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非处方药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家非处方药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2867490.jpg)
- 吴景时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224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8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8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非处方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1
第一部分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1
第一节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基本概念2
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定义2
(一) 处方药2
(二) 非处方药2
(三)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2
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基本特性3
(一) 应用安全3
(二) 质量稳定4
(三) 疗效确切4
(四) 使用方便5
(五) 标识详细5
(六) 价格合理5
(七) 非处方药的特点6
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方法及标准6
(一) 分类方法6
(二) 分类标准7
四、非处方药的类型8
第二节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10
一、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产生10
二、推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意义12
(一) 有利于沟通国际轨道12
(二) 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13
(三) 有利于激发医药工业生产新药13
(四) 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13
(五) 有利于消费者14
(六) 有利于生产企业14
(七) 有利于药学人员15
(八) 有利于保证人民用药安全15
(九) 有利于推动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16
(十) 有利于提高人民自我保健意识17
(十一) 有利于促进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17
三、我国创建非处方药管理制度的进展18
四、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非处方药制度20
五、当前国情对推行非处方药管理体制的制约22
(一) 地区贫富差异22
(二) 全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23
(三) 药品流通中缺少药师24
(四) 医疗保健制度改革中的认识问题25
六、我国药品分类管理的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和内容25
(一) 指导思想25
(二) 目标25
(三) 基本原则26
(四) 内容26
七、处方药、非处方药与自我药疗27
(一) 自我医疗与非处方药28
(二) 如何选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药疗28
(三) 自我医疗情况国际性比较29
(四) 我国开展自我医疗的形势与基础30
第三节 处方药向非处方药的转变32
一、非处方药的来源32
二、处方药转变成非处方药的法规与程序33
(一) OTC药的立法33
(二) OTC药的评审34
