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瘟疫明辨 松峰说疫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瘟疫明辨 松峰说疫
  • (清)戴天章著;海陵,李顺保校注;(清)刘奎著;海陵,李顺保校注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1064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瘟疫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瘟疫明辨 松峰说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7

一辨气7

二辨色7

三辨舌8

四辨神8

五辨脉8

辨时行疫疠与风寒异气9

辨时行疫疠与风寒异受9

辨传经10

兼寒11

兼风12

兼暑12

兼疟13

兼痢14

夹食15

夹痰水15

夹郁16

夹血16

夹脾虚17

夹肾虚18

夹亡血18

夹疝19

夹心胃痛19

夹哮喘20

卷二21

表症21

发热21

恶寒23

寒热往来24

头痛25

头胀26

头眩26

目胀27

项强酸27

背痛酸27

头重27

腰痛酸28

膝痛酸28

胫腿痛酸29

足痛29

肩臂痛酸29

腕痛30

周身骨节酸痛30

身重30

盗汗31

战汗31

自汗31

狂汗32

头肿32

面肿33

颈项肿33

耳旁肿33

胸红肿33

周身红肿34

发黄34

发疹35

发斑35

卷三36

里症36

烦躁36

呕37

渴38

咳38

口苦39

口甘40

唇燥40

齿燥40

鼻孔干41

耳聋41

鼻如烟煤41

鼻孔扇张42

咽干42

咽痛42

舌燥43

舌强 附舌痿43

舌卷短44

胸满痛44

胁满痛45

腹满痛46

少腹满痛46

自利47

便血48

便脓血48

大便闭49

小便不利50

小便黄赤黑50

小便多51

遗尿51

囊缩52

多言52

谵语52

沉昏53

善忘53

狂53

循衣摸床撮空54

多睡54

身冷55

呃逆56

吐蛔56

卷四57

汗法57

下法58

急下证58

蓄水证59

蓄血证59

清法59

当下证59

缓下证59

热在营卫证60

热在胸膈证60

热在肠胃证60

热在心包及心证60

和法60

补法61

四损62

当补阴证62

当补阳证62

四不足63

三复64

辨似64

遗症 属病后不表里症66

发肿66

发痿67

发疮67

发颐67

索泽68

发蒸68

妇人68

妊娠69

小儿69

卷末70

诸方目70

大青龙汤70

六神通解散70

九味羌活汤70

葳蕤汤70

大羌活汤70

柴胡四物汤71

清脾饮71

参胡三白汤71

小柴胡汤71

炙甘草汤71

吴氏达原饮71

人参败毒散71

大承气汤72

小承气汤72

调胃承气汤72

人参白虎汤72

黄龙汤72

六味地黄汤72

生脉散72

导赤泻心汤73

小陷胸汤73

黄连解毒汤73

栀子豉汤73

黄芩汤73

越婢汤73

四物汤73

阳旦汤73

猪苓汤74

天水散 益元散74

柴葛解肌汤74

吴氏三消饮74

六君子汤74

归脾汤74

补中益气汤75

三黄石膏汤75

防风通圣散75

大柴胡汤75

清燥汤75

吴氏清燥养荣汤75

平胃散76

四苓散76

吴氏承气养荣汤76

凉膈散76

葛根葱白汤76

瓜蒂散76

逍遥散76

桃仁承气汤77

茵陈蒿汤77

吴氏举斑汤77

犀角地黄汤77

三黄泻心汤77

藿香正气散77

橘皮半夏汤77

白虎加苍术汤78

白虎举斑汤78

白虎汤78

大陷胸汤78

竹叶石膏汤78

二陈汤78

十枣汤78

理中汤78

大半夏汤78

大陷胸丸79

抵当汤79

八珍汤79

葛根芩连汤79

麻仁丸79

天王补心丹79

建中汤80

吴氏安神养血汤80

附子汤80

异功散80

四君子汤80

仓廪汤80

荆防败毒散80

普济消毒饮81

吴氏蒌贝养荣汤81

吴氏柴胡养荣汽81

吴氏柴胡清燥汤81

吴氏人参养荣汤81

吴氏参附养荣汤81

犀角大青汤81

柴葛五苓散82

[附录]瘟疫明辨歌诀84

校注说明84

辨温疫与风寒异治85

辨温疫初起气色舌神脉85

辨温疫兼风86

辨温疫兼寒86

辨温疫兼暑86

辨温疫兼疟87

辨温疫兼痢87

辨温疫夹痰88

辨温疫夹水88

辨温疫夹食88

辨温疫夹郁89

辨温疫夹血及蓄血89

辨温疫夹脾虚90

辨温疫夹肾虚90

辨温疫夹心胃痛(附疝气)91

辨温疫夹亡血91

辨温疫夹哮喘92

松峰说疫94

校注说明94

序95

叙97

自序99

卷之一101

述古101

卷之二122

论治122

瘟疫名义论122

疫病有三种论123

用党参宜求真者论124

用大黄石膏芒硝论125

治瘟疫慎用古方大寒剂论125

