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鱼雷总体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鱼雷总体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2774954.jpg)
- 尹韶平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鱼雷总体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鱼雷的发展史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1
1.2 鱼雷的组成、分类及主要特点3
1.2.1 鱼雷的组成3
1.2.2 鱼雷的分类6
1.2.3 鱼雷的主要特点6
1.3 鱼雷作战体系8
1.3.1 反潜鱼雷作战体系8
1.3.2 潜艇鱼雷作战体系12
1.3.3 反鱼雷鱼雷作战体系13
1.4 代表当前国际水平的鱼雷简介13
1.4.1 重型鱼雷13
1.4.2 轻型鱼雷15
1.4.3 特种或多用途鱼雷17
1.5 鱼雷总体及总体设计方法19
1.5.1 鱼雷总体及总体设计的内容19
1.5.2 鱼雷总体设计的地位及主要依据21
1.6 鱼雷总体技术发展趋势22
1.6.1 鱼雷总体优化设计与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22
1.6.2 鱼雷流体动力技术的发展24
1.6.3 鱼雷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25
1.6.4 鱼雷模块化技术的发展26
1.6.5 鱼雷保障技术的发展27
第2章 鱼雷总体设计要求29
2.1 总体设计的基本要求及流程29
2.1.1 基本要求29
2.1.2 总体设计流程31
2.2 系统配置31
2.2.1 动力系统33
2.2.2 自导系统34
2.2.3 控制系统35
2.2.4 战斗部(含引信系统)36
2.2.5 线导系统37
2.2.6 空投系统38
2.3 鱼雷流体动力设计要求39
2.3.1 设计流程39
2.3.2 设计要求39
2.4 鱼雷结构设计要求44
2.4.1 设计流程44
2.4.2 设计要求46
2.5 鱼雷弹道设计要求47
2.5.1 设计流程47
2.5.2 设计要求47
2.6 鱼雷电气及信息综合设计要求51
2.6.1 设计流程51
2.6.2 设计要求52
2.7 鱼雷总体声学设计要求54
2.7.1 设计流程54
2.7.2 设计要求54
2.8 鱼雷试验与检测设计要求56
2.8.1 试验设计要求56
2.8.2 检测设计要求58
2.9 鱼雷可靠性等质量特性设计要求59
2.9.1 设计流程59
2.9.2 设计要求60
2.10 鱼雷环境条件设计要求63
2.10.1 设计流程63
2.10.2 设计要求64
2.11 操雷设计要求65
2.11.1 设计流程65
2.11.2 设计要求65
第3章 鱼雷流体动力67
3.1 鱼雷流体动力表征参数及典型示例67
3.1.1 鱼雷流体动力的表征参数67
3.1.2 鱼雷流体动力布局演变69
3.1.3 现代鱼雷典型的流体动力布局72
3.2 雷体线型及鳍舵设计76
3.2.1 雷体线型设计76
3.2.2 鳍舵设计79
3.3 推进器设计80
3.3.1 推进器设计原则80
3.3.2 推进器设计依据81
3.4 流体动力特性82
3.4.1 流体动力参数定义82
3.4.2 流体动力参数工程预报84
3.5 流体动力试验87
3.5.1 风洞试验87
3.5.2 水池试验87
3.5.3 水洞试验88
3.5.4 推进器快速性试验90
3.6 流体动力布局优化设计92
第4章 鱼雷结构96
4.1 鱼雷结构设计的内容及要求96
4.1.1 鱼雷结构设计的内容96
4.1.2 鱼雷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98
4.2 鱼雷总体结构布局及衡重参数99
4.2.1 开展鱼雷总体结构布局的前提99
4.2.2 总体结构布局的要求和方法100
4.2.3 衡重参数计算101
4.2.4 衡重参数测试103
4.3 鱼雷舱段划分及舱段连接设计106
4.3.1 鱼雷舱段划分的原则106
4.3.2 鱼雷舱段划分107
4.3.3 鱼雷舱段间连接108
4.4 鱼雷壳体设计113
4.4.1 壳体设计的流程113
4.4.2 壳体的载荷114
4.4.3 壳体材料115
4.4.4 壳体强度计算121
4.4.5 壳体稳定性计算122
4.4.6 壳体振动声特性计算分析126
4.4.7 壳体优化设计128
第5章 鱼雷弹道及战术效果评估130
5.1 鱼雷弹道划分及研究方法130
5.2 声自导导引弹道133
5.2.1 直接瞄准导引法134
5.2.2 平行接近法138
5.2.3 提前角导引法139
5.2.4 比例导引法148
5.2.5 国外几型鱼雷的自导导引方法153
5.3 鱼雷尾流自导导引弹道159
5.3.1 舰船尾流的几何模型161
5.3.2 鱼雷尾流自导弹道163
5.4 鱼雷声自导导引战术效果评估168
5.4.1 评估标准168
5.4.2 评估方法169
5.4.3 评估结果172
5.5 鱼雷尾流自导导引战术效果评估172
5.5.1 尾流自导导引战术效果评估准则172
5.5.2 尾流自导导引战术效果评估方法173
5.5.3 评估结果174
第6章 鱼雷电气与信息综合175
6.1 雷上主电源175
6.1.1 雷上主电源的作用175
6.1.2 主电源的技术指标论证176
6.1.3 发电机设计准则177
6.1.4 设计程序179
6.1.5 设计内容及方法179
6.2 全雷信息综合设计188
6.2.1 信息设计来源188
