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史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学史 中
  • 十三所高等院校《中国文学史》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10110·144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61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8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史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春秋以前的文学1

概述1

第一章 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7

第一节 上古歌谣7

第二节 神话传说9

第二章 《诗经》16

第一节 《诗经》的产生和流传16

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18

第三节 《诗经》的成就及影响25

第三章 春秋以前的散文29

第一节 《尚书》和《春秋》29

第二节 孔丘和《论语》32

第二编 战国文学39

概述39

第一章 历史散文46

第一节 《左传》46

第二节 《国语》52

第三节 《战国策》54

第二章 诸子散文59

第一节 孟轲和《孟子》59

第二节 庄周和《庄子》63

第三节 荀况和《荀子》68

第四节 韩非和《韩非子》72

第三章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77

第一节 屈原的生平和时代77

第二节 《离骚》及《九章》79

第三节 《九歌》《招魂》和《天问》86

第四节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89

第五节 宋玉及其作品90

第三编 秦汉文学93

概述93

第一章 秦汉散文100

第一节 秦代散文100

第二节 西汉散文101

第三节 东汉散文105

第二章 伟大的散文家司马迁和《史记》108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108

第二节 《史记》的体例和思想内容110

第三节 《史记》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113

第四节 班固的《汉书》及其他119

第三章 汉赋122

第一节 汉赋的产生及其演变122

第二节 两汉的辞赋家124

第四章 汉代乐府及文人五言诗129

第一节 乐府的设立与民歌的采集129

第二节 乐府民歌的社会内容130

第三节 《孔雀东南飞》135

第四节 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与影响138

第五节 东汉文人五言诗139

第四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143

概述143

第一章 “三曹”和建安诗人150

第一节 曹操和曹丕150

第二节 曹植153

第三节 “建安七子”和蔡琰156

第二章 正始太康诗人与陶渊明160

第一节 正始诗人160

第二节 太康诗人163

第三节 陶渊明166

第三章 南北朝诗文172

第一节 鲍照172

第二节 “二谢”的山水诗174

第三节 南北朝的散文和骈文176

第四节 庾信179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182

第一节 魏晋以前的小说182

第二节 《搜神记》和志怪小说183

第三节 《世说新语》和志人小说186

第五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189

第一节 南朝乐府民歌189

第二节 北朝乐府民歌192

第三节 《木兰诗》194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198

第一节 曹丕《典论论文》和陆机《文赋》198

第二节 沈约和“四声八病”说200

第三节 刘勰《文心雕龙》201

第四节 钟嵘《诗品》和肖统《文选》203

第五编 隋唐五代文学207

概述207

第一章 唐前期诗人217

第一节 “四杰”218

第二节 陈子昂222

第三节 孟浩然 王维227

第四节 高适 岑参233

第五节 王昌龄及其他诗人238

第二章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241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241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243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250

第三章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254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254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256

第三节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264

第四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271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271

第二节 白居易273

第三节 张籍、王建、元稹和其他新乐府诗人279

第五章 唐后期诗人284

第一节 元结和顾况284

第二节 刘长卿和韦应物288

第三节 孟郊和韩愈292

第四节 刘禹锡 柳宗元 李贺296

第五节 杜牧 李商隐302

第六节 皮日休、杜荀鹤等306

第六章 韩愈柳宗元和古文运动309

第一节 唐代古文运动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309

第二节 韩愈的古文理论及其作品311

第三节 柳宗元的古文理论及其作品316

第七章 唐代传奇321

第一节 唐代传奇的产生和发展321

第二节 唐代传奇的思想与艺术323

第三节 唐代传奇的影响332

第八章 唐五代词334

第一节 词的起源334

第二节 温庭筠和“花间”词339

第三节 李煜和南唐词人342

第六编 宋和辽金文学347

概述347

第一章 苏轼及北宋诗文356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文356

第二节 欧阳修和诗文革新运动360

第三节 苏轼的诗文370

第四节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375

第二章 苏轼及北宋词人384

第一节 晏殊 欧阳修 柳永384

第二节 范仲淹 王安石391

第三节 苏轼的词395

第四节 秦观 周邦彦 李清照400

第三章 陆游409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409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413

第三节 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421

第四章 南宋其他诗人424

第一节 杨万里和范成大424

第二节 戴复古和刘克庄426

第三节 文天祥和南宋遗民诗428

第五章 辛弃疾432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432

第二节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434

第三节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439

第六章 南宋其他词人444

第一节 词风的变化445

第二节 辛派词人450

第三节 姜夔、吴文英等词人456

第七章 宋话本460

第一节 话本的产生460

第二节 小说家的话本461

第三节 讲史家的话本465

第八章 元好问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467

第一节 元好问467

第二节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472

第七编 元代文学478

概述478

第一章 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484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道路484

第二节 关汉卿戏剧的思想内容485

第三节 关汉卿戏剧的艺术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490

第二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495

第一节 王实甫和《西厢记》的创作495

第二节 《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496

第三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499

第三章 元杂剧的其他作家作品503

第一节 爱情剧和家庭剧503

第二节 水浒剧和公案剧506

第三节 少数民族生活剧和历史剧510

第四章 散曲和诗歌516

第一节 元代散曲516

第二节 元代诗歌521

第五章 南戏524

第一节 南戏的流传和发展524

第二节 《拜月亭》和《琵琶记》526

第八编 明代文学531

概述531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539

第一节 《三国志演义》的产生及其作者539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倾向541

第三节 《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形象545

第四节 《三国志演义》的战争描写550

第二章 《水浒传》554

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554

第二节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556

第三节 《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561

第四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565

第三章 《西游记》569

第一节 《西游记》的故事来源及其作者569

第二节 孙悟空形象和《西游记》的思想内容572

第三节 《西游记》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578

第四节 《封神演义》及其他神魔小说580

第四章 汤显祖与《牡丹亭》583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583

第二节 《牡丹亭》内容的时代特色584

第三节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588

第五章 明代的拟话本590

第一节 冯梦龙的《三言》590

第二节 《三言》中拟话本的内容592

第三节 《三言》优秀作品的艺术特色596

第六章 明代诗文598

第一节 宋濂 刘基 高启598

第二节 唐宋派与归有光604

第三节 明末的爱国文社和作家608

第九编 清代文学611

概述611

第一章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618

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和创作618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619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624

第二章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627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思想和创作627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629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636

第三章 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641

第一节 曹雪芹的生平641

第二节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644

第三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653

第四节 《红楼梦》的影响和“红学”研究658

第四章 清代戏剧661

第一节 传统戏曲的盛衰和民间地方戏的勃兴661

第二节 李玉和《清忠谱》662

第三节 洪昇和《长生殿》664

第四节 孔尚任和《桃花扇》667

第五章 清代诗文670

第一节 清代的诗670

第二节 清代的词682

第三节 清代的散文688

第十编 近代文学695

概述695

第一章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的文学702

第一节 近代文学史上首开风气的人——龚自珍702

第二节 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诗歌711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革命文学719

第四节 古典诗歌、散文、小说的衰落725

第二章 戊戌变法前后的文学733

第一节 “诗界革命”和“新派诗”733

第二节 “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黄遵宪736

第三节 康有为及其他改良振作家743

第四节 “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的繁荣747

第五节 谴责小说的代表作754

第三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学768

第一节 章太炎、秋瑾等革命作家768

第二节 柳亚子及南社诗人773

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小说777

第四节 戏剧的新发展7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