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皮肤科学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最新皮肤科学理论与实践
  • 张开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351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新皮肤科学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3

第一章 总论Ⅰ3

第一节 皮肤的生理学和药理学3

一、保护作用3

二、感觉作用4

三、调节体温作用5

四、皮肤激素受体5

第二节 皮肤组织病理学7

一、特殊染色7

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8

三、原位杂交技术12

四、原位聚合酶链式反应13

第三节 瘙痒16

一、痒感受器和神经传导途径16

二、瘙痒的外周和中枢介质16

三、瘙痒的病因18

四、治疗19

第四节 皮肤、皮肤病与免疫20

一、皮肤免疫系统20

二、皮肤抗原24

三、与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自身抗体27

第五节 皮肤病与遗传30

一、遗传的物质基础30

二、免疫球蛋白的遗传学31

三、单基因遗传与皮肤病33

四、多基因遗传与皮肤病35

五、染色体遗传与皮肤病35

第六节 HLA系统与皮肤病36

一、HLA的发现与进展史37

二、HLA的结构和功能37

三、HLA与疾病43

第七节 皮肤病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与动物模型45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及选择46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46

三、实验动物选择应注意的问题47

四、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48

五、裸鼠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50

六、皮肤病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51

第八节 皮肤科科研设计及方法52

一、了解皮肤科及有关疾病国内外研究水平与发展动向52

二、皮肤科科研设计55

第二章 总论Ⅱ60

第一节 皮肤病的诊断60

一、诊断原则及意义60

二、病史60

三、体格检查61

四、实验室检查63

第二节 皮肤病的免疫治疗65

一、免疫抑制疗法65

二、免疫增强/免疫调节疗法68

第三节 皮质激素在皮肤科中的应用70

一、糖皮质激素的作用70

二、皮肤科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适应证71

三、糖皮质激素制剂及其选择71

四、糖皮质激素用药原则72

五、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74

第四节 抗组胺药物在皮肤科中的应用74

一、作用评估75

二、组胺与组胺受体75

三、组胺拮抗剂76

四、抗组胺药的应用原则及合理应用78

五、抗组胺药物应用注意事项79

第五节 皮肤科老药新用80

一、西咪替丁80

二、左旋咪唑81

三、烟酰胺82

五、氯化喹啉83

四、四环素83

六、氨苯砜84

七、反应停85

第六节 外用药吸收的理论与实践86

一、皮肤的渗透能力86

二、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87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在皮肤科中的应用89

一、概论89

二、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共同点89

三、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90

四、中西医结合在皮肤科中的历史91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特点91

第八节 皮肤随龄老化与老年皮肤病的特点92

一、皮肤随龄老化的病理生理学92

二、皮肤随龄老化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93

四、老年皮肤病的特点94

三、皮肤随龄老化的预防和治疗94

第九节 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现95

一、概述95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皮肤表现96

三、内分泌、代谢疾病与皮肤病变98

四、消化系统疾病的皮肤病变100

五、肝脏疾病的皮肤病变101

六、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皮肤病变102

八、恶性肿瘤与皮肤病变103

七、妊娠的皮肤病变103

下篇109

第三章 病毒及可疑病毒性皮肤病109

第一节 病毒概论109

一、病毒的基本特征109

二、病毒的遗传变异110

三、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应答111

四、病毒的致病作用113

二、扁平疣114

一、寻常疣114

第二节 新生物型病毒性皮肤病114

三、疣状表皮发育不良115

四、口腔灶性上皮增生115

第三节 疱疹型病毒性皮肤病115

一、单纯疱疹115

二、水痘116

三、带状疱疹117

第四节 发疹型病毒性皮肤病118

一、传染性红斑118

二、麻疹119

三、风疹120

四、手、足、口病121

五、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2

六、非灰质炎肠道病毒引起的皮疹123

第五节 病毒性出血热124

一、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124

七、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疹124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125

