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学原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意)克罗斯(B.Croce)著;傅东华译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34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学原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直观与表现1
第一节 直观的知识1
第二节 直观的知识对智力的知识独立2
第三节 直观与知觉5
第四节 直观与空间及时间的概念6
第五节 直观与感觉8
第六节 直观与联想11
第七节 直观与再生表象12
第八节 直观与表现13
第九节 主张直观与表现有别的谬见14
第十节 直观与表现的同一性18
第二章 直观与艺术20
第一节 推论与说明——艺术与直观知识的同一性20
第二节 两者并无种类上的差别20
第三节 内包上无差别22
第四节 差别是外延的及经验的22
第五节 艺术的天才24
第六节 美学上的内容与形式26
第七节 对于自然模仿说及艺术错觉说的批判27
第八节 对于否认理论的事实而主感情的事实的艺术论的批判——美的表象及感情29
第九节 对于美的感觉说的批判30
第十节 艺术作品的统一与不可分性33
第十一节 艺术是解放者35
第三章 艺术与哲学36
第一节 智力的知识和直观的知识之不可分性36
第二节 对于此论的否定说的批判37
第三节 艺术与科学40
第四节 内容与形式的另一意义——散文与诗42
第五节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关系43
第六节 其他形式的知识不存在44
第七节 史实与艺术的同异44
第八节 历史的批评47
第九节 历史的怀疑主义48
第十节 哲学为完全的科学——所谓自然科学和它们的范围49
第十一节 现象与实在51
第四章 美学上的历史主义与主智主义53
第一节 对于或然论及自然主义的批判53
第二节 对于主张艺术须有观念有论题等说及类型说的批判55
第三节 对于象征与譬喻的批判56
第四节 对于艺术及文学的种类说的批判58
第五节 艺术判断上由此说而起的谬误60
第六节 种类区分之经验的意义62
第五章 历史学及论理学上类似的谬误65
第一节 对于历史哲学的批判65
第二节 美学之侵入论理学67
第三节 论理学的本质69
第四节 论理的判断与非论理的判断之区别70
第五节 三段论法71
第六节 论理学的虚伪与美学的真实74
第七节 革新的论理学75
第六章 理论的活动及实践的活动77
第一节 意志77
第二节 意志为知识的更进阶段78
第三节 对此的异论及说明75
第四节 对于实践的判断或价值的判断之批判81
第五节 美的事实中排除实践的事实82
第六节 对于艺术目的说及内容选择说之批判84
第七节 艺术实践上之无罪85
第八节 艺术的独立87
第九节 对于所谓「风格即人」一语的批判87
第十节 对于所谓艺术上的真挚的批判88
第七章 理论与实际之类似90
第一节 实践的活动之二形式90
第二节 经济地有用的活动90
第三节 有用与专门之区别91
第四节 有用与利已主义之区别92
第五节 经济的意志和道德的意志93
第六节 纯粹的经济性94
第七节 道德的经济方面95
第八节 仅属经济的事及道德的无关心之谬误97
第九节 对于功利主义的批判及伦理学与经济学之改革98
第十节 实践活动上的现象与实在99
第八章 对于其他精神的形式之排除101
第一节 精神的体系101
第二节 天才的诸形式102
第三节 精神活动之第五形式不存在——法律及社会性102
第四节 宗教104
第五节 形而上学105
第六节 精神的想像力与直观的智力107
第七节 神秘的美学107
第八节 艺术的有限性与不灭性108
第九章 表现无样式等级之分及对修辞学之批判111
第一节 艺术的特性111
第二节 表现无样式之可分112
第三节 翻译之不可能112
第四节 对于修辞学的范畴之批判113
第五节 修辞学范畴之经验的意义115
第六节 此等范畴用作美的事实的同义语116