立方用药论126

疫症繁多论126

治疫症最宜变通论127

抄复论128

仅读伤寒书不足以治瘟疫,不读伤寒书亦不足以治瘟疫论128

读伤寒书当先观阳症论129

舍病治因论129

瘟疫统治八法130

解毒130

针刮131

涌吐132

罨熨133

助汗133

宜忌137

除秽137

符咒138

赤灵符138

避瘟神咒139

御瘟符咒139

送瘟疫时灾吉凶诗139

善后140

瘟疫六经治法141

太阳经141

头痛热渴141

身痛脉紧烦躁无汗142

烦热澡渴142

阳明经143

目痛鼻干143

目痛鼻干呕吐泄利143

阳明腑证:汗出潮热谵语腹满便秘144

胁痛耳聋145

少阳经145

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呕吐泄利146

三阳传胃146

三阳传胃发斑147

太阴经147

腹满嗌干147

少阴经148

干燥发渴148

厥阴经149

烦满囊缩149

厥阴发斑149

瘟疫杂症治略150

衄血150

蓄血151

吐血151

斑疹152

发黄153

斑黄并发154

善怒154

狂155

循衣摸床156

谵语讝语156

二便不通157

休息泻157

下利158

头汗160

盗汗160

自汗161

无声161

囊缩162

结胸163

呃逆164

摇头164

瘛疭165

渴166

腹痛166

短气167

瘟疫兼暑167

瘟疫兼湿168

瘟疫兼痢170

瘟疟170

妊娠瘟疫171

小儿瘟疫172

齿衄173

瘟疫杂症简方173

鼻衄173

吐血174

蓄血174

发斑174

发黄176

狂177

结胸178

呃逆179

痢179

烦躁180

浮肿180

已汗不解181

腹胀181

心悸脉结代181

哕181

咽痛181

热病生?下部有疮182

天时热毒攻手足肿痛欲断182

热病余毒182

诸复182

瘟疟痰甚但热不寒184

目暗184

瘟症挟惊184

热病口疮成?184

热瘴昏迷烦闷饮水不止185

妊娠时疾赤斑变黑尿血185

热病胎死及下胎衣185

寒疫185

攻里186

发表186

瘟疫应用药186

寒凉187

利水187

理气187

理血187

化痰187

逐邪188

消导188

温补188

卷之三189

杂疫189

葡萄疫189

捻颈瘟190

虾蟆瘟190

大头瘟190

杨梅瘟191

瓜瓤瘟191

疙瘩瘟192

软脚瘟192

绞肠瘟193

鸬鹚瘟194

龙须瘟194

芋头瘟194

蟹子瘟194

板肠瘟194

胁痛瘟195

刺蝥瘟痧195

地葡瘟痧195

手足麻瘟196

扣颈瘟196

狼掐翻197

蚰蜒翻198

椅子翻198

扁担翻198

王瓜翻198

白眼翻199

绕脐翻199

疙瘩翻199

麻雀挣199

鸦子挣200

乌沙挣200

黄鹰挣200

羊毛挣200

缠丝挣201

长蛇挣201

兔儿挣201

鹁鸽挣201

乌鸦挣201

哑叭挣202

母猪挣202

老鼠挣202

虾蟆挣202

海青挣202

眠羊挣203

野雀挣203

狐狸挣203

猿猴挣203

奔牛挣203

鹰嘴挣204

赤膈类伤寒204

解?类伤寒205

黄耳类伤寒205

痧病类伤寒206

喉管伤寒206

油痧瘴206

乌痧瘴207

哑瘴207

锁喉黄207

脖子猴208

谷眼208

天行虏疮208

疫厥209

羊毛疔209

缠喉风209

雾气210

化金疫210

神鬼箭打210

赤瞎210

抱心疔211

瘟痧211

宜识痧筋211

放痧十则211

放痧法212

刮痧法212

新定刮痧法213

治痧三法213

治痧分经络症候213

用药大法214

痧前禁忌215

痧后禁忌215

扑鹅痧215

青筋216

痰疫217

卷之四219

辨疑219

辨温病阴暑219

辨夏凉冬暖不足致疾219

辨吴又可偏用大黄220

辨用老君神明散东坡圣散子221

辨赔赈散等方222

辨张景岳言瘟疫222

辨呕吐哕呃咳逆噫气223

辨五疫治法225

辨吴又可疫有九传治法中先里后表225

辨瘟邪止在三阳经225

辨内伤寒认作瘟疫226

内伤寒发斑227

辨汗无太早下无太晚228

内伤寒发黄228

辨郑声229

辨褚氏春瘟夏疫230

卷之五231

诸方231

避瘟方231

除瘟方238

卷之六247

运气247

五运详注247

天干阴阳配合化为五运247

六气详注247

阴阳配合五行运化五方位247

阴阳刚柔对冲化为六气248

六气分主客248

司天在泉左右间气249

司天在泉解250

五运天时民病251

六气天时民病255

子午之岁256

丑未之岁260

寅申之岁263

卯酉之岁267

辰戌之岁270

巳亥之岁274

五运五郁天时民病详解277

土郁之发277

金郁之发278

水郁之发278

木郁之发279

火郁之发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