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2873272.jpg)
- 蒲恩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72483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大气及大气污染1
一、大气及大气圈1
二、大气的组成3
三、大气污染5
第二节 大气污染的发生和发展6
一、大气污染的回顾6
二、中国的大气污染状况7
三、当代世界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8
第三节 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10
一、大气污染源10
二、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10
三、大气污染物的计量13
第四节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14
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意义14
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步骤14
三、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15
第五节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17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18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24
第一节 燃料及燃烧过程24
一、燃料24
二、燃料燃烧过程27
第二节 燃烧计算32
一、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32
二、烟气量34
三、污染物排放量37
第三节 燃烧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38
一、烟尘的形成与控制38
二、硫氧化物的形成与控制40
三、氮氧化物的形成与控制41
第三章 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44
第一节 主要气象要素及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44
一、主要气象要素44
二、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46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47
一、气温的垂直变化47
二、大气静力稳定度51
第三节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53
一、边界层的风与湍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54
二、大气稳定度与大气污染60
三、大气温度层结与大气污染62
四、降水与大气污染62
五、辐射和云对大气污染的影响62
六、天气形势与大气污染63
七、大气污染指数63
第四节 大气扩散模式63
一、高斯模式的建立64
二、几个常用的大气扩散模式65
三、非点源扩散模式66
四、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70
第五节 污染物浓度估算73
一、有效源高73
二、大气扩散参数估算77
三、计算举例82
第六节 厂址选择和烟囱高度估算85
一、厂址选择85
二、烟囱高度估算87
第四章 除尘技术基础91
第一节 颗粒物的捕集机理91
一、理想气体及气体流动基本方程式91
二、含尘气体的流体阻力93
三、粉尘粒子的沉降96
第二节 粉尘的粒径和粒径分布101
一、单一颗粒粒径101
二、颗粒群的平均粒径102
三、粒径分布103
四、粒径分布函数105
第三节 粉尘的物理性质109
一、粉尘的形状及形状系数109
二、粉尘的密度110
三、粉尘的比表面积110
四、粉尘的润湿性111
五、粉尘的电学性能111
六、粉尘的安息角与滑动角111
七、粉尘粘附性112
八、粉尘的爆炸性112
第四节 除尘装置的分类和性能112
一、除尘装置的分类112
二、除尘装置的性能112
第五章 机械式除尘器118
第一节 重力沉降室118
一、沉降室的捕集效率118
二、重力沉降室的设计步骤119
第二节 惯性除尘器120
第三节 旋风除尘器121
一、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121
二、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123
三、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性能124
四、旋风除尘器的类型和尺寸127
五、旋风除尘器的选型131
六、旋风除尘器的卸灰装置131
第六章 湿式除尘器134
第一节 湿式除尘器概述134
一、湿式除尘器的分类和性能134
二、湿式除尘器的理论基础135
第二节 各类湿式除尘器举例138
一、重力喷雾除尘器138
二、湿式旋风除尘器139
三、自激喷雾除尘器141
四、文丘里除尘器143
第七章 袋式除尘器149
第一节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149
一、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149
二、影响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151
三、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153
第二节 袋式除尘器的滤料结构及选型155
一、滤料155
二、结构型式156
三、常用袋式除尘器及其清灰157
四、袋式除尘器的选型160
第八章 电除尘器162
第一节 电除尘器的分类和特点162
一、按集尘电极的结构形式分类162
二、按气流流动方式分类163
三、按电极在除尘器内的布置分类164
四、按清灰方式分类164
第二节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164
一、气体电离和电晕放电164
二、粉尘粒子荷电167
三、荷电粒子的迁移和捕集170
四、被捕集粉尘的清除171
第三节 电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172
一、颗粒特性对除尘效率的影响172
二、除尘器结构对除尘效率的影响173
三、静电除尘器供电质量的影响174
四、气流速度及分布的影响174
第四节 电除尘器的结构与供电174
一、电除尘器结构174
二、电除尘器的供电178
第五节 电除尘器的选择设计与应用179
一、电除尘器的选型179
二、电除尘器的设计180
三、电除尘器的应用183
第九章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186
第一节 吸收净化基本理论186
一、吸收过程的气液平衡186
二、吸收过程的物料平衡193
三、伴有化学吸收的吸收动力学196
第二节 吸收设备及计算204
一、吸收设备204
二、吸收设备的设计207
第三节 吸收法净化二氧化硫废气216
一、概述216
二、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艺218
三、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设计计算224
四、吸收法净化生产工艺含硫尾气228
第四节 吸收法净化其他尾气236
一、吸收法净化含氮氧化物尾气236
二、吸收法净化含氟废气240
三、吸收法净化含氯废气244
第十章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247
第一节 吸附过程与吸附剂247
一、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247
二、吸附剂及其再生248
第二节 吸附理论249
一、吸附平衡249
二、吸附速率252
第三节 吸附操作方式与设计253
一、吸附过程与工艺流程253
二、吸附性能参数的测定255
三、吸附装置的设计257
第四节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应用265
一、吸附法净化烟气中SO2265
二、吸附法净化有机蒸气268
三、吸附法净化含氟废气270
四、吸附法净化含氮氧化物尾气272
第十一章 气态污染物的催化净化276
第一节 催化作用和催化剂276
一、催化作用276
二、催化剂277
第二节 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278
一、气固催化反应过程278
二、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式279
第三节 气固催化反应器及计算284
一、气固催化反应器的类型与选择284
二、固定床反应器的计算285
第四节 气态污染物的催化净化工艺289
一、催化净化法的一般工艺289
二、几种主要污染物的催化净化291
第十二章 气态污染物的其他净化方法300
第一节 燃烧净化300
一、燃烧转化原理300
二、燃烧过程与装置301
三、热能回收与安全303
第二节 冷凝净化304
一、冷凝净化原理304
二、冷凝类型与设备304
第三节 生物净化306
一、废气微生物净化原理307
二、生物净化设备308
第四节 电子束照射净化法309
一、电子束照射法脱硫脱氮机理309
二、电子束发生装置310
三、电子束照射净化法的工艺特点311
第五节 膜分离法311
一、气体分离膜的特性参数311
二、气体的膜分离机理313
三、气体的膜分离装置314
第十三章 净化装置的选择、设计和运行管理316
第一节 净化系统及其选择原则316
一、净化系统316
二、净化系统的选择原则317
第二节 集气罩的设计318
一、密闭罩318
二、排气柜320
三、外部吸气罩321
四、接受式排气罩327
五、吹吸式排气罩及空气幕328
第三节 管道系统设计331
一、管道系统配置332
二、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333
第四节 净化装置的选择341
一、净化工艺及净化装置的选择依据和程序341
二、净化装置和系统的选择342
三、净化装置的费用345
第五节 净化系统的运行管理348
一、试运行348
二、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349
三、净化系统的防腐、防磨与防爆350
附录353
参考文献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