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政策转型与演变 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宏观经济政策转型与演变 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2/32888440.jpg)
- 刘骏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5639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6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6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政策转型与演变 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典型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3
第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演变概述3
第一节 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产生4
一 1929-1933年的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4
二 凯恩斯主义与现代宏观经济政策6
三 来自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9
第二节 岂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鼎盛时期10
一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及其业绩11
二 财政政策与福利政策13
三 中央银行制度与货币政策15
四 其他宏观经济政策17
第三节 滞胀的困境与宏观经济政策转型20
一 70年代的“滞胀”与新古典学派的兴起21
(一)财政政策的转型23
二 8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转型23
(二)货币政策的转型24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26
(四)结构性政策和其他政策27
三 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与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28
(一)新凯恩主义经济学28
(二)90年代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30
(三)90年代的政策组合与经济计划31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31
四 宏观经济政策的历史趋势32
第二章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37
第一节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概述37
一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概述38
二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39
(一)财政政策39
(二)货币政策44
一 大萧条与“新政”47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起源与凯恩斯主义的兴起47
二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初步发展50
三 凯恩斯主义盛行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52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的衰落与宏观经济政策转型56
一 滞胀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56
二 里根布什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60
(一)里根第一任期宏观经济政策60
(二)里根第二任期的宏观经济政策62
三 新凯恩斯主义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68
四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评述74
第三章 英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79
第一节 英国经济及其政策制定80
一 英国经济的兴衰与宏观经济政策80
(一)英国经济的衰落80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经济81
二 英国的财政政策制定83
(一)英国财政制度及其目标的演变84
(二)英国的预算编制86
(三)英国的财政收支88
三 英国的货币政策制定91
(一)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92
(二)英国货币政策的制定93
(三)官方利息率对市场利息率的决定作用94
(四)官方利息率变化对资产价格和汇率的影响95
(五)货币政策对预期和信心的影响95
(六)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96
(七)货币政策的时滞98
(八)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98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英国的兴衰100
一 50-60年代凯恩斯主义兴盛时期100
二 70年代滞胀时期英国的宏观经济政策103
(一)货币政策105
三 撒切尔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转型105
(三)结构性政策109
(二)财政政策109
第三节 90年代的英国宏观经济政策变化110
一 新货币政策框架111
二 新的财政政策框架112
(一)财政稳定法规113
(二)财政原则113
三 英国的结构改革114
(一)促进产品市场的竞争114
(二)规制改革114
(三)国民健康服务115
(四)税收政策--减少增长的障碍115
(五)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116
四 英国的宏观管理经验116
第一节 日本经济发展概述121
第四章 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发展和演变121
一 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及其特征122
(一)日本的经济恢复和调整时期122
