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2805711.jpg)
- 郑昌仁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15063·3801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65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6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高聚物的多分散性与平均分子量1
1-1 引言1
1-2 高聚物的分子量与多分散性1
1-2.1 高聚物的分子量1
1-2.2 高聚物的多分散性4
1-3 高聚物的统计平均分子量5
1-3.1 概述5
1-3.2 数均分子量?n5
1-3.3 重均分子量?w7
1-3.4 Z均分子量?z9
1-3.5 粘均分子量?n10
1-3.6 G.Meyerhoff公式11
1-3.7 各种平均分子量大小的比较12
1-4 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15
1-5 高聚物分子量与高聚物性能间的关系17
1-5.1 分子量对强度的影响17
1-5.2 分子量对玻璃化温度的影响19
1-5.3 分子量对Tb的影响20
1-5.4 分子量对耐应力开裂的影响21
1-5.5 分子量对粘流温度Tf的影响22
1-5.6 分子量对熔体粘度的影响23
1-5.7 分子量对弹性的影响24
1-5.8 分子量对静态粘弹性的影响25
1-5.9 分子量对结晶能力的影响26
1-5.1 0分子量对熔点的影响27
1-5.1 1分子量对粘合力的影响27
1-5.1 2分子量对溶解度的影响27
1-5.1 4分子量对老化性能的影响29
1-5.1 5分子量对加工成型性能的影响29
1-5.1 3分子量对链结构的影响29
1-6 高聚物分子量测定的一般原理30
1-6.1 概述30
1-6.2 一般原理31
参考文献33
第二章 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35
2-1 引言35
2-2 研究分子量分布的实际意义与理论价值36
2-2.1 分子量分布与高聚物机械强度的关系36
2-2.2 分子量分布与合成纤维可纺性的关系36
2-2.3 分子量分布对高聚物熔体粘度随剪切速度变化的关系37
2-2.4 分子量分布对高聚物加工成型性能的影响38
2-2.5 分子量分布在高聚物加工过程中的变化39
2-2.6 分子量分布在高聚物使用过程中的变化40
2-2.7 分子量分布对溶液性质的影响41
2-2.8 分子量分布与聚合反应机理的关系41
2-3 分子量分布的数据列表法42
2-4 分子量分布曲线与分布函数43
2-4.1 积分分布44
2-4.2.1微分累积分子数分数分子量分布45
2-4.2 微分分布45
2-4.2.2微分累积重量分数分子量分布47
2-5 模型分布函数51
2-5.1 概述51
2-5.2 指数分布函数51
2-5.3 Schulz-Zimm函数分布55
2-5.4 正态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函数60
2-5.5 Lansing-Kraemer分布函数68
2-5.6 董履和分布函数(Tung或Weibull-Tung分布)74
2-6.2 Schulz-Flory分布函数82
2-6.2.1 Flory分布函数82
2-6.1 概述82
2-6 理论分布函数82
2-6.2.2 Schulz分布函数93
2-6.3 Poisson分布函数103
参考文献111
第三章 高分子溶液理论基础113
3-1 引言113
3-2 高分子溶液的特点115
3-2.1 高分子溶液与胶体溶液的区别115
3-2.2 高分子溶液与小分子溶液的异同118
3-3.1 非晶态高聚物的溶解121
3-3 高聚物的溶解和溶胀121
3-3.2 交联高聚物的溶胀123
3-3.3 结晶高聚物的溶解125
3-4 溶剂的选择127
3-4.1 极性相近原则127
3-4.2 溶剂化原则128
3-4.3 内聚能密度相近原则131
3-4.4 内聚能密度的实际应用137
3-4.5 混合溶剂法138
3-4.6 改变高聚物的分子结构140
3-5 高分子溶液热力学141
3-5.1 概述141
3-5.2 理想溶液142
3-5.3 热力学几率及高分子的构象熵144
3-5.3.1 高分子的构象熵145
3-5.3.2 理想溶液的混合熵145
3-5.3.3 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熵149
3-5.4 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热157
3-5.5 高分子溶液的混合自由能161
3-5.6 高分子溶液的偏克分子量164
3-6 高分子溶液的蒸气压170
3-7.1 渗透压的概念173
3-7 渗透压173
3-7.2 产生渗透压的原因174
3-7.3 渗透压的几个主要应用178
3-7.3.1 应用于测定高分子物的分子量178
3-7.3.2 研究高分子和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78
