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
  • 张国刚,吴莉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3001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西方汉学”:跨文化的对话1

目录1

第二节 寻找东方:欧洲商业殖民势力的东来6

第三节 郢燕书说:传教士与早期西方汉学15

第二章 触摸丝绸故乡——中西贸易欣欣向荣与对中国的直观认识32

第一节 罗柯柯风格32

第二节 瓷器映出的中国34

一、华瓷贸易34

二、用瓷成风37

三、仿制瓷器38

四、变异的图像41

一、在禁令中畅销43

第三节 飘逸的丝绸43

二、刺绣的魅力45

第四节 布置中国式的家48

一、厚重的家具48

二、轻巧的壁纸50

第五节 多姿多彩的中国生活51

第六节 流动的中国园林53

一、德国的中国风情54

二、英华园林的兴衰58

第三章 阅读理想王国——耶稣会士的创作热情与中国形象的巩固64

第一节 16世纪游记中的中国65

一、相关游记66

二、游记刻画的中国形象及其传布72

三、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80

第二节 耶稣会士文本中的中国形象86

一、早期耶稣会士的报告87

二、17、18世纪的耶稣会士作品及其传播96

三、耶稣会士塑造中国形象的过程112

第三节 耶稣会士中国观影响下的欧洲思想界119

一、法国启蒙思想家论中国的道德与制度119

二、英国的自然神论者125

三、德国的理性论哲学128

第四节 耶稣会士的著作与欧洲文艺界的中国兴趣133

第五节 耶稣会士的学术著作与欧洲学者的汉学兴趣139

第四章 探求异域文明——法国耶稣会士的双重使命与汉学研究格局的草创144

第一节 法国在华传教区诞生的背景144

一、罗马教廷力图削弱保教权144

二、法国政府支持限制保教权147

三、耶稣会与中国传教区的管理150

一、国王数学家来华155

第二节 法国传教区成立与法国耶稣会士大批来华155

二、法国在华传教区成立159

三、法国耶稣会士概况165

第三节 法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171

一、景教碑研究171

二、开封犹太人研究178

三、《易经》研究与索隐派思想188

四、中国编年史研究195

第五章 超越通天塔——耶稣会士的传教策略与西方对中文的研究227

第一节 16世纪西方对中文的认识228

一、16世纪以前的基本情况228

二、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文献中关于中文的记述230

三、16世纪耶稣会士对中文的认识232

四、传教士的中文著作与翻译234

五、16世纪欧洲所见中文235

六、16世纪欧洲学者对中文的认识237

第二节 在华耶稣会士对中文的学习与研究241

一、利玛窦的学习历程241

二、传教士的学习感受246

三、学习中文的方法和工具书的编写250

四、汉字拉丁化注音与《西儒耳目资》257

五、马若瑟的《汉语札记》260

第三节 神学与汉字266

一、索隐派的理论与渊源267

二、索隐派对汉字的研究272

三、对索隐派诠释方式的分析278

第四节 耶稣会士传入欧洲的中文知识281

一、17世纪在华耶稣会士关于中文的论述281

二、基尔谢关于中文的论述289

三、补充说明296

第五节 探求一般语言与欧洲的早期中文研究298

一、相关的语言学背景298

二、16、17世纪语言比较研究中关于中文的论述306

三、中文作为原初语言310

四、汉字作为“真实字符”314

五、莱布尼兹的“一般字符”与汉字319

第六节 探求“中文之钥”324

一、米勒的“中文之钥”325

二、门泽尔的“中文之钥”328

三、巴耶尔的继续探索330

四、傅尔蒙的类似看法335

第七节 19世纪学术背景下的中文观念338

一、汉学正式形成时期的中文研究339

二、洪堡的中文观348

三、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中文观念357

第八节 逻各斯中心主义与中文361

一、普遍的贬低态度361

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偏见368

第六章 顺应时代需求——东正教传教士与俄国汉学380

第一节 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由来382

第二节 俄国汉学先行者罗索欣387

一、勤奋的俄罗斯馆学员387

二、俄国科学院汉满语学校389

三、丰硕的翻译成果392

四、杰出的合作者和后继者394

第三节 俄国汉学奠基人比丘林397

一、生平简介398

二、杰出的科学成就404

三、恰克图汉语学校416

四、俄国汉学界的评价420

第四节 享誉欧洲汉学界的卡法罗夫422

一、中国宗教研究423

二、编辑出版《俄国驻北京传教士团成员著作集》425

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428

四、编写辞典430

五、其他研究活动431

第五节 一代汉学宗师瓦西里耶夫433

一、卓越的科学成就437

二、瓦西里耶夫汉学学派450

第六节 俄国最早的汉满语教学基地454

一、百年争论454

二、来自传教士团的汉满语教授457

参考书目4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