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常网管网络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群,王春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4786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84页
- 文件大小:152MB
- 文件页数:50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非常网管网络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网络管理基础3
第1章 网络管理概述3
1.1网络管理概述3
1.1.1 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3
1.1.2网络管理资源的表示简介3
1.1.3网络管理系统的类型及优缺点4
1.2 网络管理的功能简介5
1.2.1故障管理5
1.2.2配置管理5
1.2.3性能管理6
1.2.4计费管理7
1.2.5安全管理7
1.3.3 RMON技术8
1.3.2 CMIP协议8
1.3.1 SNMP协议8
1.3 网络管理协议和技术8
1.3.4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9
1.4选择合适的网络管理软件9
1.4.1 网管软件的发展过程9
1.4.2用户选择网管软件的依据10
1.4.3 Aprisma SPECTRUM11
1.4.4 Cabletron NetSight11
1.4.5 HP OpenView12
1.4.6 CiscoWorks12
1.4.7 IBMTivoli12
1.4.8 Novell网络管理软件13
1.4.9 Sun NetManager13
1.4.10 3Com Transcend13
1.5.1物理故障14
1.5 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14
1.4.11 Micromuse Netcool14
1.5.2逻辑故障15
1.5.3线路故障15
1.5.4路由器故障15
1.5.5主机故障16
1.6本章小结16
第2章 利用NTFS加强对文件的管理17
2.1磁盘分区的类型介绍17
2.1.1什么是FAT17
2.1.2什么是VFAT18
2.1.3什么是FAT3218
2.1.4什么是NTFS18
2.1.5在FAT16、FAT32和NTFS之间的比较20
2.2如何将FAT分区转换为NTFS分区21
2.3.2管理NTFS权限22
2.3 NTFS的权限及其设置22
2.3.1访问控制列表22
2.3.3 多个NTFS权限的叠加和应用25
2.3.4 NTFS权限的继承特点及应用27
2.3.5复制和移动文件及文件夹28
2.3.6特殊NTFS权限的功能及应用29
2.4通过网络访问文件资源32
2.4.1 与共享文件夹有关的权限32
2.4.2对NTFS权限和共享文件夹的权限进行组合34
2.5利用EFS保护数据的安全34
2.5.1对文件夹或者文件进行加密35
2.5.2对文件夹或者文件进行解密36
2.5.3恢复加密的文件夹或者文件36
2.6本章小结40
3.1.1磁盘管理的基本概念41
3.1磁盘管理概述41
第3章 Windowss 2000/2003的磁盘管理41
3.1.2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42
3.1.3远程磁盘管理43
3.1.4磁盘管理的使用45
3.2使用基本磁盘46
3.2.1 建立分区46
3.2.2使用分区51
3.3磁盘管理53
3.3.1更新磁盘信息53
3.3.2将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53
3.3.3将动态磁盘转换为基本磁盘55
3.4动态磁盘的管理56
3.4.1建立动态卷57
3.4.2扩展简单卷59
3.4.3管理跨区卷61
3.4.4管理带区卷63
3.4.5管理镜像卷65
3.4.6管理RAID5卷68
3.5本章小结70
第4章 Windows2000/2003的用户管理71
4.1用户和用户组的概念71
4.1.1 本地用户账户与域用户账户71
4.1.2账户的命名原则72
4.1.3密码要求72
4.2本地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72
4.2.1创建本地用户账户72
4.2.2设置本地用户账户的属性74
4.2.3修改用户名和密码77
4.2.4默认的本地用户组78
4.2.5 向组中添加用户80
4.2.6创建本地用户组81
4.3.1创建域用户账户82
4.3域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82
4.3.2设置域用户账户的属性84
4.3.3用户属性的其他操作86
4.3.4创建域用户组88
4.3.5组作用域的属性、设置及应用89
4.3.6组类型的属性90
4.3.7将计算机添加到域中90
4.3.8将用户添加到本地管理员组92