3-7.3.3 验证高分子溶液理论181
3-8 高分子溶液的相平衡185
3-9 高分子浓溶液的性质189
3-9.1 概述189
3-9.2 高分子浓溶液的流变性190
3-9.3 温度和浓度对粘度的影响193
3-9.4 凝胶和胶冻194
参考文献195
第四章 数均分子量的测定197
4-1 端基分析法197
4-1.1 端基的化学分析基本原理197
4-1.2 聚酰胺的端基分析200
4-1.3 聚酯的端基滴定分析204
4-1.4 纤维素的端基滴定分析206
4-1.5 端基分析法对加聚物的应用207
4-1.6 端基分析法在其它方面的应用209
4-2.1 方法原理211
4-2 等温等压蒸馏法211
4-2.2 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212
4-2.3 实验步骤213
4-2.4 数据处理213
4-3 冰点降低法214
4-3.1 方法原理214
4-3.2 仪器与实验220
4-3.3 溶剂的近似冰点和冰点的测定221
4-3.4 溶液冰点的测定与数据处理222
4-3.5 影响因素与讨论223
4-4.1 概述224
4-4 沸点升高法224
4-4.2 沸点升高法的基本原理225
4-4.3 仪器设备227
4-4.3.1 Ray型差示沸点仪227
4-4.3.2 F-1 双室型沸点升高仪237
4-5 蒸气压渗透(VPO)法247
4-5.1 概述247
4-5.2 VPO的基本原理248
4-5.3 仪器装置简介252
4-5.4 实验步骤256
4-5.5 数据处理258
4-5.6 影响因素与讨论260
4-6 渗透压法261
4-6.1 概述261
4-6.2 渗透压法测高聚物分子量的原理262
4-6.3 仪器装置264
4-6.3.1 渗透计的选择264
4-6.3.2 改良式Zimm-Meyerson型渗透计265
4-6.3.3 稍加改良的D.B.Bruss型渗透计266
4-6.3.4 管形玻璃渗透计268
4-6.3.5 快速自动平衡渗透计270
4-6.4.1 半透膜的选择274
4-6.4 半透膜274
4-6.4.2 半透膜的制备277
4-6.5 渗透压测量前的准备工作282
4-6.6 渗透压的测量方法283
4-6.6.1 静态渗透压法283
4-6.6.2 快速动态渗透压法284
4-6.6.3 升降中点法285
4-6.6.4 快速自动平衡渗透压法285
4-6.7 渗透压法的实验数据处理289
4-6.7.1 数据的改正289
4-6.7.2 渗透压单位的换算290
4-6.7.3 平衡法数据处理举例292
4-6.7.4 快速动态渗透压法的数据处理295
4-6.7.5 动态法与静态法及沸点升高法所得结果的比较297
4-6.8 渗透压法的适用范围298
参考文献298
第五章 重均分子量与Z均分子量的测定300
5-1 光散射法的发展概况300
5-2 光散射的基本原理301
5-2.1 什么是光散射?301
5-2.2 散射光的干涉现象302
5-2.3 小粒子的光散射理论303
5-2.4 大粒子溶液中的光散射309
5-3 光散射技术测高聚物分子量的实验方法315
5-3.1 测定散射光强的角分布法316
5-3.2 双重外推法(即Zimm外推法)318
5-3.3 不对称系数法(德拜法)320
5-3.4 测定90°散射的波长依赖性方法(两个波长法)322
5-4 实验仪器324
5-4.1 光散射仪(或称散射光度计)324
5-4.2 示差折光仪328
5-5.1 高聚物溶液及溶剂的除尘问题331
5-5 光散射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实验步骤331
5-5.2 参比标准332
5-5.3 光散射的实验过程333
5-6 光散射实验数据的处理334
5-6.1 重要实验数据的改正334
5-6.2 实验数据处理举例337
5-7 激光光散射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340
5-7.1 概述340
5-7.2 仪器常数的测定342
5-7.3 重均分子量的测定344
5-8 实验结果及应用范围345
5-9 超速离心法346
5-9.1 概述346
5-9.2 超速离心沉降平衡法基本原理347
5-9.3 超速离心沉降速度法基本原理353
5-9.4 超速离心实验技术简介355
参考文献356
第六章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358
6-1 粘度的定义358
6-2 几种粘度的表示形式360
6-3 特性粘数与分子量的关系362
6-4 〔η〕~M方程中参数K和α的订定366
6-5 特性粘数与浓度的关系368
6-6 液体相对粘度的测定371
6-7 粘性液体的流动和Poiseuille定律372
6-8 粘性液体在毛细管中流动的动能改正373
6-9 粘度法测分子量的仪器装置和实验技术377
6-9.1 粘度计简介377
6-9.2 装配恒温水槽及调节温度380
6-9.3 高聚物溶液的配制386
6-9.4 测定溶液和溶剂的流出时间386
6-10 数据处理387
6-11 “一点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394