(二)高速增长时期124
(三)平稳发展时期125
(四)低速发展时期126
二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126
第二节 日本战后恢复和调整时期的经济政策(1946年-1954)129
一 财政政策129
二 货币政策130
三 产业政策131
四 经济计划132
第三节 日本高速发展时期的经济政策(1955-1973)133
一 日本高速增长初期的经济形势及产业政策133
(二)60年代后半期的长期国债发行与财政效率的提高135
(一)1956-1964年间日本的财政政策135
二 财政政策135
(三)70年代初的扩张性财政政策136
三 货币政策136
(一)日本银行的低利率政策--扶植重点产业136
(二)“超额贷款”政策137
(三)“窗口指导”138
四 外贸政策139
(一)坚持“奖出限入”改善国际收支139
(二)对外汇的控制139
(三)设备投资和资金筹措140
第四节 日本平稳发展时期的经济政策(1974-1990)141
一 财政政策141
(一)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和财政政策转变141
(二)1975年的财政赤字与国债141
(四)80年代的“重建财政”142
(三)1975-1979年年度大型财政预算的制定及其影响142
二 货币政策143
三 产业政策144
四 外贸政策145
第五节 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政策146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走势147
二 90年代日本的财政政策148
(一)日本财政赤字的发展148
(二)以“财政改革”为核心的政策转变151
三 90年代日本的金融危机和金融改革153
(一)日本的金融危机153
(二)日本的金融改革157
四 90年代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158
五 日本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效果与引致的问题159
第一节 法国的经济发展概况161
第五章 法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161
第二节 法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体制165
一 法国的财政政策体系166
(一)预算体系167
(二)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审批168
(三)国家预算的执行170
(四)国家税收和社会分摊费用171
二 法国的货币政策体系172
(一)法国的银行体系172
(二)法国的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174
三 计划化178
第三节 法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180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180
二 高速增长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183
三 法国经济的低速增长时期188
(一)实行巩固财政和减税的财政政策192
四 90年代法国的经济增长192
(二)货币政策193
(三)产业政策194
(四)教育和科研政策194
(五)地区政策194
第四节 法国的经验与教训195
第六章 德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演变199
第一节 战后德国及其“社会市场经济”理论199
一 二次大战结束时德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现实200
二 1948年的币制改革201
三 社会市场经济的内容203
第二节 宏观政策体制208
一 财政体系209
(一)联邦财政部的地位和作用209
(二)预算的编制210
(三)财政平衡原则211
(四)财政支出政策212
二 货币金融体系214
(一)银行体系214
(二)货币政策218
第三节 德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221
一 高速增长时期(1950-1966)221
(一)货币政策222
(二)财政政策224
(三)外贸政策225
(四)产业政策228
二 稳定发展时期(1966-1980)229
(一)财政政策230
(二)货币政策232
(三)产业政策234
(四)能源政策236
三 调整时期(1982-1990)237
四 两德统一后时期240
第四节 德国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246
第七章 意大利的宏观经济政策演变250
第一节 意大利的宏观经济政策概述250
一 意大利经济与政策发展概况250
(一)经济恢复时期251
(二)意大利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和通货膨胀开始严重的初期251
(三)滞胀时期253
(四)80年代中期后的“第二次经济奇迹”255
(五)90年代的经济剧烈波动时期257
二 意大利财政政策的制定258
三 意大利货币政策的制定259
(一)意大利的银行体系259
(二)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原则261
五 意大利的经济计划262
四 意大利的外贸政策262
第二节 战后意大利经济恢复至“经济奇迹”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263
一 经济恢复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1945-1950)264
二 “经济奇迹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1951-1963)265
(一)财政政策与政府的其他直接干预政策265
(二)利率政策267
(三)外贸政策268
第三节 不稳定时期至“滞胀”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1964-1984)270
一 政府直接干预的结构性政策271
二 财政政策273
三 工资政策274
四 信贷控制276
(一)直接信贷控制277
(二)向间接信贷控制的过渡279
五 外贸政策280
第四节 80年代中期以来意大利的宏观经济政策282
一 80年代中期后意大利的宏观经济政策283
二 90年代前半期意大利的宏观经济政策286
(一)90年代初意大利的经济衰退286
(二)意大利90年代中期的经济调整政策287
三 90年代中期以后的全面政策调整293
(一)意大利全面政策调整的经济背景293
(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已经导致汇率的稳定和利息率的下降294
(三)年金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296
