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固体废物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固体废物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2849014.jpg)
- 聂永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2718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802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8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固体废物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论1
第一章 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分类1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定义及特征1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分类1
一、城市生活垃圾1
二、工业固体废物3
三、废险废物5
第三节 危险废物的定义、分类和鉴别标准5
第二章 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影响15
第一节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途径15
第二节 固体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5
第三节 固体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6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特点17
第三章 固体废物管理体系18
第一节 概述18
第二节 固体废物管理体系19
第三节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20
第四节 固体废物管理和污染控制标准21
一、固体废物分类标准21
二、固体废物监测标准22
三、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23
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24
第二篇 污染源25
第一章 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组成及性质25
第一节 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和组成25
一、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及类型25
二、城市固体废物的组成27
三、城市固体废物组成的测定27
四、城市固体废物中可回收物质的类型29
第二节 城市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30
一、城市固体废物的物理性质30
二、城市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32
三、城市固体废物的生物特性37
第三节 城市固体废物产量及质量分析39
一、城市垃圾产量分析39
二、城市垃圾质量分析41
第二章 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类型及性质44
第一节 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及一般特性44
一、工业固体废物分类44
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贮存与排放方式47
三、工业固体废物形态与污染物特征48
第二节 工业固体废物的类型50
一、矿山固体废物50
二、冶金固体废物52
三、化工固体废物71
四、其他工业固体废物82
第三章 危险废物的特征及危害88
第一节 危险废物的来源及分类88
第二节 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89
一、有毒有害物质释放特征参数89
二、环境迁移及富集特征参数90
第三节 危险废物的生物毒性数据92
一、危险废物判定数据92
二、风险分析生物毒性数据93
第四节 危险废物毒性鉴别及风险评价94
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94
二、危险废物风险评价95
三、环境风险的量化96
四、风险的比较和可接受性97
第四章 固体废物的采样与分析98
第一节 采样计划98
一、采样目的98
二、需要考虑的事项99
三、监管链100
四、采样误差100
五、采样程序105
第二节 采样方法106
一、简单随机采样法106
二、分层随机采样法109
三、系统随机采样法111
四、多段式采样法115
五、权威采样法115
第三节 样品采集、制备及运送115
一、采样工具与样品容器115
二、采样操作方法116
三、样品制备119
四、样品运送与保存121
第四节 样品分析122
一、生活垃圾分析122
二、工业固体废物分析129
三、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方法134
第三篇 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及贮存136
第一章 城市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运输136
第一节 城市垃圾的搬运与贮存136
一、垃圾产生源的搬运管理136
二、贮存管理137
第二节 城市垃圾的收集与清除140
一、清运操作方法140
二、收集车辆143
三、收集次数与作业时间145
第三节 城市垃圾的收运路线145
一、设计收运路线的一般步骤145
二、设计收集清运路线实例146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压实149
一、压实概念149
二、压缩程度的度量149
三、压实设备类型150
第五节 城市垃圾的转运及中转站设置151
一、转运的必要性152
二、中转站类型与设置要求153
三、中转站选址156
四、中转站工艺设计计算156
第二章 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及运输158
第一节 危险废物的产生与收集贮存158
一、产生158
二、收集与贮存159
第二节 危险废物的运输160
第四篇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162
第一章 固体废物的破碎和分选技术162
第一节 概述162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压实162
一、概述162
二、废物的压实及其表示163
三、压实设备163
四、压缩流程164
五、压实器的选择164
六、影响固体废物压实程度的因素165
第三节 破碎处理166
一、破碎的目的166
二、破碎的方法、破碎比和破碎流程166
三、破碎机167
四、低温破碎技术174
五、湿式破碎技术175
六、半湿式选择性破碎分选177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机械分选177
