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 张世启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756135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内经》-养生(中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原理篇1

第一章 人体为什么会生病2

一、中西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有什么区别2

(一)医院是怎样看病的3

(二)中西医学的疾病观有什么区别4

(三)中医及养生为什么难以普及4

二、人体为什么会生病6

(一)病原从哪里来6

(二)中医学所指的致病因素有哪些7

三、人体的内生疾病有哪些方面8

(一)先天禀赋形成人的体质弱点9

(二)《黄帝内经》揭示的人体生命节律11

(三)人体生病起于过用13

四、外感六淫及其致病特点16

(一)什么是六淫致病16

(二)六淫邪气致病有哪些特点17

五、养生与治病有什么关系20

(一)养生的本质是遵守规律21

(二)养生与医疗同出一辙而有别22

六、世界观不同决定方法迥异24

本章小结25

第二章 探寻养生文化之源27

一、中华养生文化的源头在哪里27

(一)中华养生文化的三大渊源27

(二)中医及养生理论的成熟早于《黄帝内经》28

二、中医及养生是道器合一的学问29

三、《黄帝内经》的精髓是什么30

(一)揭示生命的起源和本质30

(二)揭示人体生命规律31

(三)明确养生、治病的原则和方法31

四、中华养生文化为什么薪火不衰31

本章小结34

第三章 为阴阳五行正本清源35

一、问题出在哪里35

(一)对阴阳本质的理解和应用出现偏差35

(二)对五行的理解南辕北辙37

(三)阴阳、五行毫不相干又是“被中医”的37

(四)没有说清“天人合一”的自然客观性38

二、《黄帝内经》揭示的“阴阳五行”本质是什么38

(一)阴阳本质是“寒热”39

(二)五行的本质是“五气”39

(三)五行是阴阳的变化规律40

三、是谁作下千古之谜41

(一)阴阳五行“哲学化”与《黄帝内经》相伴而生41

(二)揭开古人给五行“赋像”之谜42

(三)“赋像”如同引经据典43

四、如何理解世间万物不离阴阳五行44

本章小结45

第四章 阴阳五行与人的关系46

一、为什么说阴阳是生命的本源46

(一)阴阳的自然科学本质源于太阳与地球47

(二)地球自转形成阴阳的运动规律47

(三)人体的阴阳运动受自然阴阳二气的制约50

二、为什么说五行是生命至理52

(一)从五行的来历说起52

(二)五行的基本运动规律54

(三)五行是人体(及地球生物)生命机制60

三、人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如何描述62

本章小结64

第五章 怎样理解天人合一65

一、从宇宙层面了解阴阳五行65

(一)地球在宇宙中相当一粒“尘埃”65

(二)为什么只有地球生机盎然66

二、五运六气与五行69

(一)五运六气来自天上的星星69

(二)初探天干地支的秘密70

(三)现代科学的“可重复性”不适于人类74

三、二十四节气及其意义74

(一)什么是节气75

(二)肺主“治节”意义何在75

四、七日节律与生物钟76

五、子午流注是人体昼夜五行规律77

六、怎样理解“人体是一个小宇宙”81

(一)自从盘古开天地81

(二)古今科学有惊人的一致性82

(三)得道者昌83

七、五行赋像、归类有什么意义84

(一)东南西北中84

(二)方以聚类85

(三)生活处处用五行87

本章小结89

第六章 脏腑功能及以顺为养92

一、五脏六腑的功能习性93

(一)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93

(二)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96

(三)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97

(四)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100

(五)肾为做强之官,技巧出焉102

(六)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105

二、脏腑之间是如何协调工作的106

(一)五脏之间的协调关系106

(二)六腑之间的协调关系110

三、奇恒之腑有什么功能111

