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域史汇考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域史汇考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2718012.jpg)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域史汇考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流沙东、西的凝合3
1 西汉的使者校尉与屯田校尉3
1.1 西域屯田的起源与首任使者校尉赖丹3
1.2 从使者校尉到都护西域使者校尉5
1.3 屯田校尉与北胥鞬屯田8
1.4 屯田校尉演变为戊己校尉14
2 大行令、大鸿胪与鸿胪卿——汉唐时期的主管外事、蕃务的行政建制19
2.1 西汉时期的大行令19
2.2 大鸿胪的创立及其取代大行令23
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鸿胪27
2.4 隋朝的四方馆与唐朝的鸿胪寺30
3 护羌校尉考39
3.1 护羌校尉的起源39
3.2 东汉时期的护羌校尉41
3.3 魏蜀相争时期的护羌校尉49
3.4 西晋、前凉时期的护羌校尉52
3.5 十六国时期的护羌校尉54
4 河西诸凉、北魏王朝与西域59
4.1 前凉对西域主权的维护与开拓59
4.2 吕光西征与前秦、后凉号令西域62
4.3 西凉与后西凉68
4.4 沮渠氏北凉与后北凉72
4.5 北魏与西域74
5 隋朝与西域79
5.1 击败突厥的进犯,催化东、西突厥的分裂79
5.2 击败吐谷浑,建置且未、鄯善、河源诸郡85
5.3 臣服高昌,控制碛口,击破铁勒,建置伊吾郡90
5.4 余论二题95
6 北庭都护赵崇玭考100
6.1 疏勒军镇守使赵崇玭与赵节度、赵都护100
6.2 封常清入朝后,赵崇玭继为北庭主将105
卷二 历史地理考证113
1 金蒲、疏勒、且固、务涂谷考113
1.1 汉与匈奴的车师争夺113
1.2 金蒲城应即今泉子街贼疙疸梁古城117
1.3 且固城即今大龙沟古城121
1.4 务涂谷即今吉木萨尔县五塘沟123
1.5 疏勒城即今奇台县石城子古城127
2 柳中—田地城考135
2.1 己校尉与西域长史治所的汉柳中城135
2.2 高昌郡、高昌国前期的田地县141
2.3 麴氏高昌时期的田地郡、平远府、田地公146
2.4 高昌田地城与佛教153
2.5 入唐田地复名柳中158
3 盐泽、蒲昌海、唐蒲昌县考161
3.1 有关唐蒲昌县记载的正误辨析161
3.2 唐蒲昌县乃高昌横截郡改置,但治所并非横截城165
3.3 唐蒲昌县治所在即高昌横截郡治下的白艻城171
3.4 唐蒲昌县、蒲昌府与蒲昌郡177
4 安西大都护府治所考——兼论豆勒豆尔奥库尔古建筑群184
4.1 豆勒豆尔奥库尔古建筑群即今渭干河东西的玉曲吐尔、夏和吐尔184
4.2 豆勒豆尔奥库尔古建筑群既非单纯的佛寺,也非柘厥关或白寺城188
4.3 龟兹王城仅为存在四年的安西大都护府初期治所193
4.4 安西建置级别与治所的变迁198
4.5 定型后的安西大都护府应设治于龟兹国境汉人聚居区的中心204
4.6 出土文书证实豆勒豆尔奥库尔遗址即唐之明府城215
4.7 文献学的有关证据229
5 唐碎叶建置诠索233
5.1 碛西归唐前的碎叶233
5.2 碎叶的归唐及其备列安西四镇235
5.3 安西治下的碎叶镇239
5.4 碎叶转隶北庭及其返归安西244
5.5 碎叶镇的交通地位与行政级别248
5.6 吉尔吉斯斯坦发现的唐碎叶文献255
6 唐轮台的定位与庭州—碎叶道259
6.1 地当庭州—碎叶道的唐轮台县260
6.2 轮台县非创置于贞观年间,而是长安末年庭州—碎叶道危机的产物270
6.3 北道收税雄关的轮台及其考古学证据277
6.4 辽宋蒙元时期的轮台已改称昌八里、彰八里285
6.5 张堡(仰吉八里)定点的地里反证291
7 唐蒲类县及其领城考297
7.1 唐蒲类县址及其出土文物297
7.2 唐蒲类县的建置沿革及其领城蒲类镇、郝遮镇考303
8 天山北麓几座西辽古城的定性研究——兼论耶律大石的复国行动及其与别失八里回鹘的关系308
8.1 玛纳斯楼南古城踏勘记309
