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冠军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6251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水土流失-防治-农业政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回顾与评价1
第一节 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变迁1
一、水土流失防治政策的变迁过程1
二、水土流失防治政策变迁动因分析7
第二节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体系及重大政策10
一、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体系10
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重大政策12
第三节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评价16
一、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实施效果总体评价16
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主要经验18
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20
第二章 国外及我国台湾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分析22
第一节 典型案例选取22
第二节 典型国家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分析22
一、管理体制与协调机制22
二、投入机制27
三、激励机制31
四、制约机制34
五、科教支撑体系35
六、法规体系建设36
第三节 我国台湾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分析39
一、水土流失基本情况39
二、水土流失防治管理体制40
三、激励机制40
四、制约机制40
五、科教支撑体系41
六、水土流失防治法规体系42
第四节 主要经验借鉴42
第三章 完善我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总体构想49
第一节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环境分析49
一、水土流失状况及趋势49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需求分析51
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临的挑战53
第二节 我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政策取向55
一、注重预防监督55
二、注重经济激励55
三、注重协调配合57
四、注重能力建设57
第三节 总体思路57
一、指导思想57
二、基本原则58
三、政策目标59
四、主要任务59
第四章 完善水土保持投入机制61
第一节 水土保持投入状况61
一、水土保持投入体制变迁61
二、水土保持投入分析64
第二节 取消“两工”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影响67
一、“两工”的历史背景67
二、“两工”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作用69
三、“十一五”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面临巨大的投资约束70
第三节 水土保持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71
一、投入总量不足71
二、财政投入标准总体偏低72
三、投入结构不合理72
四、水土保持资金监督管理仍需完善73
五、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73
第四节 “十一五”水土保持投资平衡分析73
一、水土保持主要任务73
二、投资需求74
三、投资来源74
四、资金缺口及融资模式74
第五节 典型案例分析75
一、黄土高原治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75
二、“四荒”资源大户治理76
第六节 完善投入机制的建议77
一、合理划分事权77
二、统一规划77
三、创新投入机制78
四、提高水土保持投入水平79
五、加强资金监管80
六、建立与投入机制相适应的协调机制80
七、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和实践80
第五章 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激励机制82
第一节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激励机制现状与问题82
一、激励机制现状82
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83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84
第三节 完善激励机制的建议87
第六章 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制约机制89
第一节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制约机制现状与问题89
一、制约机制现状89
二、制约机制存在的问题90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91
第三节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制约机制96
一、修订《水土保持法》,强化制度约束96
二、强化相关各方的责任与意识97
第四节 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绩考核制度98
一、政绩考核制度综述98
二、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绩考核制度的可行性99
三、经验借鉴99
四、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绩考核制度的具体途径102
第七章 探索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104
第一节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分析104
一、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104
二、生态补偿的经济学基础105
三、生态补偿的类型划分106
第二节 我国生态补偿现状与问题109
第三节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的重大政策109
第四节 典型案例分析111
一、山西省左云县生态补偿111
二、重庆水电生态补偿机制112
三、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水土保持112
四、存在的问题113
第五节 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114
一、原则和宗旨114
二、补偿途径114
三、补偿主体115
四、补偿标准116
五、补偿费用征收与管理117
第六节 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建议117
第八章 健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管理体制与协调机制119
第一节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管理体制变迁119
一、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管理体制变迁过程119
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管理体制现状与问题122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125
一、国家级水土保持协调机构125
二、流域水土保持委员会128
三、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129
四、部际联席会议132
五、模式特点与经验133
第三节 完善管理体制与协调机制的思路与对策134
一、问题的提出134
二、建立协调机制的必要性134
三、完善管理体制的框架设想137
四、健全协调机制的框架设想137
第四节 建立协调机制的方案选择139
一、方案比较139
二、方案选择142
第九章 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科教支持体系144
第一节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宣传教育体系144
一、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宣传教育状况144
二、典型案例分析146
三、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宣传教育148
第二节 水土保持科技支撑体系149
一、科技政策149
二、水土保持科技体系概况150
三、存在的问题153
四、完善水土保持科技支撑体系的框架153
第三节 水土保持能力建设156
一、水土保持能力建设现状与问题156
二、加强能力建设的对策157
第十章 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体系159
第一节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体系159
一、法律法规体系构成159
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67
第二节 《水土保持法》执行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69
一、《水土保持法》执行情况169
二、《水土保持法》存在的主要问题174
第三节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议175
一、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175
二、修订《水土保持法》176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182
参考文献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