(三) 处方药转变为非处方药的程序36
三、我国非处方药药品的遴选原则及程序37
(一) 制定非处方药药品的遴选原则37
(二) 非处方药的遴选程序40
(三) 有关遴选的几个问题40
(四) 非处方药药品的审评41
(五) 非处方药品的广告审查标准和管理43
第四节 非处方药的合理使用45
一、非处方药使用不合理的表现46
(一) 非适应证用药46
(二) 用法用量不正确46
(三) 人为滥用药物47
二、造成非处方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48
(一) OTC药成分的复杂性48
(二) OTC药宣传的迷惑性48
(三) OTC药附加成分的隐蔽性50
(四) OTC药用法及疗程难以控制50
三、非处方药不合理用药的危害51
(一) 掩盖其他疾病或加重病情51
(二) 造成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51
(三) 增加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51
(四) 导致药物性身体或精神依赖性51
四、非处方药合理使用的对策52
(一) 普及自我保健知识52
(二) 严格规范OTC药标识物的内容52
(三) 向消费者提供准确的药物情报52
(四) OTC药的上市后监测53
第五节 非处方药制度与医院及社会药房53
一、非处方药制度对医院产生的影响53
(一) 非处方药制度是医改的重要配套措施54
(二) 非处方药制度改变了药品消费习惯54
(三) 非处方药制度将引起医院药价体系变化55
(四) 非处方药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医生责任心55
(五) 非处方药制度将改变医院药师的地位和作用55
(六) 非处方药制度的实施将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56
二、医院如何面对非处方药制度的影响56
(一) 理解和配合非处方药制度的实施56
(二) 改变医院垄断经营现象56
(三) “分柜”管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57
(四)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57
(五) 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医院管理57
三、医院开设非处方社会药房的利弊58
(一) 医院开设非处方社会药房的必要性58
(二) 医院社会药房的作用59
(三) 医院社会药房可能带来的问题60
(四) 问题的解决办法61
四、OTC制度促进医院走进市场61
(一) 科技成果转让63
(二) 医院和企业联合办院63
(三) 利用因特网,开展远程诊断业务63
(四) 与保险公司联合办医院63
(五) 开设社区医院64
(六) 连锁医院64
第六节 我国非处方药市场65
一、我国非处方药市场现状65
二、我国非处方药的研制与开发70
(一) 我国非处方药品的开发70
(二) 开发我国非处方药品的途径75
三、制药企业如何面对非处方药制度的影响79
(一) 重视产品开发79
(二) 改革营销方式80
(三) 中药企业如何面对OTC制度81
第二部分 药学知识84
一、自我医疗与非处方药84
二、药物与药品84
(一) 药物84
(二) 药品85
(三) 药品分类86
三、假药与劣药89
(一) 假药89
(二) 劣药89
(三) 如何识别假药、劣药89
四、特殊药品90
(一) 麻醉药品90
(二) 精神药品91
(三) 毒性药品91
五、药品有效期92
(一) 有效期92
(二) 失效期93
(三) 药品有效期的标示法93
(四) 药品生产批号95
六、药品批准文号96
七、药物不良反应96
(一) 广义的不良反应96
(二) 狭义的不良反应地98
(三) 药物不良反应种类99
八、药效学105
(一) 药物作用105
(二) 药物作用机制106
九、药物的体内过程109
(一) 药物吸收109
(二) 药物分布111
(三) 药物生物转化113
十、老年人用药特点115
(一) 与年龄有关的生理变化116
(二) 老年人的药物体内过程118
(三)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119
十一、小儿用药特点121
(一) 各年龄段的用药特点121
(二)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122