8.2 楼南古城与奇台东地东大墩存在时间的文物对比研究312
8.3 乌鲁木齐乌拉泊古城实为西辽古城318
8.4 西辽屯城是防止毕勒哥叛辽附金、维护东返复国通道的历史产物324
卷三 佛教北弘西域、神州337
1 古代于阗与佛法初传337
1.1 于窴、于阗名称考辨337
1.2 瞿萨旦那国即于阗塞种尉迟氏王朝339
1.3 于阗的早期信仰与佛教初传345
1.4 由大众法脉到大乘佛国351
2 疏勒、渠沙与伽师祗离——兼论佛教传入喀什绿洲365
2.1 疏勒雄霸喀什绿洲366
2.2 渠沙人臣槃入主疏勒王统371
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疏勒国实为渠沙国377
2.4 隋唐喀什绿洲巨变与伽师祗离裴氏王朝的创立381
3 龟兹王统更易与佛法初传385
3.1 佛教初传龟兹二说辨误385
3.2 西汉龟兹王统出自绛宾系羌化小月氏人387
3.3 龟兹白氏王朝是新朝、东汉交替时期西域塞人崛起的历史产物390
3.4 佛教初传龟兹时间蠡测及其历史恢宏396
4 鸠摩罗什说法龟兹到弘法长安——从彼岸世界的超越历程与此岸世界的复归404
4.1 背叛小乘说一切有部,皈依大乘般若空宗405
4.2 宣扬“总破一切法”的中观思想,领导龟兹的宗教改革408
4.3 弘法长安与鸠摩罗什晚年“不应执著一经”的佛学思想修正415
5 唐玄奘译经与世俗皇权——三藏法师与李世民、李治二帝的往来文献研究422
5.1 释解玄奘偷越出关,却归国荣宠之谜422
5.2 进献《西域记》、梵译《道德经》与辩机伏诛事件428
5.3 天皇李治佛教地位的上升与玄奘译经大慈恩寺436
5.4 辅政大臣被杀,玄奘重请入山与玉华寺译经447
6 唐朝六遣使天竺考——李义表、王玄策等出使事迹辑要453
6.1 唐使李义表第一次赴天竺453
6.2 唐朝第二次遣使天竺,王玄策出任副使455
6.3 唐朝第三、第四次出使459
6.4 王玄策入竺”前后三回”与唐朝第五、第六次出使464
7 《大云经疏》的编撰与废弃——兼论唐、周易代时期的佛学思潮470
7.1 武周革命的舆论引导470
7.2 武周革命与《大云经》的有关记载477
7.3 《大云经》及其衍生《宝雨》诸经482
7.4 《大云经疏》及其内容、撰者488
7.5 《大云经疏》的罢废与慈氏越古名号的中止494
8 庭州高台寺考——天山北麓唯一现存的石窟寺503
卷四 西域汉人与汉文化519
1 龙兴年号与李宝后西凉政权519
1.1 李宝在伊吾创立后西凉与龙兴年号520
1.2 龙兴年号与高昌阚爽的关系524
1.3 李宝归属北魏与龙兴年号的废止528
2 高昌建郡时间考辨——兼论汉人从西域屯田军户到民户的历史演变530
2.1 高昌建郡的两种史料出处与三种时间坐标530
2.2 东晋咸和二年乃赵贞自立为高昌郡守之岁,非张骏始置高昌郡之年534
2.3 赵贞自立为高昌郡守,标志着高昌屯田世袭军户解放为自由民户537
2.4 东晋咸和五年庚寅非高昌郡始创之岁,实乃李柏伐赵贞兵败之年542
2.5 张骏追认既成事实与高昌列名沙州三郡547
3 麴嘉考——兼论麴氏王朝的内外政策553
3.1 国人之变与白棘城之变中的麴嘉553
3.2 投倚强权、以变求生存的对外政策558
3.3 弘文固本、认祖归宗的对内政策561
3.4 麴嘉创立的二元化国策成为麴氏高昌的政治传统564
4 麴伯雅朝隋变服、归国改元解谜570
4.1 延昌与延和初期专臣木杆系突厥的高昌570
4.2 延和后期的政策调整与麴伯雅入隋577
4.3 变服令、义和改元是否“政变”585
4.4 “重光复辟”抑”重光政变”594
5 高昌国的汉文化传统599
5.1 血缘情结与古老信仰599
5.2 高昌儒学的古文经特色603
5.3 《孝经》的流行及其社会蕴涵607
5.4 汉传大乘佛教及其反传西域613
6 高昌出土的伏羲、女娲像与昊天上帝崇拜619
6.1 古代汉人崇祀的本土天神乃昊天上帝621
6.2 高昌出土伏羲、女娲合体像即昊天上帝625
6.3 高昌的汉土传统多神崇拜与丁谷山祭典632
6.4 高昌胡人信仰的祆教天神635
7 丝路贸易中的汉式铜币与丝绸——兼论丝绸贸易中的帛本位制度641
7.1 东西丝绸贸易的兴起,与中原铜币的通行西域641
7.2 魏晋南北朝西域的多元化货币体系与丝绸对铜币的保值作用646
7.3 唐代铜币通行碛西与帛本位货币的历史尾声650
索引658