效应论279
第五节 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280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280
二、利率制度281
三、信贷控制283
四、再贷款与再贴现284
五、公开市场操作286
第十一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293
第一节 金融风险概述294
一、风险的概念294
二、金融风险的概念及内容295
第二节 金融风险管理296
一、金融风险暴露296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概念297
三、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297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299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299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300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301
第四节 金融监管概述302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302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302
第五节 金融监管内容305
一、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305
二、证券监管的主要内容307
第六节 金融监管体制309
一、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及其类型309
二、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发展趋势311
三、美、英、日金融监管模式介绍313
第七节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314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历史演变314
二、我国的分业金融监管体制316
三、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318
第十二章 金融创新325
第一节 金融创新的概念、种类与动因326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与种类326
二、金融创新理论及动因327
第二节 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331
一、金融制度创新331
二、金融组织结构创新331
三、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创新332
四、金融业务创新333
第三节 金融创新工具334
一、规避金融管制的创新工具334
二、规避金融风险的创新工具336
三、技术创新工具338
第四节 金融创新的影响339
一、金融创新的正面影响339
二、金融创新的负面影响340
第五节 我国的金融创新341
一、我国金融创新的历程和主要表现341
二、我国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343
三、我国金融创新的对策344
第十三章 金融发展349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350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文献概要350
二、金融发展的含义及其规律351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53
四、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现代金融创新的关系354
第二节 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355
一、经济货币化的概念355
二、经济货币化的作用与影响355
三、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356
四、经济货币化的发展趋势与经济金融化357
五、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化与金融化357
第三节 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及金融约束论358
一、金融抑制论359
二、金融深化论361
三、金融约束论362
第四节 金融改革与金融自由化365
一、20世纪70年代拉美南锥体三国的迅速金融自由化及其失败365
二、东亚发展中国家渐进式金融自由化的成功与失败367
三、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验与教训369
四、渐进式金融市场发展370
第五节 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市场化371
一、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方向371
二、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