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蚕桑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蚕桑工](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2994832.jpg)
- 蔡晓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4661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蚕桑生产-技术工人-等级考试-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蚕桑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桑树栽培1
第1章 桑树的生物学特性2
1.1 桑树各种器官的形态性状2
1.2 桑树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8
1.3 桑树的生长周期10
第2章 桑树繁育13
2.1 有性繁殖13
2.2 无性繁殖16
第3章 桑树栽植20
3.1 桑树栽植的规划要点20
3.2 桑树栽植的主要形式21
3.3 栽桑时期和栽植密度22
3.4 栽桑方法24
第4章 桑树树形养成27
4.1 桑树树形养成的理论基础27
4.2 树形的结构、种类和特点28
4.3 桑树树形的培养方法29
第5章 桑叶收获32
5.1 桑叶估产32
5.2 桑叶的合理收获33
5.3 桑树剪伐与全年养蚕布局35
第6章 桑树施肥36
6.1 桑树肥料的种类及其特性36
6.2 桑树的配方施肥38
6.3 桑树施肥的时期和方法40
6.4 桑树施肥的注意事项41
第7章 桑树培护管理42
7.1 桑树土壤管理42
7.2 桑树树体护理43
7.3 低产桑树的改造45
第8章 桑树品种47
8.1 优良品种及选育47
8.2 主要优良桑品种及特征特性48
第二部分 桑树病虫害防治53
第9章 桑树病虫害基础知识54
9.1 桑树害虫基础知识54
9.2 桑树病害基础知识56
第10章 桑树主要虫害的防治58
10.1 芽叶害虫58
10.2 咀食性桑叶害虫64
10.3 吸食性桑叶害虫68
10.4 桑树枝干害虫71
10.5 地下害虫76
第11章 桑树主要病害79
11.1 芽叶病害79
11.2 桑枝干病害82
11.3 根部病害83
第12章 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85
12.1 桑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85
12.2 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86
第三部分 蚕种90
第13章 家蚕品种和良种繁育制度91
13.1 家蚕品种概述91
13.2 家蚕新品种选育92
13.3 家蚕良种繁育制度94
13.4 四川现行主要家蚕品种95
第14章 普通种繁育97
14.1 原种催青97
14.2 原蚕饲育100
14.3 上蔟采茧104
14.4 种茧处理105
14.5 蚕种制造109
第15章 蚕种处理114
15.1 人工孵化蚕种的处理114
15.2 越年种的处理120
第16章 原种和原种繁育129
16.1 原种繁育的特点129
16.2 原原种繁育的特点132
第17章 微粒子病检查135
17.1 微粒子病的预知检查135
17.2 微粒子病的母蛾检验136
第四部分 养蚕技术139
第18章 蚕的生物学基本知识140
18.1 蚕的生活史140
18.2 蚕的眠性和化性141
18.3 蚕儿的外部形态和主要器官142
18.4 蚕与环境的关系143
第19章 养蚕的布局与准备146
19.1 全年养蚕生产布局146
19.2 现行蚕品种性状148
19.3 蚕室、蚕具及消耗物品的准备148
19.4 蚕前消毒151
第20章 催青及收蚁153
20.1 蚕种催青153
20.2 补催青及收蚁158
第21章 小蚕饲养161
21.1 小蚕生理的主要特点与饲养要求161
21.2 小蚕饲养技术162
21.3 小蚕专业化共育164
第22章 大蚕饲养167
22.1 大蚕生理的主要特点与饲养要求167
22.2 大蚕饲养技术168
22.3 大蚕饲育形式及技术要点171
第23章 上蔟和采茧173
23.1 上蔟前的准备工作173
23.2 上蔟技术处理174
23.3 蚕茧的形成与蔟中保护175
23.4 采茧和售茧176
23.5 蚕后消毒177
第五部分 蚕病防治178
第24章 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179
24.1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179
24.2 病毒180
24.3 细菌181
24.4 真菌182
24.5 原生动物182
第25章 蚕病的发生与流行183
25.1 蚕病的种类与危害183
25.2 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84
25.3 传染性蚕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187
第26章 病毒病190
26.1 核型多角体病190
26.2 质型多角体病192
26.3 病毒性软化病194
26.4 浓核病195
26.5 病毒病的传染发生规律及防治196
第27章 细菌病199
27.1 细菌性败血病199
27.2 细菌性中毒病201
27.3 细菌性胃肠病204
第28章 真菌病205
28.1 白僵病205
28.2 黄僵病206
28.3 绿僵病207
28.4 曲霉病208
28.5 真菌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210
第29章 微粒子病211
29.1 病原及病征211
29.2 病变及发病规律212
29.3 微粒子病的诊断和防治213
第30章 节肢动物病216
30.1 多化性蚕蛆蝇病216
30.2 虱螨病(壁虱病)218
第31章 中毒症220
31.1 农药中毒220
31.2 工业废气及煤气中毒223
第32章 消毒药物及其使用225
32.1 常用消毒药物225
32.2 影响药物消毒效果的因素230
32.3 漂白粉有效含量的测定231
第33章 蚕病检测条件及科学实验233
33.1 市县蚕病检测室的主要任务和设备条件233
33.2 蚕病防治的科学实验236
第六部分 蚕茧收烘240
第34章 蚕茧的形态结构与性状241
34.1 吐丝营茧241
34.2 蚕茧的结构242
34.3 蚕茧的外观性状243
34.4 茧层组织的性状245
第35章 茧的工艺性能247
35.1 茧丝量247
35.2 茧丝长248
35.3 茧丝纤度249
35.4 茧的解舒249
第36章 鲜茧的分类及分级标准251
36.1 鲜茧的分类251
36.2 鲜茧的分级标准252
第37章 蚕茧的干燥方法257
37.1 干燥方式257
37.2 干燥工艺258
37.3 适干茧的干燥程度262
第38章 茧的处理266
38.1 鲜茧的处理266
38.2 半干茧的处理268
38.3 干茧的处理270
第39章 干茧检验和分级273
39.1 样茧273
39.2 干茧分类274
39.3 干茧分级标准274
39.4 定级275
附录1 人事部《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岗位等级规范(试行)》276
附录2 考试大纲279
附录3 考试规则283
附录4 《四川省人事考试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试行)》284
主要参考书目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