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利益协调与深度协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区域利益协调与深度协调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2957020.jpg)
- 胡晓登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57114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协调-研究-西北地区;地区经济-经济协调-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利益协调与深度协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1.研究背景1
2.研究内容5
3.主要特点与价值9
4.创新之处12
第一章 相关理论与评析16
1.1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评析16
1.1.1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区域利益理论16
1.1.2 国外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中的国家干预理论24
1.1.3 区域利益理论与生态补偿理论25
1.1.4 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人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评析29
1.1.5 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30
1.2 国内相关研究32
1.2.1 区域经济差距过大造成的问题33
1.2.2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基本原因35
1.2.3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及评析38
1.3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43
1.3.1 市场失灵理论43
1.3.2 政府失灵理论44
1.4 博弈论45
1.4.1 博弈论概念46
1.4.2 博弈论的产生与发展47
1.4.3 博弈论的基本原理47
1.5 公共管制理论50
1.5.1 公共管制基本理论50
1.5.2 电力公共管制理论53
1.5.3 “西电东送”电力价格理论55
1.6 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研究56
1.6.1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56
1.6.2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57
1.6.3 区域经济与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58
第二章 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与深度差距60
2.1 东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61
2.2 区域居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67
2.3 区域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70
2.4 西部巨大的贫困人口76
2.5 越贫困城乡差距越大78
第三章 生态补偿的区域利益失衡85
3.1 西部地区的生态功能86
3.2 生态补偿机制的缺陷与区域利益失衡110
第四章 矿产资源开发的区域利益失衡117
4.1 “资源诅咒”:富饶的贫困117
4.2 西部矿产资源长期低价值外溢124
4.3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巨大负外部性129
第五章 电力资源开发的区域利益失衡135
5.1 西部电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背景135
5.2 “西电东送”的利益格局137
5.3 西部地区为“西电东送”付出的巨大综合代价140
5.4 西部电力资源开发的经济负外部性144
5.5 西部电力资源开发的社会负外部性146
5.6 西部电力资源开发的民族负外部性156
5.7 西部电力资源开发的生态负外部性160
第六章 东西部区域利益深度失衡166
6.1 区域利益关系的特殊背景——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空间叠加168
6.1.1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168
6.1.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69
6.1.3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169
6.1.4 西部少数民族的贫困174
6.2 生态补偿的区域利益深度失衡184
6.2.1 生态保护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空间叠加184
6.2.2 生态补偿区域利益的深度失衡195
6.3 矿产资源开发的区域利益深度失衡204
6.3.1 矿产资源开发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空间叠加204
6.3.2 矿产资源开发的区域利益深度失衡209
6.4 电力资源开发的区域利益深度失衡218
6.4.1 电力资源开发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空间叠加218
6.4.2 电力资源开发的区域利益深度失衡221
第七章 区域利益失衡与深度失衡的经济学分析229
7.1 市场失灵与区域经济利益失衡229
7.1.1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230
7.1.2 市场失灵与区域经济利益失衡的典型个案——“西电东送”232
7.1.3 完善市场失灵理论初探245
7.2 政府失灵与区域经济利益失衡246
7.2.1 区域经济利益的正当性与正当的有限性246
7.2.2 政府失灵与区域经济利益失衡的典型个案——“西电东送”249
7.3 政府失灵与区域经济利益深度失衡256
7.3.1 经济利益保护机制缺失:征地制度256
7.3.2 生态补偿机制缺失260
7.3.3 民族社会环境重建机制缺失263
7.4 农民的弱势博弈地位与区域利益深度失衡266
7.4.1 企业、地方政府、农民的博弈关系267
7.4.2 土地征用问题中各博弈主体及其利益关系分析269
7.4.3 失地农民利益博弈中的弱势地位分析274
第八章 东西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及对策282
8.1 中央政府在区域利益矫正中的作用定位283
8.2 区域利益协调的政府原则287
8.2.1 公平原则287
8.2.2 利益中性原则288
8.2.3 政府管制无俘获原则289
8.2.4 政策制定无偏好原则290
8.3 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构建291
8.3.1 建立具有普适性的区域法291
8.3.2 构建“纵横交错”的利益协调共享机制293
8.3.3 设立区域利益协调机构294
8.3.4 建立区域间协商谈判机制295
8.4 “西电东送”区域利益协调构架及对策295
8.4.1 “西电东送”利益的合理分配295
8.4.2 实行统一的定价政策297
8.4.3 扩大西电成本核算范围之一:真实移民成本297
8.4.4 扩大西电成本核算范围之二:环境成本303
8.4.5 扩大西电成本核算范围之三:民族社会重建成本304
8.5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利益协调构架及对策306
8.5.1 建立以国家补偿为主的纵向生态补偿机制及对策306
8.5.2 建立大流域跨省区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及对策307
8.6 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损害补偿机制及对策309
8.6.1 建立生态损害补偿保证金制度310
8.6.2 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311
8.6.3 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标准312
8.6.4 尽早实施矿产资源税改革313
8.6.5 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314
8.6.6 资源受益者应对西部省区进行生态损害补偿315
第九章 区域利益深度协调的方略对策316
9.1 传统补偿理论的基本缺陷317
9.2 区域利益协调不能自动矫正区域利益深度不协调321
9.2.1 区域利益失衡的逐步协调322
9.2.2 区域利益深度不协调的持续323
9.3 “人本区域经济学”的哲学思考331
9.3.1 万学之学——哲学331
9.3.2 人——哲学的目的332
9.3.3 为区域经济学追加人本要素334
9.4 区域利益深度协调的基本方略335
9.4.1 区域利益深度协调的基本理念:“以农民为本”336
9.4.2 区域利益深度协调的基本方向:利益还原337
9.5 利益还原的重要途径:提高农民博弈地位338
9.5.1 调整博弈局中人要素340
9.5.2 提高农民博弈能力341
9.6 利益还原的基本对策343
9.6.1 “西电东送”三大利益还原的基本对策343
9.6.2 生态补偿利益还原的基本对策355
9.6.3 矿产资源开发补偿利益还原的基本对策356
参考文献359
后记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