(一)奇恒之腑的功能111

(二)女子胞与脏腑的关系112

四、怎样理解“以顺为养”112

(一)“养”就是顺应规律113

(二)生降补泻都是“养”113

本章小结115

第七章 经络与精气血津液117

一、人体的经络系统117

(一)人体十二正经118

(二)奇经八脉120

二、精、气、血、津、液及其功能121

(一)气121

(二)血124

(三)津液125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126

三、经络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127

本章小结129

原理篇小结131

第二部分 实践篇132

第八章 概说四季养生原则133

一、如何理解、把握春三月的养“生”之道133

(一)春三月,此谓发陈133

(二)春季的主气是温风,主生发134

(三)逆春气,少阳不长,肝气内变135

(四)春天养“生”的要点137

(五)春天护肝的调养方法137

二、如何理解、把握夏三月的养“长”之道139

(一)夏三月,此谓蕃莠139

(二)夏天主气为热,主长139

(三)逆夏气,太阳不长,心气内洞141

(四)夏天养“长”的要点143

(五)夏季养心的方法144

三、如何理解、把握秋三月的养“收”之道145

(一)秋三月,此谓容平145

(二)秋季主气为燥,主收146

(三)逆秋气,太阴不收,肺气焦满147

(四)秋季养“收”的要点149

(五)秋季养肺的方法149

四、如何理解、把握冬三月的养“藏”之道151

(一)冬三月,此谓闭藏151

(二)冬季的主气是寒,主“闭藏”152

(三)逆冬气,少阴不藏,肾气独沉153

(四)冬季养“藏”的要点155

(五)冬季养肾的方法156

五、怎样理解、把握养“化”之道157

(一)《黄帝内经》中对脾的描述157

(二)关于长夏“化”158

(三)关于脾旺四时159

(四)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159

(五)调养脾脏的方法161

本章小结164

第九章 顺四时,重睡眠166

一、睡眠是健康基石之首166

二、是谁剥夺了睡眠的时间167

(一)有了电,人类就可以反天道而行之167

(二)与没有电的年代比,人的健康体能都在下降168

三、人是遵循“一日四时五行”规律的生物168

(一)昼夜相当一个春夏秋冬168

(二)睡眠最重要,玄机就在时间段170

四、现代人多病与睡眠不足有关174

(一)从习惯性流产案例得到启示174

(二)睡眠的实质是元阴元阳的藏养176

五、怎样提高睡眠质量178

(一)重视睡眠是关系人类繁衍的大问题178

(二)把握睡眠的六个要点179

(三)肾精是否充足决定人的睡眠质量181

(四)解决睡眠的个性化问题182

六、保障睡眠应该纳入国策、甚至全球之策185

(一)符合规律的睡眠应该从娃娃抓起185

(二)学习古人崇尚规律186

(三)规定睡眠时间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86

本章小结188

第十章 和喜怒,调情志189

一、中医学的伟大发现——脏腑情志189

(一)脏腑情志的五行架构190

(二)心主神明,总统魂魄192

(三)精神异常的养生调治194

二、是谁使你心神不安195

(一)自然、社会两重因195

(二)人生三大动心事197

三、怎样把握情志,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198

(一)如何看待功名利禄198

(二)如何看待生死202

(三)如何看待苦难204

(四)会思想,摆脱生活中的烦恼206

(五)改变环境先改变自己208

本章小结210

第十一章 节饮食,和五味211

一、怎样使三餐进食符合五行规律212

(一)早餐吃好利于生212

(二)午餐吃饱利于长212

(三)晚餐吃少利于藏213

(四)人们三餐与五行规律的矛盾213

二、《黄帝内经》归纳了智慧的饮食原则214

(一)中庸的原则214

(二)阴阳的原则218

(三)五味的原则226

三、五嗅是什么233

四、五色入五脏和以形补形234

五、食物的酸味与酸性有区别吗234

(一)化学的酸碱概念235

(二)有机酸235

(三)食物的生理酸碱性236

(四)食物酸碱性的划分237

(五)食物酸碱性与人体的关系238

六、怎样才是符合规律的健康饮食239

(一)适应环境,三通一平239

(二)饭前肠鸣,饮食有节243

(三)琼浆玉液,养液惜津244

(四)粗茶淡饭,寡膳长生245

(五)虚腹忌冷,饥时慢用246

