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行者 刘仁文法学随笔之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律行者 刘仁文法学随笔之三
  • 刘仁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9954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5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67页
  • 主题词:法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行者 刘仁文法学随笔之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法治时评3

“宽容量刑”乃“法内开恩”3

以“宽”济“严”是宽严相济的时代内容5

贪官也应有隐私权7

“赔钱减刑”的价值冲突与协调9

警惕关系盛行对法治的消极解构11

潜规则盛行与社会的“法格分裂”13

记者招待会也要“尊重规则”15

解决“口袋罪”需要立法与执法并进17

从“专政”到“严打”:一个知识学视角的考察19

如何给警察权“减负”22

通过预防增强反腐败主动性24

如何改变中国的重刑形象26

中国人为何信访而不信法29

辛普森为何获罪后才转羁押32

让服刑亲人相互见面更容易些36

司法常态化与刑法完善38

中国应学会应对“洋贿赂”41

人民司法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43

处置新疆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几个法律问题44

怎么又见公判大会?48

“公开宣判”不等于“公判大会”52

再谈“公判大会”当禁53

量刑改革:让自由裁量更阳光55

二、学术短论59

达尔富尔案件的由来、进展及意义59

法制建设中的普世价值65

审前羁押的问题与改进71

冤案为何发生?——《清白的罪犯》读后83

从“广场化”到“剧场化”的刑事司法——一个立足经济学的分析89

全面建立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和抚慰制度100

构建一个更加科学的刑法结构103

恢复性司法不应只是“听起来很美”107

推广应用电子脚镣前景广阔110

建立刑事诉讼费用的思考112

论我国刑事诉讼简易审的完善115

制定《反腐败法》的两点思考118

社区矫正亟须立法120

国际公约中文文本的纠错与重译122

推进司法职业化的重要举措124

“终身监禁”并不等于在监狱中度余生126

“五个严禁”有利于塑造法官良好的人格129

中俄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的力作133

羞辱感与刑事惩罚136

法学著作的署名与法学者的境界138

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40

我为什么提倡“立体刑法学”142

劳动教养制度向何处去145

三、司法细节159

尸体为何三年未能火化159

谁来弥补犯罪受害者的损失161

认真对待被告人的道歉163

公诉词:要不要进行法制宣传165

法庭会见应从“破例”走向常态167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与美国最高法院169

从一则案例管窥美国政治对法律的影响171

司法宽容需要这样伟大的母亲173

宽容无悖于正义176

司法信息受阻的困境与出路177

由卢武铉之死看如何降低刑事司法的副作用179

四、再谈死刑185

从经济学角度考察死刑的成本185

死刑执行权应从法院剥离出来196

确保死刑复核和二审开庭的落实198

注射取代枪决:实现死刑执行方法的统一200

一个死刑案件的跟踪202

废止枪决统一注射死刑的条件已经成熟——与死刑研究专家刘仁文对话225

阅读数字,感受进步231

注射死刑:人道还是残忍233

一种现实的考衡——就死刑犯能否捐赠器官答记者问235

死刑的悖论238

刑法的人道化历程241

68个死刑罪名可废除67个半——关于死刑的对话243

五、刑法改革251

刑法修改:亮点与期盼251

认真对待刑法修正253

修法能否管住“特定关系人”257

社会发展与刑法的转向261

再谈社会发展与刑法的转向264

我国刑法转向的再补充267

六、特赦273

韩国的赦免制度及其改革273

2008,能否成为中国的特赦年276

展望刑事法治278

七、汶川地震283

今夜不看电视283

全力维护灾区社会治安285

特殊时期,更要贯彻宽严相济288

卷宗丢失,灾区该如何审案?294

八、台湾语丝299

台湾“9·21”地震纪念馆印象299

旁听审理吴淑珍301

旁听审理陈水扁304

感受台湾的学术会议307

将军·文学·美人汤(上)309

将军·文学·美人汤(下)311

我的台湾学生314

“中研院”参访记317

一个大陆学者眼中的两岸法学交流320

九、德意志见闻325

有感于德国前议员当清洁工325

德国:扔掉禁烟的“发展中国家”称号327

看德国人如何搞校庆329

在德国听庭审331

在德国参观监狱333

难忘弗赖堡336

访学马普(上)338

访学马普(下)340

让人惊喜的德国失物招领处343

十、我思故我在347

海参崴纪行347

食物与文化350

活在农历公历间353

邮局寄书为什么不能夹寄信件356

符号与法治358

标语与法治360

重提使用公筷363

如何过年365

不要战争366

2008岁末感言367

寄语《方圆》368

我推荐的十本书370

十一、记者访谈375

调整刑法结构,改革劳教制度——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仁文375

专家呼吁:我国应尽快建立财产申报法律制度——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仁文380

酒后驾车追撞交警能否定罪要考虑四个因素383

鼓励一切适当的民意监督——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仁文386

“律师伪证罪”为何频频出现?——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仁文点评“李庄案”393

十二、演讲401

同一个屋檐下的犯罪学与刑法学401

中国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方面的立法与实践406

冤案是如何酿成的409

中国刑事法律成长的路径423

刑法在社会中的角色426

关于将治安拘留和劳动教养等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纳入刑法的思考431

十三、法律圆桌445

被害人推翻报案时陈述是否构成伪证罪445

民事违法分析: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新指标454

网络言论自由要承载社会责任460

十四、许霆案467

畸形重判是如何形成的467

轻判是如何实现的470

许霆案与“特殊减刑权”473

我会对许霆案作无罪判决——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仁文475

许霆案引出的其他思考480

十五、交通肇事485

“交通肇事罪”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485

恶性交通肇事行为该当何罪489

十六、情与痛501

梦里才能再见母亲501

纪念两位新逝的湘籍法学家503

一生求法治,师德育英才——记法学家曹子丹506

我眼中的何先生510

悼念一位日本友人513

十七、序与跋521

《刑事一体化下的经济分析》前言521

《犯罪学导论》译后记525

《刑法的结构与视野》跋527

十八、人与书535

刘仁文:仁者文者学者535

叩问刑事政策之门539

经济分析之于刑事法的意义540

一部富有时代理念的力作——解读《环境资源保护与环境资源犯罪》542

文化是限制犯罪的媒介544

权利的阐释及其实现546

后记5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