第七节 用作种种审美上不完全的表示118
第八节 用作一种超越美学而为科学尽职的意义118
第九节 学校中的修辞学119
第十节 表现的类似120
第十一节 翻译之相对的可能性121
第十章 美的感情及美与丑之区别122
第一节 感情一语的种种意义122
第二节 以活动论的感情122
第三节 感情与经济的活动之同一性123
第四节 对于快乐说之批评125
第五节 感情为一切形式的活动的随伴物125
第六节 感情之某等区分的意义127
第七节 价值与贬价值……相反性与其结合128
第八节 美为表现的价值或即表现129
第九节 丑及其所由构成之美的元素130
第十节 相信表现可无美丑的谬见131
第十一节 真正美的感情及随伴的或偶发的感情132
第十二节 对于所谓具形的感情之批判133
第十一章 美的快乐说之批判135
第一节 主张美为高等感觉的快感说之批判135
第二节 游戏说之批判136
第三节 性及胜利说之批判137
第四节 同感说的美学之批判——此说中内容和形式的意义138
第五节 美的快乐说与道德说139
第六节 艺术之严格主义的否定及教训主义的辩护140
第七节 纯粹美之批判141
第十二章 同感说的美学及似是而非的美之概念143
第一节 似是而非的美之概念及同感说的美学143
第二节 艺术上的丑及丑之征服说的批判144
第三节 此等似是而非的美学概念是属心理学的146
第四节 此等概念之严正的定义不可能147
第五节 例如祟高滑稽幽默等之定义148
第六节 此等概念与美的概念之关系152
第十三章 自然及艺术上之『物的美』154
第一节 美的活动与物的观念154
第二节 表现之美学的意味及自然论的意味155
第三节 再生表象与记忆157
第四节 记忆的帮助之形成158
第五节 物的美159
第六节 内容与形式之另一意义160
第七节 自然美与人工美161
第八节 混成美163
第九节 著作164
第十节 自由美及不自由美165
第十一节 对于不自由美之批判166
第十二节 创作的戟因168
第十四章 由物理学与美学混同而生之种种谬误170
第一节 美的联合说之批判170
第二节 美的物理学之批判171
第三节 人体美论之批判172
第四节 几何形美之批判174
第五节 对于自然模仿的另一相之批判176
第六节 美之基本形式说的批判177
第七节 对于探求美之客观条件的批判178
第八节 美学的占星术180
第十五章 具体化活动——艺术之技巧与理论182
第一节 具体化之实践的活动182
第二节 具体化的技术182
第三节 各种艺术的技巧论184
第四节 各种艺术的审美论之批判186
第五节 艺术分类的批判187
第六节 艺术联合论之批判189
第七节 具体化活动与功利及道德之关系190
第十六章 监识及艺术之再生193
第一节 美的判断——美的判断与美的再生之同一性193
第二节 创作与批评无差歧之可能194
第三节 监识与天才之同一性196
第四节 与他种活动之类似198
第五节 美学上的绝对论(即主智主义)与相对论之批判199
第六节 相对的相对论之批判200
第七节 基于戟因及精神特质之变化的反对论201
第八节 对于分标号为自然的及习惯的两种之批判203
第九节 此等差变如何可以超御204
第十节 作品之复旧与历史的解释205
第十七章 文学史与艺术史208
第一节 文学与艺术之历史的批评及其重要208
第二节 文学史和艺术史及其与历史的批评和审美的判断之区别211
第三节 艺术史及文学史的方法213
第四节 艺术起源问题的批判213
第五节 进步与历史的标准215
第六节 文艺史上并无一脉的进步221
第七节 违犯这条法则的错误224
第八节 美学上『进步』一语的其他意义225
第十八章 结论 言语学与美学之同一性228
第一节 全书的总纲228
第二节 言语学与美学之同一性231
第三节 言语学上诸问题之美学的公式化及言语的本质232
第四节 言语的起源及其发达234
第五节 文法与论理学的关系235
第六节 文法的种类或品词236
第七节 言语的个性及国语的分类238
第八节 标准文法之不可能239
第九节 文法之教授的目的240
第十节 言语的基本事实或语根241
第十一节 美的判断及模范语言243
第十二节 结论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