十二、妊娠期及哺乳期用药特点122
(一) 妊娠期用药对胎儿的影响122
(二) 孕妇生理特点与用药123
(三) 哺乳期妇女用药123
十三、常见用药方法124
(一) 内服法124
(二) 外用法125
(三) 给药时间与配伍用药125
十四、西药制剂127
(一) 制剂与活性成分127
(二) 常用剂型129
(三) 新剂型133
中篇 西药(活性成分与复方制剂)141
一、解热、镇痛药141
布洛芬143
双氯芬酸145
阿司匹林147
卡巴匹林钙151
吲哚美辛151
对乙酰氨基酚153
咖啡因★157
异丙安替比林★158
苯巴比妥★159
阿苯片160
对乙酰氨基酚复方制剂161
白加黑164
散利痛片166
酚咖片167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168
二、镇静助眠药168
氯美扎酮170
谷维素170
三、抗过敏药与抗眩晕药171
(一) 抗过敏药171
盐酸异丙嗪172
马来酸氯苯那敏174
盐酸苯海拉明175
色甘酸钠177
(二) 抗眩晕药179
盐酸地芬尼多180
氢溴酸东莨菪碱181
茶苯海明183
四、抗酸药与胃黏膜保护药184
西咪替丁186
盐酸雷尼替丁188
法莫替丁190
硫糖铝191
氢氧化铝193
铝碳酸镁195
三硅酸镁195
氢氧化铝复方制剂196
三硅酸镁复方制剂198
碱式硝酸铋复方制剂199
碱式硝酸铋★200
碳酸氢钠★201
碳酸镁★203
海藻酸★203
五、助消化药204
干酵母204
乳酶生205
胰酶206
六、消胀药207
二甲硅油207
七、止泻药208
药用炭209
盐酸小檗碱210
鞣酸蛋白211
八、胃动力药212
多潘立酮212
九、缓泻药213
乳果糖215
比沙可啶216
甘油217
硫酸镁★218
山梨醇★219
开塞露220
十、胃肠解痉药220
溴丙胺太林221
氢溴酸山莨菪碱222
颠茄流浸膏(或颠茄浸膏)223
十一、驱肠虫药225
阿苯达唑226
甲苯达唑227
哌嗪(枸橼酸盐、磷酸盐)228
枸橼酸哌嗪229
磷酸哌嗪230
双羟萘酸噻嘧啶230
十二、肝病辅助药232
葡醛内酯233
肌苷234
齐墩果酸235
十三、利胆药236
去氢胆酸236
苯丙醇237
十四、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238
葡萄糖238
氯化钾★239
氯化钠★240
口服补液盐241
十五、感冒用药242
盐酸苯丙醇胺★244
盐酸伪麻黄碱★245
盐酸苯丙醇胺复方制剂246
复方盐酸苯丙醇胺缓释胶囊247
盐酸伪麻黄碱复方制剂248
附:部分上市的感冒用药248
十六、镇咳药258
氢溴酸右美沙芬259
磷酸苯丙哌林261
枸橼酸喷托维林262
十七、祛痰药263
羧甲司坦264
盐酸溴己新265
乙酰半胱氨酸266
氯化铵268
愈创甘油醚269
十八、平喘药270
盐酸氯丙那林271
二羟丙茶碱272
硫酸沙丁胺醇274
十九、维生素与矿物质275
维生素A278
维生素AD281
维生素B1282
维生素D2或D3284
维生素B2286
维生素B6288
泛酸钙290
烟酸291
烟酰胺293
维生素C294
维生素E296
碳酸钙298
枸橼酸钙299
葡萄糖酸钙299
乳酸钙301
硫酸亚铁301
富马酸亚铁304
葡萄糖酸亚铁305
葡萄糖酸锌306
复方维生素B308
多种维生素309
碳酸钙复合制剂312
β-胡萝卜素313
泛酸314
维生素B12314
叶酸316
维生素K319
生物素321
二十、皮肤科用药322
(一) 止痛、止痒药324
苯佐卡因324
达克罗宁325
(二) 局部刺激药326
水杨酸甲酯327
薄荷脑327
樟脑330
松节油331
氨溶液331
(三) 消毒防腐药332
苯酚333
麝香草酚335
松馏油335
煤焦油336
鱼石脂337
鞣酸338
水杨酸339
苯甲酸340
苯甲酸复方制剂342
复方苯甲酸软膏342
十一烯酸(锌)343
十一烯酸锌复方制剂344
复方十一烯酸锌软膏344
碘344
聚维酮碘346
高锰酸钾348
乳酸依沙吖啶349
氧化锌350
苯扎溴铵351
度米芬352
(四) 抗皮肤炎症介质药353
氢化可的松354
醋酸曲安奈德355
(五) 抗皮肤感染药356
盐酸林可霉素357
呋喃西林358
(六) 抗皮肤浅表真菌感染(各种癣症)药359
制霉素360
克霉唑361
联苯苄唑363
硝酸咪康唑364
特比萘芬366
环吡酮胺367
尿素369
(七) 抗病毒药370
酞丁安371
阿昔洛韦372
(八) 抗皮肤寄生虫(疥螨)药和抗皮脂溢出药374
