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句法·语用·认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句法·语用·认知
  • 文旭,陈治安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43383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英语-句法-研究;英语-语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句法·语用·认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句法研究3

第一章 英语副词性小品词3

1.1 副词性小品词的来源3

1.2 副词性小品词的构成5

1.3 副词性小品词的语义功能6

1.4 副词性小品词的句法功能9

1.5 含副词性小品词的短语动词11

第二章 英语连接副词14

2.1 连接副词的语义分类14

2.2 连接副词的句法功能18

2.3 连接副词与并列连词19

第三章 英语句子副词23

3.1 句子副词的形态结构23

3.2 句子副词的语义分类23

3.3 句子副词的句法特征28

第四章 英语分词形容词32

4.1 分词形容词的由来32

4.2 复合分词形容词33

4.3 由短语动词的分词转化而来的分词形容词34

4.4 分词形容词&分词35

第五章 带主语的-ING分词子句43

5.1 带主语的-ING分词子句的句法功能43

5.2 带主语的-ING分词子句的主语形式46

5.3 带主语的-ING分词子句49

第六章 英语关系型名词从句52

6.1 关系型名词从句的广泛应用52

6.2 关系型名词从句的性质54

6.3 关系型名词从句&疑问型名词从句55

第七章 英语短语动词类型浅析58

7.1 “不及物动词+副词”59

7.2 “不及物动词+介词”60

7.3 “不及物动词+副词+介词”61

7.4 “及物动词+副词”62

7.5 “及物动词(+名词)+介词”64

7.6 “及物动词(+名词)+副词+介词”66

第八章 英汉复合词比较68

8.1 英语复合词的形态分析68

8.2 英汉复合词的音位分析70

8.3 英语复合词的语义分析71

8.4 英汉复合词的句法分析72

第九章 英汉词缀法构词比较79

9.1 英汉派生词的结构类型比较79

9.2 英汉前缀比较81

9.3 英汉后缀比较85

第十章 中国语用学20年93

中篇 语用研究93

10.1 语用学理论的引进94

10.2 语用学理论的运用96

10.3 语用学理论的修正与重建97

10.4 中国语用学的发展趋势99

第十一章 追溯语用学的思想——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一102

11.1 怎样追溯语用学的思想103

11.2 中国古代的语用学思想104

11.3 欧洲的原始语用学108

11.4 美国的实用主义112

第十二章 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二117

12.1 语言转向的滥觞117

12.2 语言转向的成因121

12.3 语言哲学对语用学的贡献123

13.1 英汉对比语用学建构的理论基础127

第十三章 英汉对比语用学论纲127

13.2 英汉对比语用学的学科性质128

13.3 语用对比的原则与方法129

13.4 英汉对比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31

13.5 英汉对比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意义134

第十四章 试论语境的特征与功能135

14.1 语境的特征135

14.2 语境的分类136

14.3 语境的功能138

14.4 语境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140

第十五章 论言语交际中的回声话语143

15.1 回声话语的结构特征143

15.2 回声话语的语用功能147

15.3 回声话语的关联理论分析151

16.1 反讽研究的传统观及其局限性154

第十六章 反讽话语的关联理论阐释154

16.2 反讽话语的关联理论解释157

16.3 对回声解释理论的讨论159

第十七章 反讽话语的语境暗示与限制164

17.1 反讽话语的语境暗示165

17.2 反讽话语的语境限制169

第十八章 搭桥参照:一种问题解决方法173

18.1 搭桥参照的类型和特点174

18.2 搭桥参照的问题解决方法177

下篇 认知研究183

第十九章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及方法183

19.1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183

19.2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185

19.3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187

19.4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意义194

20.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196

第二十章 认知语言学:诠释与思考196

20.2 认知语言学在认知科学中的特殊地位及与生成语法的关系200

20.3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语用维度204

第二十一章 词序的拟象性探索207

21.1 图象序列原则207

21.2 与说话人接近原则209

21.3 邻近拟象原则211

21.4 文化规约拟象原则214

第二十二章 论语言符号的距离拟象性218

22.1 拟象性研究218

22.2 句法结构中的距离拟象性219

22.3 形态结构中的距离拟象性223

第二十三章 认知语言学中的顺序拟象原则226

23.2 顺承关系228

23.1 并列关系228

23.3 连动式与动补式230

23.4 表“希望”意义动词后的分句230

23.5 表示“结果”与“理由”的关系复句230

23.6 原因分句与条件分句231

第二十四章 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认知理据234

24.1 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语言表征234

24.2 词汇空缺的认知理据242

24.3 词汇空缺与语言演变244

第二十五章 左移位句式的认知解释248

25.1 左移位句式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249

25.2 左移位句式的功能254

25.3 左移位句式的认知分析256

参考文献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