4.4组织单位(OU)的规划95
4.4.1组织单位的特点95
4.4.2创建组织单位95
4.5本章小结96
5.1.1组策略的组成97
5.1.2组策略的应用特点97
5.1组策略概述97
第5章 Windows2000/2003的组策略及应用97
5.2创建组策略98
5.2.1组策略元素98
5.2.2组策略对象99
5.2.3对象连接100
5.2.4创建组策略对象101
5.2.5创建未连接的组策略对象101
5.2.6连接一个已存在的组策略对象103
5.3利用组策略管理客户端104
5.3.1组策略管理模板介绍104
5.3.2利用组策略控制用户桌面106
5.3.3利用组策略控制用户的网络访问108
5.3.4利用组策略控制用户对管理工具和应用程序的访问109
5.4.1组策略脚本介绍110
5.4组策略脚本及应用110
5.4.2组策略脚本的设置和应用111
5.5重定向文件夹112
5.5.1 Windows 2000/2003重定向文件夹的特点112
5.5.2利用组策略实现重定向文件夹113
5.6组策略操作114
5.6.1 Windows 2000/2003执行组策略的特点115
5.6.2应用组策略115
5.6.3及时更新组策略116
5.6.4组策略出现冲突后的解决方法116
5.6.5组策略的继承关系116
5.7通过组策略进行软件分发管理117
5.7.1 Windows安装程序118
5.7.2软件分发点118
5.7.4创建软件分发策略119
5.7.3软件分发的类型119
5.7.5改变分发的软件包选项120
5.7.6设置软件安装的默认值120
5.7.7在客户端安装发行软件121
5.7.8使用.zap文件分发软件122
5.7.9创建软件类别123
5.8本章小结124
第6章 Windows 2000/2003活动目录的管理125
6.1认识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125
6.1.1 Windows2000/2003活动目录的特点125
6.1.2活动目录与域控制器126
6.2活动目录的安装126
6.2.1安装活动目录前的准备工作126
6.2.2升级到活动目录127
6.3活动目录的备份与恢复129
6.3.1备份系统状态130
6.3.2恢复系统状态131
6.3.3安装管理工具133
6.4安装其他的域控制器134
6.4.1将成员服务器升级到域控制器134
6.4.2工作站的配置136
6.5拯救域控制器136
6.5.1 当域控制器出现故障时的解决方法136
6.5.2转移操作主机角色137
6.5.3原主域控制器的恢复140
6.5.4占用操作主机的角色142
6.6信任关系的创建和应用143
6.7 重命名Active Directory服务器146
6.7.1 对域重命名的过程146
6.7.2新建DNS区域146
6.7.3修改域控制器的级别147
6.7.4在成员服务器上使用rendom工具进行重命名操作148
6.7.5在域控制器上重命名DNS150
6.7.6调整组策略151
6.8本章小结152
第7章 Windows 2000/2003服务器的日常管理153
7.1 使用Microsoft管理控制台对网络中的各种服务器进行日常管理153
7.1.1 MMC的特点153
7.1.2 MMC控制台154
7.1.3 MMC管理单元和常用选项154
7.2使用MMC控制台对网络中的服务器进行日常管理155
7.2.1在MMC控制台中添加管理插件的方法155
7.2.2使用MMC管理本地计算机上的相关服务157
7.2.3使用MMC管理远程计算机的相关服务158
7.2.4使用MMC管理Active Directory服务器161
7.2.5使用MMC管理Exchange服务器的方法162
7.2.6安装Live Communication Server 2005管理工具165
7.2.7使用MMC管理IIS服务器165
7.2.8使用MMC管理ISA Server服务器167
7.2.9使用MMC集中管理网络中的所有服务器168
7.3服务器的远程管理168
7.3.1为什么要实行远程管理169
7.3.2 Windows终端服务169
7.3.3安装终端服务169
7.3.4终端服务的授权170
7.3.5终端服务器的配置173
7.4在Windows客户机上远程管理服务器178
7.4.1在Windows 9x或Windows 2000客户机上远程管理服务器178
7.4.2在WindowsXP工作站上远程管理服务器180
7.4.3在Windows Server 2003计算机上远程管理服务器182
7.5使用IE进行远程管理184
7.5.1安装远程桌面Web连接组件184
7.5.2使用IE进行远程管理184
7.6服务器管理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具体问题186
7.6.1 处于防火墙后的服务器的管理186
7.6.2从互联网上管理局域网中的服务器187
7.6.3使用终端服务时的注意事项187
7.7使用远程管理(HTML)功能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188
7.7.1添加“远程管理(HTML)”功能188
7.7.2实现远程管理功能189