升华硫374
二硫化硒376
二十一、五官科用药377
(一) 眼部用药378
磺胺醋酰钠378
硫酸锌380
四环素醋酸可的松381
红霉素382
氯霉素383
○色甘酸钠384
○酞丁安386
(二) 耳鼻喉及口腔用药387
富马酸酮替芬387
溶菌酶389
○甲硝唑390
氯己定(醋酸盐、枸橼酸盐、葡萄糖酸盐)391
○度米芬393
二十二、妇科用药394
○甲硝唑394
○克霉唑396
○硝酸咪康唑398
○制霉素(或制霉菌素)399
甲硝唑复方制剂400
二十三、避孕药402
炔诺酮402
复方炔诺酮405
复方醋酸甲地孕酮408
左炔诺酮410
复方左炔诺孕酮412
壬苯醇醚414
醋酸甲地孕酮★416
炔雌醇★418
下篇 中成药421
第一部分 中成药总论421
一、概述421
二、中成药的组成原则422
(一) 中成药组成目的423
(二) 中成药组成原则423
三、中成药剂型424
(一) 丸剂425
(二) 散剂426
(三) 膏剂427
(四) 丹剂428
(五) 酒剂429
(六) 酊剂430
(七) 糖浆剂430
(八) 锭剂430
(九) 露剂431
(十) 胶剂431
(十一) 茶剂431
(十二) 片剂432
(十三) 中药注射剂432
(十四) 颗粒剂433
(十五) 袋泡剂433
(十六) 胶囊剂433
(十七) 微囊剂434
(十八) 滴丸剂434
(十九) 中药口服液(口服安瓿剂)435
(二十) 橡胶膏剂435
(二十一) 栓剂435
(二十二) 气雾剂436
(二十三) 膜剂437
(二十四) 其它剂型437
四、剂型同药效的关系439
(一) 剂型类别440
(二) 附加剂441
(三) 制备工艺442
五、食物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442
(一) 常见食物的性能443
(二) 食性与药性的相互影响445
(三) 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445
六、中成药的配伍应用446
(一) 中成药与药引配伍447
(二) 中成药与中成药配伍449
(三) 中成药与汤药的配伍449
(四) 中成药与西药配伍450
七、中成药与西药合用的利弊450
(一) 有利方面450
(二) 有害方面451
八、中成药的用药禁忌453
(一) 药物配伍禁忌454
(二) 妊娠用药禁忌455
(三) 用药饮食禁忌456
九、中成药的给药时间457
(一) 必须重视给药时间457
(二) 如何确定中成药的给药时间458
十、中成药的给药方法459
(一) 内服459
(二) 外用461
十一、中成药的不良反应462
(一) 剂量过大462
(二) 用药时间过长463
(三) 炮制不当或制药工艺不当463
(四) 过敏体质463
(五) 剂型不同463
(六) 误用药463
十二、中成药的保管464
(一) 药库、药店、药房等单位如何保管中成药466
(二) 家庭、个人如何保管中成药467
十三、中成药的选用468
(一) 读懂药品标识物468
(二) 识别药品生产批准文号469
(三) 注意生产批号470
(四) 注意选择品牌470
十四、中成药的应用原则471
(一) 对症用药471
(二) 合理用药471
(三) 按时用药471
第二部分 中成药各论473
一、内科用药473
(一) 感冒类药473
风寒感冒冲剂474
荆防冲剂477
感冒清热颗粒(冲剂)479
风热感冒冲剂481
羚翘解毒丸483
桑菊感冒片485
银翘解毒颗粒(冲剂)487
银柴颗粒(冲剂)489
参苏片490
午时茶颗粒(冲剂)491
柴胡口服液493
板蓝根颗粒(冲剂)494
双黄连口服液496
(二) 暑湿类药498
广东凉茶498
藿香正气软胶囊500
六合定中丸502
清凉油503
十滴水软胶囊505
清凉含片506
仁丹507
(三) 咳嗽类药509
川贝清肺糖浆(川贝清肺露)509
二母宁嗽丸511
通宣理肺口服液513
橘红片515
养阴清肺膏517
百合固金丸519
苏子降气丸520
止嗽定喘口服液521
川贝止咳露522
秋梨润肺膏523
(四) 中风后遗症类药524
消栓通络片524
山楂精降脂片526
绞股蓝总甙片527
(五) 眩晕类药529
脑立清丸529
清眩丸530
薄荷锭532
(六) 头痛类药532
芎菊上清丸533
黄连上清丸535
牛黄上清丸536
(七) 郁证类用药537
柴胡舒肝丸538
(八) 食滞类药539
香砂枳术丸539
大山楂丸540
加味保和丸542
木香顺气丸543
神曲茶(六曲茶)545
(九) 胃痛类药546
香砂养胃丸547
加味左金丸548
香砂平胃颗粒550