一、物料分选的一般理论177
二、筛分179
三、重力分选183
第五节 磁力分选193
一、磁选法193
二、磁流体分选(MHS)195
第六节 电力分选197
一、电选的基本原理197
二、电选设备及应用199
第七节 其他分选方法200
一、摩擦与弹跳分选200
二、光电分选203
第二章 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化技术204
第一节 概述204
一、生物处理基本概念204
二、堆肥化基本概念206
第二节 堆肥化基本原理208
第三节 好氧堆肥化基本工艺及分类213
一、好氧堆肥化方式分类213
二、好氧堆肥化工艺过程216
三、国内几种高温堆肥处理技术217
第四节 影响固体废物堆肥化的主要因数223
一、通风的作用及控制223
二、含水率225
三、仓内温度及其控制228
四、其他影响因素分析229
第五节 废物堆肥化设备及工艺系统231
一、供料进料设备及设施231
二、堆肥化设备237
三、堆肥化工艺系统简介242
第六节 堆肥腐熟度及其测定246
一、堆肥腐熟度的判定标准及分析246
二、堆肥腐熟度检验测定方法247
第三章 有机废物厌氧发酵251
第一节 厌氧发酵过程251
一、厌氧发酵的微生物学过程251
二、厌氧发酵微生物253
三、厌氧发酵的有机物分解代谢过程253
四、沼气的性质254
第二节 发酵工艺及影响发酵的因素255
一、发酵工艺类型及其特点255
二、常用厌氧发酵工艺流程256
三、厌氧发酵的工艺条件及其控制262
第三节 发酵装置266
一、消化器基本设计要求266
二、传统厌氧消化器266
三、农村小型沼气池269
四、厌氧接触消化器272
五、厌氧过滤消化器273
六、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消化器(UASB)274
七、厌氧流化床反应器276
八、厌氧生物转盘消化器(AnRBC)277
九、厌氧折流式反应器277
第四节 其他生物转化过程277
一、酒精发酵277
二、好氧分解有机物产热283
第四章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技术286
第一节 概述286
一、焚烧的目的286
二、可焚烧处理废物类型286
三、废物焚烧处理方式286
四、焚烧处理指标、标准及要求288
第二节 焚烧过程及技术原理290
一、焚烧原理与特性290
一、废物焚烧的控制参数296
三、主要焚烧参数计算299
第三节 焚烧炉303
一、焚烧炉类型概述303
二、多室焚烧炉304
三、机械炉排焚烧炉307
四、控气式焚烧炉317
五、多层炉320
六、旋转窑式焚烧炉321
七、流化床焚烧炉323
八、液体喷射式焚烧炉324
九、气体废物焚烧炉327
第四节 废物焚烧炉设计一般原则及要点328
一、废物焚烧炉设计一般原则328
二、机械炉排焚烧炉332
三、旋转窑焚烧炉335
第五节 城市垃圾焚烧处理336
一、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典型过程336
二、垃圾焚烧厂前处理系统339
三、垃圾贮存及进料系统339
四、焚烧炉系统的控制349
五、焚烧灰渣的收集351
第六节 危险废物焚烧处理354
一、危险废物焚烧炉355
二、危险废物的接收357
三、危险废物贮存及处理分类359
四、废物卸载及传送359
五、废物贮存361
六、进料系统363
七、焚烧炉操作及控制364
第七节 焚烧厂尾气冷却/废热回收系统366
一、废气冷却方式366
二、废热回收利用方式及途径367
三、废热锅炉369
第八节 焚烧尾气控制技术372
一、概述372
二、粒状污染物控制技术373
三、酸性气体控制技术381
四、重金属控制技术385
五、二噁英的控制技术386
第五章 固体废物的热解处理技术387
第一节 概述387
第二节 热解原理及方法391
一、热解的定义391
二、热解过程及产物392
三、废塑料热解原理393
第三节 典型固体废物的热解394
一、城市垃圾的热解394
二、污泥的热解399
三、废塑料的热解401
第六章 污泥的浓缩与脱水405
第一节 概述405
一、污泥的分类及特性405
二、污泥的性质指标405
三、污泥处理目的和方法408
第二节 污泥浓缩409
一、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其分离性能409
二、重力浓缩410
三、气浮浓缩413
四、其他浓缩法414
第三节 污泥的调理415
一、污泥调理的目的及方法415
二、污泥的洗涤415
三、加药调理(化学调节)416
四、热处理419
五、冷冻熔融处理法421
第四节 污泥脱水422
一、过滤基本理论及过滤方程式422
二、过滤介质426
三、过滤脱水设备427
第七章 危险废物的固化/稳定化440
第一节 概述440
一、固化/稳定化的目的440
二、固化/稳定化的定义和方法441
三、固化/稳定化技术对不同危险废物的适应性442
四、固化/稳定化处理的基本要求442
第二节 固化/稳定化技术综述444
一、水泥固化/稳定化444
二、石灰固化448
三、塑性材料固化法449
四、熔融固化技术451
五、自胶结固化技术454
第三节 药剂稳定化处理技术457
一、概述457
二、重金属废物药剂稳定化技术457
三、重金属废物药剂稳定化技术的重要应用460
第四节 固化/稳定化产物性能的评价方法461
一、概述461
二、浸出机理、浸出率及有关浸出试验的名词释义461
三、典型的浸出试验方法及其应用466
四、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和解释471
五、我国对于固化/稳定化废物的暂行测试程序472
第五篇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474
第一章 矿山废物的回收和利用474
第一节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474
一、概述474
二、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技术474
三、工程实例476
第二节 冶金矿山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479
一、概述479
二、工程实例481
第二章 能源工业废物的回收和利用485
第一节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485
一、概述485
二、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485
三、工程实例488
第二节 锅炉渣的综合利用491
一、概述491
二、工程实例491
第三章 冶金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494
第一节 高炉渣的综合利用494
一、概述494
二、高炉渣的处理利用技术495
三、工程实例499
第二节 钢渣的综合利用503
一、概述503
二、钢渣的处理利用技术505
三、工程实例510
第三节 稀有金属冶炼渣的综合利用514
一、概述514
二、稀有金属冶炼渣的综合利用514
第四节 赤泥的处理和综合利用517
一、概述517
二、工程实例517
第四章 化学工业废物的回收和利用520
第一节 铬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520
一、概述520
二、铬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520
三、工程和技术实例523
第二节 电石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528