(四)税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296
(五)非金融部门的自由化298
(六)金融自由化措施298
(七)私有化的步伐加快并持续刺激竞争298
(八)改革导致了更大的劳动市场的流动性299
(九)运输部门正朝着加强公路建设的方向努力300
第一节 加拿大经济与宏观经济政策体系303
第八章 加拿大的宏观经济政策演变303
一 加拿大经济发展概况304
二 财政制度305
(一)预算制度305
(二)税收制度308
三 金融制度311
(一)金融体系311
(二)货币政策314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演变316
一 战后初期的经济调整时期317
二 50年代的波动时期319
三 高速增长时期(1961-1973)326
四 缓慢增长时期(1976-1990)339
五 90年代的调整改革时期343
第四节 经验总结345
第一节 瑞典模式的建立349
第九章 瑞典的宏观经济政策演变349
一 瑞典的工业化350
二 国家干预主义的创立352
第二节 瑞典的宏观经济体制355
一 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355
(一)财政体制355
(二)财政政策357
二 金融体制和货币政策359
(一)金融体系359
(二)货币政策360
三 国民经济的宏观计划管理360
第三节 社会福利制度363
一 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发展363
二 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364
一 黄金时代(40年代-60年代)368
第四节 瑞典的宏观经济政策演变368
二 艰难的调整时期369
三 经验与教训375
下篇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政策381
综述381
第十章 韩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382
第一节 韩国经济政策概述382
一 韩国的政治、经济概况383
二 韩国的经济政策制定384
三 韩国的财政体制384
(一)韩国的中央财政体制384
(二)韩国的地方财政体制385
四 财政收支结构385
(一)韩国的财政收入385
五 财政投、融资体系386
(二)韩国的财政支出386
六 韩国的金融体系及货币政策387
第二节 经济恢复与高速增长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388
一 李承晚执政的经济恢复时期(1953-1962)389
(一)产业政策389
(二)财政政策390
(三)金融政策390
(四)其他政策390
二 朴正熙执政的高速增长时期(1962-1979)391
(一)产业政策392
(二)金融政策394
(三)财政政策395
(四)收入分配政策396
(五)繁荣中的隐患398
一 经济政策的转变400
第三节 均衡发展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1980-1993)400
二 产业政策的转变401
三 金融政策的调整401
四 财政政策的调整401
五 汇率政策403
六 收入分配政策403
第四节 “国际化”发展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404
一 金泳三执政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405
(一)产业政策的转变406
(二)财政政策的调整408
(三)金融政策的调整408
(四)其他政策409
二 金融危机后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1998年2月-1999年6月)410
(一)产业政策411
(二)结构性调整政策411
(四)财政与货币政策412
(三)金融体制改革412
第十一章 新加坡的宏观经济政策415
第一节 新加坡的经济体制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416
一 新加坡的经济体制416
二 新加坡的宏观调控体系417
(一)财政体系418
(二)货币与金融体系418
(三)法定机构制度421
(四)对外贸易机制422
(五)新加坡的经济计划423
三 新加坡经济发展概况及阶段划分424
第二节 新加坡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430
一 新加坡自治后至70年代末的宏观经济政策430
(一)从1959年中至1967年末430
(二)从1968年至1979年432
二 80、90年代新加坡的宏观经济政策433
(一)8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宏观经济政策434
(二)90年代新加坡宏观经济政策436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其政策调整442
第十二章 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及其政策445
第一节 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446
一 从开埠到转口港建成时期(1898-1941)446
二 日本占领时期的经济衰落阶段(1941-1945)447
三 转口贸易恢复阶段(1946-1951)447
四 工业化阶段(1952-1970)448
五 从工业化走向经济多元化阶段(1971-1981)449
六 从经济多元化走向经济转型阶段(1982到现在)450
第二节 香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451
一 香港政府“积极不干预政策”的含义452
二 香港政府实施“积极不干预政策”的原则453
三 香港政府采用“积极不干预政策”的两大方向454
(一)香港政府的财政政策455
四 香港政府“积极不干预政策”的主要内容455
(二)香港政府的税务政策458
(三)香港政府的金融管理政策459
(四)香港政府的货币制度460
(五)香港政府的工业政策467
(六)香港政府的土地政策469
(七)香港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机构和部门470
第三节 1997年后香港特区政府的政策472
第三章 台湾地区的宏观经济政策演变477
第一节 台湾经济状况概述477
第二节 经济恢复阶段的台湾宏观经济政策480
一 财政政策481
二 货币金融政策481
三 农业改革政策483
第三节 从稳定到发展阶段484
一 大力发展进口替代的发展工业政策484
二 农业政策485
第四节 经济腾飞阶段--60年代台湾宏观经济政策487
一 财政政策488
二 货币金融政策489
三 农业政策490
四 产业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491
第五节 经济腾飞阶段--70年代台湾宏观经济政策493
一 财政政策494
二 货币金融政策495
三 实行经济改革496
三 农业政策496
四 产业政策497
五 对外贸易政策498
第六节 经济转型和升级阶段(80-90年代)的台湾宏观经济政策499