三、新疆出血热126

第六节 治疗动态127

一、无环鸟苷127

二、阿糖腺苷128

三、利巴韦林128

四、聚肌胞128

六、干扰素129

五、转移因子129

七、疫苗130

八、抗病毒基因治疗130

第七节 川崎病131

一、流行病学及病因131

二、免疫学改变132

三、血小板及纤溶系统135

四、川崎病与实践136

三、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139

二、细菌的生理139

第四章 球菌性皮肤病139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39

第一节 细菌学总论139

四、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40

五、细菌的致病性和宿主天然的抵抗力140

六、与皮肤病有关的细菌141

第二节 球菌性皮肤病142

一、概论142

二、毛囊炎145

三、须疮146

四、脓疱疮147

五、新生儿脓疱疮148

六、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50

七、疖与疖病150

八、痈151

九、蜂窝织炎152

十、丹毒152

十一、猩红热153

十二、化脓性汗腺炎154

十三、葡萄球菌性汗管周围炎及汗腺脓肿155

十四、坏死性痤疮156

十五、面部脓皮病156

十六、脑膜炎球菌感染157

十七、化脓性甲沟炎158

十八、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59

第五章 杆菌性皮肤病164

一、皮肤结核164

二、麻风172

第六章 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动态181

一、手足癣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81

二、口服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186

三、甲真菌病的诊断、鉴别和治疗189

四、糠秕孢子菌及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192

一、梅毒196

第七章 性传播疾病196

第一节 螺旋体和细菌所致性传播疾病196

二、淋病217

三、软下疳225

四、腹股沟肉芽肿228

第二节 衣原体和支原体所致性传播疾病231

一、非淋菌性尿道炎231

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234

第三节 病毒所致性传播疾病238

一、尖锐湿疣238

二、生殖器疱疹242

三、艾滋病245

第八章 变应性皮肤病261

一、接触性皮炎261

二、尿布皮炎263

三、湿疹264

四、异位性皮炎266

五、荨麻疹268

六、血管性水肿271

七、丘疹性荨麻疹273

八、药物性反应274

第九章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280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280

二、皮肌炎286

三、硬皮病291

第十章 血管炎302

第一节 皮肤血管炎概述302

一、定义302

二、分类302

三、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303

四、病因与发病机制304

五、与皮肤血管炎有关的免疫学进展307

一、变应性皮肤血管炎310

第二节 常见的皮肤血管炎310

二、过敏性紫癜311

三、持久性隆起红斑313

四、急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性皮肤病315

五、荨麻疹性血管炎317

六、脓疱性血管炎318

七、结节性多动脉炎319

八、结节性血管炎与血管炎型硬红斑323

九、结节性红斑325

十、面部肉芽肿326

十一、Wegener肉芽肿病327

十二、巨细胞性动脉炎330

十三、过敏性肉芽肿病333

十四、淋巴瘤样肉芽肿病335

十五、坏疽性脓皮病336

十六、恶性萎缩性丘疹病339

十七、色素性紫癜性皮病340

第十一章 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皮肤病344

一、移植物抗宿主病344

二、扁平苔藓349

三、多形红斑353

四、增生性脓皮病356

五、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357

第十二章 红斑鳞屑丘疹性皮肤病360

一、银屑病360

二、玫瑰糠疹367

三、红皮病368

四、斑块状副银屑病370

五、毛发红糠疹371

六、白色糠疹372

七、毛发苔藓373

八、小棘苔藓374

九、光泽苔藓374

十、硬化性萎缩性苔藓375

十一、脱屑性红皮病376

十二、鳞状毛囊角化病377

十三、猩红热样红斑378

十四、远心性环状红斑378

十五、匐行性回状红斑379

十六、慢性游走性红斑379

十七、慢性苔藓样角化病380

第十三章 代谢与角化性皮肤病383

一、淀粉样变性383

二、毛囊角化病389

第十四章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393

一、神经性皮炎393

二、结节性痒疹393

三、瘙痒症394

四、人工皮炎397

六、水诱发的瘙痒398

五、皮肤行为症398

第十五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401

第一节 色素减退的皮肤病401

一、白癜风401

二、晕痣406

第二节 色素增加的皮肤病407

一、黑素细胞痣407

二、全身性药物治疗所致色素沉着408

四、黄褐斑409

三、色素性痒疹409

第十六章 非感染性肉芽肿413

一、结节病413

二、环状肉芽肿419

三、皮肤淋巴细胞浸润422

四、多形性肉芽肿423

第十七章 皮肤淋巴瘤425

一、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425

二、致死性中线肉芽肿4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