6.2.2 常用信息形式188
6.2.3 信息综合设计方法189
6.3 全雷电路设计194
6.3.1 全雷电网设计194
6.3.2 全雷电路安装与电气搭接200
6.4 电磁兼容性设计204
6.4.1 电磁兼容的重要性204
6.4.2 鱼雷内部电磁环境205
6.4.3 电磁兼容性设计207
第7章 鱼雷噪声控制217
7.1 鱼雷噪声及其特性217
7.1.1 鱼雷噪声的组成217
7.1.2 鱼雷噪声的分类217
7.1.3 鱼雷辐射噪声的特性219
7.2 鱼雷噪声产生机理220
7.2.1 机械结构振动噪声220
7.2.2 流体动力噪声228
7.2.3 推进器噪声229
7.2.4 排气噪声230
7.3 鱼雷噪声控制措施230
7.3.1 鱼雷噪声控制工作内容及流程230
7.3.2 机械装置(振动源)的振动控制234
7.3.3 流体噪声的控制240
7.3.4 电机电磁噪声的控制243
7.3.5 鱼雷壳体结构振动控制244
7.3.6 振动传递控制245
7.4 鱼雷振动噪声测试254
7.4.1 噪声源的识别254
7.4.2 陆上测试256
7.4.3 水下测试261
7.4.4 鱼雷实航振动噪声测试262
第8章 鱼雷试验与检测265
8.1 试验范围和分类265
8.1.1 范围265
8.1.2 分类266
8.1.3 试验应遵循的一般原则268
8.2 试验规划268
8.2.1 试验规划的原则269
8.2.2 陆上试验规划270
8.2.3 实航试验规划271
8.2.4 环境试验规划272
8.3 全雷陆上试验275
8.3.1 鱼雷陆上试验的重要性275
8.3.2 热动力鱼雷启动过程及动力供电联合热车试验275
8.3.3 线导鱼雷陆上高速放线试验277
8.3.4 鱼雷控制半实物仿真试验277
8.3.5 鱼雷自导半实物仿真试验278
8.3.6 鱼雷供电试验280
8.3.7 鱼雷电磁兼容性试验281
8.3.8 鱼雷振动模态试验282
8.3.9 装载试验283
8.3.10 鱼雷与装载平台匹配试验285
8.4 全雷实航试验287
8.4.1 基本性能试验287
8.4.2 自导雷跟踪固定靶试验288
8.4.3 线导雷跟踪目标试验289
8.4.4 空投雷投放试验291
8.4.5 自导雷跟踪活动目标试验292
8.4.6 尾流自导试验293
8.4.7 鱼雷反对抗试验294
8.5 鱼雷检测298
8.5.1 鱼雷检测分类298
8.5.2 鱼雷检测技术特点300
8.5.3 鱼雷检测方案规划301
8.5.4 鱼雷专用检测设备的发展304
第9章 鱼雷可靠性等质量特性设计307
9.1 可靠性设计307
9.1.1 鱼雷寿命剖面和任务剖面307
9.1.2 可靠性要求309
9.1.3 可靠性建模311
9.1.4 可靠性分配311
9.1.5 可靠性预计312
9.1.6 可靠性设计准则314
9.1.7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315
9.1.8 故障树分析技术316
9.1.9 可靠性抽样设计技术317
9.1.10 可靠性评估技术321
9.1.11 鱼雷装载可靠性评估技术324
9.2 维修性设计329
9.2.1 鱼雷维修性设计的要求329
9.2.2 维修性指标的确定331
9.2.3 鱼雷维修性指标的分配331
9.2.4 维修性预计333
9.2.5 维修性试验和评定336
9.3 安全性设计339
9.3.1 鱼雷安全性设计339
9.3.2 安全性验证345
9.4 保障性设计347
9.4.1 保障性参数348
9.4.2 使用保障349
9.4.3 维修保障350
9.4.4 维修体制351
9.4.5 维修方式351
9.4.6 保障资源353
9.4.7 保障设备355
9.4.8 技术资料357
9.4.9 训练和训练保障358
9.4.10 计算机资源保障359
9.4.11 保障设施360
9.4.12 包装、装卸、储存和运输资源361
9.5 测试性设计363
9.5.1 鱼雷测试性指标364
9.5.2 鱼雷测试性预计364
9.5.3 设计措施365
9.6 经济性设计368
第10章 鱼雷环境条件371
10.1 鱼雷环境特点371
10.2 各环境因素对鱼雷的影响372
10.2.1 力学环境影响372
10.2.2 气候及生物环境对鱼雷产品的影响373
10.3 鱼雷环境条件设计376
10.3.1 力学环境条件设计376
10.3.2 气候及生物环境条件设计379
10.4 鱼雷研制各阶段环境试验设计387
第11章 操雷与回收389
11.1 操雷的基本特性389
11.1.1 标准操雷389
11.1.2 正浮力操雷390
11.2 内测记录和数据处理390
11.2.1 内测记录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展390
11.2.2 内测装置391
11.2.3 内测参数及信息392
11.2.4 数据回放及处理395
11.3 操雷非正常航行应急技术396
11.3.1 超浅应急396
11.3.2 超深应急396
11.3.3 发动机、电机故障应急397
11.3.4 降落伞故障应急398
11.3.5 雷目规避398
11.4 雷位指示398
11.4.1 雷位指示器种类398
11.4.2 水面雷位指示器400
11.4.3 沉雷指示402
11.5 正浮力产生技术403
11.5.1 减轻质量增加长度产生正浮力404
11.5.2 抛除压载物产生正浮力404
11.5.3 增加排水量产生正浮力407
11.6 打捞回收装置411
11.6.1 打捞浮标411
11.6.2 打捞系柱412
11.7 自毁装置413
11.7.1 沉没阀413
11.7.2 引爆装置自毁413
参考文献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