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质量管理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质量管理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2788901.jpg)
- 陈国华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质量管理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质量管理概论1
1.1 质量管理的产生与发展2
1.1.1 质量的概念2
1.1.2 质量管理的概念8
1.1.3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8
1.2 质量管理基本原理11
1.2.1 人本原理11
1.2.2 过程监控原理14
1.2.3 体系管理原理17
1.3 产品质量形成过程18
1.3.1 产品质量形成规律19
1.3.2 产品质量形成中的质量职能19
1.3.3 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21
本章小结23
习题24
第2章 全面质量管理27
2.1 全面质量管理概述28
2.1.1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28
2.1.2 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29
2.1.3 全面质量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30
2.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32
2.2.1 全员性33
2.2.2 全面性33
2.2.3 全过程33
2.2.4 全方法34
2.2.5 全社会34
2.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35
2.3.1 PDCA循环35
2.3.2 朱兰三部曲37
2.3.3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38
2.4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39
2.4.1 质量教育39
2.4.2 质量责任制40
2.4.3 标准化工作40
2.4.4 计量工作41
2.4.5 质量信息工作42
2.4.6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43
本章小结44
习题45
第3章 ISO 9000族标准48
3.1 标准及标准化49
3.1.1 标准与标准化的定义49
3.1.2 标准的分类53
3.2 ISO9000族标准概述58
3.2.1 ISO 9000族标准产生背景59
3.2.2 ISO 9000族标准的构成与特点60
3.2.3 ISO 9000族标准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62
3.2.4 我国采用ISO 9000族标准概况63
3.3 ISO 9000族标准的基础和术语64
3.3.1 质量管理体系8项原则64
3.3.2 质量管理体系术语72
3.4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75
3.4.1 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和文件要求75
3.4.2 管理职责78
3.4.3 资源管理80
3.4.4 产品实现81
3.4.5 测量、分析和改进83
本章小结84
习题85
第4章 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技术90
4.1 排列图91
4.1.1 排列图的概念91
4.1.2 排列图的作图步骤92
4.2 因果图和对策表94
4.2.1 因果图94
4.2.2 对策表95
4.3 调查表与分层法96
4.3.1 调查表96
4.3.2 分层法97
4.4 相关图99
4.4.1 相关图的概念99
4.4.2 作相关图的步骤100
4.4.3 相关图的观察分析100
4.4.4 相关回归分析105
4.5 直方图109
4.5.1 直方图的概念109
4.5.2 直方图的用途109
4.5.3 作直方图的步骤109
4.5.4 直方图的观察分析112
4.6 过程能力117
4.6.1 过程能力概念117
4.6.2 过程能力指数118
4.6.3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118
4.6.4 过程能力分析121
4.7 控制图原理及应用123
4.7.1 控制图的种类及用途123
4.7.2 控制图的绘制及观察分析126
本章小结131
习题131
第5章 质量改进139
5.1 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140
5.1.1 质量改进的内涵140
5.1.2 质量改进的基本要求142
5.1.3 质量改进的实施143
5.2 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144
5.2.1 明确问题144
5.2.2 掌握现状145
5.2.3 分析问题的原因145
5.2.4 拟定对策并实施146
5.2.5 确认效果147
5.2.6 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147
5.2.7 总结148
5.3 质量改进的组织结构149
5.4 质量改进的工具和技术150
5.4.1 老的质量改进工具150
5.4.2 新的7种质量改进工具150
本章小结155
习题156
第6章 6σ管理原理及应用159
6.1 6σ管理概述160
6.1.1 6σ管理的起源160
6.1.2 6σ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方法的关系161
6.1.3 6σ管理的基本原则162
6.2 6σ管理原理与架构163
6.2.1 6σ管理原理概述164
6.2.2 6σ管理的组织169
6.2.3 6σ管理培训171
6.2.4 6σ团队的建设172
6.3 6σ管理的程序与步骤173
6.3.1 6σ管理策划173
6.3.2 6σ改进模型——DMAIC175
本章小结179
习题180
第7章 抽样检验原理与应用184
7.1 抽样检验概述185
7.1.1 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186
7.1.2 抽样检验中常用的名词术语187
7.2 批质量判断过程189
7.2.1 一次抽样检验方案189
7.2.2 二次抽样检验方案189
7.2.3 多次抽样检验方案190
7.3 抽样检验特性曲线191
7.3.1 样本中不合格品出现的概率191
7.3.2 接收概率及其计算192
7.3.3 抽样检验特性曲线194
7.3.4 抽样检验的两种风险196
7.3.5 N、n、c对OC曲线的影响197
7.3.6 百分比抽样方案的不合理性199
7.4 抽样检验方案200
7.4.1 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200
7.4.2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案202
本章小结208
习题209
第8章 现场质量管理213
8.1 现场质量管理概述215
8.1.1 现场质量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15
8.1.2 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内容216
8.1.3 现场质量管理的要求217
8.1.4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218
8.2 质量控制点220
8.2.1 质量控制点的含义220
8.2.2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原则220
8.2.3 质量控制点的实施221
8.3 质量检验223
8.3.1 质量检验的概述223
8.3.2 质量检验的种类224
8.3.3 质量检验的方法225
8.4 质量改进226
8.4.1 现场质量改进与质量维持的概念226
8.4.2 现场质量管理中的故障226
8.4.3 质量改进程序和方法228
8.5 质量管理小组228
8.5.1 质量管理小组的概述228
8.5.2 质量管理小组的组建230
8.5.3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231
本章小结232
习题232
第9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237
9.1 质量经济性239
9.1.1 质量效益与质量损失239
9.1.2 质量波动与损失240
9.1.3 提高质量经济性的途径241
9.2 质量成本管理242
9.2.1 质量成本的定义242
9.2.2 质量成本的构成243
9.2.3 最适宜的质量成本244
9.3 质量经济分析方法247
9.3.1 产品质量经济分析的原则247
9.3.2 质量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与步骤247
9.3.3 设计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248
9.3.4 制造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251
9.3.5 使用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254
本章小结256
习题257
第10章 一体化管理体系262
10.1 一体化管理体系概述264
10.1.1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概念264
10.1.2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由来266
10.1.3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组成266
10.2 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67
10.2.1 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必要性267
10.2.2 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268
10.3 基于ISO 9001:2008标准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模型270
10.3.1 以ISO9001:2008标准为框架进行一体化的原因271
10.3.2 一体化管理体系模式272
10.3.3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要素框架274
10.4 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步骤与要求275
本章小结278
习题279
第11章 卓越质量经营模式283
11.1 质量奖倡导的卓越质量经营模式285
11.1.1 卓越质量经营模式的内涵285
11.1.2 卓越质量经营模式与企业绩效286
11.2 世界三大质量奖287
11.2.1 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287
11.2.2 欧洲质量奖290
11.2.3 日本戴明奖292
11.3 中国质量管理奖295
11.3.1 全国质量奖的概述295
11.3.2 全国质量奖的评审标准295
11.3.3 全国质量奖的评审过程298
11.3.4 中国质量奖的设立300
本章小结301
习题302
附录305
参考文献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