7.7.3远程管理(HTML)与终端服务的区别191
7.8关于Windows Server 2003防火墙的问题191
7.9本章小结192
8.1.1安装网络打印机驱动程序195
8.1 网络打印机的安装与设置195
第8章 网络打印机的管理195
第二篇 Windows网络的安全管理195
8.1.2安装网络打印机管理软件198
8.1.3管理网络打印机199
8.2安装共享打印机服务器200
8.2.1添加本地打印共享设备200
8.2.2添加网络接口共享打印设备203
8.3打印服务器的管理204
8.3.1在Windows计算机上管理打印机205
8.3.2通过浏览器管理打印机207
8.3.3创建打印池207
8.3.4打印机权限的设置208
8.4共享网络打印机209
8.4.1共享打印机的安装210
8.4.2利用浏览器连接到打印机211
8.5本章小结212
第9章 DHCP服务器的管理213
9.1 DHCP服务器功能概述213
9.1.1使用DHCP服务的好处213
9.1.2 DHCP的工作原理213
9.1.3 DHCP服务的相关概念214
9.1.4规划DHCP服务器215
9.2 DHCP服务器的安装和基本配置216
9.2.1为多子网启用DHCP配置三层交换机216
9.2.2安装DHCP服务器218
9.2.3在Active Directory中授权DHCP服务器219
9.2.4为各VLAN创建作用域220
9.2.5配置DHCP服务器选项222
9.2.6创建保留地址223
9.2.7启用DHCP中继224
9.3.1 作用域的管理226
9.3.2 DHCP服务器的常规管理226
9.3 DHCP服务器的管理226
9.3.3 DHCP服务器的备份与还原228
9.4 DHCP客户端的设置和使用229
9.4.1 为Windows 98计算机启用DHCP客户端229
9.4.2为Windows 2000计算机启用DHCP客户端232
9.4.3为Windows XP计算机启用DHCP客户端233
9.5本章小结234
第10章 Windows Server 2003证书的管理235
10.1 Windows Server2003证书服务235
10.1.1 Windows Server2003中证书服务的特点235
10.1.2企业证书服务器的安装236
10.2企业证书服务的使用237
10.2.1使用Web界面申请与安装证书237
10.2.2导出证书240
10.2.3导入证书242
10.2.4使用证书向导申请证书244
10.2.5配置证书的自动注册策略246
10.3证书服务器的备份与还原247
10.3.1证书的备份247
10.3.2证书的还原248
10.4证书服务的管理250
10.4.1宣告证书无效251
10.4.2解除被吊销的证书251
10.4.3发布证书撤销清单252
10.5独立证书服务器的安装和管理252
10.5.1安装独立证书服务器253
10.5.2 申请用户证书254
10.5.3申请计算机证书256
10.5.4在独立CA上颁发证书258
10.5.5安装颁发的证书258
10.5.6信任独立CA服务器259
10.5.7将申请的计算机证书用于安全Web通信261
10.6数字证书应用实例262
10.6.1使用证书对电子邮件进行签名263
10.6.2使用证书发送加密的E-mail265
10.6.3使用证书对Word文档签名267
10.7本章小结268
第11章 网络防病毒系统的部署和应用269
11.1 Symantec企业版网络防病毒系统的部署和应用269
11.1.1 Symantec企业版网络防病毒系统的特点269
11.1.2安装Symantec系统中心270
11.1.3安装LiveUpdate管理程序272
11.1.4安装AV服务器273
11.1.5配置AV服务器275
11.2 部署SymantecAntiVirus客户端277
11.2.1使用组策略进行部署277
11.2.2使用客户端部署工具进行部署278
11.3.1 创建共享文件夹280
11.3配置Live Update服务器实现病毒库和程序的自动更新280
11.2.3直接在客户端安装280
11.3.2 LiveUpdate服务器的配置方法281
11.4 Symantec系统中心的配置与管理283
11.4.1 SSC控制台的设置283
11.4.2添加客户端计算机到服务器组284
11.4.3客户端的升级配置284
11.4.4病毒定义管理器的使用和应用285
11.4.5定时查杀病毒功能的设置286
11.4.6客户端自动防护功能的设置286
11.5 Symantec AntiVirus企业版客户端的应用288
11.5.1 Symantec客户端的安装和配置288
11.5.2 Symantec防杀病毒软件客户端使用说明292
11.6单机版防病毒软件在网络中的设置与使用292
11.6.1 KV2005在服务器端的安装与设置292
11.6.2 KV2005客户端的安装与设置294
11.6.3 KV2004的安装与设置295
11.6.5金山毒霸6客户端的安装与设置297
11.6.6金山毒霸2006设置298
11.7使KV2006单机版达到网络版的功能298
11.7.1注册江民通行证并进行充值299
11.7.2在服务器上安装并配置KV2006299