6-12 光电自动计时毛细管粘度计395
6-13 粘度法测分子量的影响因素397
6-14 高分子浓溶液粘度的测定399
6-14.1 落球法399
6-14.2 旋转法401
参考文献403
第七章 高聚物的分级405
7-1 引言405
7-2.1 相分离406
7-2 高聚物的分级理论406
7-2.2 分级效率409
7-3 高聚物分级的实验方法411
7-3.1 试样的处理411
7-3.2 逐步沉淀分级法411
7-3.2.1 加入沉淀剂的沉淀分级法411
7-3.2.2 降温分级沉淀法415
7-3.2.3 溶剂挥发分级法416
7-3.2.4 重沉淀分级法和三角形分级法416
7-3.3 溶解分级法419
7-3.3.1 柱上溶解分级法420
7-3.3.2 陡度淋洗分级法421
7-4 影响分级效率的因素423
7-5 分级数据的处理与分级曲线424
7-5.1 分级曲线424
7-5.2 Schulz-Dinlinger习惯法425
7-5.3 董履和函数适应法430
7-5.4 董履和函数近似法(中点连线近似法)433
7-5.5 十点法求数均和重均分子量436
7-6 分子量分布曲线的评价437
参考文献438
第八章 凝胶色谱439
8-1 前言439
8-2 凝胶色谱的分离机理441
8-2.1 空间体积排斥理论442
8-2.2 限制扩散理论446
8-2.3 流动分离理论448
8-3 谱峰加宽效应450
8-3.1 溶液流经填充柱所产生的峰加宽效应451
8-3.2 溶液在柱外产生的峰加宽453
8-4.1 概述456
8-4.2 凝胶的分类456
8-4 凝胶456
8-4.3 凝胶的制备457
8-5 色谱过程的一般概念466
8-5.1 保留体积466
8-5.2 柱效率466
8-5.3 分离度468
8-5.4 渗透极限471
8-5.5 分离范围471
8-6.1 凝胶色谱图和校准曲线472
8-6 校准曲线472
8-5.6 固流相比V/Vo472
8-6.2 线性柱的组合方法474
8-6.3 普适校准曲线479
8-7 仪器的构造与操作483
8-7.1 GPC仪的构造及操纵GPC装置的流程483
8-7.2 溶剂贮器和脱气器485
8-7.3 高压输液泵486
8-7.3.1 往复式柱塞泵486
8-7.3.2 螺旋传动的注射式泵487
8-7.3.4 气动泵488
8-7.3.3 活塞隔膜泵488
8-7.3.5 气动放大泵489
8-7.4 进样装置490
8-7.5 色谱柱491
8-7.6 检测器492
8-7.6.1 折射式示差折光仪492
8-7.6.2 反射式示差折光计504
8-7.7 体积标记器505
8-7.8 级分收集器和放大记录系统507
8-7.9 仪器的几项主要技术指标507
8-8 简易GPC仪509
8-9 GPC的实验技术510
8-9.1 实验仪器的选择510
8-9.2 凝胶的选择和匹配510
8-9.3 色谱柱的装填514
8-9.4 色谱柱的维护517
8-9.5 溶剂的选择517
8-9.6 温度的选择520
8-9.7 试样用量与试样浓度522
8-9.8 流速的影响522
8-9.9 进样523
8-9.10 简易GPC的进样操作524
8-10 校准曲线与普适标准曲线的建立525
8-11.1 由GPC谱图计算试样的平均分子量和多分散性529
8-11.1.1 定义法529
8-11数据处理529
8-11.1.2 十点法541
8-11.1.3 函数适应法542
8-11.2 GPC加宽效应的修正546
8-11.3 谱峰加宽修正方程式547
8-11.4 分子量计算值的加宽修正551
参考文献555
9-1.1 引言558
9-1.2 制备型GPC仪558
9-1 凝胶色谱技术的新进展558
第九章 凝胶色谱技术的新进展及在其它方面的应用558
9-1.3 高温型GPC仪559
9-1.4 再循环型GPC仪559
9-1.5 高效GPC仪562
9-1.6 示差—自动粘度计双检测器联用GPC563
9-1.7 示差—紫外双检测器联用GPC571
9-1.8 示差—激光小角光散射双检测器联用GPC582
9-1.9 示差—红外双检测器联用GPC592
9-1.1 0微处理机在凝胶色谱中的应用简介602
9-2.1 高分子材料中助剂的测定606
9-2 凝胶色谱在其它方面的应用606
9-2.2 弹性体双键分布的测定607
9-2.3 共聚物组成分布的测定608
9-2.4 共聚物分子量分布的测定609
9-2.5 研究聚合反应的机理610
9-2.6 制备分子量为窄分布的聚合物612
参考文献613
附录615
附录1 常用溶剂的物理常数615
附录2 常用溶剂的溶度参数616
附录3 一般聚合物的溶度参数618
附录4 某些类型的膜对高分子物质中低分子部分的透过性622
附录5 光散射实验中散射角的常用三角函数表624
附录6 光散射实验中的散射函数表625
附录7 两个波长法光散射测定所用数值表626
附录8 前后向(45°、135°)散射不对称法光散射测定用数值表627
附录9 高聚物的特性粘数—分子量关系式〔η〕=KMa参数表627
附录10 粘度计(稀释型和非稀释型)加工参考表649
附录11 高聚物分级用的溶剂和沉淀剂650
附录12 美国ASTM标准筛目与网孔直径对照653
附录13 涤纶树脂分子量换算表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