温胃舒胶囊551
养胃舒胶囊553
气滞胃痛颗粒(冲剂)554
胃得安片556
六味安消散557
胃苏冲剂558
(十) 便秘类药559
麻仁胶囊560
麻仁润肠丸562
五仁润肠丸563
苁蓉通便口服液564
(十一) 腹泻类药565
葛根芩连片565
香连片567
(十二) 虚证类药569
补中益气丸570
阿胶补血口服液573
八珍丸575
人参养荣丸577
人参归脾丸579
十全大补丸580
龟鹿二仙膏584
桂附地黄丸585
六味地黄丸587
五子衍宗丸591
知柏地黄丸593
参苓白术胶囊595
附子理中丸(浓缩丸)597
人参健脾丸599
阿归养血颗粒600
(十三) 失眠类药602
养血安神丸603
枣仁安神颗粒(冲剂)604
脑乐静(糖浆)606
二、外科用药607
(十四) 烫伤类药607
烧伤喷雾剂608
京万红609
(十五) 冻伤类药610
风痛灵611
(十六) 虫咬类药612
风油精613
(十七) 疖类药614
如意金黄散615
三黄膏616
小败毒膏616
泻毒散617
(十八) 痔类药618
地榆槐角丸619
槐角丸620
痔疮外洗药621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622
三、骨伤科类用药623
(十九) 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类药623
(二十) 慢性软组织扭挫伤类药624
跌打活血散624
活血止痛散625
跌打丸627
跌打损伤丸628
克伤痛搽剂629
养血荣筋丸630
三七片631
(二十一) 颈肩痛类药632
(二十二) 腰腿痛类药633
风湿痛药酒(风湿骨痛药酒)633
活络止痛丸634
木瓜酒635
伤湿止痛膏636
史国公药酒637
驱风油638
四、妇科用药639
(二十三) 月经不调类药639
止血片639
七制香附丸640
益母草膏641
八珍益母丸643
乌鸡白凤丸644
当归红枣颗粒645
艾附暖宫丸646
当归丸647
调经止带丸648
加味逍遥丸649
(二十四) 痛经类药650
妇科得生丸651
痛经丸652
元胡止痛片653
妇康宝口服液655
妇康片656
四物合剂657
五、儿科用药658
(二十五) 小儿感冒类药658
小儿感冒颗粒(冲剂)658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659
金银花露660
导赤丸661
(二十六) 小儿咳嗽类药663
小儿咳喘灵冲剂664
解肌宁嗽丸665
健儿清解液666
儿童咳液667
儿童清肺口服液668
(二十七) 厌食类药669
健胃消食片670
小儿消食片671
小儿健胃糖浆671
小儿喜食糖浆672
启脾丸673
小儿胃宝丸674
婴儿素675
六、皮肤科用药677
(二十八) 脚湿气类药677
脚气散677
愈裂贴膏678
(二十九) 粉刺类药679
当归苦参丸679
清热暗疮丸680
(三十) 风瘙痒类药681
肤痒冲剂682
(三十一) 荨麻疹类药683
防风通圣丸683
(三十二) 湿疹类药685
二妙丸686
七、五官科用药687
(三十三) 迎风流泪类药687
明目地黄丸687
明目上清片688
(三十四) 视疲劳类药689
杞菊地黄口服液690
(三十五) 耳鸣耳聋类药691
耳聋左慈丸691
龙胆泻肝丸692
(三十六) 鼻病类药695
鼻通宁滴剂695
辛夷鼻炎丸696
鼻窦炎口服液697
通窍鼻炎片698
鼻炎片699
(三十七) 咽喉病类药700
铁笛口服液701
藏青果冲剂(西青果冲剂)702
穿心莲片703
复方青果冲剂704
清咽丸(清音丸)704
利咽解毒颗粒706
金莲花冲剂707
(三十八) 口疮类药708
口腔溃疡散708
附录710
附录一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710
附录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西药、中成药)目录的通知712
附录三 国家非处方药目录 西药、中成药(第一批)遴选说明714
附录四 常用药物剂量折算法742
附录五 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药物用量743
附录六 小儿体表面积估算表745
索引746
索引一 中文药名索引(以汉字笔画为序)746
索引二 中文药名索引(以汉语拼音为序)762
索引三 外文索引(按英文字母顺序)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