11.7.3将KV2006安装文件夹设置为共享并编辑升级批处理程序301
11.7.4在客户端上安装并配置KV2006302
11.7.5实现客户端病毒库的自动更新303
11.8本章小结304
第12章 利用SUS对Windows补丁进行管理305
12.1 Windows操作系统的自动更新305
12.2 SUS服务器的安装306
12.3 SUS服务器的管理309
12.4 SUS客户端的管理313
12.4.1 SUS对客户端操作系统的要求313
12.4.2工作组环境中的设置314
12.4.3域环境中的配置315
12.5客户端安全补丁的安装过程319
12.6本章小结322
13.1 WSUS的特点323
13.2 安装WSUS服务器前的准备工作323
第13章 利用WSUS管理Windows补丁323
13.2.2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324
13.2.3准备WSUS软件324
13.2.1服务器的准备324
13.2.4安装WSUS的注意事项326
13.3安装WSUS服务器328
13.4 WSUS服务器的设置330
13.4.1 WSUS的同步选项设置330
13.4.2自动批准选项的设置333
13.4.3计算机选项的设置334
13.4.4详细选择WSUS支持的产品334
13.5工作站端的配置335
13.5.1 Windows 2000的设置336
13.5.2 WindowsXP和WindowsServer 2003的设置337
13.5.3工作站端的升级过程338
13.6下载升级补丁339
13.6.1筛选视图的设置339
13.6.2批准所有更新340
13.7 WSUS工作站的管理341
13.8本章小结344
14.1 Cisco IOS软件操作基础347
第14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文件管理347
14.1.1 Cisco IOS的操作模式347
第三篇 网络设备的管理347
14.1.2配置设备名称(全局配置模式)348
14.1.3配置日志消息(全局配置模式)348
14.1.4配置enable口令(全局配置模式)349
14.1.5配置接口的IP地址(接口配置模式)350
14.1.6关闭和启用接口(接口配置模式)350
14.1.7配置串行接口的时钟(接口配置模式)351
14.1.8配置接口的带宽(接口配置模式)351
14.1.9 Interface range命令352
14.1.10配置console接口相关参数(线路配置模式)352
14.1.11 配置虚拟终端线路(VTY)相关参数(线路配置模式)353
14.1.12配置AUX接口相关参数(线路配置模式)354
14.1.13获取Cisco设备的信息以及检验设置355
14.2管理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文件358
14.2.1管理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文件358
14.2.2利用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命令保存交换机的配置文件359
14.2.3利用copy startup-config running-config命令将配置文件复制到RAM中359
14.2.4利用erase startup-config命令删除交换机的配置文件360
14.2.5使用TFTP服务器管理配置文件360
14.2.6使用FTP服务器管理配置文件361
14.2.7 copy running-config flash362
14.2.8 copy flash:config system:running-config362
14.3 管理交换机和路由器的IOS镜像文件363
14.3.1指定设备IOS镜像363
14.3.2使用copy命令363
14.3.3使用archive命令365
14.4网络设备特殊故障处理368
14.4.1 Catalyst 2950/3550系列交换机密码恢复368
14.3.4使用delete命令删除FLASH中的文件368
14.4.2 Cisco路由器密码恢复370
14.4.3 Console端口坏了怎么办371
14.4.4 STAR-S2024M交换机密码恢复375
14.5本章小结380
第15章 虚拟局域网(VLAN)的应用管理381
15.1 VLAN的概念381
15.2 网络管理中VLAN的作用382
15.2.2利用VLAN提高网络整体的安全性383
15.2.3利用VLAN方便网络管理383
15.2.1利用VLAN控制广播风暴383
15.3 VLAN的实现方式384
15.3.1什么是静态VLAN384
15.4链路类型及管理385
15.4.1什么是接入链路385
15.3.2什么是动态VLAN385
15.4.2什么是干道链路(Trunk)386
15.5 VLAN的配置387
15.5.1 VLAN的创建和删除387
15.5.2静态VLAN的划分389
15.5.3动态VLAN配置简述391
15.5.4校检VLAN的配置392
15.6 VTP(VLAN干道协议)的应用和管理393
15.6.1 VTP通告信息394