一、概述528
二、工程实例(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529
第三节 化学石膏的处理和综合利用529
一、概述529
二、磷石膏的处理利用技术530
第四节 废催化剂的处理和回收537
一、废催化剂的来源及特点537
二、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技术537
三、工程实例538
第五章 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541
第一节 概述541
一、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及分类541
二、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的特点541
第二节 石油炼制工业固体度物的回收和利用542
一、概述542
二、废渣利用技术544
三、废碱液利用实例545
四、废酸液利用实例550
第三节 石油化工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551
一、概述551
二、综合利用技术552
三、工程实例553
第四节 石油化纤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556
一、概述556
二、石油化纤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557
三、工程实例557
第六章 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560
第一节 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回收系统560
一、垃圾分类收集560
二、废品回收利用561
三、城市垃圾堆肥561
四、废物转化能源561
五、其他资源化技术561
第二节 城市垃圾的分选回收系统562
一、城市垃圾分选回收系统562
二、废金属材料的回收利用563
第三节 废塑料的再生利用566
一、概述566
二、塑料分类567
三、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综述567
四、废塑料生产建材产品568
五、废塑料的裂解和制造汽油技术571
六、废塑料热能再生574
七、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应用示例574
第四节 废电池的回收与综合利用577
一、概述577
二、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580
三、综合利用实例583
第五节 废橡胶的回收和利用587
一、概述587
二、废轮胎的现状及处理方法587
三、废橡胶的再生技术589
四、废橡胶的高温热解592
第六篇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595
第一章 固体废物地质处置方法595
第一节 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原理和原则595
一、废物处置过程中污染物质的释出与迁移595
二、固体废物处置原则597
三、多重屏障原理598
第二节 地质屏障的防护性能599
一、土壤的性质599
二、介质的渗透性及水运移599
三、吸附滞留与污染物迁移600
四、污染物质的降解或衰变601
五、地质介质屏障作用601
第三节 固体废物陆地处置的基本方法602
一、土地填埋处置的概念602
二、土地填埋处置的分类602
三、填埋场选址603
四、关于填埋场设计、运行的环境法规要求609
第二章 土地填埋处置技术611
第一节 填埋场的构造类型及填埋方式611
一、填埋场的类型与基本构造611
二、填埋方式614
第二节 废物土地填埋过程及管理616
一、填埋场规划和设计617
二、填埋场的开发建设623
三、填埋场的运行管理624
四、填埋场的封闭和复用问题629
第三节 渗滤液的产生及控制630
一、填埋场渗滤液组成及特征630
二、渗滤液的产生及控制632
三、渗滤液产生量估算方法641
四、渗滤液收排系统643
五、渗滤液处理650
第四节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控制654
一、填埋气体的组成特征654
二、填埋场气体的产生及速率655
三、填埋场气体的运动661
四、填埋场气体的控制系统664
五、填埋场气体处理系统672
六、填埋场气体利用技术673
第五节 填埋场衬层系统674
一、密封系统的作用674
二、填埋场衬层系统的构成674
三、衬层系统的选择675
四、衬层系统结构676
五、填埋场防渗材料678
六、衬层系统设计681
七、衬层系统施工689
八、衬层系统施工质量控制检查696
九、国内外填埋场衬层系统简介700
十、垂直防渗系统704
第六节 填埋场表面密封707
一、概述707
二、防渗材料709
三、表面密封系统结构设计709
四、国外填埋场表面密封系统简介713
第七节 环境监测与评价714
一、监测目的与监测项目714
二、填埋场监测714
三、地下水监测716
四、气体监测719
五、最终覆盖层的稳定性监测721
第八节 危险废物的处置721
一、概述721
二、处置技术选择721
三、负荷量和相容性722
四、填埋场的作业要求725
第三章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729
第一节 概述729
一、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729
二、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产生、产量与特点731
第二节 放射性的辐射性质、单位和防护733
一、电离性质733
二、核辐射量单位734
三、核辐射防护736
第三节 放射性污染治理现状与技术改革739
一、我国核废物的治理现状739
二、有关的技术政策740
第四节 铀矿开采及冶炼固体废物的管理741
一、铀矿山和水冶的环境污染741
二、铀矿山固体废物的产生、特征及危害742
三、铀尾矿的产生、特征及危害743
四、铀矿石及水冶的辐射防护原则与措施744
五、铀矿固体废物的管理745
第五节 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地层处置750
一、概述750
二、场地选择751
三、入场废物条件752
四、处置场设计753
五、处置场运行755
六、处置场关闭755
七、安全分析与评价756
第六节 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756
一、概述756
二、关于库址的选择758
三、关于库址的安全验证760
四、有关的其他问题761
五、目前的建设进展763
第四章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实例764
第一节 常州市环卫综合处理厂764
第二节 上海市废物老港处置场766
第三节 深圳市垃圾焚烧厂770
第四节 宜宾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774
第五节 老河口市垃圾堆肥场776
第六节 深圳市危险废物填埋场779
第七节 广东低中放射性固体废物北龙处置场785
第八节 高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库796
参考文献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