(六)腹胀停食,灵活辨证246

(七)牛奶圣物,饮食有方247

本章小结251

第十二章 节阴阳,说动静253

一、生命在于如何运动253

(一)东西方不同的价值取向253

(二)误导后果与恶性循环254

(三)生命在于如何运动254

(四)生命在于动静平衡255

二、如何把握四时动静的原则256

(一)春天劳作要养“生”——动静平衡256

(二)夏天劳作要养“长”——动大于静257

(三)秋天劳作要养“收”——静大于动258

(四)冬天劳作要养“藏”——静大于动259

(五)昼夜四时,春夏动、秋冬静——生长收藏260

三、怎样科学地劳作运动261

(一)尊重五行要守时261

(二)循序渐进不过量262

(三)劳作运动守规律263

(四)劳作运动懂善后264

四、运动伤害的善后方法266

本章小结268

第十三章 节阴阳,论夫妻269

一、先天残疾是怎么产生的269

二、为什么说现代准父母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270

三、怎样理解“惜精养神”第一要务271

(一)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271

(二)古人是如何惜精养神的274

四、什么是房事的阴阳交接之道275

(一)夫妻恩爱符合规律275

(二)四至九气,阴阳平衡276

五、夫妻房事要合其时避忌日278

(一)日要合其时278

(二)月要避忌日278

六、夫妻房事有哪些“不宜”280

七、如何做到择子优生281

(一)要懂得七伤害子281

(二)要明白优生有时282

八、如何提高人的性生活能力282

(一)养护肾精肾气是关键282

(二)养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283

(三)综合培补肾、肝、脾、胃284

(四)介绍几个调养方法285

本章小结287

第十四章 生命系之于水289

一、水是孕育生命的“宫殿”289

(一)盘点人与自然的鱼水情289

(二)生命的质量决定于水290

二、为什么说负离子水是高品质水291

(一)什么是负离子291

(二)负离子为什么对人体有益292

(三)离子水及其功能292

(四)高品质饮用水的标准294

三、离子水为什么倍受青睐294

(一)水源污染是全球性的问题294

(二)离子水被称为“药水”295

(三)离子水倍受青睐296

(四)离子水能消除体内有害自由基(MDA)296

四、笔者十五年应用离子水的体会297

(一)对离子水是好水坚信不疑298

(二)碱性离子水对人的肠胃系统改善最明显298

(三)离子水对哪些疾病有明显的疗效300

(四)离子水需要加热吗300

(五)离子水必须密闭保存301

本章小结302

第十五章 做自己身体的主人303

一、尊重规律,把握生命节奏303

(一)从重视娃娃的身心健康开始303

(二)做聪明的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305

(三)男女孩青春期(女二七,男二八)要重视性教育312

(四)把握男女生育的最佳年龄313

(五)注意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的年龄313

(六)更年期(女七七,男八八)重保养314

二、从子午流注规律中发现不健康信号315

(一)子午流注规律是身心健康的一面镜子315

(二)盘点五行不同步的种种表现316

三、正确认识人体的正常应激反应320

(一)打喷嚏一定是感冒吗320

(二)高血压真的是不治之症吗323

(三)心率低不一定是心脏病326

(四)过敏症多属于肺热327

四、正确认识疑难疾病的原因328

(一)病根在人体之外328

(二)道法自然,辨证求因329

本章小结337

第十六章 中西医学之理能否殊途同归339

一、中西医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40

(一)从自然科学体系定位看部分与整体的关系340

(二)轮轴关系与因果关系341

二、中药、西药学理有别343

(一)中药与饮食同源343

(二)根据化学原理用中药等同于用西药345

三、控制机制是中西医学的“焦点”345

(一)脑为心之器346

(二)君主之官的“统治”机制349

四、中医创新必须以全面继承为基础352

五、中医养生在于恢复和保持人体能量水平353

本章小结354

实践篇小结355

结束语357

参考文献3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