15.6.2 VTP的修剪功能及应用395
15.6.3 VTP的相关配置396
15.7本章小结398
16.1交换机之间的冗余链路399
16.1.1广播回路399
第16章 交换机链路的管理399
16.1.2 MAC地址表的不稳定400
16.2生成树协议(STP)的概念和应用401
16.3.1 网桥ID的概念和应用402
16.3.2路径开销的概念402
16.3 桥接协议数据单元(BPDU)的概念和应用402
16.4.1生成树检查BPDU的顺序403
16.4生成树的收敛功能及应用403
16.4.2生成树的收敛过程403
16.3.3端口ID的概念403
16.5生成树与交换机的端口状态408
16.5.3学习状态409
16.5.2监听状态409
16.5.4转发状态409
16.5.1禁用和阻塞状态409
16.6生成树中的时间参数410
16.7生成树的重新计算411
16.8.1启用主禁用生成树412
16.8.2 show spanning-tree命令412
16.8在交换机上配置生成树412
16.8.3修改网桥的优先级414
16.8.4修改路径开销和端口ID415
16.8.5生成树应用案例分析416
16.9 VLAN和生成树的结合419
16.9.1 PVST(每VLAN一个生成树)419
16.9.2 CST(公共生成树)420
16.10本章小结420
第17章 访问控制列表(ACL)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421
17.1 什么是访问控制列表(ACL)421
17.2访问控制列表的工作方式422
17.2.1访问控制列表的工作过程423
17.2.2访问控制列表中各命令的执行顺序423
17.2.3 “隐式拒绝一切”和“显式允许一切”的区别和应用424
17.2.4 TCP/IP访问控制列表的特点425
17.3 TCP/IP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和管理426
17.3.1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426
17.3.2扩展IP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427
17.3.3命名IP访问控制列表428
17.3.4调用IP访问控制列表429
17.4对访问控制列表放置的思考429
17.4.1访问控制列表的方向430
17.4.2访问控制列表的类型430
17.5访问控制列表应用举例431
17.5.1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431
17.5.2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应用433
17.5.3扩展访问控制列表的应用435
17.5.4命名访问控制列表的应用436
17.6访问控制列表的修改方法437
17.6.1 命名访问控制列表的修改方法437
17.6.2编号访问控制列表的修改438
17.7使用访问控制列表抵挡冲击波和震荡波等蠕虫病毒439
17.8本章小结440
18.1利用Sygate实现NAT441
18.1.1利用Sygate通过ADSL接入时的基本设置441
第18章 网络地址转换(NAT)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软件实现部分441
18.1.2利用Sygate接入时的高级设置444
18.1.3 Sygate单网卡接入方式的实现方法445
18.1.4 Sygate单网卡接入的基本设置445
18.1.5 Fireware防火墙设置448
18.1.6 Bandwidth Management(带宽管理)449
18.1.7 Access Rules(访问规则)451
18.2 Windows 2000 Server中NAT功能的应用和管理454
18.2.1 Windows 2000 Server软路由功能的特点454
18.2.2用Windows2000Server实现路由功能的多种方案455
18.2.3在Windows 2000 Server上安装路由服务456
18.2.4 Windows 2000 Server路由器的设置460
18.3 WindowsXP中网桥功能的应用和管理464
18.3.1使用路由和网桥连接时的区别464
18.2.5客户端的设置464
18.3.2 Windows XP服务器端的配置465
18.3.3 Windows 98客户端的配置472
18.3.4 Windows 2000客户端的配置472
18.4 Windows Server 2003中NAT功能的应用和管理473
18.4.1在Windows Server 2003上安装路由服务474
18.4.2用Windows Server 2003实现LAN与WAN之间的互联477
18.4.3 Windows Server2003路由器的配置478
18.4.4 Windows Server2003路由器的管理482
18.5本章小结484
11.6.4金山毒霸6服务器端的安装与设置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