一 财政政策502
二 货币金融政策505
三 农业政策507
四 产业政策508
五 对外贸易政策510
六 台湾经济未来的政策选择512
七 台湾经济政策的成功经验513
第十四章 泰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519
第一节 泰国的经济概述519
一 财政体系520
二 金融体系520
三 泰国经济发展概况521
第二节 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521
一 政府主导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时期(1945-1960)521
(一)产业政策522
(二)产业发展政策522
(一)产业政策523
二 市场主导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时期(1961-1971)523
(四)外资引进政策523
(三)财政与货币政策523
(二)农业发展政策524
(三)财政政策525
(四)金融、汇率政策525
(五)政策成效526
第三节 出口导向工业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526
一 产业政策526
二 财政政策527
三 货币金融政策528
四 外资引进政策529
五 政策成效529
第四节 经济全面起飞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530
一 1986-1997年经济自由化深化时期530
(二)财政政策531
(一)产业政策531
(三)泰国的金融改革532
(四)泰国的外债535
二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泰国的宏观经济政策535
(一)造成金融危机的政策原因536
(二)金融危机后的改革措施537
第五章 印度尼西亚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540
第一节 从苏加诺到苏哈托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541
一 苏加诺时期的经济政策541
(一)产业政策541
(二)财政政策542
(三)金融政策543
(四)排斥外资的政策543
二 苏哈托执政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543
(一)产业政策543
(二)外资政策544
(三)外贸政策545
(四)财政政策545
第二节 印尼80年代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546
一 产业政策546
二 财政政策547
三 金融货币政策549
四 外资政策552
第十六章 菲律宾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554
第一节 菲律宾80年代以前的宏观经济政策555
一 菲律宾经济较快的发展时期555
(一)产业政策555
(二)外资政策556
二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宏观经济政策556
(一)产业政策556
(二)财政税收政策558
(三)货币金融政策559
(四)外贸政策560
第二节 80年代中期以后的宏观经济政策561
一 私有化、农业改革与产业政策561
(一)私有化政策561
(二)农村改革562
二 财政政策563
三 货币政策564
第十七章 马来西亚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568
第一节 独立初期与新经济政策时期569
一 独立后的初步发展时期(1957-1969)569
(一)产业政策570
(二)财政政策571
二 新经济政策时期(1970-1990)572
(一)产业政策572
(三)货币政策575
(二)财政政策575
(四)就业及收入分配政策576
(五)对外经济政策578
第二节 多元化发展阶段(1990年以后)579
(一)产业政策580
(二)货币政策581
(三)财政政策584
第十八章 墨西哥的宏观经济政策演变586
第一节 战后初期至70年代末墨西哥的宏观经济政策587
一 墨西哥经济起飞和工业化(1940-1956)587
二 经济稳定发展阶段(1956-1970)588
三 经济现代化(1971-1982)589
(一)埃切维里亚政府的经济政策589
(二)波蒂略政府的经济政策591
一 1982年的债务危机及其应急政策措施594
第二节 1982年债务危机至1994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政策594
二 债务危机以后的经济政策597
(一)经济政策调整的目标597
(二)墨西哥的计划导向598
(三)外资、外贸政策599
(四)财政与货币金融政策602
(五)国有企业私有化604
(六)银行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改革605
(七)墨西哥的扶贫政策606
(八)经济团结契约607
第三节 1994年金融危机及其调整后的经济政策610
一 金融危机爆发610
二 金融危机以来的政策调整612
(一)货币政策612
(二)财政政策与税制改革615
(三)结构性改革618
一 巴西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621
第十九章 巴西的宏观经济政策621
第一节 巴西经济政策概况621
(一)经济计划的制定623
(二)巴西的金融体制和货币政策制定623
(三)巴西的财政体制624
二 巴西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演变概述625
第二节 战后初期至“经济奇迹”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1948-1967)627
一 1948-1955年:经济恢复与战略调整627
二 1956-1961年:进口替代战略及大量引入外资628
三 1962-1967年:紧缩性质的经济调整629
第三节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1968-1974)630
一 高增长的背景条件630
二 主要的政策措施631
三 战略的结果634
第四节 1974-1989年间的宏观经济政策635
一 盖泽尔政府和菲格雷多政府的经济政策(1974-1984)636
二 80年代初的债务危机638
三 克鲁扎多计划(1986-1988)640
(一)克鲁扎多计划的产生背景640
(二)克鲁扎多计划的主要内容641
(三)克鲁扎多计划的实施过程641
第五节 90年代巴西的宏观经济政策644
一 新巴西计划(1990-1992年10月)645
(一)新巴西计划的产生背景645
(二)新巴西计划的内容645
二 雷亚尔计划647
三 巴西的国有企业改革649
四 1995-1996年的财政危机652
五 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653
六 1999年初的巴西经济危机654
参考文献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