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诗学 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化诗学 理论与实践
  • 童庆炳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化诗学 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延伸与超越1

第一讲 为诗辩护——文化诗学存在的前提3

第一节 西方历史上五次“为诗辩护”3

第二节 文学的独特审美场域16

第三节 文学世纪、文学人口与文学生命25

第二讲 走向综合——文化诗学的学术背景32

第一节 “十七年”(1949—1966):“他律”作为权力话语33

第二节 新时期(1978—2007):“向内转”与“向外转”49

第三讲 回应呼唤——文化诗学的现实依据76

第一节 现实文化存在状态与深度文化精神的寻求76

第二节 文化诗学的精神诉求89

第四讲 双翼齐飞——文化诗学的基本构想101

第一节 以审美评价活动为中心101

第二节 宏观与微观的“双向拓展”115

第五讲 深入历史语境——文化诗学支点126

第一节 当下文学理论的困局126

第二节 摆脱困局的出路128

第六讲 文学语言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互构135

第一节 文学语言及其生成机制136

第二节 文学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159

第七讲 抒情话语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互构174

第一节 中国文学抒情言说的民族特色174

第二节 中国抒情语言的文化意义189

第八讲 文学叙事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互构206

第一节 故事形态学的研究207

第二节 故事形态的社会历史根源215

第九讲 文学修辞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互构224

第一节 文学修辞与中外修辞批评理论的遗产224

第二节 文学修辞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联246

第十讲 中心、基本点、呼吁——文化诗学的开放结构264

第一节 “一个中心”265

第二节 “两个基本点”267

第三节 “一种呼吁”269

第十一讲 人文与历史的张力——文化诗学的精神价值272

第一节 两种现代化的对峙及其在文学上的回响272

第二节 历史、人文、审美三者的关系286

第十二讲 审美文化:文化诗学建构的支点与方向302

第一节 “诗意的裁判”:文学的审美品格与价值诉求303

第二节 认识论——泛文化——审美文化:范式的变革与更新307

第三节 “审美文化”作为“文化诗学”场域的原点与支点312

第十三讲 中外个案——文化诗学理论的成功实践317

第一节 中国文学理论中的“兴”说和“意境”说317

第二节 俄国文学理论的“复调”说和“狂欢化”说331

第三节 李白《独坐敬亭山》解读345

第四节 春天对严冬的感慨与沉思——读王蒙的《杂色》358

附录 “文化诗学”的两个轮子——论童庆炳的“文化诗学”构想366

后记3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