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的银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的银行
  • 刘光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4071·71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的银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简史1

第一节 银行业的产生和发展1

一、银行与商品、货币的关系1

二、银行的产生3

三、银行的发展5

第二节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金融业8

一、信用的发生8

二、封建的金融机构10

第三节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金融业13

一、外国金融势力的入侵13

二、中国银行业的兴起15

三、钱庄业的发展和衰落17

第四节 国民党政府统治区的银行18

一、国民党政府金融体系的建立18

二、中央银行垄断地位的加强和金融体系的建成20

三、民族资本主义银行的特性22

一、革命根据地银行的建立23

第五节 我国革命根据地的银行23

二、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银行的发展25

三、解放战争时期银行由分散到集中统一27

第六节 我国社会主义银行的建立29

一、我国社会主义银行建立的特点29

二、我国社会主义银行建立的过程31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及其体系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银行33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社会主义银行33

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仍然需要银行35

三、我国社会主义银行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37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40

一、银行的性质40

二、我国社会主义银行与资本主义银行的区别41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银行体系45

一、我国社会主义银行体系的由来45

二、我国社会主义银行体系的概况46

第三章 我国银行的国内业务52

第一节 银行信贷资金运动规律52

一、信贷资金运动的一般规律52

二、社会主义信贷资金运动规律54

第二节 银行存款55

一、银行存款的种类55

二、银行吸收存款的意义58

第三节 工商信贷60

一、工商信贷制度的改革60

二、流动资金贷款61

三、固定资金贷款62

四、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64

一、转帐结算的意义66

第四节 转帐结算66

二、我国转帐结算的范围67

三、转帐结算的作用67

四、转帐结算的原则69

五、转帐结算的方式70

第五节 农村金融73

一、农村金融工作的意义73

二、农村金融的作用74

三、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81

一、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的含义83

第六节 货币发行83

二、必须坚持稳定货币的方针88

第七节 国内保险业务91

一、保险事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91

二、保险的职能作用92

三、保险的种类93

四、我国的保险事业94

第一节 我国国外金融业务的发展97

一、发展国外金融业务的意义97

第四章 我国银行的国外业务97

二、发展国外金融业务和国内金融业务的关系98

第二节 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100

一、外汇和外汇汇率的概念100

二、外汇汇率的决定因素101

三、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102

第三节 我国的外汇管理105

一、外汇管理的意义及其发展过程105

二、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107

第二节 五十年代初苏联银行体制模式的影响107

一、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09

第四节 利用外资109

二、通过银行利用外资的方式111

三、利用外资必须坚持的原则115

一、外汇贷款的作用117

第五节 外汇贷款117

二、外汇贷款的对象118

第六节 对外结算119

一、对外结算的意义119

二、对外结算的方式119

第七节 外汇买卖121

一、外汇买卖的意义及其种类121

二、我国银行的外汇买卖122

第八节 国际信托咨询业务122

一、我国信托业务和西方信托业务的区别122

二、我国银行办理信托业务的种类123

第九节 对外保险业务125

一、发展对外保险的重要意义125

二、我国对外保险业务的发展125

一、银行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127

第一节 银行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地位127

第五章 银行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127

二、社会主义银行是社会的公共簿记和生产资料的分配机构128

三、社会主义银行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调节者129

四、社会主义银行是国民经济体系的神经中枢131

第二节 银行在集聚资金方面的作用131

一、大力集聚资金是银行发挥调节作用的前提132

二、银行集聚资金的途径134

第三节 银行在调节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135

一、调节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135

二、调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138

三、调节市场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关系141

一、关于通过银行筹集和利用外资的一些问题143

第四节 银行在调节对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143

二、关于外汇券的问题146

三、关于人民币对外汇价问题149

四、关于建立必需的外汇储备问题152

第五节 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反映和监督作用153

一、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反映作用153

二、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监督作用154

第六节 银行利率问题155

一、利率的作用为什么未能充分发挥?155

二、利息的理论156

三、在实现“四化”的过程中,利率政策问题157

四、关于利息是否属于商品成本的问题160

第六章 我国银行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163

第一节 建国以来我国银行工作的主要成就163

一、在五十年代初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63

二、在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64

三、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65

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对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167

二、1930一1931年苏联的信用改革169

第三节 “左”的错误对银行工作的影响171

一、“左”的错误对银行工作的影响171

二、清理“左”的错误的目的174

第四节 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前提174

一、银行体制改革必须以经济改革为前提174

二、银行体制改革还必须以政治改革为前提176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理论根据179

第五节 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方向179

二、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据182

三、我国银行体制发展的现实根据183

第七章 信贷、外汇、财政和物资的综合平衡187

第一节 信贷、外汇、财政和物资综合平衡的意义187

一、国民经济计划必须坚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平衡187

二、价值运动必须以货币总资金运动为基础189

第二节 产业结构对价值形态平衡的影响191

一、社会劳动、社会需要构成和产业结构的关系191

二、产业结构对信贷、外汇、财政和物资平衡的决定作用192

第三节 财政、信贷和物资的平衡195

一、财政和信贷的分口管理、各自平衡195

二、财政和信贷的相互配合、统一平衡197

三、贷币资金和物资供求的平衡200

第四节 外汇与国内资金、国内物资的平衡203

一、外汇收支平衡的意义203

二、外汇和国内资金、国内物资、国内地区平衡204

第五节 物资储备和外汇储备对于“四平”的重要作用205

一、物资储备的重要作用205

二、外汇储备的重要作用2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